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现在国家的政策变了,我们又能见面了。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再别说主人奴才的话了,咱们都是亲人。
悠悠,迪迪,你们俩都过来。这些都是你们的长辈,你们以后要把他们和姥爷一样对待。
各位老哥哥,这是婉莹的儿女,还有个大儿子吴昊,已经上高中了,这次没跟来。
咱们啊,也算是有后了。今后就让他们给咱们养老。”
这些老人都围过来,看着悠悠和迪迪:“这俩孩子长的可真好,这小小姐,和婉莹小姐小时候一样。夫人,您说的对,咱们有后了。”
幸亏二进的厅房收拾了出来,二十多个人坐在一起,述说分离后各自的情况。
看到悠悠和迪迪俩人倒水沏茶,两位老人赶忙接了过来:“夫人,您要是真心的让我们回来,咱还按早先的规矩,请安下跪的可以免,这端茶倒水的,我们还干的动。
您总不能让小小姐和小少爷,反过来伺候我们,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回来了。”
“老哥哥们,他们是晚辈,给您们倒水不该吗?”
看到老人们张口反驳,姥姥无奈的说:“行,您们还能干得动,不想让人伺候。可您们也别小姐少爷的叫了,喊他们的名字就行。
我也听大伙的,咱们在一起,就是图个生活方便,能相互的照应着。
老哥哥们,咱们从小一块长大,是和亲兄妹一样的异姓兄妹。往后啊,咱们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可不能瞎客套。
老哥哥们也知道,震宇我们俩,还是有些家底的。这两年,我又做了点生意,在深南成立了两个公司,每年也能挣个几千万。
老哥哥们不用担心生活上的问题,国家又把这院子还了回来,咱们就在这里安稳的生活。
一会卫华下班回来,让他给各位老哥哥检查一下身体。你们都知道,卫华的医术好,咱们啊,以后看病吃药就找他。
我知道各位老哥哥都有拿手的绝活,往后咱们还是各付其责,老林大哥接着当领导,继续给大伙服务。”
大伙儿听了,调侃的喊:“林管家,恭喜您官复原职。”
老林也是个有趣的,他笑呵呵说:“既然夫人信任我,我就接着给大伙服务。姥爷和夫人回来了,咱又有家了。
夫人啊,您还真有本事,回乡也能干大事,俩公司能挣出上千万来,以后啊,我们都听您的。”
姥姥笑着说:“那好,这院子我可交给你们了。现在,大家都跟我来,咱先把住处安排好了。”
姥姥带着大家去了东跨院,这些老人看了姥姥的布置,都感动的掉泪。
老林激动的说:“夫人,我们没跟错主子,您和老爷,是实心实意的把我们当亲人看待的。
老兄弟们,大家也别客气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吧。夫人,您也坐那里歇会,我们自己干就行了。”
林管家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艾府的匾额挂起来,被姥爷给制止了。
“老林,匾额还是先别挂了,咱就这样过,不招人眼了。”
林管家叹口气:“这什么世道啊?”
人多力量大,林管家也给力,指挥得当。一会的功夫,大伙就收拾妥当了。
第453章 大餐
看大门的,打扫卫生的,做饭的,采买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剩下的人员,则帮着刘老他们,从事收购各种老物件。
晚饭是一位姓叶的老人做的,还有两位给他打下手的,三人配合的非常默契,原来以前他们就是府里的大厨。特别是姓叶的那位,在京都的美食界相当的有名。
别看他们年纪大了,手里的活依然麻利,一个多小时,精致的晚餐就准备好了。
主菜、配菜、个吃、点心,琳琅满目的一大桌子,赏心悦目,令人垂涎欲滴。
大伙坐在一起,姥爷和姥姥坐在上首,其他的人依次而坐,没有谦让,相当的习惯,看来以前就是这样坐的。
叶大厨谦虚的说:“时间太紧张了,今晚先凑合着吃一顿,姥爷夫人及各位兄弟多包涵。”
姥爷举起酒杯,感慨的说:“一别十五年,咱们总算又聚在一起,终于又吃上了小叶做的菜。”
姥爷干杯后,从吃第一口菜起,就没放筷子,连着尝了一遍。赞不绝口的说:“小叶,你这手艺,可是越来越好了,这菜做的地道。”
林管家告诉姥爷:“老爷,你们走了后,小叶被分配到京都饭店,退休后又被返聘回去。这次听说老爷平反了,就主动辞职回来了。”
