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人走进内宅门楼。朱高煦也没急着卸甲,径直把贤惠翁主叫到了一间客厅里说话。
待曹福等人都退下了,朱高煦才开口说道:“永乐年间,有一批朝鲜国女子送往京师;她们到达京师,却已是废太子当政之时。其中有一个姓朴的女子,后来受朕册封为贤嫔。贤嫔的兄长,应该就是朴景武?”
贤惠翁主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正色道:“朴景武的妹妹,确实就是贤嫔的长兄。李使君(李琦)到朝鲜国,已言明了此事。”
朱高煦点了点头。他这时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坏……他早已从贤嫔那里听说了,朴景武对贤惠翁主是情深义重,从小就发誓保护翁主;他却仍然下旨李芳远,将贤惠翁主送来大明皇宫!
不过当初朱高煦主要考虑的是“圣洲”东北地区的布局,倒没仔细想过一个朝鲜人的情意。
他沉吟道:“朴景武对翁主有意?”
贤惠翁主的脸上抹了脂粉,此时显得更白了。她急忙说道:“我国尊崇儒家,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臣妾一向恪守礼仪,与朴景武、更无父母之命,请圣上明鉴。”
朱高煦用不经意的眼神,观察着贤惠翁主那张轮廓圆润的美丽脸庞,以玩笑的口气问道:“你不会怨我罢?”
“臣妾怎会怨圣上?”贤惠翁主好像很着急的样子,无辜的模样好像要哭了。
朱高煦见状,心下稍稍松了一口气。他也不知道、自己何时变得如此猜疑,或许登基之后罢?
贤惠翁主忽然隐隐有点生气,她委屈地说道:“若是每个看上我的男子、只要对我好,我就应该委身的话,人便太多了。我该怎么办呢?”
“有道理。”朱高煦若有所思地点头道。
贤惠翁主脱口道:“圣上若不信臣妾清白,不如今晚验明……”
她说着说着,脸“唰”一下便红了,眼睛也垂了下去。
朱高煦立刻说道:“我没有不信翁主的意思。既然是我自己下旨要你的,定给你封号;等北征之后回京,便封你为庄妃。”
贤惠翁主鞠躬道:“谢圣上隆恩。”
朱高煦见贤惠翁主还是很紧张,他语气一变,笑道:“最近朕比较忙,要对付桂王,就是在路上袭击你们的罪魁祸首!到时候抓来,让他给你赔罪好不好?”
贤惠翁主的脸更红了,抬起头瞧着朱高煦,她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圣上尽拿臣妾取笑。”
朱高煦笑了一下,说道:“你不用害怕,朕只是问一问情况,没别的意思。常言道,君子成人之美嘛,朕好歹不愿意强人所难。翁主回房歇着罢。”
贤惠翁主道:“圣上,像朴景武那样的人很多的,不过大多无法靠近臣妾。只因朴家与家父亲近,朴景武才有机会。臣妾有时也很苦恼。”
“嗯。”朱高煦点头应了一声。
贤惠翁主见状执礼道:“臣妾告退。”
朱高煦送她走出客厅,见天色已经黯淡下来。贤惠翁主转头看了一眼,见朱高煦站在门口,便露出了嫣然一笑。朱高煦也报以笑容,轻轻挥了一下手。
他看了一会儿贤惠翁主那挺拔的身影,又抬头瞧着天空开始出现的星星。若隐若现的许多星光,可以想象成任何形状。
朱高煦仿佛看见了一只公鸡一样的图案,公鸡前面的半岛、日本列岛也随之出现。在半岛南边,那闪烁的星光便是济州岛罢?
“贤惠翁主。”朱高煦忽然唤了一声。
她转过身来,先行了一礼,又返回到门口,红着脸问道:“圣上还有何事吩咐?”
朱高煦沉吟片刻,说道:“对了,朕召你进京,有一些别的原因。朕不想骗你。”
贤惠翁主犹豫了好一会儿,忽然抬头道,“家父或许也有思虑。”
朱高煦点头道:“你明白朕的心就好。朕首先是大明朝皇帝,最大地为本国子民谋生存、才是本分。在此基础上,朕会尽量减少别国百姓的苦难。”
贤惠翁主抬头看着他,一时间似乎不太明白。
……礼部征用的院子里。朴景武与使节康顺臣,仍然住在此地。
门外,夜幕已拉开了。二人对坐在桌子旁,晚饭已经吃了很久。朴景武一直在喝酒,此时已酩酊大醉,满脸都浇着酒水。
康顺臣用朝鲜话道:“早知如此,本官就不该让朴将军到大明朝来!”
朴景武看了康顺臣一眼,脸上冷笑,浑身随之抽搐了一下,“康使君放心,放心……真要坏事,我何必眼睁睁看着翁主让人送过去?”
