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组建公司建厂房,这些都不在悠悠的关心范围内。悠悠高兴的是,有了建业舅舅的外资,自己手里有了足够的外汇劵,可以尽情的去友谊商店购买。
  姥姥白天黑夜的忙,还得抽空陪着悠悠购物,看着悠悠乐滋滋的得意样,她老人家也痛快。
  “孩子,都说大人过的是孩子们的日子,你的笑声就是姥娘的兴奋剂。人们都说年过半百的老人,按说姥娘这都五十多了,可这几年好像倒着过的,越活越年轻了,浑身是劲。”
  悠悠认真的说:“姥娘,那是必须的,您老可不是一般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千年老妖它都不如姥姥你的道行深,您老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专门来解救劳苦大众的。”
  姥娘气得拽住她的耳朵:“你就不会省心点啊,成天的胡说八道,早晚惹出祸来,就你这样,姥姥啥时候才能放心啊。”
  悠悠搂着姥娘的腰,把头扎进姥娘的怀里,耍赖道:“姥娘,您老既然不放心,就一直跟着我呗。没您老人家的金箍咒,我还真管不住自己的破嘴,说不定秃噜出啥来。”
  姥娘拍着她的肩膀,无奈的说道:“姥娘上辈子欠了你的,这辈子还你的帐来了。你就不会让姥娘省点心啊!脑袋瓜子这么好使,就没你不懂的事情。咋说话就不过脑子哪,你个不省心的,姥娘还能跟你一辈子啊。”
  “姥娘您老人家万岁万岁万万岁,咋不能跟我一辈子。”
  悠悠话没说完,就被姥娘捂住了嘴。“小祖宗,姥娘真想活个百岁老人,你要一直这样下去,姥娘就是死也放不下心来。”
  悠悠被捂住嘴,呜呜啦啦的说:“姥娘,咱可说好了,您老一直陪着我。”
  “好,姥娘一直陪着你。自打回到韩屯村,姥娘经常做梦,有个小狗咬着我的衣裳襟,咋撵都不走。自打你生下后,再没做过这梦。打小你就黏着姥娘,除了吃奶,晚上睁开眼看到不是姥娘,哭着闹着找姥娘,咱娘俩这是天生的缘分。”
  有了合资企业这个噱头,悠悠的购房大业得以顺利进行。几处出售的大宅院,都被林爷爷出面买了过来。
  当然是以合资公司的名义买的,林爷爷被姥姥重新任命为震宇公司的执行总裁。办理过户手续时,房管所的工作人员都说,还是国外人有钱,刚建公司就花费几十上百万的买宅子,也不知道一年能住几次。
  在国人的眼里,外国到处倒是资本家,遍地都是有钱人,随时都能身揣百万英镑。
  一部《百万英镑》的电影,扭曲了多少国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在国人的心目中,自己遥不可及的百万元,外国人一般的中层人士,都是几百万的家产。
  林爷爷还帮着舅姥爷购买了四处三进的院子,另外买了两处别墅楼房,和悠悠妈在京大买的差不多。
  宅子买过来了,林爷爷的建筑队也有了用武之处。既然以后打算办会所,开私房菜馆,就得收拾好了,每一处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大宅院到处都是雕梁画栋,单是这一样,要是恢复原样,最少得用一年半载的时间。
  反正悠悠也没准备近期开业,按照国民现在的收入,私房菜可没有市场。悠悠也没打算,让叶爷爷他们开个一般的饭店。
  建业在京都住了四十多天,合资公司的手续办好了,他们就回去了,回去购置各种机器仪表。艾建业知道姥姥在深南的振华公司,他对姥姥是完全的放心。
  临行,他还劝说姥爷,想把昊昊兄妹三个带到国外去,以防万一,不过姥爷没有答应。
  进入八十年代,国家放松了出国条件,国外有关系的可以移民,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出国热。
  有海外关系的平反人士,想方设法都往外跑,他们被运动吓破了胆,看到有机会,当然得抓住了。
  建业在国内这些天,对移民当然知情,他也想给姥爷办点实事,没想到姥爷拒绝了,到走他都非常遗憾。
  私下里嘱咐婉莹妹妹,国内要是有个风吹草动,赶紧给他联系,他想法把家里人带出去。
  产业园的建设最快也得三月的时间,国外的机器运回来也得段时间。这段时间,政府正好用来招工。建业走后,姥娘把事情交给了林爷爷他们,也准备回韩屯了。
  这次京都之行,悠悠爸带着他们去了自家的制药厂,其实就是老吴家的祖宅。
  再次进祖宅,悠悠都快不认识了。占地一百多亩的祖宅,一改以往的七糟八乱,被林爷爷改建的古典大气。除去中心的五进院落,其余的都改成了制药厂。
