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改革开放虽然三年多了,可人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怕啊。怕国家的政策万一再变回去,这也是人们选择出国的主要原因。
  要不是姥姥对悠悠空间里的智脑深信不疑,估计她老人家也不敢买院子。
  近期出售的院子主要集中在两处地方,一处在故宫附近,是原来的达官贵人的居住地。一处在城南,是解放前的新贵资本家的居住地。其他的地方也有,不过就比较分散了。
  悠悠知道,一直到后世,这两处地方的四合院建筑都保留着,成了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为了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就连一些毁坏的地方,后来也重建了起来,不过崭新的建筑,带着违和感,让人感到遗憾。
  现在机会送到了眼前,当然得抓住了,不过姥姥有自己的顾虑。
  据林爷爷说,这些大宅院,便宜的五十多万,最贵的是一处占地二百多亩的九进大院子,要价二百万。
  这个价格说起来高,其实算是便宜的了。据说,他们建这院子时,花费银元二千多万。当然了,现在里面的建筑,在动荡时期,被损坏的不计其数。
  悠悠通过智脑得知,这处宅院于新世纪初,被一家外资公司购买,售价八千万。
  二百万能买这宅子,算是白菜价了。不过这个年代,这价格得算是天价,真没几个能拿得出来。
  即使能拿得出来,也没人敢买,大家从内心深处,依然怕政府的反攻倒算。
  姥姥也担心,她不担心国家的政策转变,也不担心价格高,她担心的是露富招灾。
  新中国成立三十年,人们已经形成仇富心理。穷有理富不仁,穷富是对立的两个阶级,而且富裕的是属于被打倒的剥削阶级。
  姥姥对悠悠说:“孩子,你还是小啊,没经历过世面,不知道人心的险恶。
  老话说的好,财不露白。咱要是把这些大宅院都买下来,得把这京都都给惊动了。
  到那时,咱们家这清闲的日子可就到头了,得被清查个底朝天,你那电子商城没踪没影的,咱这是典型的投机倒把行为。”


第492章 合资公司
  “现在有震宇和振华两个公司顶着,咱闷头发大财,存再多的钱也没人知道。
  不过要是连着买这么多的大宅院,别说是在京都了,就是在省城,也忒扎人眼了。
  再说了,咱买这么多的院子,干什么啊?总不能放哪里闲着吧。
  京都的房子多紧张啊,好多人家老少三代住在一间房子里,咱要是闲着这么多的房子,姥姥的心里也不得劲。
  孩子啊,咱还是瞅机会买些小院子,分散开来,也没人注意,以后住起来也方便。”
  悠悠听了姥姥的话,也觉得有道理,特别是财不露白的这个说法,深深的打动了她。
  也是,自己到底来自后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都是来自智脑,虽然大体的方向不会变,好多的细节可是大不一样。
  自己真要是不管不顾的把这些大宅院买下来,还真是把老人放到了热油中,恐怕连爸妈都得受影响。
  这个年代,国内能买起大宅院的还真不多,开公司像姥姥这么挣钱的,根本就没有。
  国内的公司差别其实不大,真正赚大钱的都是国外的公司,娘俩赚的可是后世的钱。
  真的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给后来的外企留着,悠悠又不甘心,真的好为难。
  有事找智脑,悠悠启用万能法宝。智脑给了个最佳方案,以华侨和外资企业的名义购买。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对外资和华侨大开绿灯,粘上外资的边,万事如意。
  这条件咱有,吴馨儿姑奶奶那是合适人选,和大卫的公司真的是合作伙伴。
  大宅院的用途更是多种多样,最佳的选择是开办高档会所和私房菜。办高档会所和私房菜,咱有的是条件,姥爷那里的人,就是最佳的人选。
  姥姥看到智脑提供的方案,也把心放下了。其实她老人家,对这些宅子非常中意。她从小在京都长大,后来又打理家族产业,对这些宅子门清,当然清楚这些宅子价值了。
  有了解决的办法,姥姥就和家人商议买大宅院的事情,毕竟这是大笔的不动产,得征求全家人的意见。
  姥姥做生意的事,家里人从来不掺和,一直是姥姥说了算,这次也是这样,看姥姥想买,大家都赞同。
  建业也觉得便宜,不过他没打算在京都置产,不过他倒是提了个建议:“婶娘,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想到您老人家把事业干的这么大。我在美国也有个公司,不如咱娘俩合作,办个真正的合资公司。
