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蒙古内战不斗,特别是林丹汗意图武力强行征服诸部,恢复蒙古大汗中央集权的那一套方式,引的诸部不满,而夹在明清战争中,蒙古诸部也大受损失,最终被女真半打半拉的招抚,也是理所当然了。
相比起以前明朝简单的给归附的蒙古、女真部落设卫,满清的这种盟旗制度明显要先进一些,干涉管理更深,影响力控制力也自然更强。
盟旗制度与西南土司制度,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是按照各地不同传统因地制宜而制订的统治制度。
“首辅若是担忧蒙古、女真部落不肯归附,那么先礼后兵,先打后抚,招抚后将他们适当的拆分重组,迁地安置,置都护府,定期会盟。下设都督府,划界游牧,朝廷委蒙古王公们为都护、都督,同时朝廷派长史、司马等去任职,负责协助比丁、户口登记、诉讼裁决、进贡、互市、驿递等事务。”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比如说承德、大宁、平泉、赤峰、察罕等地,朝廷设立屯镇,甚至建立省城、府城、县城等,沿交通要道或是主要的河谷,建立一条驿路,沿驿路不仅设立驿馆递铺,还要建立军堡兵站,移汉民屯垦放牧等。
就跟以前大明对云贵地区的统治开发一样,册封土司,但同时设立驿路,沿驿路设卫所驻军,移民安置。
只要能打通一条路,维持这条交通线,那么也就能够初步把整个地区都给控制起来。
这条线,由一个个节点组成,这节点可以不断的扩增。连点成线,以后还能再开枝散叶,建立新的支线。
“告诉张国维,既然拿下了辽沈,那就一鼓作气,继续出击,先把辽河平原扫平,然后周边山区,还可以向上游的东西辽河地区进军,那些不肯归附的蒙古、女真,都可以扫平。”
“那些愿意归附的,既要适当安抚,也要顺势拆分重编成都护、都督府,朝廷还在那些地方,择一些要地,设立军堡屯镇等。”
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朱大典的方案,辽东、辽西、渤海、承德、宣化、绥远,关外六省。
第749章 入主禁禁城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桂花飘香的时候,皇帝朱以海在北洋舰队的护送下,乘坐北京号风帆战列舰登陆天津,金吾、千牛、内四卫等护卫下往前北京。
九九重阳节这天,皇帝抵京入城。
北京城收复半年多,太子北巡,经过一番维修后,这座都城再焕光彩。
北上的驻军,还有随迁来的家眷,以及之前两省裁撤安置的兵马,扫聚安抚的流民百姓,让这里又恢复了几分元气。
甚至就连京城和京郊的几大城镇,也都有许多精明的商人在光复后第一时间北上。
朱以海从天津登陆后,来北京的沿途,大沽到天津的直沽,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都恢复运输,很是热闹,天津往南的运河则冷清的多。之前鞑子还在北京时,这大运河基本上就断了。
尤其是明军登莱,然后鞑子运河官还把黄河给挖改道了,彻底的让大运河在山东中断。
此时明军收复关内,还都北京,大量物资钱粮甚至人员,都是通过海运登抵大沽,甚至直接船开进天津。
从这换漕船直抵通州,大量物资先在通州入仓储藏,然后再分发北京,通过大通河再源源不断输入北京。
惠通河水量充足,甚至大量民船也可以经此往返北京通州之间。
运河两岸,很热闹,甚至可以说是自崇祯末以来,最热闹的半年了。不过朱以海特意到运河两岸内陆点的县乡巡视了一番,发现这些地方可就冷清多了。
鞑子在京几年,对京津地区的祸害很深,跑马圈地,逼民投充,甚至追捕逃人,加上形势日坏,于是对京畿百姓变本加厉的搜刮,竭泽而渔的后果就是京畿日渐凋敝。
而当他们逃跑的时候,更是毫不留情的进行了最后的搜刮的破坏,能带走的一切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全都破坏,从钱粮到牲畜再到人口,统统带走,不走的就屠杀一空。
城池、村镇全都放火烧掉,甚至井都填掉,桥都毁了,连大通河他们都故意沉船破坏。
土国宝、马国柱等收复北京后,太子代天子北巡,四位阁老大臣随从辅助,各路兵马、各种物资往北调拔,但现在也只能是优先恢复北京、天津、通州,尤其是运河一线。
