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景丹道:“但绣衣卫细作来报,说东汉内部也不安稳,刘秀为安置淮北难民,派兵带其开拓丹阳、会稽丘陵地带,此乃山越领地,山越原本只是虚尊刘秀,实则犹如藩属,如今土客矛盾尖锐,遂频繁作乱。刘秀正忙于整合南方,出兵与否,尚在两可之间。”
  确实如此,为防万一,第五伦决定做一件事。
  “准备笔墨,予要给刘文叔,再写一封信,叙叙旧!”
  ……
  武德四年(公元28年),也是成家政权龙飞五年,八月中本是休沐日,但白帝公孙述却临时举行了大朝会,钟鸣响彻成都,将文武群臣急匆匆催进了宫。
  群臣谒见皇帝后,才知道是出了大事。
  当了五年皇帝后,有些虚胖的公孙述今日红光满面,对众人道:“先零王与诸羌解仇结盟,又与匈奴通,如今合兵十余万,共攻河西、金城,已围武威,魏国西北大乱。”
  公孙述数落起自己的对手来:“魏五年幼,不学无术,不通治国之道,只晓穷兵黩武。自其弑杀王莽后,接连暴兵数载,征戍之劳,劳师十万,岂料淮北疫疠之患,殃及数十万,未能一举灭吴,只能无功而返。加上黄河水旱之害,饿饥累荒百万人,如今又遭羌胡之患,此天亡第五伦也。朕不忍中原黎民蒙受大难,欲出兵北伐,救其于水火,诸卿以为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这些大疫、大灾真是魏国发生的事么?怎么听着像是成家的情况?
  成家这几年也不好过,区区一州之地,却养了那么多官吏、兵丁,公孙述还不断接受外来者投奔,动不动就封官,加上动不动出兵北伐、东进,屡屡造大船、养骏马,花钱的地方多了。收入却全指望蜀中那点地,于是税收越来越重,百姓不堪重负,逃入山林或投奔蛮夷者颇多。
  再加上公孙述的铁钱改革失败,经济趋于崩溃,哪还经得起折腾?
  于是一直持“南进”战略,主张维持三分局面的丞相李熊出言谏道:“陛下,过去周武王伐殷,先在孟津检阅部队,八百诸侯异口同声拥护,而武王却认为时机尚不成熟,遂还师以待天命。如今国中亦有饥羸,难以征发大军,若要出师千里之外,恐怕难行。”
  “再者……”李熊已经说得很委婉了,成家现在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他知道公孙述不甘心于一方偏霸,遂又找了个台阶给白帝下。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第五伦虽横征暴敛,至少还是诸夏之君,若与胡虏共击之,恐将遭到中原士人鄙夷,有损陛下之名啊。”
  公孙述称帝五年了,却依然没得到国中士人普遍认可,这要和羌胡一同出兵,名声就更臭了。
  公孙述是个耳根子软的,前脚还兴致勃勃欲一展身手,如今被自己最依仗的臂膀泼了凉水,顿时狐疑起来。
  这时候,一直力主“北进”的将军荆邯却站出来,与李熊唱起了反调。
  “李丞相此言不然!”
  “十年前,第五伦尚无尺土的权柄,如今却能驱乌合之众,所向披靡,一统北方,其人口、兵力数倍于益州。不趁现在与之争夺天下,而坐谈等天时,恐怕最后,落得个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有了支持自己的人,公孙述的态度再度偏移,他制止了李熊和荆邯的争执,捋须道:“既然丞相提到华夷之辩,提及武王伐纣,朕熟读春秋,通五经,却有不同看法。”
  公孙述道:“朕听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王政修则宾服,德教失则寇乱,居于西土之滨,一直桀骜不驯。直到周文王为殷商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等到周武王伐商,《牧誓》之中有八个友邦一同出兵,其中就有羌国!”
  说到这,公孙述露出了自得的笑:“如今先零王臣服于朕,是为‘西海王’,朕也同周文王、周武王一般,乃率戎狄征魏!逖矣,西土之人!”
  好家伙,被公孙述这么一解释,匈奴也好,西羌也罢,都成他的“八百诸侯”了!什么勾结戎狄入侵诸夏兄弟,不存在!只有手持传国玉玺的真命天子号令羌胡友邦,奉天伐五!
