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耿弇想起自己在淮北小败时皇帝的态度,只道:“陛下宽仁爱人,胜于秦昭襄王,而其自信,恐怕与秦始皇帝不相上下!陛下年才二八,家族未有诸侯之封,完全白手创业,短短数年便横扫北方,天下三分,其二归魏,颇有汉高之神武,却又有武王伐纣的年纪,放眼古今,都找不到相似的君主,果然是五百年一出之圣主。”
  耿况惊讶地听着儿子点评第五伦,他早年刚追随魏主时,身上还有点傲气轻慢,让老耿况时刻担心长子一不小心做了韩信。如今这份不尊却荡然无存,反而对第五伦心服口服,能把儿子收拾成这副模样,确实不简单啊。
  “哈哈哈。”
  耿况一下子就放心了,甚至撵起小耿来:“老夫也不啰嗦,言尽于此,速速入京准备,河西路可远了!”
  “诺!”耿弇答应后稍稍迟疑,还是决定将第五伦与他商定的作战计划告诉父亲。
  “但父亲,我此番将关中兵,去的不是河西,而是并州!”
  耿况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莫非是……围魏救赵之计?”
  并州北部,至今仍被匈奴所立的傀儡:胡汉皇帝卢芳占据,常年与吴汉的并州军团对峙,但已渐渐显露疲态,从关中支援河西,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消耗太大,并州就不一样了,有修缮后的直道可用,新秦中更有屯田存粮,可暂时满足大军所需,匈奴来去如风,但胡汉,却是依托五原、云中等郡建立的,半耕半牧,不容易跑啊!
  “胡汉跳梁五载,常为大魏背后芒刺,确实该拔掉了。”
  这确实是最合适的方略了,耿况对此役更加放心,只笑道:“既然如此,汝小弟耿广以骑吏身份,在并州吴汉麾下效力,到了并州后,记得叮嘱他,家中妻子已有喜讯,年底就要分娩,去信问他新孩姓名要如何取,勿要忘了回话!”
  耿况有许多儿子,基本都荫父兄得任郎官,其中最小孩子叫的耿广,年仅十七,其性格与耿弇却有几分相似,不愿走这顺利的流程,竟在半年前向第五伦请缨,愿去边塞,从行伍做起!
  而第五伦欣赏其志向,同意了此事。
  耿弇却继续摇头:“小弟恐已不在并州。”
  “虽欲围魏救赵,但那‘赵’却也不能置之不顾,陛下已决定,并州由我带关中兵去顶上,吴汉则将并州兵骑大部驰援河西,击垮右部,以小广的脾性,恐怕已随军出征了!”
  ……
  此时的并州新秦中,万余骑兵已秣马厉兵,准备出征。
  这支“并州兵骑”,由耿弇一手创建,多用本地人士,以并人守并土,打出了新秦中保卫战那样的大胜,后来则由吴汉接手,虽然前后将军出身、性格相差很大,但好歹也是懂骑兵的。
  并州兵骑甲营三屯的骑吏,正是耿弇的小弟耿广,模样容貌与其兄确有几分相似,亦如耿弇所料,耿广听说并州军团要西援河西,立刻上书吴汉请求随征。
  吴汉一开始没同意,还阴阳怪气地对耿广道:“上阵流血杀敌,乃是兵弁所为,汝乃耿氏君子,留守后方即可。”
  耿广不服,据理力争道:“战阵之上,只有袍泽、敌人,哪有什么君子、兵弁之分?下吏随父兄在上谷,三岁骑羊,五岁骑马,八岁能射,论骑射之术,不敢说冠绝三军,也算全营第一!”
  “再者,下吏放着郎官不做,愿来这并州做骑吏,与士卒同沐风沙,正是不想受家族荫蔽。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愿效前汉傅介子,此战去河西斩匈奴将校,他日更愿横行异域,复斩楼兰王首,悬于北阙!”
  这一番慷慨陈词,将吴汉都说激动了,只看着这个大男孩天真却无畏的双目,笑骂道:“好啊,看来耿家不止一个豪杰,准了!且下去做准备,明日随前锋西行!”
  耿广大喜,应诺而退,到了营帐中,令家丁私从立刻收拾车马、行囊、兵甲,而自己则俯身于案几前,对着那份不知翻过多少遍的家书皱眉。
  随从收拾间隙,偷偷瞄过去,能看到那黄纸上的娟秀字迹,显然出自一名女子,而话语婉转,诸如“南山有雀,北山设罗,念思公子,无奈道远何”之类的情话,尽是思念之情。
  这是耿广的妻子所书,她也是关中大家闺秀,来自平陵的好人女子,据说通诗书,与耿广感情很好。几个月前,依依不舍送走耿广后,妻子发现自己已有身孕,如今再度来信,说去巫祠占卜祈祷,巫师说会生男孩,询问耿广归期,若不能归,至少告诉她,该如何取名?
