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知道闺女该养老,今后春天和冬天在闺女家住,夏天和秋天在儿子家住,咱俩家一家半年,谁也别吃亏。”
她这话一说出口,大伙笑的更欢了。
“这话是咋说出口的,脸皮啊,真的不是一般的厚。”
“还说‘高高三’会算账,她这账算的才是真高。”
“那是,夏秋正忙,让老人在家出力干活。春天冬天农闲,地里没活了,就让老人领着孩子住闺女家。”
悠悠舅姥爷作为村支书,这时开口了:“兰英大哥,你们要是想解决问题,就提合理要求,要是再提这些无理要求,你们还是去公社吧。”
兰英哥哥看了他妻子一眼,“嗯”了一声,又把头低下去了,还是兰英嫂子开口提要求。
“韩支书,俺不去公社,俺知道您正直,俺就让您给主持公道。俺知道‘高高三’的大爷认识大官,俺们那敢提出出格的要求。
要不是俺们家里实在是穷,俺们也不张这个嘴。谁让俺穷啊,俺生了四个儿子,个个能吃能喝,长的快吃的多。
老人家疼孩子,有口好吃的都紧着孩子。老人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摊了个好闺女,你们韩屯出了名的好过,俺才想着让老人跟着闺女享几年福。
既然宝贵兄弟容不下俺的孩子,俺婆婆又离不了孩子,俺也不强求了,俺婆婆今后还是在儿子家过。
吃好吃孬的,那是她老人家的命,谁让她养了个糊涂闺女。不过,老人年纪大了,生病有灾的,兰英妹妹啊,你哥杀才(没能耐),你得给老人出看病吃药的钱。”
兰英看着她嫂子:“行,您就说想要多少吧?”
“你也知道,咱娘拉巴你兄妹没少受罪,这身子骨早就给毁了,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不得劲。
多了俺也不要,你一年给咱娘500元钱就行。不过,这是平时的吃药打针钱。
要是得了大病住院,你看着办。你这么有钱,要是不给看,就是咱娘病死,俺和你哥也不怨你,只要你心里过得去就行。”
第489章 育苗
“另外,咱娘回家说,你们家天天吃肉,咱娘回去就说跟着你享福了。
妹妹啊,你哥哥家里穷,吃不起肉。你就每个月少吃两天,给咱娘送一回肉,让咱娘一个月也拉回馋。
嫂子给你说明白了,你要是舍得就多送点,十斤八斤的都行,让你侄子们沾沾油水。
再少了,咱娘可舍不得吃,她老人家疼孩子,孩子们吃不足,她舍不得尝一口。
还有,你这穿金戴银的,咱娘都这么大岁数了,穿的孬了也给你丢人不是,俺是没有,可是妹妹你有啊。
多了不说,每年的热冷两季,你都得给咱娘扯两身衣服。俺知道你忙,没那个时间,俺没东西有力气,你扯布就行,俺负责做。”
村里的妇女听了她说的话,都私下里议论:“要说兰英嫂子还真是个人才,这话说的真漂亮。闺女有钱扯布,儿媳没钱负责做。不过做给谁穿就不知道了。”
“是,你看人家说的,一个月才要求吃一次肉,还得十斤八斤的送,老人家疼孩子,少了不够吃的。”
“还真敢开口,张嘴就要500元钱,得大病住院还不管,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这个数。”
“这是养老啊,这是把老人当摇钱树了。”
“兰英娘也是个糊涂的,没见过这么坑闺女的。”
“别说了,老人家那有不待见孙子的,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她嫂子不就仗着生了四个小子吗。”
“高高三”答应的痛快:“行,只要您和俺哥待老人好,您们说的俺都依。”
兰英感激的看着“高高三”,不过嘴里却说:“宝贵,这事不能你自己说了算,得和咱爹娘商量好了。”
“小老妈妈”赶紧搭腔:“兰英,俺和你爹没意见,就按你嫂子说的。你家俺那老嫂子一辈子不容易,就你兄妹俩,你们给她养老是应该的。”
韩德库也说:“宝贵做的对,你们都俩孩子了,以后也该学会自己拿主意了。”
看到公婆这么痛快的答应下来,把个兰英激动的,哽咽着说:“爹娘,谢谢您们!”
站起来就要给俩老人磕头,被“小老妈妈”给扶住了:“傻孩子,你这是干什么,咱一家人还用的着这样。你这身子弱成这样,既然事情说好了,咱还是回家歇着吧。”
兰英的哥哥看着妹妹站着就打颤,心疼的说:“妹妹,你不要紧吧?”
