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轻轻的接过打开,“五十两的啊!”
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面额的银票呢,她的银票都是十两的。
感觉是比她十两的银票大一圈。
里头图文更繁复一些。
主体字也要大点。
其他的都差不多。
这出银票的户部有点敷衍啊。
“你帮我算算,咱们该给掌柜的多少钱?”桂花婶算的有些懵,主要是数太多了,不过她也不怕,有春暖呢。
“咱们需要再给四十七两。干娘,今天咱俩有些败家啊。”都能买四分之一个小院了。
桂花婶刮了下她的小鼻子,“放心,干娘饿不着你也冻不着你的。”
春暖想再说什么,突然听到脚步声,将银票快速还给桂花婶。
她继续看她的祖母绿、冰飘花。
那块红翡也不差,而且里边还有一抹金丝。
因为熙朝人更爱绿,所以这么高档的红翡卖不出价。
不过正和她意。
来人正是掌柜的,他笑容满面的走了进来,摊开手掌,里面有三颗珍珠,然后慢慢的放到荷包上,这样珍珠就不会滚动了,才推给桂花婶。
春暖饶有兴趣的看了眼掌柜大叔,还挺绅士的啊。
不过想想,现在可是熙朝,男女大防还是有的,掌柜的第一次进来,看到她们母女俩都没有关门,后来因为她们要卖珍珠,这属于大额买卖,因为财不露白,他在征求桂花婶同意后,才把门关上的。
桂花婶都拿起来看了看,又让春暖帮着看看。
春暖也不会看别的,就看圆不圆乎。
最后娘俩意见很一致的挑了颗。
“掌柜的,这珍珠可我那珠子小了不少,价格怎么说?”选好了,当然要问价了。
掌柜的早有答案,“这是江浙的淡水珠,在淡水珠里也是上品,你们可以看看色泽,是有荧光的。这样我补给您三两银。您看如何?”
桂花婶点点头,“掌柜的公允。”
掌柜的笑了几声,“应该的,应该的,我们东裕隆几十年信誉了。夫人,您这银钗准备做多重?”看到桂花婶疑惑的神色,他继续解释道,“是这样的,我们会根据您的要求,定制不同的重量,有的夫人并不喜欢带重钗,我们就建议做成空心的,有的夫人喜欢厚重一点的,我们也能增加银钗的厚度,这都要看您的喜好。”
春暖忍不住在心里啧啧出声,看人家这服务态度,怪不得能屹立不倒几十年。
桂花婶这回都不思考,直接说了,“就做正常的就可。”
那意思即也不做空心,也不做加重的。
掌柜的点头,表示明白,“那样的话,需要用银二两,手工一两,这是因为工艺相对简单。”
桂花婶轻笑出声,“您不会算好的吧,补给我三两,这银钗也正好三两。”
“这还真没有,真的是巧了。”掌柜的自己也觉得事情好巧。“我把珍珠送回,您挑选的珍珠我会分开装的。”
“别急,掌柜的,刚才你报了价,我们该给你四十七两,既然银钗不用我再加钱,那么我给你五十两,你应该找回我三两,对吧?”桂花婶将银票递了过去,看到对方检查完,点头了,才说,“剩那三两,给我一些配饰小珠子吧,南红、绿松石、翡翠都可,我想给孩子编点东西戴。掌柜的,我可一直没讨价,现在又让你做主,可别小气,否则下次再有南洋珠我可不来了啊。”
掌柜的也不知是装的,还是真被桂花婶说出汗来了,拿出手帕擦了下,“当然,当然。”
然后把之前的南洋珠都拿走了。
现在剩下的就是她们买的翡翠首饰了。
这回掌柜再回来,手里又多了几样东西,一个四方小木盒,还有个对牌,“夫人,这是您的对牌,您的银钗大概需要三天就能做好。到时候您可以自己来取,也可以派人带着牌子来取,都是可以的。”
桂花婶接过对牌,表示明白。
“这是我为您挑选的珠子,各种尺寸我都拿了一些,但个数不多,您看看是否满意。”掌柜的将小木盒打开,推给桂花婶。
桂花婶这次都没看,直接将木盒又盖上了,“那就这样吧。我还是相信掌柜的的。能问一下,附近有什么好吃的么?”
