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于是朱高煦把高燧扶起来,又叫人给了一匹坐骑,让他骑马在身边。高燧一路述说衷肠,说到以前的兄弟患难往事,时不时就潸然泪下。
  大伙儿来到中军行辕,大帐已让前锋军、以及辎重营的人提前搭建好了。朱高煦在大帐中的正北面落座,高燧和诸文武叩拜罢、也被恩准在两侧坐下。
  朱高煦从侯海手里接过了供词卷宗,开口说道:“三弟与顾长史(赵王府长史顾晟)都看看,这是代王谋士杨普的供状。黄俨应该是畏罪潜逃!”说罢,便将卷宗递给身边的陈伍。
  高燧与站在身后的顾晟先后翻看了一阵卷宗。陈伍弯下腰,翻开一页,指着有关黄俨的内容。
  高燧的脸色很苍白,偶尔掏出手帕在额头上、轻轻揩一下汗水。过了一会,他才痛心疾首地说道:“黄俨本是父皇赏的奴婢,侍奉臣弟的时间也长,臣弟才错信了他啊!没想到那奴婢竟然吃里扒外、狗胆包天,臣弟没能及时察觉,悔之晚矣,不慎让他给跑了……”
  他换了一口气,一脸陈恳地问道:“臣弟所言句句属实,圣上相信臣弟么?”
  “唉。”朱高煦先叹了一口气,没有马上回答。他看着高燧,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原先不想做皇帝的,只想当个亲王。便是因为有那些心怀叵测、狼子野心的人想飞黄腾达,谗言怂恿,长兄才会犯下大错;我才被迫无奈坐了这个位置!我一直在尽力让兄弟、叔父们都相安无事。然而建文余孽、各处奸人不断挑拨离间,阴谋为非作歹,二哥也难呀!”
  高燧一本正经地点头称是。
  朱高煦继续说道:“长兄家的事,咱们俩兄弟谁不伤心?这事儿,我事先确实没有料到。三弟要是不信,现在朝廷各衙官吏还在中都查案,你派个人去瞧着!”
  高燧拍着胸脯道:“臣弟还能不信自家兄弟?这等歹毒之事,必是建文余孽的阴谋!”
  朱高煦马上接过话来:“既然是自家兄弟,三弟信我,我为何不信三弟?勾结代王府谋士的宦官黄俨,必是他自作主张欺瞒了三弟!咱们是亲兄弟,三弟不可能对我有二心。”
  高燧一脸感动,差点又落下泪来。他袖子擦了一下眼睛,用力点头道:“臣弟与圣上,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一条心!”
  “三弟!”朱高煦动容地看着高燧,用力地点了一下头。
  高燧也抱拳道:“现在父皇母后、大哥都不在了,咱们家只能依靠圣上作主!”
  朱高煦神情忽然一变,冷冷道:“不过咱们的十三叔,代王绝不冤枉!官军抓获的那些人,全是代王府的谋士护卫。朕还要赶着去大同府,亲自责问代王,为何不顾亲情!三弟好生在北平呆着,你的护卫也不能裁撤;有你在北平坐镇后方,朕才放心呐!”
  高燧急忙跪伏在地,大声道:“臣弟谢圣上恩!”他说罢,趴在那里似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周围的文武此时也似乎放松了一些,大帐里开始出现嗡嗡说话的声音。
  “三弟快快请起。”朱高煦做了一个扶的动作。
  高燧谢恩后,又邀请朱高煦入北平城,欲设宴迎驾。
  朱高煦道:“这一回没时间了,朕的大军稍作休整,明日一早要继续行军。三弟先为朕办着正事,待朕北征凯旋,再与三弟把酒言欢不迟。”
  高燧拜道:“臣弟领旨。”
  朱高煦又道:“朕抓到了代王之后,便请各藩王派人到北平来。三弟主持大局,负责审讯事情真相。”
  高燧愣了一下,急忙点头道:“臣弟必竭尽全力,不敢负圣上信任。”
  ……旁晚时分,高燧才带着人马返回北平城。朱高煦送至中军行辕辕门,返回大帐。
  负责此次调运粮秣军需的齐泰,走进了中军大帐。他挥了一下手,叫大帐里的几个侍卫也暂且出去了。
  齐泰上前小声问道:“赵王既已自请削除护卫,圣上此番留情,可是为了废太子之案而妥协?”
  “不全是这个原因。”朱高煦抬起头道,“咱们君臣在京师的时候,便商量好了方略。这回北上,为的是震慑各地、稳定北面、削弱藩王兵权;而不是忽然大举削藩!事情虽有意外,但不能干着干着,忽然轻易地改变初衷。”
  齐泰想了想,作揖道:“臣多嘴了,请圣上降罪。”
  朱高煦不以为然道:“齐部堂是朕的大臣。朕的策略,当然应该让你知情。”
  朱高煦叹了一口气,站起来走了几步,转身又对齐泰说道:“原先的方略,经过了几个月的酝酿策划,朕差不多可以确定,不会出啥事!现在稍微顺手,若便临时改变做法、连削几个藩王,谁能断定会有啥后果?”