大伙和孩子似得,抢着吃菜。听说小叶辞职后,都赞赏的说:“辞职好,咱们有口福了。”
小叶笑眯眯的看着大伙抢菜:“咱们能满足这口腹之欲,多亏了夫人,没有夫人的供给,我可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不说别的,我在京都饭店干了十五年,挣的工资都不够请各位兄弟在那里吃一顿饭的。”
姥姥看着大伙,对林管家说:“林大哥,既然大伙都回来了,咱还和原来一样,在吃食上不能亏了大家。
国家供应的不够,就去市场上卖,别怕花钱,实在没有了,就去华侨商店购买,外汇劵用完了,就在商店门口买高价的。”
刘老他们跟着大伙抢饭吃,几个人商量好了,给姥姥提了个条件:“夫人,这里的房子多,我们几个也搬过来吧。叶老弟的厨艺可是咱京都一绝,我们也跟着享个口福。”
姥姥没意见:“行啊,你们愿意住哪就住哪,自己挑房子去吧。”
刘老他们早就商量好了,接着说:“我们就住在西边的那个三进的院子里,那个院子有个朝外的偏门,门外是个小胡同,非常的僻静,我们住那里收家具也方便。”
“行,随便你们住,也给这里增加些人气,这么大的院子也不能都闲着。
林大哥,咱们府里原先的老人,没地方住的,有愿意回来的,您做主给他们安排就行。
等卫华那边的老宅子还回来,我们就回去了。您领着大伙在这里,一切多费心,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去找卫华和婉莹。”姥姥把事情安排给了林管家。
婉莹跟着说:“林伯伯,以后你们有事,给我和卫华打个招呼,特别是身体方面的,一定要及时诊治,你们年龄大了,可耽搁不起。”
迪迪就是个吃货,他也跟着凑热闹:“林爷爷,您也给我安排个房间,我也住在这里。叶爷爷做的饭太好吃了,比我姐姐做的好吃。”
悠悠看着他:“迪迪,你不仗义,有好吃的就把姐姐忘了,你住这里怎么着也得带上姐姐吧。”
迪迪挠着头,看着悠悠发飙,小心的赔不是:“姐,你不是女孩子嘛,得矜持。这里的房子多,咱姐俩在一块住,我给你做伴。”
姥爷高兴的说:“咱都在这住,姥爷也舍不得你叶爷爷的美食。”
饭后,卫华挨个给他们检查身体,老人们毕竟年龄大了,身体多多少少的都有些毛病。
爸爸给他们开了药方,林管家专门安排了几个人,负责熬药的事情。
这些老人在一快交谈到八点半,才各自去休息,厨房里准备好了热水,大家统一到哪里提开水洗浴。
第二天,姥姥安排林管家,找了个工程队,在院子里建了浴室。另外,还给大伙建了个娱乐室,里面安装了电视,棋牌室。
接下来的几天,还真的又来了十几个人,他们听说姥爷平反了,重新接受原来的老人,就主动的找来了。不过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有工作的也全部退休了。
还有三家人家,都是姥爷家原来的下人。这次来的人中,妇女比较多,有绣房的、针线房的,内院的管家婆子,还有个教养嬷嬷,她竟然姓荣。
听到姥姥尊敬的称呼她荣嬷嬷,悠悠忍不住仔细的打量着她。此荣嬷嬷还真有些彼容嬷嬷的气势,行动做派一丝不苟,表情也比较严肃。
解放了这么多年,她们中竟然还有没成家,令人匪夷所思。其实她们的年龄,都不算太大,年轻的还不到五十,荣嬷嬷年龄最大,也刚过六十。
不过她们对姥姥都是毕恭毕敬,走路都是小心翼翼,不过干起活来干净利落。
姥姥见到她们,亲热的不行,当场就搂在了一块,看来原来的关系相当好。
林管家给他们安排了房子,也分配了活计。不过听说姥爷他们还要回韩屯,全都遗憾的不行。
偌大的府院,多了这些人,总算是多了些人气。
有悠悠的作弊空间,各种食材应有尽有,叶爷爷的手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伙吃的那叫个尽兴。
悠悠连着吃了几天,一个想法止不住的往外冒,等晚两年,政策稳定后,一定得把私房菜办起来。
到时候,这些四合院就有了用途,趁着这两年的时间,得让叶爷爷收几个徒弟,将来都能排上用场。
再招收一些女待业青年,让教养嬷嬷培训宫廷礼仪,那时绝对的能成为京都一绝。
现在做这些还是太早,不过姥姥想到大卫的公司,就和她们商议,准备办个刺绣培训班,可以回收学员好的刺绣作品,交给大卫的公司出售。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