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候,皇帝给一个这么小的娃封了个“大捷候”,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抱着个小娃坐在宝座上,可见皇帝对靖王的儿女宠爱得紧,远胜于他对太子孩子的喜爱。
太子现下可有十几个儿女,可靖王只有四个,两儿两女,物以稀为贵,这孩子莫不是也是如此。
大总管笑着道:“新安郡主、辽郡王,带着你们弟弟妹妹告退吧!”
莺莺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见大总管对着她说,想来就是说他们,扶起鹭鹭,皇帝把怀里的泉儿放在地上,将他的小手塞到归朝手里,“你现在叫慕容津,你要做一个好兄长,照顾好弟弟,真心的疼他、爱护他?津儿,你可明白了?”
归朝似懂非懂,心里纳闷:为什么祖父唤他“津儿”,这是他的名字么?
归朝答道:“祖父,孙儿会对泉儿好,他是我弟弟。爹爹出征前叮嘱过我和姐姐,叫我们照顾好弟弟妹妹。我会给弟弟喂饭,不让他饿着;我还会给弟弟洗脸、洗手,让他干干净净的。”
“是个好孩子!”皇帝赞赏着。
所有的孩子小时候都是这等可爱、听话、乖巧,可长大了,就完全变了模样,就如太子,如大公主……他看着这姐弟四人,大的带着小的,一个牵着一个,太子、慕容琪和慕容莹,他们小时候也曾这样吧,为何长大了,太子就要致自己的骨肉弟弟于死地,就连亲侄儿都不愿放过。
四个孩子出了议政殿,立有嬷嬷、宫人将小的抱起,大的两个就跟着他们离去。
皇帝长叹一声,“各位爱卿,孩子小的时候,最是善良可爱,看到靖王的孩子都有了,朕……才发现自己真是老啦!”
崔左相揖手道:“皇上正春秋鼎盛,怎能说老了,否则臣等岂不更老。”
殿外,传来一块高亢的“报——”
信使飞快进入大殿,朗声道:“启禀皇上,八百里加急捷报!”
皇帝道:“说!”
“腊月初一黄昏,靖王领兵二十万,攻下启丹王城,活捉启丹皇族一百零六人!”
一声落,大殿上人声喧哗。
“靖王又打胜仗了,又胜了,哈哈……连启丹王城都给攻下来了。”
皇帝哈哈大笑。
又胜了,不到三个月,大燕将士就攻下了启丹王城,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全了,可见靖王这几年在北疆并没有白呆,更收拢了一批能人将士。
外头,又传来一声高呼“报!北疆连连大捷!靖王殿下收复太平城!”
这次来的信使一边跑,一边高喊着,进得大殿,“启禀皇上,北疆大捷!靖王麾下副将拓跋丑腊月初二晨袭太平城,活捉六万叛军,活捉慕容刚父子!”
朝堂上再次如同炸开了锅。
赢了!又赢了!
慕容琪一边夺下了启丹王城,一边活捉了慕容刚父子,这个功劳大了!
这是替皇帝扬威。
“哈哈……”皇帝大笑。
群臣个个都露出笑颜。
太子板着脸装出喜色。
慕容琪越是优秀,就将他衬得越是平庸。
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立贤不立庸,他除了占据“立长不立幼”这条,另两条,慕容琪都有。
这朝堂的风向怕是要变了。
皇帝朗声道:“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慕容琭、慕容琏听令!”
三人齐齐出列,“慕容琪、温鹏远等将士收复失地,征讨启丹,军功卓著,着你三人筹备军饷,择日送往北疆。令慕容琭、慕容琏为****使,代朕前往北疆犒赏三军!”
犒赏三军,自来都是收买人心的机会,皇帝没把这等好事给太子,也没给任何一位皇子,而是令容王世子与敏王的儿子代为犒赏三军,谁都知道,这二位可是太上皇夫妇养大了,而幼年的慕容琪因中毒体弱,在端仪皇后仙逝后,也养在太上皇夫妇膝前,这二人定是幼年时就认识靖王的,这分明就是皇帝在偏护靖王。
“臣领旨!”
大总管道:“有事议事,无事退朝!”
朝中的年轻官员们个个带着笑颜,尤其是寒门与异地籍名门官员,个个都跟过节一样,对于这位靖王慕容琪,在民间是颇有声望的,年纪轻轻行事果决,既有当今皇帝的果断,又有太上皇的仁慈宽厚。他们当然更希望慕容琪成为未来的皇帝,实在是这位皇子的心胸比太子宽阔得多。
太子什么都好,心眼太小,还是个爱记仇的,你什么时候说句话得罪了他,他不定什么时候就开始报复回来。
这怎么是做皇帝的,不能啊!
皇帝退朝,群臣们聚在一处议论纷纷。
“要我看,用不了多久,靖王殿下就要班师回朝了。”
“没这么快吧?”
