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出于习惯,汪舜华本能地打算把乌鲁木齐设为首府,只是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没找到这个名字,这才想起来是建国后改的,之前还叫迪化。
  想不起来也没什么,多听下面的意见。
  程信推荐汉武帝屯田颁布罪己诏的轮台县,现在是建元府的治所。
  白圭反对,原因很简单:“此地离边境太远,中间还隔着天山。南部地区可以守住,北部地区差不多等于拱手让人了。”
  他推荐伊犁河谷的伊犁:“汉昌省离中原太远,运输粮食,成本太高,最好能在当地垦荒,种植粮食。此地水草丰茂,可以游牧,也可以屯垦,解决补给问题。”
  程信坚决反对:“伊犁不适合做首府。虽然三面环山,但偏偏北面无山,因此难以防守。西域长期受到蒙古的控制,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双方还有勾连;如果让治所远离边境,固然方便和内地联系;但真当敌人打过来,就完全没有招架的地方了。”
  白圭反对:“要想守住汉昌,最重要的就是补给。建元府距离边境千里之遥。如果不能把伊犁发展开垦出来,而要到建元府甚至嘉峪关以内运粮,劳师动众,岂能持久?太后若想把汉昌作为西北门户,就必须经营伊犁,把它作为门户的门户。”
  程信反对:“我军现在刚刚占领这里,人心未安,语言又不通,会有前朝旧部余孽煽动百姓作乱。把治所定在伊犁,一来离南疆实在太远,一旦有风吹草动,难以及时处置;二来此地尚未开发,大量人口涌入,后勤如何补给?岂不是白白断送?再说,此地北面无山,难以据险防守;而鞑子以骑兵见长,如此,岂是驱羊入虎口?”
  他下了结论:“若是有朝一日朝廷扫清北方边患,而且伊犁已经种植出粮食,自可将治所北移;否则于今仍以轮台县为宜。”
  两个老头谁也不服谁,又开始吵;群臣也各执一端。
  商辂推荐了贞观府下的小地:“此地在汉昌之中,北倚天山,南临沙漠,北面和东面都是高山,中间有一条铁门关峡谷,自来就是咽喉要道;把守住此处,则整个汉昌,可保无虞;而且此地也有河流,能够种植粮食。”
  他介绍:“此地是唐朝北庭都护府的治所,当时也叫轮台。”
  两个轮台,不知道两位大帝泉下有知,会不会吵起来。
  幸好汉朝的轮台在建元府,唐朝的轮台在贞观府。
  汪舜华这才想起来:好像这就是乌鲁木齐的位置!
  如今北方未平,如果把治所设在伊犁,万一被连锅端了,整个汉昌地区将群龙无首;设在轮台,北部地区就基本没戏。
  于是就这样定下来,唐朝的轮台改名迪化,作为汉昌省的治所。
  只是考虑到汉昌地域广大、局势复杂,将哈密卫升格为都司,同时设伊犁都司,在和田、景云设卫所。
  三宣六慰一分为二,西部设仁寿省,这是太皇太后曾经居住的宫殿,管辖孟养、麓川、缅甸、底兀剌等地,当然这几个土司已经消灭,旧名也不能再用,孟养改回云远府,这是永乐以前的旧名,作为首府,麓川改为定边,缅甸改为仰光,底兀剌改为康安,下设县75个。
  东边设永和省,管辖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大古剌,名字改为永定、永保、康宁,下设县30个。
  南边的暹罗国,改名为清宁省,这是汪舜华自己居住的宫殿。将首府从大城迁到湄南河三角洲,昭披耶河东岸的小城曼谷,并改名为“大成”,以示纪念孔子,教化众生。有了这个名字,儒生们指责汪舜华穷兵黩武的声音一下子低了不少,估计以后如果敢提放弃,儒生们自己就要掂量一下了。清宁省的面积相当广大,不仅包括后代的泰国大部分地区,还包括被暹罗灭亡的真腊国也就是柬埔寨。下设五个府:北方的承德府,东部的朝宗府,中部孔昭府,南部大成府,西南狭长地区为浩然府,共设县60个。一看就知道是从四书五经中扒出来的,洋溢着帝国宣扬孔孟、教化万方的决心。
  而原来的印度,则成为大明的景泰省。德里改为“景德”,仍为首府;下游设泰康、康安、康德三个府,共设县45个。德干高原上的广大地区,这时候其实连朝贡称臣都没有,但汪舜华单方面宣布这里已经是明朝的领土,将其划归景泰省;由于土司还没有接受朝廷册封,暂时不享受关税豁免政策。
  地图开疆。
  还讲不讲基本法了。
  ——朝臣还在反对,沐琮的奏疏大家都看过了,没提这一茬;汪舜华一挥手:“就这样定了,名正言顺,先把名分定了什么都好说了。”其实心里有点犹豫,印度的人口太多,阶级壁垒分明,文化根深蒂固,想要同化,并非易事;转念一想,只要尊重当地的风俗,高度自治,治理起来也不难;这么个地方,将来就算割地赔款,也能多撑一段时间。
