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扭过头,“可是干娘,那些小吃摊挣得都是辛苦钱,一天也挣不了什么,怎么愿意白给呢,这里可是京城,有捕快有五城兵马司,还怕一个小小泼皮。”
桂花婶也站了起来,走到春暖身边,“为了少些麻烦。而且这些泼皮多是有靠山的,甚至跟衙门勾勾连连,普通老百姓惹不起,就只能花钱消灾了。不过这些人多数也是有分寸的,要的东西、银两不会让做小买卖的伤筋动骨。要不然很多人要和他拼命的。”
其实这些春暖是知道的,她不过想引出之后的话题,“干娘,以后咱们要是开了店,也得受这些泼皮骚扰么?”
这里不是现代法制社会,春暖觉得她有些想法要转变一下了。
桂花婶摸着春暖的头发,“不会的。这些泼皮最会看人下菜碟了,有背景的他可不敢欺负,你看他只是在外面摊位耍耍威风,不敢进店铺的,但凡能在这里买店、开店的,都是有些关系的。”
春暖叹口气,可一旦出府了,她们就是最普通的孤儿寡母了啊。
“放心吧,干娘会安排好的。”桂花婶说的很有底气。
她现在不但和王嚒嚒、三管家关系不错,就连程嚒嚒也能说几句话了。
当然最后一位,她觉得是看在了春暖的面子上。
还有大厨房的一些大丫鬟,比如香棋嫁的就很好,以后说不得就有用到的地方。
虽然有些功利,但也顾不得了,她必须在国公府广交人脉,这样她带着春暖赎身出府才有底气。
但是出府的时机必须把握好,最好是国公府主动放人,虽然希望渺茫,也要尽量避免被国公府所厌。
否则她的人脉大部分都没用了。
两人又小声的说起了对未来的畅想。
“咱们以后就开小店好了,别太出名,这样就不会有人盯着咱们了。”春暖真心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
谁说小店不挣钱了,大不了多开几家。
上辈子的低端连锁店,年收入都是按照亿算的。
桂花婶当她孩子话,人家开店巴不得出名,然后开大些多挣钱,她却想开小店。
顺着她话问,“那你想开什么小店?”
春暖摸着下巴做沉思者,“包子铺可以开一个,很多馅料只有干娘能调出来,保证大卖。”
不忘吹彩虹屁,不过说的也是事实,不亏心。
虽说高手在民间,但是绝大部分的厨艺水平是没法子和桂花婶媲美的。
桂花婶自然受用,嘴角一直是翘着的。
“我们还可以开烤鸡店,炸鸡店。”本来想说烤鸭店的,可是鸭子货源不多,没有鸡容易得,“也可以做烤肉店。”
就是挂炉烤五花肉。
春暖继续掰手指,“卤味店也不错,干娘你做的卤牛肉绝对能成为招牌。”
就是牛肉有些难得。
这还没算她的金手指呢,关东煮、麻辣烫、麻辣香锅…这些适合小店铺的,她都会。
只不过为了避免风头,她不能大大方方拿出来罢了。
但是在已有的项目上创创新,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炸鸡,她肯定是要分解鸡的,不同的部分价格不等。
再利用挂炉做面包,弄出面包糠来,到时候炸鸡肯定会火。
她可是会好几种口味的炸鸡呢。
中式、韩式、奥尔良、咖喱…掐指一算,她会的有点多啊。
在心里叉会腰,让她厉害会~
第147章 黑红配
第一百四十七章
春暖和桂花婶聊正high呢,上楼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两人几乎同时闭嘴。
她们说话声音很低,屋外的人即使贴着墙也听不到她们声音的。
两人也算练出来了,平时在国公府下差回屋,她们就会用这种超低声聊天。
伙计上菜的时候嘴里还快速念叨着,“熏鱼、炸胗干…菜齐了您哪,两位慢用。”
春暖夹起一块熏鱼,咬了一口,味道不差,但是没有惊喜。
这做法她张口就来,将草鱼处理干净切段,用调料腌制,然后入油锅炸熟,这还不算完,还要熬煮一种卤汤,各家有各家的秘方,再把炸好的鱼块浸泡进汤里,随时吃随时拿。
饭店愿意做这个菜,无非看中了最后那点,客人来了不用现做,直接能上菜,节省很多时间。
春暖又陆续尝了其他的菜,也都是一般般。
看来这次饭店“采风”注定要失败了。
桂花婶也和她差不多的动作,都是挨个品尝。
然后嘟囔了句,“这东裕隆掌柜的口味太差。”推荐的什么玩意。
春暖捂嘴笑,对!就是那个掌柜的锅。
她们草草吃了一些,因为桂花婶要的比较多,她们根本吃不完。
看着桌上的剩菜,有些浪费了。
桂花婶叫来伙计,“给我一个便宜的食盒,再来两个大碗。”
春暖瞅着桂花婶,“还打包么?”
