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第507章 产业园
  现在的商标,衣服的大小号都是手写的。悠悠订制的商标,大小号直接绣在商标上。
  现在的商标,成本价在0.50元以上。悠悠订制的商标,每个不到一分钱。每米0.15元,五公分一个商标,每米20个。
  罗新华看到姥姥发过去的商标,高兴的说:“董事长,您这商标做的真好,比上海服装一厂的都好看,加上这商标,咱这衣服就提了一个档次。”
  别的村三秋大忙,韩屯村的妇女闲着那,先让自己村里的妇女干起来,也看看生产量。
  过了中秋节,村里的服装厂就开工了。韩屯村的妇女,做衣服个个是行家,几天的时间,对新的流程就熟悉了。
  半个月过后,就出结果了,每个人一天加工4套中山装或西服,单独的上衣,能做5件。
  比照服装店的价格,姥姥准备成套的衣服4元的加工费,上衣3.50元的加工费。这样,每人每天能挣16元,除了钉扣子和剪线头的费用,也能挣15元钱。
  提给村里一半的管理费,个人还剩7.50元,一个月干26天,就能挣195元,相当于学徒工半年的工资。
  红英舅妈首先不同意,她是这样说的:“大姑,咱这样干,加工费也太高了。以后别的服装加工费低了,谁还愿意干,您还是打电话问问深南的价格吧。”
  姥姥也觉得价格高,就给罗新华打电话询问,深南的加工费是,成套的3.00元,上衣2.50元。
  据他说,厂里的服装车间,工人最多每天能加工6套衣服,一个月多的挣400元,大部分人的工资在300元左右。深南的服装厂,用的是电动机,产量肯定高。
  深南的加工费,对各村的服装厂也合适,上交给村里一半,还能剩下150元,也算是高工资了,比原来的加工费高。
  做中山装和西服,技术要求高,不是谁都能干的,工资高点也能说的过去。
  为了照顾技术差的工人,同时加工针织服装,这种衣服没有里衬,技术要求低,在东北销量特好,朝霞舅妈还是以加工这种衣服为主。
  10月20日以后,三秋大忙结束,各村的服装厂开工。韩屯村的妇女,大部分去了各加工点,指导她们做中山装和西服,三四个村合在一起学,实在来不及的先加工童装。
  东北那边冷的早,以加工毛呢衣服为主,朝霞舅妈的厂子越来越大,分厂越来越多,加工量也大了,不过产品都在当地销售。
  收入的钱,除了支出加工费,全部电汇了过来,倒是没在当地引起反响。
  振华牌的中山装和西服上市后,就以质优价廉打开了局面。每套衣服35元批发,50元的零售价。
  可是质量比上海大厂家做的还好,怎么洗都不会变形,还是免熨烫的。
  连带着振华的童装也畅销起来,人们给孩子卖衣服,也学会看牌子了,都喜欢买振华牌的衣服。
  李保国成了各地批发商的香饽饽,胜男舅妈也成了供销系统的大腕,他们手里有货源啊。
  鉴于滩区受灾严重,姥姥加大了鞋垫和绣球门帘的收购量,给滩区的群众提供个挣钱的门路。
  滩区的妇女有的是空闲时间,做这些针线活,简单易行,找一些不用的废布,打成袼褙,用自家织的老粗布,买些绣线,就算齐备了。
  这次上水,把衣服被子都泡坏了,洗干净打袼褙倒是有布料了。没有粗布,一尺棉布够做五双鞋垫的,一双鞋垫的本钱不到一毛钱。
  做鞋垫每人一个月也能挣二十多元,起码够买一家人购粮证上的粮食。
  购粮证是国家发放的平价粮,粗粮每斤0.07元,细粮每斤0.13元,每人一个月30斤,细粮占30%,其他的是粗粮,30斤购粮证用不了3元钱。
  做鞋垫简单,农村里的妇女,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做。一家人有两个做鞋垫的,每个月就能挣三四十元钱,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有了做鞋垫的门路,滩区的妇女,地位无形中提高,男人看孩子做饭,给妇女腾出时间,做针线活。
  家里的事情刚安排妥当,京都的林爷爷就来电话催。让姥姥去京都主持大局,京都的产业园以初步完工,进口的机器也陆续到达,工人也初步培训完毕。
  10月底,一家四口再次进京。林爷爷见到他们,就兴奋的说:“夫人,您这眼光可真是好。咱们的产业园,在京都是头一份。俺虽然没出过国,可俺看过国外的电影,国外的大公司也没咱的好。”
  产业园指挥部的同志中,有出国考察过的。他们一致赞成林爷爷的说法:“我们出去过,专门考察国外的企业。咱这产业园,确实比他们的好。”
  进入震宇公司产业园,悠悠为京都的魄力感到震惊。不到半年的时间,产业园建设全部完成。
