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还没收拾好,就听见门外传来一个礼貌的声音:“陈师在否?”
  陈昭汶听到这个声音,脸上露出笑容,放下手中物事,边朝房门走去便出声道:“助之吗,可是又要帮忙的地方?”
  门口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范昌佑。
  别看陈昭汶还要学习,他今年已经三十好几,就连儿子也十岁了。
  他是经学助教,而范昌佑学的正是经学,称呼一声陈师正合适。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这次来洛阳的学生中,以原本经学院的学生最多,算学院最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算学院本就是贫家子弟的首要选择,是以泽润书院诸院中,除了后来的医学院,就数算学院中的贫家子弟最多。
  学了一年半载,那些豪门大户不敢说,到一些小商家去当账房却是够的。
  贫家子弟为什么要进入泽润书院?
  还不是书院不收他们的学费,还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虽然入学之后家里面一时半会少了半个劳动力,但学成一门足以传下去的技艺,说不得就是一个家庭改变未来的机会。
  很显然,相比于经义、书法,算术正是这样一门“实用”的技艺。
  不是他们目光短浅,实在是家庭情况支撑不起太久远的志向,尤其是发生了黄大年事件,更是让不少家里是佃户的学生心生紧迫感。
  故而,院要搬迁时,绝大部分贫家子弟都选择在锦官府周边寻一个活计,不提以后,至少现在家里面能过得好一些。
  最先有革命觉悟的,十有八九是原本生活就不错的那一批人。
  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东想西的,只有等着那些背叛了自己阶级的觉悟者来告诉他们,其实大家本可以不这么辛苦求生,这时候他们才会成为这些人的追随者甚至同行者,为了实现新的生活而战斗。
  陈昭汶家里不算豪富,只是耕读传家,能够接触社会底层,又有机会触及上层,这上下对比,正是他对陈佑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他是听说陈佑要讲课后才决定来洛阳的,来之前就做了决定,以半年为限,如果被陈佑折服就把妻子都接过来,以后就追随陈佑了,如果没有,那就回乡陪妻伴子,耕读乡里。
  回到眼前,范昌佑提着一个小布袋子走了进来:“我是来给陈师送钱的!”
  陈昭汶没有接,而是面色严肃地问道:“助之,你这是作甚!”
  听他语气不善,范昌佑知道是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解释道:“陈师勿怪,这是书院发给大家的,说是让大家拿着去洛阳城转一转买一些喜欢的物事,每个人都有一百钱!”
  说着将布袋递给陈昭汶:“陈师是助教,所以有两百钱,正好我要来寻陈师,便一齐拿过来了。据说书院诸位老师每个人能有五百钱呢!”
  听到这个解释,陈昭汶才面色稍霁,接过布袋。
  两百钱还是有些分量的,他随手把这个布袋子挂到床边,拍了拍范昌佑的肩膀:“却是劳烦助之乐,今天有些晚了,明日再找几位,咱们一起去城内转一转。”
  “是!”
  哪怕从小沉稳,听到要去逛洛阳城,范昌佑还是有一些激动,当即大声应下。
  陈昭汶点点头,一边锁门带着范昌佑朝食堂去,一边道:“你可之书院为何要给大家发钱?”
  “山长向来关心书院师生,此次大家追随山长出蜀入洛,山长必要慰劳大家。”
  陈昭汶听了,笑着摇头道:“你却是把山长想得肤浅了。我且问你,你我之家,可缺这一两百钱?”