  耿广才十七岁,将为人父,自是百感交集,但名字一时没想好,拖到现在。
  明日就要出征河西,这场仗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若是再不回话,就更加遥遥无期,说不定要错过孩子出生之日……
  于是他琢磨半响后,写道:“自新莽以来,匈奴丑虏,骄横多时,犯我边塞,吾此番愿为大魏,为陛下,将匈奴打得重新恭服,变为‘恭奴’!”
  恭奴善于……这名,还是老王莽改的。
  耿广信心满满地落笔:“为纪此事,若真生得男童,就取名为……”
  “耿恭!”


第635章 三路伐魏
  前汉之时,每逢重要出征,仪式是要在高庙中举行的,如今改朝换代了,第五伦搞不好才是“魏高祖”,家族庙宇只有一个“齐壮武王田横庙”,不太合适,所以征伐一律改在北阙举行。
  想当年,这未央宫北边的玄武阙,除了那永远不变的龟蛇浮雕外,还挂过南越王、楼兰王、北匈奴单于郅支等一系列脑袋,如今汉家虽亡,北阙仍在。
  来自三河地区的骑士列队于北阙广场之上,甲胄与马铠都色彩鲜明,手中的戈矛与五德旗交相辉映,来看热闹的民众对他们指指点点,而骑士们的的目光则集中在阙上,一身戎装的皇帝陛下,正在给车骑大将军耿弇授斧钺。
  “社稷之命在将军,即今国有难,愿请车骑大将军将而应之。”
  第五伦持斧刃,将斧柄交给耿弇:“国不可从外治也,军不可从中御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耿将军既有鼓旗斧钺之威,自此不必还请。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因为军情紧急,前锋已经出发,所以仪式被削减到最简,第五伦念完标准的台词后,叮嘱小耿道:“将军切记,此役目的,一在于围魏救赵,解河西之困,其次则在胡汉,清扫朔方、五原,摧毁卢芳伪汉,不可贪图城郭功绩,不可越过大河继续北进!”
  “臣敬受命。”
  这是耿弇连续第二年接过斧钺了,上一次,他奉命出征青徐,而此番,皇帝又予以重任。
  耿弇熟练地接过郎官递过来的剪刀,爪鬋(jiǎn)冥衣,也就是剪指甲,披冥袍。以示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臣誓扫匈奴,灭胡汉,献卢芳头颅于北阙!”
  表完决心后,耿弇与皇帝拜别下阙,登上了等待许久的戎车,调转车头背对北阙,沿着横门大街往北,出长安而去,再未回头。毕竟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
  而第五伦则久久站在北阙之上,望着耿弇及将士们的背影,只对一旁万脩、景丹感慨道:“十年前王莽调兵征伐匈奴,予就在这行伍之中,踏上未知之途。”
  前往的地点也一模一样,第五伦正是在新秦中,依靠马援、万脩为左膀右臂,靠着抵御胡虏的大义,才拉起第一支队伍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今是盛夏七月,不知隆冬时节,战争能否结束。”第五伦确实对西北战事有些隐忧,可想到马援、小耿、吴汉三位最擅长骑兵,又与匈奴周旋多年的悍将都排到前线了,就又放心不少。
  于是相较于外战,他更担心内战……
  “如今的匈奴,经过侵吞西域,奴役丁零,联络西羌,已更加强大,而中原则一分为三。俗言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此番关中兵士主力北上御虏,可同为华夏的‘兄弟’们,别说协助了,恐怕会对予,来一记背刺啊。”
  万脩了然:“陛下是担心,吴、蜀两国,会趁机北伐。”
  第五伦颔首:“为吴、蜀两国奔走诸侯的策士方望已在鲁地被擒,不日送来长安审判,据冯衍禀报,正是此贼为公孙述册封先零酋长为王,令其能号令西羌,希望以羌制魏。既已做下此等无耻之事,公孙述再与胡虏勾结,也不足为奇。”
  “正因如此,予才在关中留兵两万,把守子午等隘道,以备不虞。”
  “公孙述随时可能发兵北上,派人去提醒马文渊,抵御西羌之余,也要当心祁山道!”
  第五伦招呼二卿,下了北阙,他要立刻前往蓝田大营,在那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表明魏国依然能牢牢守住关西,以威慑敌人。
  公孙述那边,几乎是百分百会有动作,但第五伦最关注的,还是东汉,要是刘秀也掺和进来,那热闹就大了。毕竟刘秀年初刚失淮北,心有不甘啊。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