她还真没有打包的想法,主要是不好吃,而且大厨房也不缺吃的。
桂花婶点头,没再多说。
之后将剩余的米饭倒在一起,又把剩菜折进一个大碗里,然后塞进食盒。
“我们消消食。”桂花婶拎着食盒,招呼春暖走了。
桂花婶拉着春暖拐进了小胡同。
春暖走的有些累了,“干娘,我们去哪?”
“到了。”桂花婶站住,将食盒放下,然后冲着对面墙角招招手,又指了指食盒。“我们走吧。”
春暖还想看看刚才桂花婶和谁打招呼呢。“干娘,是把食盒给乞丐了么?”
那也不用走这么远啊,分明她们刚出饭馆不远就蹲着个老乞丐呢。
看着也挺可怜的。
这两次出府,她可看到太多乞丐了,她都快相信真有丐帮了。
这可是皇城,也没人管么。
弄个收容所啊,不怕影响市容啊。
桂花婶点头又摇头,“是乞儿。他们就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小孩子,连在城里乞讨也要躲躲藏藏的。城里的乞丐多是有组织的有地盘的,再不就是被地痞控制着,我可不愿意施舍给那样的乞丐。”
春暖更好奇了,扭头去看,食盒已经没了,也没人影。
这人速度可真不慢。
“那干娘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这里的啊?”他们都那么神出鬼没的了。
“我哪里知道。我又不能掐会算。”桂花婶居然否定了,“因为我知道在南城边上有个旧庙,那里有很多流浪者,那群孩子如果不想被冻死,肯定要找个能遮风避雪的地方,他们如果住在庙里,就会在周围乞讨,咱们往那边走,肯定能看到的。”
春暖点头,桂花婶的推理能力不差啊,很有她的风范。
“靠乞讨真能活么?”冬天又要找食物还要有足够的保暖衣物,不容易的吧。
“到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各大府邸都会在外城这边设粥棚,勉强对付活着吧,听说每年都有冻死的,也是可怜了。”桂花婶怜惜的叹了口气。
“那他们怎么不转变一下思想,自卖自身也是条出路啊。”人得变通。
她这具身体当年就是被她爹无偿卖给了人伢子。
桂花婶叹口气,“有些人认可饿死,也不会做奴当婢。也有人是怕。”
“怕?”为什么?
“不是谁都有咱们的运道,能进国公府的。像他们这样的乞儿被抓住可能被折磨成残疾,然后再让乞讨,因为可怜能多得一些东西。也有可能被卖去矿山,听说到了那边,只能被活活累死,活人是出不来的。还有一些脏地方,都不是什么好去处。如果被卖到这些地方,那还不如做个自由的乞儿。”桂花婶很可怜这些乞儿,但是她能力有限,也做不了什么。
春暖拍拍胸口,现在听桂花婶这么一说,她也很庆幸了,能进国公府。
原来熙朝这么不安全啊。
以后买房子一定要选择个安全性高的地方。
认可价格贵点。
母女俩走上正道,桂花婶就拉着春暖去找车行了。
她们是坐着马车回的东裕隆,让师傅稍等一会,两人去店里取了首饰。
当然又当面检查一下,这不是不信任,而是这样才能减少麻烦。
春暖对于这点很是赞同,因为她吃过教训。
上辈子她年轻那会脸皮薄,借钱给朋友,等朋友还钱的时候,她不好意思当面检查,也觉得朋友不会坑她,结果去银行存钱的时候有两张假币。
这苦瓜她只能自己吃了,因为这事没法说清楚。
也许她朋友也不是有意的。
之后如果是现金往来,她都要当面检查清楚的。
大部分朋友都认同她的做法,也有人在背后说她越有钱越小气的,不过那时候她已经做了主播,脸皮加厚不知道多少层,那点酸话她就当赞美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