康顺臣“唉”地叹了一气。
朴景武刚刚才发笑,忽然又哭了出来,眼睛里的泪水与酒水,顿时混到了一起。
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天仙一般的翁主。她真的就像神仙一眼,脱尘出俗,从内到外散发着光鲜美好的气息。她尊贵,绝美,高傲;朴景武觉得任何凡尘男子都配不上她,多看一眼都是一种亵渎。
但是这样一个天仙,大明皇帝凭借着权力、武力,正在蹂躏着她!朴景武想到一个凶恶的大汉,正在撕开她的衣裳、亵渎她纯洁的胸脯,他的心头便如同刀绞!
这时康顺臣的声音道:“本官还未面圣,不过瞧贤惠翁主的神态,觉得大明皇帝可能仪表不凡;何况皇帝贵为天子,因此翁主甚是满意。朴将军不必再为翁主苦恼了。”
一番话提醒了朴景武,他想起前天贤惠翁主回来时的模样,顿时觉得康顺臣所言、极有道理!
不料朴景武心头更加难受。他使劲地摇头,想把脑海里的想法抛掉……天仙一样的人,正在向别的男人笑,完全接受着那个人!
那朴景武算什么?
贤惠翁主曾问朴景武,是不是对她有所图。朴景武不敢承认,但此时才明白,他长久以来就是想得到贤惠翁主罢了。
“要不是真的用了心,我何必做那种人……”朴景武的身体摇摇晃晃,口齿不清地哭诉着。
康顺臣站了起来,走到朴景武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道:“朴将军,你答应本官,不要再想着贤惠翁主了。我们要以大事为重!”
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
平原上笼罩着“隆隆隆……”的巨大马蹄声,两万多骑兵在大地上涌动。一些人马在列队缓缓走着,也有一些在迂回慢跑。马军占的地方大,两万多骑的阵仗已是惊天动地。
大明皇帝的中军大旗在风中飘荡,衣甲鲜明的侍卫簇拥着朱高煦,一众人马渐渐走上了官道大路。
就在这时,前面的路上传来一声喊声:“前锋将军平安急报!”
两骑拍马上前盘问。没一会儿,信使便步行来到了朱高煦马前,单膝跪地呈上一份奏章,说道:“赵王送来了赵王府宦官黄太平、及奏章一本。平将军命末将带上奏章,以快马呈送圣上!”
朱高煦叫身边的陈伍开漆封。他拿到奏章,坐在马背上看了一遍;接着递给了旁边的齐泰、侯海、张辅、吴高等人。
高燧在文中称,他身边的宦官黄俨或有大罪,前几日突然逃走了。高燧承认自己驭下不严、难脱过错,遂绑来了黄俨的干儿子,并自请裁撤赵王府所有护卫军!
朱高煦等身边的文武都看完了奏章,他用询问的目光回顾左右。
不料大伙儿都很沉默,连一向话多的侯海也没轻易吭声。毕竟那高燧是朱高煦的亲弟弟,官员们似乎不太好提出建议……
此地属于华北平原,前往北平的地形一马平川。朱高煦亲率两万多马军,正常行军、不到四天便到了北平城外。
雄伟的北平城,应是北方最大的城池;永乐时,朝廷曾准备迁都于此。朱高煦对这里也比较熟悉,城中还有他以前的家,高阳郡王府。
朱高煦眺望着远处的城楼,见东边的城门洞开着,一大群人已迎出城门来了。很明显赵王朱高燧、这回完全没有准备反抗!
平安的前锋军一万骑、先前已经路过了北平城,他们没有进城。城厢间那些成片的帐篷,便是平安麾下的辎重营为后续大军修建好的军营。
过了许久,从城里出来车马人群、渐渐向中军大旗这边靠近过来,距离已不远。
忽然从一辆名叫“象珞”的华丽马车里,跳出来了一个人。那人“扑通”摔倒在地上,正是身穿红色团龙袍的高燧!
周围的随从们哗然,急忙围上去救高燧。高燧却一边推着人们,一边趴在地上哭喊道:“二哥!二哥……弟弟终于见到您了!”
高燧一边在地上爬,一边奥陶大哭,他的样子简直感人肺腑。
然而,双方几乎所有人的神情都很凝重;人们的表情,让气氛莫名其妙地紧张,反倒没几个人感动。
朱高煦赶紧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大步向前面走了过去。俩兄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朱高煦上前抓住高燧的手臂道:“太蠢!摔着了三弟怎办!三弟没事罢?”
高燧摇摇头,抱住朱高煦的腿哭道:“弟弟多少次在梦里见到二哥,想着以前咱们兄弟欢笑的日子……现在臣弟不是在做梦罢?”
“好了,好了,别哭。那么多人瞧着哩,别叫人笑话。”朱高煦感叹道,“平安的人马已搭好了中军大帐,咱们兄弟到中军行辕去,坐下来叙叙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