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赵王的心腹黄俨,不是也有份……”朱桂诧异道,“你的消息属实?”
长史道:“千真万确!此消息,来自下官同窗好友,应无虚言。圣上对诸王或有宽恕之意!”
朱桂怔了一会儿,忽然一拍大腿,咬牙道:“杨普误俺!”
长史鞠躬道:“王爷若愿修书认罪,下官愿为使者,出王府去面见圣上。”
旁边那个武将皱眉道:“如此泄了士气,官军定要冲进王府捉人,还能谈吗?”
长史道:“下官坐吊篮出宫,悄悄前往。”
朱桂叹了一口气,终于点头道:“试试罢。”
……朱高煦的中军大旗下,代王府长史送上文书,言明来意。不料,忽然周围一片哄堂大笑,有的武将差点没笑得从马背上摔下去!
长史一脸尴尬地转头看着周围的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在这时,朱高煦在马背上说道:“代王毕竟是宗室藩王,谈谈是可以的。”
人们的笑声渐渐小了。朱高煦马上果断地说道:“传令各军,择地扎营。你这个长史,回去告诉你们代王,朕的大军暂且不进代王府了。叫代王亲自出来迎驾,有甚么话来中军行辕说。”
长史忙叩拜道:“圣上仁厚,臣领旨!”
朱高煦说完,便调转马头,离开了代王府正门。中军武将在附近征用了一座宅邸,朱高煦等人便暂且在这里。
不到半个时辰,中堂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喊声:“臣受奸人蛊惑,一时糊涂,犯下大罪。今自缚于圣上跟前,请圣上降罪!”
朱高煦闻声站起来。他走到门口时,便看见一个壮年大汉光着上身,手臂被反绑着,背上还插了几枝树枝。朱高煦顿时明白,这是个典故:负荆请罪!
而这个大汉,必定是代王朱桂无疑。
然而朱高煦与代王并不是廉颇蔺相如,他对代王十分陌生,从来没见过面;而且正是这个十三叔,阴谋设计想要他的性命,其用心十分歹毒!
朱高煦若是只顾自己的感受,根本不会给代王请罪的机会,必应直接下令攻打王府、让其死在乱兵中了事!
不过朱高煦没有那么做,他心里想的是:代王犯了弥天大罪,竟然没被处死,那么别的藩王有甚么理由、会觉得他们会死?
何况代王的阴谋表现,以及面对大军讨伐时的不堪一击、束手就擒。朱高煦实在没法把他当作对手,心里连愤恨也激不起多少,似乎只有厌恶!
中堂里跟出来的一众文武官员,以及院子里的侍卫将士,都冷冷地瞧着代王。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走到了代王面前。代王急忙叩首,口口声声认错。
“你为何如此糊涂?!”朱高煦寻思了片刻,突然便作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
他摇着头叹一口气,伸手指着代王道:“我登基以来,每念及宗室亲情,对诸位藩王无处不宽恕厚待。可是你为何反不念亲情?代王将来如何面对太祖皇帝、列祖列宗?”
代王脸色苍白道:“臣一时糊涂,悔之莫及!”
朱高煦仰头长叹,伸手在胸口捶了几下,神情痛苦,就差没挤出眼泪来。此时朱高煦光是做动作,没说出一句话,她转过身背对着代王,才以悲伤的口气道,“事已至此,朕实在无奈!将代王府家眷、官署官吏、护卫军中千户及以上武将全部捉拿;各疑犯随军送北平城,待有司及诸王使者会合,一起审讯代王等一干人罪状!”
侯海抱拳道:“臣遵旨。”
“圣上……”代王的声音道。
朱高煦头也不回地说道:“查明罪状之后,将代王送中都看押……你好生为祖宗守陵,忏悔罪恶!”
代王的声音道:“臣谢圣上不杀之恩!”
代王认罪被拿下,整个王府已无抵抗的必要。官军大军进城的当天,一切似乎便已尘埃落定。
三万多骑来到大同府,只是绕路走了一圈,没有发生一次像样的战斗。
官军在城里驻扎几天,办妥了诸事之后,大军遂掉头向东北方向、隘口关(张家口)进军。瞿能、王斌等大将率领的二十余万主力正在行军,两军或能在隘口关附近会合。
而代王府一干人等,将会被押送去北平,交给留在那里的官员与将士看押;然后由高燧主持审问。
最近虽有意外,但各地似乎没有掀起甚么风浪,不过耽误了一些时间。
稍作拖延,朱高煦的大军进入鞑靼诸部的地盘时,天气将会更冷了。好在北征之前,军中已做了好御寒的准备……
七月底,朱高煦平安等率众进军至隘口关以南,大军在羊河与清水河汇流的湖畔扎下大营。此地的四面,都能看见重山的黑影,像乌云一样压在天边;然而这边却有一片平坦湿润的原野,实属难得。周围视线开阔,成片的庄稼地,与村庄上升起的炊烟隐隐可见。
瞿能派人来到了大营,禀报大军主力已通过居庸关,沿着平坦宽阔的河谷地北进,克日可与前锋会合。
于是朱高煦下令各部,就地修整,等待瞿能王斌的主力到达。
不到一个月之前,朱高煦刚到北平布政使司时,放眼看到的都是绿色葱郁。然而仿佛弹指之间,大地上的草木似乎就开始枯了,树梢上的树叶也变得稀稀疏疏,秋意笼罩天地。沙场秋点兵、大致就是这番光景罢?