  高大的厂房和仓储园区,全部是钢架结构。四层楼房的生活区,一排排,一栋栋,排列整齐,漂亮的外墙漆,和京都建筑裸露的水泥墙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个产业园,道路平整,环境优美,让悠悠恍若回到了后世。
  厂房内,大部分的机械已安装调试完毕,工人已经到位。京都市政府给特招了百名技术人员,老中青相结合,组成了产业园的研发团队。
  据林爷爷说,这些技术人员中,老中属于技术精英,青年是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这些设备的顺利安装,多亏了他们。
  这些人见到姥姥,两眼放光,纷纷给姥姥提要求:“董事长,咱产业园的这些机器,是真先进啊。您继续和他们商讨一下,最好在技术上也给我们些支持。不通过合资公司,这些设备和技术,我们根本接触不到”
  听了他们的话,悠悠暗自庆幸,庆幸自己这次没在设备上动手脚。泱泱大国,天子脚下,人才济济,悠悠这次可没敢作弊,一切都按自然规律进展。


第508章 研发
  不过,既然他们有要求,自己就有了作弊的渠道。后世黑白电视机的生产技术,根本就是淘汰的技术,最顶级的技术在网上都能搜到。
  其实现在国外的黑白电视机技术,已经达到了顶峰,属于被抛弃的技术,他们主要以研发生产彩电为主。
  即使这样,艾建业能帮国内购置到黑白电视机的设备,核心技术却拿不到。据他说,彩电的设备,国外依然限制对中国出口。
  其实,目前对国内来说,还是生产黑白电视比较合适。现在国内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主要是12英寸和14英寸两种,价格分别是五百和六百元。
  17英寸的进口黑白电视,价格高达860元,还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产业园就是打算生产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填补国内的空白。
  彩色电视全部靠进口,也有国产彩电,其实只能算是组装,零配件进口,就外壳是国产的。
  彩电价格高,14英寸的彩电价格也在千元以上,相当于工人五六年的积蓄。人们卖彩电的很少,倒是没有黑白电视枪手。
  服装厂的设备都是德国的电动缝纫机器,从裁剪到包装,各种各样的设备多达五十多种,让从事了一辈子服装裁剪的老技师打开眼界。
  他们感叹的说:“怪不得人家国外先进,做个衣服都能造出这么多的机器,人家是真的用心了。”
  好多工人围着上腰机议论纷纷:“咱原来做运动服上裤腰,来来回回车几次,技术差的都做不了,极易起皱褶,快手也得俩小时。
  这电动的上腰机一次就过了,平整速度还快,一分钟一条,这一个上腰机顶多少工人啊。”
  “这包边机更绝,一趟就能完成,针线整齐的比俺师傅做的都好。俺学徒的时候,光是包边都练了俩月。要是有这机器,谁费那劲瞎练。”
  “俺头一次知道还有锁眼机和钉扣机,这得节省多少人工啊。”
  震宇公司对外是合资公司,其实还是姥姥说了算。电子产业园按照原来的打算,生产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目前先以组装为主,零配件是姥姥以震宇公司的名义,从深南运过来的,其实是悠悠的电子商城里的出品。
  服装产业园以加工中山装和男女西服为主,布料以纯毛和混纺为主,主要是面对城镇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合资企业也是列入国家计划范围内的,服装所用的面料就用计划内指标。现在的纯毛布料便宜啊,出厂价不到25元,半毛的布料不到20元。
  里衬和配料是悠悠从电子商城订制的,这种化纤的面料,还是后世的质优价廉。
  京都市政府给服装产业园招收的工人,从设计裁剪到缝纫包装,都是配套的。工人已经熟悉了机器,有了布料,就可以开工了。
  产品的品牌也确定下来,还是姥姥的创意,依然用公司的名称:震宇。
  姥爷对这个名字特别满意,他高兴的对林爷爷他们说:“你们夫人,一辈子以我为主,爷跟着你们夫人,扬名中外。”
  他们一伙人打趣姥爷,齐声喊道:“爷,您老英明!”
  姥姥到来的当天晚上,京都市政府就在京都饭店设宴,给姥姥接风。宴席上把悠悠的全家都请到了,刘冉和智慧志远志亮也参加了宴席。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