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沉默了片刻,说道:“因我等多次密谋劝说代王起兵,所以早在谷王被逮之时、我等便明白了,迟早要被朝廷清算旧账!代王或许能保全富贵,但咱们那些人,必是朝不保夕。
然后今上登基,第一件大事便是北征蒙古,从北方诸王府调走护卫军;朝廷将继续削藩的迹象,已是十分明显!形势愈发不利。而废太子举家罹难,更让人感到圣上的果决无情……”
侯海不禁打断了他的话,说了一句:“告诉过你了,不要乱咬!废太子的事,与圣上无关。”
杨普低头皱眉道:“总之种种迹象,已让咱们人心惶惶。朝廷在北平布政使司地面,聚兵数十万!北征鞑靼、必走隘口关(张家口);待大军出居庸关,旦夕之间,可突至大同府城下矣!如此情势,圣上究竟是要北征蒙古、还是要削除藩王?
而代王已多次被官员弹劾、密告,朝廷欲加之罪轻而易举。今朝廷大军在此,局面愈发明显,代王府恐怕是首当其冲、马上要被削除的第一个藩国!”
侯海道:“本官在圣上身边,参与北征诸事谋划。我从未听过,圣上准备要武力攻打藩王;都是你们瞎猜。”
杨普似乎不相信,他继续说道:“代王府一旦被削,咱们这等人必被诛灭全族!我也有私心,便多番劝说代王,晓以利弊。代王终于认可了我的见识,感到祸事已近在眼前!不过代王情知圣上能征善战,天下难有敌手,仍是十分忌惮。
当是时,赵王府黄俨派密使,告知了朝鲜国送的美人、最近会到北平布政使司;我府上又正好有一个奴仆是朝鲜人,可以乔装成朝鲜国使节,还能教我的养女说一些朝鲜话。我便趁机向代王献上计谋!
计以半路截杀朝鲜国使节,夺其印信国书、衣服,用咱们的人替代朝鲜国使节一行。然后以我的养女伪装成朝鲜国美人,得以在北平布政使司靠近圣上。圣上喜爱美色,名声在外,今番正好在这里能遇到路过的朝鲜国美人,应该会招之侍寝……”
侯海道:“想法很大胆,简直是狗胆包天!”
杨普道:“咱们也是被逼无奈。
当时护卫使节的官军将士,应是些无名之辈,而朝鲜国使节、美人,谁也不认识。只有御史李琦,不能出现;所以我又完善了计谋,让李琦亲笔写奏章告病。
计谋虽很大胆,不过我觉得是滴水不漏!只要刺杀了圣上,便能消除代王的忌惮。朝廷诸文武也会设法先回京师,重新拥立皇帝;大势动荡,代王起兵机会大增!
代王初时十分犹豫。我又劝代王,此时若不反抗,必死无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争!代王终于在一次密谈中,点头勉强同意了此计。”
侯海抬起头说道:“既然滴水不漏,为何到处都漏水?你们混在代王护卫军里、进入北平布政使司的党羽,刚刚离开军队,还没动手,便被北征左副将军平安察觉了。
接着,你们刚截杀了使节一行人马,自己人里便一连出了两个叛徒去告密;还让护卫朝鲜使节的官兵逃脱……即便是事先甚么纰漏也没出,你们这些人到了开平城,真能蒙骗过圣上吗?杨普,你知道为何会是这么一番光景?”
杨普一言顿塞,没有吭声。侯海看了他一眼,继续埋头奋笔疾书。
“沙沙沙……”安静下来的房间里,笔毫在纸上的声音也能听见了。
良久之后,侯海拿起记录完的供词,走上前让杨普察看、签字画押。
侯海办完这件事,走出了房间,估摸着时辰应该是凌晨了。他便打算先小睡一阵,等早上再去面圣。
……一大早天还没大亮,城内外便响起了号角声。此时开平城,比往常要喧闹得多。
侯海进了“行宫”,他被带到了一间饭厅里,见朱高煦还在吃早饭。侯海行礼罢,便把一叠纸放在了圆桌上。朱高煦问他吃过饭没有,他点头道:“臣已吃过了。”
朱高煦右手拿着筷子,左手先翻看了一会儿那些卷宗。他从卷宗下面翻出一个信封来,问道:“这是啥?”