掌柜的被问的一懵,反应过来,可不是快到中午了,“我平时都吃的是一些小馆子。”
“我也是普通人家,就吃这小馆子。不过好不容易出来一回,倒是想吃点特殊的,味道好点的,贵点也是可以接受的。”桂花婶不想再去找,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问人了。
选择问掌柜的,也是因为接触来看人不错。
还有就是,掌柜的去的地方不会太乱太差,这种饭馆应该适合她们母女二人。
掌柜点着太阳穴,“特别的,倒是有家驴肉馆,做的驴肉可是一绝,而且老板每天只乎两锅,卖完拉倒,你们现在去,应该还能有。”
春暖乍舌,所以说熙朝人已经掌握饥~渴营销了。
“除了驴肉呢?”显然桂花婶对于炖驴肉兴趣不大。
掌柜的面露难色,继续想着,“有家饭店的蜜酒不错,挺适合夫人您喝,特别是桃花酒,还能补血养颜,这是医师说的。”
桂花婶露出笑意来,“那他们家只卖蜜酒?”
掌柜的摇摇头,“当然不是,下酒菜做的也很地道的。特别是烤羊排,外酥里嫩,在家里可做不来。”
桂花婶之后问了地点,发现离东裕隆不远,“掌柜的,还得麻烦你一下,这些首饰先放在你这,我带孩子去吃口饭,回头再来取。”
把这么多首饰带出去,有些太危险了。
掌柜的哪里会拒绝,“只要你信得过我们东裕隆,随便放。”
桂花婶谢过掌柜的,又在对方的恭送下,拉着春暖走出了东裕隆。
这次换购行动大获成功!
第146章 蔡家饭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干娘,真要去喝酒啊?”春暖仰着小脑袋。
话说,她也挺馋酒的。
上辈子,她自己也酿酒,主要是金主爸爸们要看,然后她就会了。
真没糊弄,她专门找的酿酒师傅学了两天。
别说两天能学到什么,其实水果酒真心不复杂,会两样,其他的差不多也就通了。
而且真正的秘方,人家酿酒师傅也不教啊。
虽然她给包了五千大红包,外加两条大中华。
诚意足足的。
“不喝酒,只吃饭菜。”桂花婶对于蜜酒一点兴趣也没有。
她可不像老秦她们那样馋酒,甚至敢违背国公府的规矩偷喝。
再说她还带着孩子呢。
“哦。”有些失望。
她还准备如果桂花婶要蜜酒,她也跟着蹭两口呢。
平时大厨房的大师傅们也喝酒,但多是米酒,她偷么用筷子沾过,不辣,度数也就十几二十度的样子,也有回甘,味道不差。
但人家这可是特色蜜酒,味道肯定别具一格。
喝不到了,好失望。
两人速度不快,走到街角一转弯就是了。
这家小馆子叫做蔡家饭馆,很接地气的名字了。
现在时间还早,大堂里吃饭的也就两桌。
桂花婶直接和伙计要了包厢,带着春暖上了二楼。
这位伙计将她们带入一个临窗的包厢,能清晰的看到街景,川流不息的人群,叫卖的声音,一片繁华的京城一角图,所以这应该属于黄金包厢了吧。
桂花婶半路上就问过春暖想要吃什么。
春暖回了一个最难的菜——随便。
所以进了包厢,一落坐,桂花婶就让伙计把特色菜报一遍。
这位跑堂伙计将刚才抹桌子、凳子的抹布往肩膀一搭,开始报菜名,“我们饭馆特色菜有熏鱼、盐卤鸡、松花、醉虾、炒鱼、炒软鸡、炒玉兰片、炸胗干…”
小嘴巴巴的,不一会,几十道菜都报出来了。
记性可真不赖。
这不但考验伙计的记性,也挺考验吃饭人的记性的。
春暖一回想,她好像只记住了十几道。
“熏鱼、炸胗干、炒玉兰片…”桂花婶快速点了六个菜,又让添了两份米饭。
就让伙计下去了。
春暖给桂花婶和自己分别倒了碗茶,喝了口,这茶一般般。
那就当水喝好了,春暖端着茶杯望向窗外。
半透明的明瓦还是能看到一些东西的。
“咦…?”
桂花婶听到春暖发出疑惑的声音,就问,“怎么了?看到什么了?”
春暖抿抿嘴,她应该差不多大概看到了个地痞流氓,想想怎么说,“就是个男的,吃了好几家小吃摊,都没给钱。前边摊位还主动给他东西吃。”
桂花婶以为她看到什么了呢,“就是些小泼皮,无需理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