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佑自然不吝夸赞:“不错的安排!”
安静一阵,汪弘洋终于忍不住问道:“詹事这次是准备讲的什么?”
咽下一口饭,陈佑随口答道:“为政,嗯,我这门课就叫为政吧!”
汪弘洋还是第一次知道陈佑的想法,不免有些惊讶。
为政,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也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做官”。
不论怎么理解,这就相当于衣钵传承了啊!
相似的例子就是冯道教导陈佑。
似是看到汪弘洋惊讶的神情,陈佑停下动作解释道:“只是粗略讲一讲,统一思想才能一致向前吗不是?”
“却是如此!”汪弘洋点点头。
这一顿饭也没吃多久,离下午上课时间还早。
陈佑也没休息,直接把书院一干领导叫到自己的小阁楼,询问最近一段时间书院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直到未时,上课的钟声响起,一行人才从阁楼内鱼贯而出。
有事要忙的自去忙活,没事的自发跟着陈佑一齐去真理堂。
书院中给陈佑安排的讲课时间是每月逢五未时,一个时辰,相当于大学中的一堂大课。
这个时间段只有陈佑的这一门课,也就是说如果不想去听课,就会额外多出一个时辰的自由时间。
不过吗,陈山长的第一堂课,还是很多人想去听一听的。
等陈佑从靠近讲台的侧门走进真理堂,偌大的真理堂内......只有前排稀稀拉拉坐了人。
没办法,真理堂修得太大了,整个书院现在是仆役护卫加起来都比教员生员多,哪怕现在来了九成师生,做下去之后看着也十分冷清。
说起来开学之后还有学生怀疑真理堂修得这么大,讲台上说话坐在最后面能不能听得清,为此一帮子人闲得无聊还特意试了试。
结果自然是他们小瞧了千余年营造经验,为了修真理堂,陈佑特地利用自家的职权,让这些工匠去学习皇宫内的大殿是如何解决声音扩散问题的。
汪弘洋等人进了真理堂之后,按照次序坐到了第一排,陈佑则孤身一人走上十分宽大的讲台。
讲台上此时就摆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桌上铺着的红色绸布一直拖到地面,绸布上摆着一壶一盏一托盘。
陈佑没有坐到桌子后面,而是站到桌前。
堂内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注视着他。
陈佑也在看着底下这百十来人。
这些人中,最年轻的不过十四五岁,最年长的却将近五十了。
他们远离家乡跟著书院来到洛阳,不论是教书还是求学,都是为了他陈佑。
对他们,陈佑是感激的。
只是,现在他终于要开始传播自己的理想了,也不知道一年之后这百十来人还能剩下几个。
人生在世,似陈佑这等人,所求者,不外乎志同道合之人罢了。
不过呢,志不同而道合也可以忍受,志不同道不合那就眼不见心不烦,而那些志同道不合的,非要分出个胜负不可。
陈佑也无法保证,真的教出来一些同志之后,会有多少人会因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差异而与自己分道扬镳。
深吸一口气,收敛思绪。
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先把种种思想传播出去才是最要紧的,只要留下了痕迹,一时的失败就不算什么了,迟早会有人继承自己未完成的事业。
“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陈佑扫视坐在前面的这百十来人,“这堂课本该在二十天之前就讲完的,然而我爽约了,具体原因不多赘言,时间有限,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我要讲的是‘为政’,非是《论语》中的《为政》,而是说一说我自己做官这么些年的想法与体会。”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不管懂不懂其中的弯弯绕,此时都是激动非常。
也是,有一个三品大员说要把自己当官的心得体会教给你,恰好你也有从政的想法,你激动不激动?
陈佑抬手虚按,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在开始讲课之前,我想先问一问诸位,你们为什么要进入书院学习,又为什么愿意跟著书院从锦官来洛阳?”
陈佑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底下一群学生重又开始交头接耳。
没有等多久,陈佑直接点了一个学生:“第三排第六位起来回答一下。”
那学生看起来二十多岁,可能连孩子都有了。
此时听到陈佑的话,连忙站起来,紧张地喊了一声“山长”。
陈佑点点头,看向他和颜悦色道:“你能说一下吗?没必要紧张,就当是闲聊。”
“我、我......我的想法......”
