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品容华 (寻找失落的爱情)


  梁皇后扯了扯嘴角,不再说话。
  程锦容这一席话,给了她当头一击。
  她这个皇后,实在不太合格。要学的还有很多。
  ……
  宣平帝满心惦记的都是赈济灾民一事,无暇留意梁皇后的这点唏嘘和心思。
  梁尚书稀疏的头发,已经快掉光了。额上眼角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他禀报过户部筹措粮米事宜后,忍不住叹了一声:“……先帝在世时,连连打仗,国库连年空虚。寅吃卯粮是常事。”
  “这一年来,皇上施行任政,减免了田税,取缔了抽丁入伍的做法。百姓们能缓过一口气。不过,这不是一两日之功。要想真正见效,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
  “如今国库里的银子实在支应不过来了。老臣和户部众人将账本算了又算,也只够四个郡县的赈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空虚,梁尚书这个户部尚书急红了眼掉光了头发也是无可奈何。
  吏部尚书和卫国公一同拧起了眉头。
  赈灾的旨意已经出了京城,吏部选派官员,兵部派遣士兵随行护送粮食,户部也得抽出官员来,专门负责赈济一事。
  宣平帝对此早有心理准备,闻言立刻道:“朕立刻下旨,将内务府所有能调拨的银子都拿出来。”
  梁尚书闻言大喜,立刻拱手谢恩:“皇上仁心仁德,爱惜百姓,老臣代受灾的百姓们谢过皇上隆恩。”
  内务府的库银,是皇上私库。宫中一应用度,都归内务府。国库虽然空虚,内务府倒是不缺银子。之前战时紧急库银不足时,宣和帝也曾从内务府中调拨银子。
  梁尚书心里暗暗打上了内务府的主意,不便直言,有意夸大诉苦,果然奏效。
  宣平帝一张口,就将内务府能动的库银全部拿了出来。少说也得有个一两百万两银子,至少将眼前的难关先熬过去。
  ……
  议事结束后,宣平帝满面倦色地回了寝宫。
  梁皇后扶着宣平帝坐下,程锦容立刻上前诊脉施针,又令药童熬了滋补的汤药来。宣平帝喝下汤药,歇了一个时辰。然后便召内务府总管太监前来。
  这位总管太监吴公公,是伺候三朝天子的老人了,今年五十有余。
  宣平帝张口询问内务府还有多少存银,吴公公便知是怎么回事,苦着脸说道:“启禀皇上,内务府确实有存银。可今年皇上要行登基典礼,还有皇后娘娘的册封典礼,另有几座宫殿需要修缮,太妃娘娘们每个月的月例用度,零零总总,哪儿都要银子。”
  “皇上此时将银子都拿出来给了户部,今年宫中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奴才说句不客气的话。户部尚书成天哭穷,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国库空虚,也不能总让皇上用私房银子贴补。增加田赋税赋才是正经……”
  话没说完,宣平帝已沉了脸,冷冷扫了一眼过来:“吴公公这是要教朕怎么处理国事?”
  吴公公被这一眼扫得头皮发麻,扑通一声跪下:“奴才不敢!”
  宣平帝冷冷道:“吴公公是伺候过皇祖父和父皇的老人,也是看着朕长大的。在吴公公眼里,朕是个毛还没长齐的毛头小子。所以,吴公公觉得朕行事不妥,要提醒指点一二,是也不是?”
  这一顶不敬天子的大帽子压下来,吴公公哪里吃得消,一张老脸刷地白了,连连磕头告饶:“奴才不敢!请皇上息怒!”
  怎么不敢?
  朝中众臣觉得他年少可欺,内侍们也是看人下菜的主。换在宣和帝在世时,下了口谕,谁敢说个不字!吴公公这个老刁奴!
  宣平帝心中冷笑一声,目光愈发冷冽:“朕再问你一遍,内务府里还有多少存银?”
  吴公公声音颤巍巍:“回皇上的话,还有三百万两!”


第783章 番外之仁君(二)
  当日,宣平帝便下旨,将内务府的三百万两存银全部掉拨进户部国库。
  梁尚书大喜,立刻进宫谢恩:“皇上以内务府私库救国朝之急,救灾民性命,如此仁德,微臣铭感五内感激不尽。”
  面色略显苍白的宣平帝却道:“这是朕的江山,百姓是朕的子民。朕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宫中用度可以削减,朕的登基典礼简单些也无妨。先令百姓们有衣避寒有食裹腹。”
  梁尚书眼眶忽地一热。
  话是这么说,理是这么一个理。真正能为百姓做到这一步的天子,还能有谁?
