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街道办事处,掌握着招工生杀大权,不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得通过他们办手续。
  另外现在是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副食及各种票证也归街道办分配。
  房管所掌管着分房大权,特别是京都的房管所,尤为重要。京都人口密集,房源紧张,人们一般不和房管所对着来。
  刘冉舅妈把这两尊大神一块请来,事情好办多了。
  其实,房管所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住处,不过是按照各家的住房情况安排的,大伙搭建的临时住处,没算计在内。
  四合院里的空闲地多,基本上每家都搭建了临时住处,搬出去肯定没有再这里住的宽敞方便。
  这也是好多人家愿意花钱租房的原因,他们本来的打算是,一边接受房管所的安置房,一边租住这里的房子。
  每月八块的房租,他们都能接受,在京都租个合适的房子,可是不容易。再说大伙在这里居住的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哪知道光是贪图便宜了,却被这一家子极品给摆了一道。这一家子,钱收到手就胡吃海喝,几天的功夫就花掉了大半。
  最后,每家退回来三分之一的钱,其他的是借据,估价最后都得成死账,这一家子,自己都吃不饱,哪有钱还账。
  街道办也清楚,对大伙说:“这就是你们贪便宜的后果,全当花钱买教训了。”
  悠悠这次是真的长了见识,八十年代初,政府部门的威信还是挺大的,办事能力也确实棒。
  搬迁这种后世的老大难问题,两个部门的同志往这一站,事情就解决了。
  由于出了这种意外,只好将各户搬家的时间,延长了一个星期。
  最后,街道办和房管所的同志,歉意的对刘冉舅妈说:“小刘,都是我们的工作没跟上,造成了今天的失误,你回去给刘市长解释一下。让他放心,一个星期后,我们保证让大家把院子给腾出来。”
  刘冉的四叔任京都市的市长,看来不论是什么年代,都是衙门里有人好办事。
  从悠悠家的老宅子出来,爸爸就带着大家去了悠悠家的怡园。姥姥带着家里的其他人,已经到了。
  在刘老他们的指挥下,怡园已经收拾好了。里面的家具都安置好了,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家具,缺少的刘老他们也给配上了。
  刘老他们收家具的时候,看到保存好的欧式古典家具,也收购的一部分,这回正好有了用途。
  其实,爱民舅舅他们新买的那些欧式家具,质量还没原来的好,不过这些家具再好,它也是旧家具,爱民舅舅新婚,用着不合适。
  再说了,现在的华侨商店的家具,质量比后世的可是好多了,不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算是上乘的。
  姥姥在给爱民舅舅操办家庭用品时,顺带着把这里的也购买了,几个舅妈正在布置。
  孩子们在迪迪的带领下,满院子的疯跑,看什么都稀奇,不断的发出惊叫声。
  卫华对大家说:“以后,咱们就在这里住,这里的房子多,设施也好,住着舒服。
  你们一家去挑一套房间,以后就是你们的了。趁着工人还在,不合适的地方赶紧改。”
  红英舅妈说:“没想到俺这辈子,还真能住上楼,五八年整天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谁也没见过,没想到还真有这地方。”
  卫华和姥姥商量:“妈,今天大伙都在,咱们就搬过来吧,正好让大伙住几天。趁着家里人都在,咱们今天就温屋。”


第450章 再买
  姥姥当然没意见了:“好,你们大家去选房间,悠悠你带着姥姥去拉厨房的东西。”
  悠悠出马,一个顶俩。悠悠开车带着姥姥,象征性的跑了个来回,就把厨房布置好了,各种厨房用品,特别是家用电器,那是应有尽有。
  悠悠的空间里,放着好些现成的食品,都是悠悠存放的美味食品,没想到在这时排上了用场。
  不到十二点,娘俩就把午宴准备好了。餐厅里布置精美,加上四十多个菜式,把大伙惊得目瞪口呆。
  舅姥娘疑惑的问:“妹妹,你是真有能耐,这半天的功夫,就做出来这么多的菜。”
  姥姥笑了:“嫂子,您还真会给我脸上贴金,这大部分是在饭店里买的,我啊,就做了几个简单的。”