  既然白帝都亲自下场,李熊也再无法扭转局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孙述开始安排起出兵计划来。
  荆邯建言道:“陛下,第五伦已回归长安,就算派出几万人驰援凉州,关中依然军备充实,据说还在蓝田大阅三军,汉中与长安间各孔道难以偷袭,不如先攻他处。”
  公孙述也清楚益州的实力,不应当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遂不打算倾国而出,只欲利用他收留的各路降将,用他们的私人武装去碰碰运气,哪怕败了,对白帝也无损失。
  于是公孙述决意,第一军由“朔宁王”隗嚣统帅其陇右旧部,将兵一万,北出祁山,联络豪杰,攻陇西,与先零羌夹击马援。
  第二军由降将邓奉、贾复统领,将数千兵,东出汉中郡郧关,袭扰武关,切断魏国与南阳、襄阳的联系。
  第三军则令楚国降将,被公孙述封为“翼江王”的田戎,领兵数千,自江陵进发,夺取南郡,直逼襄阳城下!
  “三军一出,必威震华夏,纵不能灭魏,至少也可夺取陇右。”
  公孙述最后点了荆邯的名:“至于襄阳、南阳能否拿下,需得汉军相助才行。”
  “卿立刻乘船出白帝城,亲去东南走一趟,送上国书,定要说服刘秀,一同起兵,朕愿与汉主,剖分中原!”


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
  “天祐大汉!”
  当得知魏军并州兵骑离开新秦中,向西驰援河西时,位于并州极北的九原城“汉宫”中,响起了这满是庆幸的声音。
  若是汉高祖刘邦在天有灵,看清楚说这话的是谁,恐怕会气得揭棺而起,这位高坐殿堂,冠冕堂皇的“大汉天子”,正是多年前从第五伦、马援刀下逃走的卢芳!
  卢芳一家,本是胡汉混血的“杂胡”,却赶上了新末“复汉”的浪潮,他化名为“刘文伯”,依靠几十年的乡下土豪经验,编造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自称是汉武帝的曾孙,祖先因巫蛊之祸逃亡胡中,甚至还和“匈奴公主”产生了一段爱情……
  若正儿八经论辈分,刘秀得管卢芳喊“族祖父”!
  同为假刘,论演技、伪装,卢芳比起刘子舆差了不知多少,他之所以能僭称汉帝,并维持至今,关键在于抱上了匈奴的大腿。
  卢芳的“胡汉”靠着匈奴单于的大力支持,与胡通兵,否则早就被第五伦灭了。卢芳倒也有傀儡政权的自觉,连他的丞相,都由匈奴左谷蠡王兼任,胡汉割据北边,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但各位郡守都是当地军阀实力派,对卢芳爱理不理,卢芳本人的权势,与后世那位伪满皇帝差不多。
  但这并不妨碍“大汉天子”胸怀天下,一直希望进军中原,兴复汉室,带着匈奴爸爸,一起踏入旧都长安……
  只可惜,胡汉的军队在数年前新秦中一战里,被耿伯昭带着刚建成的并州兵骑痛击,损兵近万,再不敢轻易犯境。
  既然小耿不好惹,那他的继任者呢?吴汉入驻并州之初,卢芳以为有机可乘,拼命怂恿匈奴一同南侵。结果吴某人比小耿更为凶狠,轻而易举击破了冒进的胡兵,并残忍地将他们统统处死,将尸骸和头颅插在边境上,任由漫天胡鹫啄食,连匈奴人都深感骇然。
  几次失利后,匈奴大单于也看出胡汉不足依仗,这次进攻魏国,只令右贤王进取河西,对正面的朔方则未有计划。
  卢芳深感不妙,他有自知之明,一旦大单于觉得,这“汉帝”之位谁来坐都一样,那就没他卢某人的事了,必须赶在魏、匈交衅之际,扩大胡汉的影响力。
  不止是为了两位兄弟死于第五伦、马援手中的仇,还为了自己。
  眼下,卢芳听闻并州兵力主力已空,再也等不了了,一面勒令五原郡抓丁准备作战,同时欲去求这场战争真正的主导者。
  “羌胡联手,魏国西北必然失陷,这是大汉横扫北方的机会,朕要亲去王庭,谒见父单于,恳请从朔方出兵,再攻新秦中!”
  ……
  而与此同时,吴汉的军队,已离开新秦中,越过清澈的大河,远离林立的烽燧,抵达一望无际的沙漠边缘。
  担任前锋的一位营正,名叫“阿云”,是来自陇右的氐人,说起他的经历,堪称传奇,作为当地氐兵投入万脩麾下,又参与了陇西之战,擒获了隗嚣的替身,遂升为屯长,吴汉奉命调至并州时,挑了一批精锐亲信,阿云就在其中。
  可阿云心里却不太乐意,毕竟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身份:公孙述及荆邯培养的刺客!
  你说他阿云一个刺客,怎么莫名其妙跑到并州抵抗匈奴最前线了呢?简直是南辕北辙,但阿云毕竟受过专业训练,既然伪装没被戳破,那就继续潜伏,以待时机。
  于是阿云平素也颇为尽责,在与胡虏厮杀中屡屡立功,官儿越做越大,这不,手下都有几百号人了。
  “这路不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