  宣平帝虽然年少,却已有仁君明君的风范。
  “梁尚书,”宣平帝再次张口:“朕将赈灾一事交托给你。希望你不辜负朕的期望,将此次赈济灾民一事办得妥妥当当,绝不可有官员私吞银子的情形。否则,朕就唯你是问!”
  负责调拨银子的是户部,前往受灾郡县赈济的官员里,户部派出的官员也是最要紧的。
  往年朝廷拨赈济银子,真正能用在灾民身上的,不过十之五六。不乏心黑胆大的,冲着赈灾的银子下手。
  梁尚书郑重地拱手道:“请皇上放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决不能皇上失望。”
  宣平帝深深看了梁尚书一眼:“好!你的话,朕都记下了。”
  梁尚书告退后,宣平帝又召卫国公靖国公和吏部尚书进宫,商榷着增派官员去受灾的郡县监督赈灾一事。
  接连忙了几日,宣平帝累得病倒了。
  程锦容神色凝重地为宣平帝施针。宣平帝很快昏睡了过去。
  梁皇后坐在龙榻边,泪眼婆娑。
  裴太后同样心疼,却比梁皇后坚强多了。
  裴太后下了口谕,令卫国公靖国公吏部尚书三位重臣一同协理朝事。然后召了宫中所有内侍总管和女官前来,宣布宫中用度削减一事。
  “宫外许多百姓受了灾,等着米粮衣物救命。宫中的日子也得过得紧巴一些。”
  “宫中人手少了五六成,各处用度得削减一半。哀家的衣食用度,也减一半。后宫所有太妃,也是一样。皇上和皇后的用度,减三成便可。”
  众人俯首听令。
  论资历,谁也不及内务府总管吴公公。这位吴公公,是伺候过三朝天子的老人。掌管着内务府二十几年,深得先帝信任。
  可就是这样,吴公公也因不敬天子的罪名挨了一顿板子,打得半死不活鲜血淋漓地抬出了保和殿。内务府总管的差事当然也保不住了,换成了宣平帝的心腹小喜公公。
  这几日,众人战战兢兢,唯恐宣平帝一把火烧到自己头上。他们可没吴公公的体面,一顿板子就能要他们的命。
  现在就是削减用度,好赖有吃有喝有穿的。别多舌惹主子不痛快了。
  ……
  做了内务府总管的小喜公公,心里倒也情愿。
  论亲疏,他不及自小伺候天子的丁公公。继续留在保和殿里当差,他就得居于丁公公之下。去掌管内务府,相当于替天子掌管私库,既得皇上信任,又是个肥差……
  吴公公做了二十几年的内务府大总管,每年手里过的银子一大把。在京城里置办了几处大宅子,买了丫鬟小厮伺候自己,比那些苦哈哈的低等官员还要滋润得多。
  当然了,他和贪婪胆大的吴公公绝不是一路人。平日里稍微沾些银子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事事听从主子的。
  真不知吴公公哪儿来的胆子,敢生出糊弄主子的心思。这是倚老卖老,想轻慢年少的宣平帝。现在倒好,落了个被打残双腿的下场。下半辈子就在床榻上躺着吧!
  小喜公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点库银。
  账目上的三百两存银先送去户部。然后,再清点账目,清除吴公公党羽,短短几日,就揪出了七八个贪墨了大笔银子的内侍。
  天子要处置臣子,得三堂会审。处置犯错的内侍就简单多了,一道口谕下去,一顿板子伺候。熬得过板子的留一条命,熬不过去的被当场就断了气。
  倒是又抄出了几十万两银子来。
  小喜公公满面怒色地进宫告状:“……这些个刁奴杀才,一个个胆大包天。什么银子都敢伸手。连太妃娘娘们的用度也敢沾手。”
  “奴才这一查处,已经查抄了六十万两银子。足够支应宫中几个月的用度了。”
  静养了几日的宣平帝,面色红润了许多,闻言哼了一声:“朕就这么放过吴公公,真是便宜他了。”
  小喜公公立刻道:“皇上饶吴公公一命,那是看在吴公公是三朝老人的份上。他这些年掌管内务府,不知贪了主子多少银子。这等不忠不义之人,皇上能饶得,奴才可不能轻饶了他。”
  “奴才这就派人去吴公公府上看看账本,让他将贪墨的银子都吐出来。”
  内务府的存银都给了户部,今年的皇庄税赋还没入库。怎么着也得“找”些银子,将这几个月先撑过去。
  主子要宽容大度,讲究体面。他是奴才,得揣摩主子心思,为主子分忧才是。
  宣平帝目中闪过一丝满意:“这桩事就交给你了。记着,别闹得太难看,留吴公公一命。”
  小喜公公心中有数了,干脆利落地应了下来。心里暗暗想着,要将吴公公这头肥猪的“油水”都刮出来才行。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