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琳不喜与他们斗嘴皮子。
太子每次都拿四皇子、五皇子当枪使,他自己站在后头观战,一副与他无干的模样。
“皇上驾到!”
大总管一声高呼,皇帝一袭明黄龙袍翩然而至。
百官海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总管道:“有事议事,百官禀奏!”
慕容琳手持笏片,朗声道:“儿臣有本要奏!启奏父皇,逆贼为祸北疆,儿臣愿带兵前往围剿。”
皇帝最得意的儿子还在北疆,现在再放一个去,他有些不放心。
慕容琳在四川办的谢氏圈地案很成功,恩威并济,软硬兼施,更拿下了四川大小官员二十三人,叛党谢氏在梓州或问斩,或从军肃州,不仅如此,慕容琳还将收没的良田发还百姓,剩下的良田没为官田,以两成的租子租给无田百姓,并督促当地府衙、县衙秉公办理《租契》。
慕容琳此举,不仅得到皇帝的赏识,也得到言官的夸赞,直说慕容琳颇有当年皇帝年轻时的刚正之风。
百官不知道慕容琳是容王的亲生儿子,只当是皇帝年轻时与莲贵妃在行宫所出,甚至还有人私下窜掇,建议慕容琳把太子拉下马,慕容琳却是闻而不听。
皇帝不紧不慢地道:“北疆已有靖王,还有镇北王父子,抚顺王先熟悉北疆战局,此事他日再议。”
皇帝不让三皇子慕容琳去,那他呢?七皇子迈入中央,“启禀父皇,儿臣请战启丹,愿助二皇兄一臂之力。”
兵部尚书道:“臣霍元豪请战太平城,愿从逆贼手里夺回城池,解救公主、救出靖王儿女。”
七皇子忍俊不住,“吃”的失声,见是在议政,立时板起了脸。
太子带着恼怒地瞪着七皇子。
四皇子则是摇头暗叹:太失礼了,人家在议政,他乐个屁啊,一副想笑而不再笑的样子,如果他在吃茶,定会一口喷出来。
皇帝道:“慕容琢,你告诉兵部尚书,凤歌与靖王儿女现下何处?”
你小子不是笑吗,让你来说正合适。
七皇子走上中央,朗声道:“两日前,凤歌公主带着靖王儿女、服侍宫人等十余人已平安回京,现,凤歌公主在行宫休养,靖王儿女已平安入宫,暂由莲贵妃、林德妃照顾。”
回京了!
太子心头一个机警,怎么会平安回京了?
皇帝此刻静默地透过龙冠珠帘凝视着太子的眼神变化,似要从中寻出端倪来。
这几天,群臣不都在说凤歌和几个孩子的事,甚至还有武将扬言要去太平城解救凤歌公主,前几日,太子更出骚主意,力举太子妃的弟弟领兵解救公主,还说若杨公子救回公主,建议将凤歌公主下嫁杨家。
皇帝险些没拿东西直接砸过去。
此刻,皇帝对大总管道:“宣靖王儿女觐见受封!”
大总管一声高呼,这声音如潮似浪,此起彼伏。
群臣们低声议论。
“凤歌公主平安回京。”
“不是说靖王儿女被掳劫?”
现在人家没事啊,到底是谁在胡闹编造。
皇帝朗声道:“各位爱卿,确实有人意图掳劫靖王儿女,然,凤歌公主一路追踪,终于将人平安救下!”他喝一声“刑部关爱卿。”
关霆往中央移了两步,“臣在。”
“劫持靖王府公子案主交予刑部彻查,无论这幕后之人是谁,定要给朕捉拿归案。”
这没弄错吧?
案子可发生在北疆太平城,离这里有三千里之遥,让他去捉劫持靖王儿子的人。
关霆不敢拒绝,还是高兴地应下,“臣遵旨!”
外头,传来了“靖王儿女觐见!”
由远而近,由低而高,直至大总管大喝“靖王儿女觐见!”
任嬷嬷、青杏等人将四个孩子送到议政殿外,任嬷嬷鼓励道:“大郡主,快去!那金殿之上的人,是你的亲祖父,就像早前嬷嬷教授那般行礼!”
就是四个小孩子,还有一个看着像是刚学会走路的奶娃娃,群臣有疑惑的,有猜测的,更有替太子担心的,皇帝要封赏这四个小娃娃,这摆明了就是要扶持靖王。
靖王夫妻在北疆沙场出生入死,又有人对他的儿女动手脚,皇帝这是说他就要保这几个小娃娃。
莺莺牵着泉儿的小手,归朝则牵着鹭鹭。
世人都道: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小孩子,尤其是鹭鹭和泉儿,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双明亮的眼睛还四下里张望,泉儿走了一截,看到人群里的慕容琳,突地抬起小手:“叔、叔,抱!抱!”