  齐泰鞠躬道:“圣上手握天下大权,却能克己不滥用,臣敬佩之至!”
  朱高煦摆摆手,问道:“齐部堂认为,朕这件事做得对吗?”
  齐泰道:“圣上英明!”
  朱高煦踱到了椅子旁边,便顺势坐了回去。他一副沉思的模样,过了一会儿,才忽然开口道:“我在高燧跟前说的话,倒不是虚言。以前我真不想做皇帝的,甚么心也不用操,便能享受一世富贵,何乐不为?要不是被逼无奈,我可能不会指靠云南那点兵力图谋大事。”
  齐泰所有所思地缓缓点头,接着马上抱拳道:“圣上所言极是。”
  朱高煦道:“可朕已经做了皇帝,统治着大明万里疆域;为这个皇位,死了那么多人。朕便想做一些长远的、有意义的事,不能在削藩一件事上栽了!”
  君臣二人对视了片刻,齐泰的神情有点复杂,似乎明白朱高煦的用心,又似乎不太清楚。
  太阳已经下山,初秋残存的虫子,已陆续在帐外鸣唱起来。


第六百七十八章 杨普误俺
  七月二十日,平安率前锋军接近大同府城,在五里地之外扎营。三天之后朱高煦率主力骑兵到达,三万多马兵浩浩荡荡兵临大同城下!
  秋风萧瑟,空中的尘土中夹杂着落叶;大同城外兵马汹汹,一片肃杀之气。各部马军已派兵在四面活动,到处都是奔跑的战马。空气中嘶鸣与马蹄声带来了战争的气息。
  朱高煦拍马来到城池东门外,张望了一阵城楼上的旌旗军械。他转头对侯海道:“把劝降书射到城头上去,叫代王派人出来谈谈。”
  侯海还来不及应答,忽然便瞪眼看着远处的城门。朱高煦回过头一看,便见城门正在缓缓地打开!
  一众文武观望了一会儿,朱高煦改口道:“不用再射箭。传令,叫平安调兵入城,控制城门!”
  不多时,马蹄声轰鸣起来,一队队马队大喊着鱼贯冲进城门。将士们的欢呼声也响起了,在四面此起彼伏。
  城内的知府等文武官员,已来到了城门口两侧。朱高煦随后拍马靠近,便听得那些跪伏在地的人高喊:“臣等恭迎圣上……”
  “他们本来就是朝廷命官,不算投降。”朱高煦回顾左右,露出了笑容。
  众人纷纷陪笑,噪杂地附和了一阵。
  平安派人出来,禀报城内无事。朱高煦便率众走向城门,他看见一个红袍官员跪拜在路边。那人大声道:“臣等闻圣上率大军,幸大同府。已备足三万大军十日之粮、犒军之物,请圣上派人察验。”
  “甚好。”朱高煦点头道。
  接着朱高煦又张望瓮城里的光景,见许多将士站在里面,把兵器都丢在了地上。
  红袍官员又解释道:“禀奏圣上,那些缴械的军士,乃代王府的护卫军。代王说要秋防,早先便把护卫军派到城门上来了,并称协助官府防备外寇。”
  朱高煦不置可否,骑马冲进了城门。大股马军沿着城中大道,径直往代王府行进,路上未遇半点抵抗。
  大同城里,百姓们竟然不惧披坚执锐的官军,无数人涌上了街头。百姓在道路两边、给官兵送上酒水鸡蛋等物,四下里热闹非凡。
  朱高煦见此状况,不禁愕然。如此军民鱼水一般的热情场面,他似乎只有以前在电视里见过。
  这时齐泰拍马靠上来,说道:“圣上,大同府百姓久苦。朝中诸臣多次弹劾代王为非作歹,如今看来,应非空穴来风。”
  朱高煦点了点头,沉声道:“当年太祖皇帝叫他(代王)坐镇如此要地,他却辜负了太祖皇帝的重托,实在没起到甚么作用。”
  ……城里的喧嚣嘈杂声音十分大,连王府里面也隐隐可闻。
  三十多岁的代王朱桂,正坐在承运殿的王座上。他刚刚听到消息,大同官府的一群文武把城门径直打开了,此时他不禁仰头长叹。
  下面一个武将抱拳道:“末将请命,王爷可先发檄文,声讨伪帝篡夺皇位,以鼓舞军心!再准末将,率军守卫王府各门,与官军决一死战!”
  朱桂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算了罢,无用之事。”
  “唰!”他从腰间忽然把一把剑拔了出来!大殿上的文武宦官忙跪伏在地,刚才说话的武将哭道:“王爷!王爷使不得啊。”
  代王府长史也急忙上前,作揖劝道:“王爷且慢!下官闻得,旬日之前赵王自请削除护卫,圣上未予准许,仍旧叫赵王镇守北平。故下官以为,或许圣上看在宗亲的情分上、此事还有迂回余地!王爷何不向圣上求个情?”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