第六百七十九章 讲道理
羊河两岸,一片平野。田垄之间,人马、骡车、独轮车列成一条条长龙,人群里刀枪林立,旌旗在迎风招展。
南北摆开并行的一条条队伍,正在往西面行进。人们只要往前看,便能迎着阳光看到望不到头的许多长龙、仿佛在蠕动。还有一些战马正在队伍之间来回奔跑,踏起一阵阵烟雾。
坐在一辆马车上的贤惠翁主李氏,挑开左侧的帘子一角。映入眼帘的,是南面远处的山影重重,好像压在天边的乌云。接着她看见河畔的草地上,有一些牛羊正在沿着河边移动。
宦官曹福正骑马在旁边,贤惠翁主便用汉话问道:“曹公公,我们已经到蒙古草原了么?”
“早着哩!”曹福转头答道,“瞧见那些麦桩了吗?蒙古部落是不种地的。那边更没有村庄,寻常看不到人。”
贤惠翁主点头道谢,又问:“圣上在何处?”
曹福道:“今天旁晚,咱们就能见着圣上了。”
前后望不到边际的大军,继续行进了许久。夕阳快到地平线上的时候,前方的军营营地、终于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内。
那边有一片湖泊,水面在逐渐黯淡的光线中、时不时闪起耀眼的波光。湖泊东侧、到处都是帐篷,空中一道道炊烟在风中飘荡。湖畔稀疏的树木,已经看不清颜色,影子便如炭一样映在天际。
此情此景,恍若那些传说中在草原上、四处飘荡的部落一般。
贤惠翁主没有住帐篷,她被径直带到了一个村庄里。到了村庄她才感受到,这里确实是大明国内;村子里一些硬歇山顶的房子,与关城内的汉人民宅别无二致。
天黑之后,宦官曹福才来到贤惠翁主住的房屋,要带着贤惠翁主去面圣。贤惠翁主的手脚变得麻利,忙着把妆容修饰好,才跟着曹福出门。
他们走进一座小院子,周围都是侍卫岗哨。接着贤惠翁主等二人走进北边的一道房门,马上就看见了朱高煦,只见他坐在一张方桌旁边,正埋头在那里写着甚么。
朱高煦身上没穿盔甲、也没穿龙袍,一身深灰色的武服没有任何花纹;帽子也没戴,他头上束着的发髻用绸巾系着。
朱高煦抬头看了一眼,便把毛笔放下了。
贤惠翁主款款执礼道:“臣妾拜见圣上。”
朱高煦道:“朕离开开平城的时候,忘了交代曹福。不料他便带着你们,走了大老远到隘口关(张家口)这边来了。不过翁主走一趟也好,朕忽然想起,还有一件答应过你的事。”
他说罢便喊道:“来人,带上来!”
贤惠翁主不明所以地转过身,很快便看见两个甲士、送着一个大汉走进了房门。那大汉垂头丧气的模样;不过贤惠翁主看清楚他的穿戴之后,顿时吃了一惊。
大汉头戴乌纱,身上穿着红色团龙袍。贤惠翁主片刻后就明白了,这人是个亲王!因为朝鲜国国君穿的衣冠,与大明朝藩王的服饰十分相似,所以贤惠翁主很熟悉。
朝鲜国国王的衣裳也是五爪团龙袍,国王在朝鲜是君主,在大明朝属于亲王级别。
贤惠翁主意外之下,还没反应过来,正犹豫着是不是要向这位亲王见礼。那亲王便率先跪伏在地,道:“罪臣叩见圣上!”
“平身。”朱高煦说道。他转头看向贤惠翁主,径直说道,“翁主等一行人在卢龙县东边遇袭,幕后主使就是这位代王,朕的十三叔……”
贤惠翁主有点不知所措,但暂且沉住气听着朱高煦说话。
朱高煦继续道:“而今差不多已查明事实,代王的部下想杀了你们一行人,然后用刺客伪装成使节、翁主,欲行不轨!朕数日之前去了大同府,已把代王等人抓获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