“我们大燕既有虎将又有福将。”
旁的不说,温鹏远会打仗,而且是属于稳打稳扎的虎将。
再一个忠武候府的秦承嗣父子,那可是出名的福将,再难打的仗,派出秦家为主将,这也能顺遂打赢。
“东军都督、西军都督现下悬空,谁若在此战中立下不朽战功,便能得到两大世袭官职。”
近来,朝中留在京城的武将,个个都先行呈折请战,可皇帝没应,这才几个月时间,北疆那边就有好些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将领屡立新功,如同靖王麾下的拓跋丑,文武兼备的秦文,而今都成名将了。
拓跋丑此次夺回太平城,又活捉慕容刚,这个功劳可不小。
众人散去,慕容琳立在原处没动。
七皇子道:“三哥,散朝了。”
慕容琳道:“我要请战北疆,我自小在北路军营中长大,北疆打得如火如荼,可我却只能在此干等,我要请战!”
身为皇子,谁不想建功立业。
靖王拿下了王城,但捷报上没说捉住了启丹新帝萧元昌,如果拿住此人,其功不压于攻下王城。
七皇子沉声道:“三哥说得是,二哥在北疆数年,吃尽苦头,我们是兄弟,不能再留京城。我也去向父皇请战,请父皇恩允!”
☆、451 诈孩子
慕容琳勾唇笑道:“你且瞧着,阿琏、阿琭二人一到北疆犒军,事后定不会回京,而是会借理由留在北疆领兵打仗,就他们的性子,定想建功立业。我们是皇家的男子,自比旁人多几分守护百姓的雄心壮志。父皇有句话没说错:终止战争最好的法子,就是天下一统,无论是西凉还是启丹,就该归我大燕,令四海来朝,八方臣服,唯我强大,近邻才不敢欺耳!”
七皇子朗声大笑,伸手轻拍慕容琳:“三哥说到我心里了,走,我们找父皇去。”
两人跪在御书房外,请求皇帝同意他们所求。
跪了不到半个时辰,又有几位武将请战,有秦家初露锋芒的忠武候世孙秦晓耻,有兵部尚书,甚至还有杨家、萧家、崔家的年轻后生,这些少年皆是在军中有一官半职的。
皇帝原在御书房,听说京城的年轻武将们一个个坐不住了,纷纷请战。
他心情好啊!
没有什么比看到后继有人更令人欣慰。
皇帝对大总管道:“想请战北疆,自有机会。”他不由轻叹一声,“凤歌这丫头,真的病了?”
大总管笑道:“小马儿和任嬷嬷都说是疲惫过度,病倒了。”
皇帝可有些不信,“这丫头气性也忒大了些!她不许人唤她公主,得唤她‘江姑娘’、‘小江’,容王还说她性子像雪曦,要朕说,这性子就与容王十足的像,就只他们父女敢与朕对着来。容王想治莹儿的罪,朕不就是疼惜莹儿没治罪,他就称病不上朝了……”
皇帝连这事也知晓了,这不是小马私下禀给大总管的吗,大总管还叮嘱小马,在人前还是得敬称“公主”,毕竟封号与身份是皇帝赏赐的,这是莫大的天恩,也只江若宁敢这等放肆,若换成旁人,皇帝早下令拉出去,重则斩首,轻则杖责。雷霆雨露皆君恩,她居然敢罢免公主身份,至今百姓们谈到此事还津津乐道。
无论是江若宁还是容王,这不是都是借着事在耍性子。
大总管赔着笑脸,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容王有错吗?没错,人家有理有据弹劾大公主,这是一个称职的臣子。
凤歌公主有错吗?她的话也没错,至少御史、刑部上下的官员人人称赞,就连百姓也是支持的。
皇帝有错吗?似乎也没错,哪个父亲不疼自己的孩子,虽然孩子做错了事,可还是得宽容。
所以,他们都没有错。
大家各有道理,问题就来了。
“令兵部和户部抓紧筹备****,慕容琭、慕容琏二人尽快动身前往北疆,得让北疆将士过一个喜庆的好年。”
因到年节,各地上报的奏折都少了,一些小事六部皆可处置,就剩北疆的大事,可北疆连连大捷,也没什么操心的。
“老羊子,去把新平、辽郡王唤过来,朕与他们说说话。”
不多时,任嬷嬷与几名宫人簇拥着莺莺、归朝进了养性殿。
皇帝静静地审视着两个孩子,手臂一抬,任嬷嬷轻声道:“辽郡王,快去吧!”
近来,宫人时常对几个孩子说,“皇上是他们的亲祖父,是天下待他们最好的人,而他们是天下最尊贵的皇孙,皇上待你们多好,郡主现在可是有封号的一等郡主呢,多少人都羡慕不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