  舅姥爷大发感慨:“还是京都方便,这要是在咱家里,有钱也没地方买去。”
  婉莹接过来说:“舅,以后孩子们上大学,都报京都的大学,有机会了,咱再给孩子们买几套院子,毕业了就留在京都工作。
  等你们老了,就来京都养老,大伙在一块,相互照应起来也方便。”
  爱国舅舅接过来:“婉莹妹妹说的对,咱家的孩子学习好,以后就考京都的大学,这房子还真得买。
  卫华,你和婉莹妹妹在京都,帮着俺们留意,有合适的院子,就买下来。咱家的孩子多,一人一套就得十几套。
  别管几进的了,你们俩只要觉着合适,就买下来,咱家也不在乎那几个钱。
  红英啊,你来的时候,带的那些钱,等会都给婉莹妹妹。不够的话,卫华你们俩先给垫上,回头再让你嫂子给你们。”
  爱军舅舅和援朝舅舅也说:“我们来的时候,也带着钱哪,卫华和婉莹妹妹,你俩看着买就行。
  这四合院我们也不懂,只要是你们看着好就行,钱还真的不是问题。”
  姥姥说话了:“其实,卫华和婉莹他们俩个,在房子上懂得也不多。还是刘老和何老您们,多费些心吧。”
  转过头对几个舅舅说:“一会,你们把钱交给刘老他们,老哥几个在四合院上,可是行家,他们看中的院子,绝对错不了。”
  刘老他们答应的爽快:“既然夫人信任我们,买院子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现在,这院子还真是好买,而且都是大院子,价格也合适。
  从今年开始,进步人士陆续平反,他们的老宅都大。小的三进,大的五进,还有带跨院的。
  虽说便宜,可是最低也得七八万元,有处五进带跨院的院子,接近10亩地,才要15万,真心的不贵。
  由于是老宅祖业,子孙都分家另居的,好些也不在京都了,就想把老宅给卖了,大伙把钱分开。
  不过,大部分院子买回来就得收拾,保存完好的院子还真的不多。”
  姥爷对他们说:“一事不烦二主,买回来的院子老哥几个,接着费心找人给收拾好了。”
  “行,既然艾老安排了,你们就放心吧,我们几个保证把这事给办好了。”
  舅姥爷举杯敬刘老他们:“几位老哥,我代表全家谢谢你们,没有几位老哥哥,我们还真的作难。”
  刘老他们举杯回答道:“您这话就外道了,要不是艾老和夫人,我们的日子能过这么滋润。”
  何老接过来:“要不是卫华,我早就爬烟筒(火化)去了,这几年,光是花在我身上的药费,也得上万了。
  要不是卫华,那些上了年头的人参,即使有钱我也买不到。
  我心里明白,这都是沾了卫华在高干病房的光。老哥,咱们虽然不熟悉,我们和艾老家可以说是一家人,咱们都算是艾老的家人。”
  饭后,几个舅舅就把钱给了刘老他们。看到他们装钱的帆布包,悠悠简直是目瞪口呆,敢情几位来京时就有了买院子的打算,各家都是二十万。
  接下来,舅姥爷带着几个舅舅,拜访了他的几位老战友,然后他们就回去了。
  这几天,几位舅妈帮着妈妈把房子布置了一遍,红英舅妈说:“怪不得说共产主义好,这楼上楼下的日子就是好。
  京都不知道有没有买楼的,卫华啊,你这院子值多少钱啊?”
  卫华挠挠了头,对大舅妈说:“嫂子,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听爷爷说,当年他建怡园可是用了百万两白银。”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惊呆了,百万两白银,这要是换算成人民币,得快上千万了吧。
  婉莹告诉大家:“卫华家的这处怡园,在京都可是出了名的。京都的四合院多,花园洋房可没几处。
  要说这花园洋房,还是沪市多,怡园在沪市,根本不算什么。”
  红英舅妈惊讶的问:“不是说京都最好吗,俺咋听着沪市比京都还好。”
  还是舅姥爷见识多:“京都和沪市,各有各的好处,分不出高低来。”
  悠悠一家由于等着接受院子,只好接着留在京都。趁此机会,刘老他们把收购的家具和老物件,搬到了怡园的地下室。
  当然了,比较贵重的东西,都被悠悠收到了空间里。
  还是单位搬的快,姥爷家的院子先腾出来了。姥爷站在阔别了十五年的院子前,颤抖着双手,把大门推开了。
  进了姥姥口中的大宅院,悠悠算是开了眼。这院子真大啊,少着说也得有三十多亩,悠悠都数不清是多少进院子了。
  除了中间的正房,左右的跨院都是三进的院子,有的跨院也带着跨院和花园。
  这院子保存的真好,整个院子规整干净,一点也没有刚搬完的凌乱。
  特别是院子里的绿化,搞的真好,比悠悠家的花园洋房还胜了几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