  “不缺。”
  “你也知道,书院里有那等家境极贫的生员,对他们来说,这一百钱可就难得了。”
  范昌佑若有所思。
  他没问出诸如“为什么不只给那些人发”之类的问题。
  很显然,这一百钱,主要是给那些贫家子的。毕竟洛阳这么个名城就在旁边,谁不想去转一转看一看,哪怕买一些最便宜的吃食玩意儿。
  只是生活艰难的那些贫家子不一定能拿出吃喝玩乐的闲钱来,所以陈佑才会发钱。
  这一百钱只是小钱,算起来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索性书院现在也没多少人,为了不让贫家子感觉自己被特殊对待,陈佑才决定给所有人都发。
  若真是一大笔钱,陈佑是绝然不会拿出来的。
  “山长是真君子。”好一会儿,范昌佑如此说道。
  被赞为真君子的陈佑,在收到刘明即将被调走的消息后,第一个想法是怎么坑一把新府尹,好叫新府尹没时间找自己麻烦。
  八月初四,敕令河南府、大名府等五州府设立税曹。
  同日,魏仁浦被任命为河南府税曹参军事,诸税赋、财计等事。
  毫无疑问,魏仁浦的任命传开之后,阎诤臣立刻安排了人来接触他,同时税曹属吏的选择也成了洛阳城内相争的焦点。
  那些大户们想在税曹有自己人,只要对自家松一些,对别家紧一些,这一松一紧之间,就是巨大的收入差距。
  而府衙诸人,想的却是对财计的影响甚至掌控力度,毕竟税曹现在的功能可是类似于财政厅和国税地税的结合体。
  刘明凭借着自己府尹的身份,直接给税曹调拨人手,要不是还不想让陈佑太过难堪,留下几个位置给陈佑安排,把魏仁浦架空都没多大问题。
  就在这种情况下,京中传出消息:政事堂可能要增加一个位置。
  这也就意味着,刘明即将回京。


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
  除此之外,陈佑还得到了另一个消息。
  南沈的动乱终于有了结果,出乎意料,占据大义名分的沈冲渊竟然失败了,沈长河入主长沙府。
  沈长河这一次是借了宋国之兵,才能奠定胜局,所以入长沙府之后就接受了宋国的册封,成为沈王、楚王。
  身兼两个王号,其实含金量并不高,毕竟他现在能控制的也就只有武安节度。
  静江节度就不说了,在这场动乱中落到了他一个堂兄弟手中。
  而武安节度,在他带武安兵马攻长沙的时候,当地倾向沈冲渊的将领直接杀了当地镇守大将。更在眼看着沈冲渊要败之时,前往江陵求援。
  窦少华同赵普一商议,一边上书通知汴京,一边下令出兵。
  只可惜有宋国介入的情况下,沈国动乱很快平定下来,窦、赵二人权衡之下,只是占了澧州的几处要地,转而扶植武安节度对抗长沙府。
  而且他们也算是神通广大,赵普愣是通过陈佑交给他的一些渠道联系到了卢子龙。
  卢子龙原本忠于沈康,虽然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沈康后期对他有些疏远,但后来决定传位的时候还是把他同其他几名重臣叫到一旁见证,所以叛乱发生之后他自然是拥护沈冲渊的。
  只可惜周国没能下决心抓住机会,让宋国帮着沈长河夺了皇位,杀死了沈冲渊。
  不过卢子龙还是趁乱带着沈冲渊的长子沈焱逃出了长沙府,正愁没地方去,就被赵普找到了。
  一番沟通之后,哪怕知道沈焱去了武平节度也就是个傀儡,为了保证沈焱的安全,卢子龙也不得不带着他前往朗州。
  于是,才六七岁的沈焱就成了武平节度使。
  至此,沈国三大节度分属三沈。
  事关外国,陈佑也就听一听记在心里罢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他现在的身份实力,别说主动插手此事了,就连提前布局都做不到,最多随手落几个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的棋子。
  而朝堂上对此事的应对措施,就是从西北调了一个善战大将去颍州,统领沿淮步军、水军。
  颍州距离宋国国都江宁府没多远,在这里布下重兵多少能让宋国紧张起来,减少江陵方向的压力。
  这件事才过去没多久,制命再出,八月十九日,开府仪同三司、河南府尹刘明宣麻拜相,罢河南府尹,拜为中书令,诏令平章军国事。
  二十日,册刘明为建德县公。
  同日,刘明在河南府少尹陈佑等一干官民的欢送下离开洛阳前往汴梁。
  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迁都事宜,但很多人已经知道洛阳即将成为新都的消息。
  有了开封府尹温仁福参知政事的例子在前,所有有心更进一步的官员都对空出来的这个河南府尹动了心思。
  这是人之常情,便是陈佑也不例外。
  然而还不等陈佑出手,就在刘明拜相当天,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李明卿就被赵元昌叫去,询问京外一干节度使、刺史中,有谁适合入河南。
  毫无疑问,这是间接告诉陈佑:河南府尹没你的事,不要乱动心思。
  不过陈佑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刘明入京之后,河南府兵一时间无人管,于是陈佑被任命为河南府团练使,处置河南府府兵、团练乡兵一干事宜。
  这算是一个补偿,但也不算太重。
  只不过陈佑得到团练使的任命之后,立马就明白新来的绝对不会是府尹,最多是知府。
  因为府尹是可以军政一把抓的,而设立知府,正是为了军政分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