  我叔不是说了吗,咱们国家万业待兴,我也给国家做点实事。这样您也可以以公司的名义,买宅子了。”
  “好,咱娘俩合作一次,成立个合资公司,婶子也渡个金,借俺侄子的光环洋气一把。”
  姥姥一激动,把镀金这次都说了出来。
  跟着建业回来的,还真的有一个团队。在他们的运作下,合资公司的事进展迅速。
  原来建业在美国的公司,竟然是个世界闻名的上市公司,姥姥这光环可是够耀眼的。
  刘冉当京都市市长的叔叔,就是主抓经济的市长。他听刘冉说起姥姥办合资公司的事情,大感兴趣,亲自找上门来。
  都是自家人,姥姥和建业积极配合京都市政府,合资公司的事情,被推上了快车道。手续很快就办完了,刘冉的叔父也多了一项重要的政绩。
  现在国家急需外汇,对外资公司大开绿灯,合资公司更是大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加上十年动荡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年来,国外的知名企业对华国依然处于观望状态。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数量很少,大部分都是和华侨有关的企业。
  林爷爷组建的古建筑和硬木家具修复队伍,都成了合资公司的产业,在国内率先扯起了公司的大旗,成为合资企业震宇公司旗下的建筑公司和红木家具公司。
  两个公司公开招聘技术人才和工人,一批手艺精湛的退休老技师被聘用,他们在领取退休工资的同时,在震宇公司另外领取一份高额的技术指导费。
  同时,两个公司招收了一大批的回城待业的下乡知青,有原来的建筑队和收家具的老班底,招工倒是顺利,都是些知根知底的有志青年。
  这也帮京都市政府,解决了棘手的回城知青安置问题,在政策上得到了各种优惠,最大的优惠就是承包了京都多处古建筑的修复工程。
  悠悠利用智脑,结合后世的先进管理模式,制定出切合现状的公司管理体制,对自家的企业实行绩效管理,工资和本人的绩效挂钩。
  姥姥的企业管理方案一经拿出,就受到了各方的震惊,他们都对姥姥佩服的五体投地。尤其是建业这位居美商业大亨,他由衷的说:“婶子,怪不得奶奶在世时,最信任的就是您了。您老人家确实是商界的奇才。这种管理办法,在当今的世界上,应该是最先进的模式了。”
  姥姥谦虚,可悠悠挺自豪,这话听的特顺耳朵,姐这创意,可是历经百年的精辟概括,当之无愧的世界首列。
  对姥姥信心大增的艾建业,大笔一挥,五千万美元的投资就落到了实处,这是目前京都市较大的外资了。
  京都市做出的表态就是,在京都市的东郊,给震宇公司划拨了一处千亩的工业园。同时提出期望,希望震宇公司在京都创办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帮助安置回城知青。
  娘俩晚上商议,姥姥白天和艾建业交流,还得和政府的人员协商,几经商讨,最终确定建立电子和服装两个产业园,前期各招收2000名工人。
  同时组建自己的研发队伍,在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彩色电视机研发和服装设计。
  当然了,招工和组建研发队伍,全部由政府负责。电子产业园以生产黑白电视机为主,服装产业园主要生产面向城镇的服装。


第493章 祖宅
  这两个产业园的机器,主要由艾建业在美国的公司负责,精密仪器目前是国内的短板,必须从国外进口。幸亏这两个项目都是普通的机器,不在国外的限制范围内。
  悠悠在姥姥的压迫下,只好认命的接过了工业园的规划任务。姥姥看着她的苦瓜脸,特别的不理解:“你就装吧,越大越懒,又不用你动手,交给智脑就行。姥姥是不会用你那智脑,要是会用的话,那用你在这装二形。”
  悠悠的听的直翻白眼,姥姥唉,您老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不是俺后世的经历,这么大的企业您老绝对玩不转,智脑再先进,也得靠人来操作。自己要不是有后世的历练,肯定做不出这些合理的规划来。
  震宇建筑公司成立后,接手的第一项工程,就是自己公司的产业园建设。京都市政府特别的给力,产业园的一切物资都列入计划范围内,而且是特事特办,各方面大开绿灯。
  为了支持震宇公司产业园的建设,政府专门组建了一个指挥部,一切对外的联络沟通,都由他们负责,比深南的效率还高。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