侯海抱拳道:“回圣上话,李琦被奸人所逮,受胁迫之下写出了一份奏章。”
信封没拆、还有漆印。朱高煦现在不太方便,便说道:“拆开,给朕念一遍。”
“臣遵旨。”侯海拜道,躬身上前拿起了东西。
侯海抽出里面的奏章,便照着念了起来。奏章中的大概内容,与杨普招供的话差不多。李琦称水土不服,只得返回朝鲜国医治,病愈后尽快回朝复命。
朱高煦听完之后,嘴里一边嚼着东西,一边忽然露出了笑容。他咽下食物,开口道:“这个李琦,挺有点急智。你叫他准备一下,暂且别回京师了,最近便跟在朕的身边、随驾北征。”
“臣领旨!”侯海道。
侯海觉得有点蹊跷,急忙又细看了一遍奏章。这时他才发觉,李琦在文中写了一个细节:圣上登基之前,臣未曾与圣上相识;而今却深受圣上信任、委以重任……
侯海顿时恍然大悟,想起了几年前李琦是去过云南的!当时正值明军征安南国之战前夕,李琦路过云南、奉旨问“汉王”对安南国事务的见解,难能“未曾与圣上相识”?
“李御史就是有点怕死哩。”侯海说道。
朱高煦看了侯海一眼:“已经很不错了。侯左使等汉王府故吏,忠心无私,可毕竟没几个人。”
侯海喜道:“臣对圣上之忠心,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高煦无甚表情地点了一下头。向皇帝表忠心的人太多了,圣上不以为意、实属正常。
没一会儿,朱高煦便吃过了早饭。他这才拿起供词卷宗,埋头翻阅起来。
“黄俨也参与了?”朱高煦忽然抬头问道。
侯海忙抱拳道:“臣提醒过杨普不要乱咬,亦未用刑,此乃杨普亲口招认!”
朱高煦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侯海沉声道:“臣进言,事不宜迟,大军先发北平城!”
“稍安勿躁。”朱高煦抬起手,皱眉做了个手势。
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为重
“黄俨不见了!”一个宦官在朱高燧面前说道。
朱高燧正坐在赵王府大殿里的王座上,听罢大惊失色,一下子便站了起来,瞪眼道:“黄俨跑了?!”
他面前的这个宦官,是黄俨的干儿子黄太平。
黄太平一张脸简直像死了爹妈似的,比高燧的脸色还难看。黄太平不断地点头,说道:“从前天起,奴婢就没见着人!起初以为黄公公有事儿出王府了,后来听到一些消息,奴婢才越想越不对劲!奴婢还想起,不久前、黄俨见过一个兀良哈蒙古人,他会不会跑到蒙古去啦?!”
朱高燧指着黄太平的鼻子道:“那你现在才禀报?”
黄太平哭丧着脸道:“奴婢罪该万死!”
“黄俨啊,本王待你不薄,你却把老子害惨了……”高燧咬牙切齿地念叨着。
就在这时,忽然殿外急匆匆走进来了一个宦官,他先看了一眼黄太平,便弯腰道:“王爷,奴婢刚得到消息,开平城有一大群马军突然出动了,正往西边来!”
高燧急得团团转,忽然转过身来,喊道:“来人,把黄太平给本王拿下!”
殿外的侍卫很快便冲了进来。
黄太平忙跪倒在地,伸出双手道:“王爷饶命呐!奴婢对黄俨忠心耿耿,可他逃跑的事,从未告诉奴婢呀。”
高燧指着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本王怎知你真假?”
……开平城大军营地里,最先调集出动的人马,是平安率领的约一万骑兵。平安的目标不是北平城,而是山西大同府!
朱高煦认为,这次阴谋的主使是代王朱桂,遂决定先迅速出兵大同府,时机不容延缓。虽然代王必定有所防备,朝廷大股骑兵去大同也难以掩藏,但朱高煦还是觉得,事到如今军队越快进军越好。
除了平安的前锋马队,两天之后、朱高煦将亲率两万到三万骑兵进军!
开平城聚集的大军多达二十五万人,因是北征草原,大军的骑兵比例较高、超过了两成,总共马军有六万多人;剩下的军队、壮丁,将由左副将军瞿能率领,随后向居庸关开拔……
当天傍晚,朱高煦从军营里返回城里的“行宫”。他刚走到内宅门楼,便在走廊上看见了一身礼服的贤惠翁主。旁边还站着太监曹福,以及两个宫女。
贤惠翁主愣了一下,多看了朱高煦两眼,好像是在确认似的。朱高煦今日穿的是戎服与札甲,确实与第一回见面的形象大不一样。
“这么快就认不得朕了?”朱高煦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贤惠翁主忙屈膝行礼,身体往下一蹲,语气却很轻快:“臣妾从未见过圣上穿甲胄的样子,拜见圣上。”
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曹福。
曹福抱拳道:“奴婢早晨请旨,将贤惠翁主安顿到行宫,皇爷……”
“我记得了。”朱高煦恍然点头道。他想起了曹福确实有那么一问,只不过当时他想着别的事、没太上心。
朱高煦接着说道:“后天我便要率军出发,开平城的大军也要尽数开拔了。贤惠翁主到中军行辕来也好,到时候便于安排行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