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所有的故事总结起来,都是神权可畏,人必须服从神。否则,就会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那样,被绑在山上受苦;或者,像绑架死神的西西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去推一块根本推不上去的巨石;更甚者,像极力避免命运的俄狄浦斯那样,阴错阳差的杀父娶母;或者像已经被放逐的帕里斯王子那样,带来亡国灭种的惨祸。”
后面的实在太惊悚,大家的脸色全变了。
商辂脸色惨白:“这是他们的神话故事里写的?”
汪舜华这才发现大嘴巴了,主要是这几个故事实在太有名,学生时代都学过。
荣亲王很同情的看着他们,终于有人理解了自己的痛苦!
章纶说了句“荒唐”,就想拂袖而去;好歹倪谦扯住了。
齐亲王咳了一声,他最初听的时候也觉得玻璃心碎了一地,此刻只好解释,大致是这么个故事。
章懋呸了一声:“母子乱伦,因色误国,简直带坏人!——你们整天传颂的就是这些故事!”
商辂也懵了:“这么孝顺友爱、爱护百姓,都称得上明君了,怎么会犯下这样的大罪!”
倪谦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一个涉世未深的王子被美色迷晕了头可以理解,但是他老爹也跟着犯迷糊!——居然去拐人家的王后,作死么?尤其十万大军出征十年,见人家长得漂亮,居然说打得好打得值,脑子秀逗了!”
杨守陈说了句:“这样不知廉耻、祸国殃民的荡妇,就该斩首示众,起码也该一根白绫赐死,她前夫居然原谅了她?国中没有女人了吗?”
李秉也加入了讨伐大军:“这要是传播开去,不知道带坏多少人!”
襄亲王也摇头:“这些蛮夷就是浅薄,除了看脸就是看蛮力,要么看出身,哪像天朝只看才德不问出处。”
群臣议论纷纷,第一次对现行的制度尤其科举制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骄傲。
汪舜华觉得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有点危险,于是截住:“当你们的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火时,我们的燧人氏正在钻木取火;当你们的诺亚乘坐方舟逃避洪水时,我们的鲧与大禹正在抗洪救灾;当你们的先民在向药神祈祷时,我们的神农正在尝百草——你们相信‘神爱世人’,老子则告诫我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切只能靠自己,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理由——我们向来是一个如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
赞玛提欧愣了,他还想说希腊神话和基督教不是一回事,但显然没人给他机会了。
襄亲王站出来:“太后所言极是——咱们这些人,敬神如神在,可如果这个神是个糊涂蛋甚至混蛋,咱们也是不认的——别担心谁怪罪,咱们还有佛祖道祖护着呢,就算不济事,大不了一起下火狱,反正孔孟先贤和祖宗都在哪里,怕什么呀!”
群臣狠狠点头,连忻亲王也说了一句:“皇叔说的极是。”
汪舜华简直有点想笑。
第311章 碰撞(四)
赞玛提欧懵懵懂懂的,很久回不过神来;直到海尔米斯提醒他,这才说起了古希腊先贤们的学说,自然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地圆说和地心说——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大地是球形的,因为他认为立体图形中,球形是最美好的;公元前3世纪,学者亚里士多德发现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因此认为大地是个球形;他还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与他同时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中论证了大地是一个球形。12世纪后,人们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的这些学说,因此当时有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
赞玛提欧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历史学家,但地圆说和地心说在西方影响很大。因为神在宇宙中心安置地球这个人类住的特别天体。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同时,也是全部的天体的主人。全部的天体跟着地球运动。由此构成了神学体系的骨架,成为正统的宇宙观。
赞玛提欧自然知道中国人信奉“天圆地方”,但是他功课做的很足,或者说八卦新闻听得很多,知道皇太后相信地圆说。此前太后也召见过,只是当时初来乍到,中文说的还不好;这会儿就拿出来说了,只要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那么宣扬上帝就容易多了。
这话一出,汪舜华的脸色很是淡定,但君臣的脸色变了。
别人不敢说话,襄亲王尬笑了一声:“原来你们那边两千年前就有这样的说法?”
赞玛提欧说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人都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依次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才带动了所有天层的运动。永恒的、神圣的天体只能相应于其高贵的地位作匀速圆周运动。人类居住的地球,则静静地屹立在宇宙中心。稍后的埃拉托色则用几何学论证大地是个球体,甚至测量出大地的半径。”
大殿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这洋和尚真会拍马屁!
当年汪太后提出了大地是个球体,被全国上下好一阵痛骂,甚至作为太后年老昏昧的表现要求尽早还政皇帝;后来随着天文学管制的放开,虽然大家相继发现太阳、月亮有可能是球体,但还是没有人肯相信大地是个球体。
汪舜华听了前半句简直想笑,亚里士多德,不就是中学课本那个错误的化身吗?据说是古希腊最学识渊博的人,可每次预测都要出错,除了衬托伽利略牛顿们的伟大之外,没什么作用;因此当初知道有人贡献了他的《物理学》《政治学》的书籍的时候,也没放在心上:本来资源就少,先翻译这位仁兄的作品,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谬种流传,反而招惹是非。
这时候一怔,原来亚里士多德也有正确的时候啊;想想也是,能被教科书盖章学识渊博,肯定不是个糊涂虫,那几个案例其实只能说研究不够深入,毕竟两千多年前的人,要啥啥没有。
本来还想说地球不可能是宇宙的中心;哪知道听到后一句,马上就愣住了,居然有这样的神人!
赞玛提欧介绍:“埃拉托色尼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非洲)三大洲和一个热带、两个温带、两个寒带等五个温度带;而且对五个地带的南北界线,均给予纬度的严格划分。他确定的回归线位置为23°。”
踏马的简直就是天才,与实际的只差半度啊,那是2000年前!
汪舜华简直想拍大腿了,好歹这么多人,忍住了。
听赞玛提欧接着说:“为了编绘新的世界地图,埃拉托色尼首先估算了有人居住世界的宽度和长度。宽度数值是沿通过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子午线测算出来的,结果是38000斯台地亚;长度数值则是沿着从赫尔克列斯之位至恒河河口一线来估算的,结果是78000斯台地亚。长度线与宽度线组成了地图的基础坐标,它们在罗得岛相交,然后,他在这两条基础座标线上,各选了一系列地点,分别划出横向的纬线和纵向的经线,组成了地图的经纬网格。”
“他发现离亚历山大城约5000斯台地亚的塞恩城,夏日正午的阳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而这时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应该没有影子;但是,亚历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却有一段很短的影子。他认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已知两地之间的距离,便能测出地球的圆周长。埃拉托色尼测出夹角约为7度,是地球圆周角的五十分之一。他按照弧长与圆心角的关系,算出了地球的半径约为4000斯台地亚。10斯台地亚相当于1英里,1英里约为3.2里,也就是说,1斯台地亚约为0.32里,那么地球的半径约为1600里。”
汪舜华马上止住:“不可能。如果大地的半径只有1600里,那么周长不过1万里,天朝南北两端的距离都不止这个数;要真是这么小,几大洲早就互通有无,何至于……要好几年才能从希腊来到天朝?”
还好反应及时,汪舜华咬了咬自己的舌头。
“更何况,他不是测出两个夹角为7度的城市距离5000斯台地亚吗?那完整的周长不应该是50多倍?”
赞玛提欧点头:“埃拉托色尼计算出的原始数值是其实是25万斯台地亚,为了符合传统的圆周为60等分制,将其提高到252000斯台地亚。只是觉得数值太大,不敢相信,这才取了个小一点的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