  制药厂的规模不算大,总共六十多个工人,其中二十多个是吴家原来的老工人,他们已经退休在家,是被吴馨儿姑奶奶聘回来的。其余的就是回城待业的下乡知青,他们大多数是那些老工人带来的。


第494章 精密仪器
  制药厂还是沿用的老工艺,工人也是师傅带徒弟,管理自有自己的模式。悠悠爸对管理根本不懂,都是林爷爷他们代为管理。
  吴卫华在制药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韩屯村这些年,他经常自制的蜜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祖传的老药方加上他的新配方,开业以来,成药的种类多达百余种。
  老宅院的后门,临街的五间门市重新开放,每天两个大夫轮流坐诊,主要是销售成药。悠悠他们去的时候,排队买药的病人,坐满了等待区。
  也有在柜台上买药的,他们买的大多是常用药,两个年轻人,跑前跑后的忙。
  现在的中药材,都是货真价实的上等品。制造的成药,效果非常好。除去在门市内销售的,大部分被吴馨儿姑奶奶销到了英伦。
  医药利润本来就大,出口的药品更是一本万利。吴馨儿对国内的形势还是担心,收入的大部分,都被她存到了英伦,悠悠爸知道的只是个数字。
  孙万杰知道姥姥来京之后,就张罗着聚餐。姥姥忙着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情,一直没腾出空来。
  建业回美国后,趁妈妈过星期,姥姥带着全家,去看望王奶奶。
  孙万杰家的院子在京华的旁边,是个二进的院子。他俩毕业分配后,王奶奶就带着孩子跟来了,户籍也迁到了京都,两个孩子都进了京华的幼儿园。
  王奶奶看到姥姥,激动的拉着姥姥观看自家的院子。“妹子,姐我这辈子是真的值了。别说现在了,就是原来,俺一辈子也没想到能来京都生活。”
  继业和继祖看见悠悠就扑了过来,围着她“姑姑、姑姑”的叫个不停。
  迪迪看见一摸一样的两个孩子,高兴的不行,掏出一把奶糖,哄骗他们:“叫个叔叔,这些都给你们。”
  俩孩子才没那么好骗,他们异口同声的问:“你是谁啊,为啥得叫你叔叔?”
  迪迪凑到悠悠的跟前,指着自己告诉他们:“看到了吧,我是你们悠悠姑姑的亲弟弟,该叫叔叔吧。”
  俩孩子仔细的看着他们,充满疑惑的问:“你俩个子一样高,为啥长的不一样。”
  大人听见,都笑喷了。王奶奶告诉他们:“乖宝贝,你悠悠姑和迪迪叔,可不是双胞胎,哪能长一样。”
  “奶奶,那他俩咋一样高啊?”
  得,这是俩个十万个为什么!
  回韩屯之前,全家和桂金家聚了一次。桂金这次又生了个小子,把韩德才两口子给高兴的,拿出自己的积蓄,接着在桂金的院子那里,又买了个小四合院。
  他们住的那片,大部分都是小四合院,出手的不多,不过也有卖的,像这样临近的院子,还真不容易碰到。
  5月20日,四个人回到临水。援朝舅舅见到姥姥就提要求:“姑,听李叔叔说,您老在京都成立了合资公司,可不能忘了咱临水。您给京都的产业园进口国外的机器,也帮咱临水的电子厂进些好设备吧。
  咱厂里的技术员,从上海收录机厂,学会了制造收录机配件的技术,就差精密仪器了。目前咱国家还没有,得从国外进口。”
  援朝舅舅的话,让悠悠大感佩服,这才是开拓创业的正确思路,靠组装的企业早晚走向死胡同。
  姥姥看悠悠点头,大包大揽夸海口:“你也别给姑扣大帽子,姑不为临水就为你。需要什么仪器,你给姑个清单,我让建业给他们进。
  建业说了,这些民用的机器,国外一般不限制,他倒是能帮上忙。”
  援朝舅舅挠着头,继续提要求:“姑啊,建业大哥能帮着进仪器当然好,可这外汇也得您老帮忙。咱临水只有您的公司有外汇,还得您老发扬风格。”
  姥姥答应的更痛快:“好,姑的就是你们的,不用给姑瞎客气。你们用的着,给姑说声就行。没想到大卫这洋鬼子,还真给咱们办了件好事。”
  姥姥和建业通了电话,收录机的仪器他们还真能帮忙。悠悠让智脑在电子商城里,订购了一批合适的收录机资料和机器,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等国外的机器到了,偷梁换柱,一块交给临水电子厂。悠悠出手,世上仅有,到时肯定让临水的电子厂跨上一个新台阶。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