至于其它地方,也只能是徐徐恢复。
京畿之地,曾经遍地皇庄皇店,到处都是勋戚大臣豪强们的庄园等,但现在,这里被彻底的重新洗牌了。
元明两朝北京都曾是百万人口,通惠河终点积水潭,也是北京最繁华最大的商业区之一,酒楼商铺林立、勾栏瓦肆鳞次栉比,歌舞杂耍引人驻足。
京津运河两岸,无数粮仓作坊。
整个运河上的漕丁纤夫等甚至多达百万之众。
运丁、水手、纤夫、脚夫、浅夫、泉夫、商人,甚至妓女、小偷,无数人依靠漕运,依靠运河而生。
如今京津也是以运河最先恢复生机。
好在大明现在以海运为主,而且经营登莱数年,在那里储备了许多物资钱粮,由东京港海运天津港,然后再运往天津、通州、北京,甚至有接力转运仓储,不用从南边沿几千里大运河北上。
这样只需要较少的成本重新疏浚京津段运河,运力大增,也为京津的重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朱以海到大明后,还是头一次到北京。
第一眼印象,觉得很破,甚至很土。
没有那种后世故宫紫禁城的大气,甚至连后世修的大同城,或是保留的西安城墙都不如。
残破。
虽经过大半年的维修,但有皇帝旨意在,能用就行的要求,所以官员们也都是奉旨行事。
原来北京外城外的那些成片的居民棚户区,鞑子走时就放了火,烧的基本差不多了,贫民的窝棚,还有那几条沿街商铺,还有一些城外的作坊,全都烧了。
太子来后,便干脆让人把城墙外的这些过去因人口增多而扩建的棚户区给彻底的清理掉了,反正现在也没这么多人了。
清理整平后,也让北京外城墙重新显清晰显露。
护城河疏浚,城墙城门简单修葺。
四九城里也着过火,大多毁坏,也干脆进行了一番清理,扩建乱搭的,都干脆拆除清理干净。
到处一通拆除清理后,这北京城破虽然仍然灰头土脸的,可却整齐多了。
各部堂衙门派了先头部队来京,也是各自进驻接收自己衙门,并自己动手恢复整理等。
在中秋节的时候,北京城里,朝廷各衙已经开始正式开衙办事了,皇帝重阳节后到,已经是来的晚了。
京师虽遭鞑子破坏,但底子还在,大明迁都虽然有些急,可威望在这,各地商帮争相赶来。
太子主持下,对整个北京内外城重新规划了一下,居民区、住宅区、还有各衙门办公区,又有作坊区、商业区。
在原有格局上,进行了一番调整。
甚至城外拆除的那些空地上,也已经开始提前做规划部署。
这些规划好的地,招商承建,建好后出售或出租,由于采取与承建商合作的模式,建好后,把一些地皮或是房屋商铺等给承建商,允许他们出售或出租或自用等,进展的挺顺利。
反正朱以海进城的时候,几条主干道已经修好,甚至比以前还要整齐大气些。
而城头上架设的大炮,肃立的戎装禁军,也让人很有安全感。
皇宫紫禁城经过了简单的修整,虽说是简单,但不论是太子还是阁老们都没敢大意,再经费有限,也得抠一些到这里来。
虽没全面大修,但也不会出现到处荒草,甚至屋顶漏,房屋破损这些情况。
红墙也都漆了一遍,屋顶的瓦也都检查,破损的都更换了,连梁柱也都重新上了漆。
表面看来,还是非常光鲜的。
不过里面陈设就显得有些简单了,但凡值点钱的东西,都被鞑子带走了。
朱以海并不太在意这些,他甚至都没怎么发现到这点。
太子向他请罪,他才注意到,只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都是些装饰之物,不打紧,先办好正事。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京津恢复的这么好,太子这趟差事办的非常出色,朕很满意。”朱以海拍了拍弘甲的肩膀,表示嘉奖。
朱以海在南京紫禁城住了一段时间,北京紫禁城基本上就是以南京紫禁城为蓝本建造的,总体格局基本一致。
“相比起东京蓬莱宫,这里可宽敞多了。”
朱以海在登州的蓬莱宫也住了小三年,但那里原本仅是一个小衙门临时改造的,他照样也不觉得就不行。
“要说鞑子还挺讲究,这到处放火破坏,反倒是对紫禁城手下留情,居然没烧?”
他觉得可能是鞑子还心存幻想,想着将来再回来吧。又或许,反正好东西都抢走了,这宫殿也就没烧。
但不管怎么说,这紫禁城基本保存完好,这带不走的宫殿,仍然还是很值钱的。
想当初北京原是朱棣做燕王时的封地,靖难之役后,有大臣奏称,说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