她嫂子也跟着说:“妹子啊,你可得好好的养着,咱家里,可都指着你那,光指着你这奴才哥哥,一家子得喝西北风去。
你不为俺,为了咱娘和你四个侄子,也得把身体养好。要是没有你啊,人家谁看得起俺。
刚才,你来医院,就把俺们给锁外面了,连家门也不让俺进。
走,俺扶着你回家去歇着,咱俩个说会知心话。傻妹子啊,到了关键时候,还是娘家人和你亲近。”
兰英知道她嫂子的目的,“不用了,宝贵,你给咱嫂子先借500元钱,让他们回去吧。”
宝景的医院里有钱,钱很快就递到了兰英嫂子手里。她仔细的点了两遍,才小心的装到了内衣的口袋里。
兰英哥哥红着脸,对妻子说:“咱回去吧,好让兰英回家去歇着。”
跟来的俩孩子听说回家,都不干了,哭喊着说:“俺不走,俺要吃肉,来的时候奶奶给俺说了,让俺住姑姑家吃肉。”
兰英嫂子真有脸,居然对着兰英说:“妹子,你看还是娘家亲侄子吧,这跟你住了几天,就不要俺这个当娘的了,这是和你亲近啊。
要不,俺和你哥哥回去,让他们跟着你住一段时间,要是不行,俺再把他们接回去。”
“不行,你们还是把他俩带回去,以后我只管咱娘的事,你儿子再好我也不稀罕。”兰英话说的干脆,一口回绝了。
俩孩子都不小了,听到吃不成肉了,哭的更加大声:“俺要吃肉,俺要吃肉。俺早上就喝了一碗饭,单等着来俺姑姑家吃肉那。”
韩德库说了一声:“等着!”转头就走,一会的功夫,拿回来一块肉,递给兰英的哥哥:“这是十斤肉,你们带回去吧。兰英的身体不好,也不能伺候你们。”
兰英哥哥根本不抬头,对兰英说了声:“妹妹,你回家歇着吧,俺们回去了。”
俩孩子看见肉,高兴的喊着:“回家吃肉了,回家吃肉了。”跟在父母后面,蹦跳着走了。
兰英家的烦心事,总算是落下了帷幕,不过,兰英病倒在床,好几天没出门。
出了正月,李专员就找姥姥要红富山苹果苗。去年临水的苹果在全省出了名。
临近春节,价格上升到一元,好多存放苹果的园艺场,都狠赚了一大笔。
园艺场自己培育的果树苗,得明年才能移栽,而且他们的果苗成活率不高,才60%左右。
悠悠姥姥给他们提供的果苗,可是当年就能挂果,尽管产量不高,可是价格高啊,而且耐储存,常温下存放到年底,绝对没问题。
每斤一元的价格比起当地的红香蕉每斤0.20元,价格高了5倍,相当于产量高了五倍。
况且,红富山苹果第二年产量就大增,亩产最低3000——4000斤,收入就高狠了。
可是红富山苹果矮化密植的特点,也提高了它的种植成本。每亩最少60颗,每颗果苗15元,一亩地就得900元的成本,一般的人家投资不起。
即使如此,好多群众也到处托人买一两颗苹果苗,栽倒自家的院子里。
到明年,各园艺场自己培育的苹果苗就能移栽了,即使成活率不高,供应自己用绝对没问题。
今年,好多园艺场提前做好了育苗的准备,他们把需要的插穗数量统计了出来。
进入二月,姥姥带着悠悠在临水住了一个星期,就把苹果苗的事情给办好了。
主要是悠悠今年就该考初中了,姥姥不想耽搁她的学习。她老人家可不知道悠悠的底细,内心里还是以悠悠的学习为主。
第490章 接人
由于姥姥的这种想法,娘俩一个春天没有外出,就连临水也很少去。
得益于国家的计划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卖方市场,这年头的买卖是真好做,也不用娘俩太费心。
有悠悠的电子商城这个大后方,加上两个公司做掩护,悠悠和姥姥偷梁换柱,瞒天过海。靠着一部电话,在家里就把各种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
唯一的不便就是,韩屯村的电话,无法开通国际长途,和大卫的联系特别麻烦。
现在虽说是改革开放,可是好多方面还是固步自封,小心翼翼。就开通国际电话这件事,震宇公司申请了好多次,国家也没批准。
今年春天,韩玉峰在临水郊区的蔬菜大棚学习了一个月,回村就带领农业组的成员,建了个简易的大弓棚,栽种上芹菜,甘蓝,莴苣,小油菜等早春蔬菜。
还真让他种成了,这些青菜提前一个月收获,村里也没往外卖,给各家分了一部分,其余的供应村里的伙房。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