显然陈佑让他不要紧张的话丝毫没起作用,这一耽搁,又有嗡嗡嗡的声音响起。
“没事,说吧。”
那人脸色涨得通红,在众人的注视下,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我想当官!”
“好!”陈佑夸了一句,“有想法就说出来,古人有言:君子坦荡荡。书院门前那两句话你们都还记得吧?”
他话音未落,底下学生就齐声喊道:“学为君子温润如玉,师法往圣泽被天下!”
“没错!我希望书院里走出去的都会是君子,希望未来书院也不会出一个心思诡谲之人。”
陈佑提了一句,就把话题转了回来,再次看向那学生:“你想当官,为什么又跟来洛阳呢?”
这一下那人倒顺畅许多,理直气壮道:“我觉得山长是好官,我也想学山长当一个好官!”
这个回答在意料之中。
准确的说,愿意跟来的学生,十有八九都是认同陈佑在锦官府举措的人。
陈佑笑着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紧接着面向众人道:“我是不是个好官,留待后人评说,但显然,我是想做一个好官的。”
一阵笑声传来。
“那么,之前的两个问题大家自己回去仔细思考,接下来我就说一说我是怎么朝‘好官’这个方向努力的。”
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
讲台下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直楞楞地看着陈佑,等着他继续说,哪怕汪弘洋也不例外。
汪弘洋现在任书院祭酒不错,但他依然是陈佑的幕僚,身为幕僚,自然是越了解幕主的心思越好。
陈佑故意停下来扫视众人,然后才开口:“什么样的官员是好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看一个人是不是好官,只需要问三个问题。”
“第一,他做的事是不是为了人民?”【1】
“第二,他有没有得到人民支持与拥护?”
“第三,人民的生活有没有因为他而变得更好?”
三句话一出,有人迷茫,有人皱眉,有人目光炯炯。
陈佑顿了顿,接着道:“诸侯之宝有三:土地、人民、政事。我等为官,就是协助官家治理这土地、这人民,处理这政事。古之封建,授民授疆土,今之为官,治民治疆土,此乃政事。土地何用?使民耕之!概而言之,治民乃为官之本。”
说到这里,陈佑走动几步,右手扬起猛然斩落:“若是民都治不好,你还当什么官!”
这句话说完,陈佑停了下来,抿着嘴唇看着底下的一百多人。
安静了好一会儿,有人举起了右手。
原来是陈昭汶。
陈佑点点头,朝他伸出手掌:“有什么问题吗?”
陈昭汶站起来,面色平静地问道:“敢问山长,若有此等人,上体君心、下察民意,尤以仁政爱民为要,然其人初为官,为吏员所欺,政令不出官衙,使民甚苦,此为好官乎?坏官乎?”
陈佑笑了,笑得很灿烂:“坐吧。”
之后,他侧身敲了敲桌子:“诸君!当你们有这样的疑惑的时候,请回过头去想一想那三个问题!能满足前两条的,我们能说他们想当好官,只有满足第三条,才能说他是好官。”
说着,他停顿下来,收敛笑容,十分严肃地说道:“哪怕他是为了敛财,但在敛财过程中却让治下人民越过越好,这样的一个官员,在人民眼中也是好官!”
一片哗然!
立刻就有经学院的教员站起身来厉声道:“山长此言大谬!贪官污吏便是贪官污吏,常做善事的贪官也还是贪官!好官便是好官,即便好心办了坏事,依然是好官!两者怎能混为一谈!”
另有一人附和道:“贪一钱者必贪千钱,贪千钱者必贪千金!千金何来?残民、害民、卖民而已!”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官贪则下官苦,下官贪则百姓苦。百姓苦,则上官何言好官?”
......
哪怕底下一片批判的声音,陈佑依然十分认真地听着,直到再也听不到新鲜的内容时,才敲了敲桌子。
真理堂内慢慢安静下来,只是之前站起来的那些教员生员依然不肯坐下,站在那里看着陈佑,等待陈佑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陈佑对这种局面早有预料,当下不急不缓开口道:“在我回答大家的疑问之前,有一句话希望大家能记住。”
“为官做人,论迹不论心!”
这句话说出口,他立刻就大声道:“先说贪官好官论。说贪官是好官的前提是什么?在敛财的过程中让治下人民越过越好!有没有这样的贪官?我陈某人不知道!但只要一个官员能让治下人民越过越好,陈某就承认他是一个好官!”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