莺莺俯下身,低声道:“二弟乖,叔叔有事,现在不能抱你。”她自己弯腰,奋力地将泉儿抱在怀里。
莺莺也才六岁呀,这么个小姑娘要抱自己一岁多的弟弟,她搂抱着泉儿的腰间,那小腿离地面也不到一尺,硬是这样将泉儿给抱到了皇帝宝座下面。抱起来很费力,可这样的一幕,落在群臣眼里:姐姐爱护幼弟!竟有人不由得眼眶一热,露出感动之情。
归朝见姐姐抱着泉儿已经走到了,心头一急,也学了莺莺把鹭鹭给抱住,偏他与鹭鹭只差两岁,而他自己虽抱住了人,却不能抱起来,心头着急,突地对旁边的大臣道:“大叔,你帮我抱妹妹!”
这最近的是个御史,听他一说,伸手将鹭鹭给抱了过去。
归朝长身一揖:“谢大叔!”
群臣立时惊叹:“靖王的儿女好教养,小小年纪,就懂友爱,还知礼知节……”
太子紧握着拳头:这才多大的孩子,一个个就夸起来了。
他们不是该被劫走了,他不是下令劫不走人就弄死弄残,尤其是儿子,一个都不能留,那些个蠢货,到底是怎么办差的?如果靖王没儿子,看哪个臣子会支持他?
☆、450 赐名
太子冷着脸,身子僵硬,已一点不落地看在皇帝的眼里。早前他还只是怀疑,可这会子,越发肯定了。派卢平去北疆劫持孩子,还真是他做的。
莺莺让泉儿跪下,又扶了鹭鹭跪好,自己再与弟弟并排跪好,朗声道:“孙女(孙儿)拜见皇祖父!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小的,看着哥哥姐姐在磕头,也跟着学样,鹭鹭一磕头,因穿着太多,那小小的身子一歪便撞到了旁边的泉儿,泉儿原就不稳,立时像个球一般地滚了两圈,直逗得群臣瞧得想笑,这几个孩子着实太可爱了。
莺莺正在为难,她到底要不要过去把泉儿扶起来。
不想,皇帝已起身离了宝座,迈下丹陛,一把将滚在地上的泉儿抱在怀里:“这孩子有几分像靖王小时候,最像的便是这双眼睛。”他索性抱着孩子回到宝座,问大总管道:“礼部给靖王几个儿女拟的名字可到了?”
大总管一招手,立有小太监捧了个托盘过来,皇帝提了托盘上的笔,在莺莺的八字下勾了一个“潆”字,又在封号下面圈了一下,大总管朗声道:“皇帝有旨,靖王慕容琪之长女,赐名‘潆’,封号新平,赏一等郡主位。”
莺莺没弄懂这是什么赏赐,但嬷嬷教过要谢恩,重重一磕,“谢主隆恩!万岁万万岁!”
据太子所知,两个月前,皇帝特意下旨,赐封萧娜为靖王侧妃,靖王侍妾温双为承仪位。
一个亲王侧妃所生的庶长女,竟然也能得封一等郡主,封号新平。太子的嫡长女封号便叫“新兴”,这不是与他的孩子一样了。
“靖王慕容琪之长子,赐名‘津’,赏赐郡王位,封号‘辽’。”
莺莺冲归朝低声地说了,归朝磕了个头:“孙儿谢爷爷隆恩!万岁万万岁!”
辽郡王?
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皆是郡王位,现在靖王长子就封郡王,这只得个四五岁的小娃娃。
太子的身子更僵硬了。
他的嫡子也是郡王。
靖王的长子也封郡王。
皇帝给靖王的儿女如此高的封赏,这到底是何用意?
难道这是暗示:他要准备废太子!
慕容琪早在七年前就该死了,而今却又活过来,还要与他抢夺。
这决不是好事!
“靖王之次女,取名‘潞’封为二等郡主,封号‘新丽’。”
次女也赐名有封,便是皇帝的公主许多出生都没取名,如九公主、十三公主后来有功,才赏赐了名字,可靖王的女儿竟亦赏了名字。
莺莺用稚嫩的声音道:“孙女代妹妹谢皇上隆恩!万岁万万岁!”
皇帝是要补偿靖王?
对靖王的儿女未免封得太厚重了些,这完全是照着太子宫郡主公子的封例走的。
群臣们不由得心下猜测连连,难不成,皇帝是要准备换太子了?
十年前,可就闹过一回啊。
莫不是太子做了什么事,令皇帝不满?
大总管在皇帝握笔、勾画之后,又大声道:“靖王之次子,赐名‘泉’,封‘大捷候’。钦此!”
三个小娃儿又是磕头:“万岁万万岁!”
莺莺与归朝已经喊完,鹭鹭还在唤“万、万、万、万……岁!”喊完之后,将手指头含在嘴里,俏生生的看着周围,“万岁!”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