  这些当然只是根据前方呈上的地图和原有行政设置提出的初步意见,具体的要等官员到任以后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户部进行国土勘测以后进一步调整。
  当然,南方地区与汉昌省“三山夹两盆”的坦荡无垠不同,复杂的地形天然就为割据势力提供了空间;虽然孟养等大土司被消灭了,但还残存着大量的中小土司,他们所占据的土地人口甚至大大超过了朝廷直接控制的部分;再加上语言不通的天然短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廷还要借助这些土司实现对当地的控制。
  这些土司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任命自己的属官,在自己的辖区征收赋税,每年向朝廷朝贡一些,甚至沿用他们自己的律法——当然是不要做得太过分,真闹到三司衙门,朝廷也不好意思装瞎;当然,必须接受朝廷的册封。
  土司死后,除了嫡长子袭位,其他的子女都可以降等授官,当然管理的土地从你爹遗产里划。
  改土归流的任务一下子重了好几倍,但好歹战场从内边区走向了外边区,而且把“省”这个龙头套了上去,以后再有谁想要放弃,就要考虑历史上的名声了。
  各省都要设立都指挥使司,统领至少5万军队,尤其汉昌省面临的边境压力巨大,人员配备不应少于10万;此外,设南洋巡检司,给编1万,驻守旧港,当然这地方还在满刺加国控制下,但也不远了,汪太后已经下旨李定持续进兵,不仅要拿下整个象鼻子,还要控制马六甲海峡两岸,确保航路畅通无阻。人员朝廷只能出一小部分,剩下的得去当地招录,反正那边渔民有的是;航海伯张能进侯爵,移镇南洋。
  不用说,景泰、清宁、仁寿三个省的名字都是出自汪舜华,别人不敢提,至少不敢这么说。
  要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和告诫君臣:南方不可以放弃。
  小剧场:
  (一)
  景帝:我大明威武!舜华干得好!
  隐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呜呼~
  景帝:景泰省?我就知道舜华是念着我的!呜~
  隐帝:人家都把你踹到蛮夷之地了,你还乐呵呢!
  景帝:屁!要不你也让人用你的年号来命名行省?
  隐帝:什么行省,那是宣省,还不就是土司制土民,换个名目而已。
  太宗:住嘴,打赢了就好。
  隐帝:╭(╯^╰)╮
  仁宗:南方各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汪氏违背太祖祖训,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恐非吉兆。
  太宗:不争气的东西,眼皮子这么浅吗?
  仁宗:o(╯□╰)o
  宣宗:爷爷,我是怕打赢了,汪氏更得意了;还政更加遥遥无期了。
  太宗:ε=(′ο`*)))唉
  隐帝:还还政呢?她不把朱家天下改成汪家天下就好了。
  太祖:听说汪氏把西北南方都囊括进版图?这是多大的地方,她不怕撑死?
  隐帝:她胃口可好着呢。
  太宗:西域就不说了,都是汉唐旧地;南方除了景泰省,其他都不出三宣六慰的范围,只不过强行给扣了个“省”的名分。
  景帝:祖宗,汪氏这也是为朝廷着想,听说南方各国盛产粮食,纳入版图,以后……就不愁粮食了。
  太祖:听说?你听谁说的?你确定那些粮食不是从海南运过去的?就算真的产粮食,限山隔海,怎么运过去?——老四,违背祖制轻启战端,就是从你这里开始的!你干的好事!朕的15个不征之国,还剩几个?
  隐帝:朝鲜国成朝鲜省了,大琉球成琉球府了,小琉球成台湾府了,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都没了。
  太祖:15个,少了6个,这就是在尊崇朕?分明是拿着朕的话当耳旁风!景帝:其实有些不是汪氏灭的,比如真腊国,是暹罗灭的;占城,安南灭的。
  隐帝:安南国、白花国、西洋国、湓亨国、苏门答剌、三弗齐国、渤泥国、爪洼国、日本国还在,估计也快了——臣只怕他们还在,大明先没了。
  景帝:你胡说!没有这一天!
  隐帝:有没有这一天,你马上知道!
  (二)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