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老灶房恢复平静,吃饱喝足的汉们打了个饱嗝,跟薛川夫妻挥手示意回到家后,就跟自家婆娘起了薛家的事。
相对于田氏翻东屋翻儿媳的钱财,跟薛川两口的热情招待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看田氏都带着异样的目光。
这老太婆当初要没那么狠心,没那么作,现在享受好日的还不是她呢?
眼看着薛川盖新房,老薛家只有羡慕的份了。
夜里,薛家一片寂静。
东屋的油灯还亮堂着,张蔓儿亭亭玉立的身形立在桌边,执起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薛川就坐在一旁研墨。
看着张蔓儿头微垂,睫毛浓密,跟翻飞的蝴蝶翅膀,头发用一根金簪简单挽起。
看着她娇俏的脸蛋,那专心致志的模样,就让他心里荡起了一圈圈波纹,这种感觉叫做心动。
看着她为这个家忙碌,奔波,让他觉得很有归属感。
“相公,你看这是我画的图纸,咱们的房建成这个样可好?”张蔓儿将毛笔搁在砚台上,那明明灭灭的烛火,照耀着她的脸上,多了一层朦胧之美。
她将手中初步成型的草图递给他看,薛川看了看上面画的房,再看媳妇双眸泛着亮光,点头笑:“这房设计的挺特别的,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张蔓儿好歹也是个现代人,虽没在古代生活过,但也参观了不少古时候保存下来的名胜古迹。
这看的多,见得广,画出来就不在话下,她又不是建筑师,也只会纸上谈兵,具体还得他们来操作。
这块地基不错,面积也大,若不好好设计一番,总觉得暴殄天物。
张蔓儿图纸上画的农家院,跟村里那些瓦片房截然不同。
那些建筑太单调,她要与众不同。
院用二米高墙围起,堂屋,灶房,杂货房各一间,三间卧房,院的角落有茅厕,停牛车专用的车棚,一块菜地,还要种两棵桃树,再挖一口水井,洗衣台什么的都设计齐全了。
在弄些花草,放一把摇椅,等晚上夜色撩人时,躺着数星星。
这么一看,一副悠闲的田园生活跃然纸上。
薛川伸出修长的手指,在图纸院墙处的一扇拱门处点了点:“媳妇,这个门做什么用的?”
看来他看的还挺仔细的,连这个门都注意到了。
张蔓儿眨巴着眼睛,冲他笑笑:“这地基咱们不是量过吗,面积挺大的,我想顺道盖个鱼罐头作坊,不用多大,就一个堂屋那么大,再加个灶房就成。”
原来从这个拱门过去是作坊,媳妇想的真周到。
这么一算,盖房,良田,地基,一百五十两绰绰有余。
“媳妇,那余下的五百多两,你有什么打算?”
张蔓儿道:“镇上的门面,你看的怎么样了?”
“看过了,咱们卖吃食的,不用太大,大约三百两到五百两的门面即可。”薛川迎上她探究的目光,认真答道。
张蔓儿点点头,这门面,估摸着二十来个平方差不多了,到时装修的特色一点,吃的品种增加一些,就差不多了。
“行,咱们先把铺的事落实下来,房是个大工程,估摸着要建一个月吧?”
张蔓儿完,随即想到什么又在图纸上修修改改,薛川可就不依了,直接将她从凳上抱起来。
对上她低呼的唇瓣,薛川道:“媳妇,这地基光是清理杂草,铺平都需要两天时间,这图纸咱们慢慢修改,不急于一时,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声音沙哑了几分,灼热的呼吸喷洒在她的脖颈处,惹的张蔓儿直躲。
人被他压倒在炕上,衣裳翻飞间,唇瓣被他堵住……
张蔓儿哭笑不得,他的重要的事,就是吃她……
次日,一大早。
张蔓儿醒来时,身旁已不见薛川的身影,估摸着他是去镇上了。
起来洗漱一番,吃了锅里他热好的早饭,张蔓儿就看见扛着锄头,铲过来的几个汉。
“薛川媳妇早。”
“弟妹,早啊。”
张蔓儿回道:“大家早啊,你们这么快都来了,吃早饭了吧?我相公,这两天主要是清除杂草,把地基填平。”
薛川过,每一天都要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分配任务,这样才不会耽搁进度。
“放心吧,薛川媳妇,昨个薛川就交代过了,大伙都晓得怎么弄,那我们先过去忙了。”几个汉咧嘴完后,就齐齐扛着工具往村口方向走去。
一到了那块空地上,就开始除杂草,挖土,填平。
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叫骂声起伏
张蔓儿在灶房里洗碗筷,薛阳走过来,清朗的声音唤道:“三嫂。”
他今个特意穿了一身破旧,打有好几个补丁的衣服,张蔓儿抬眸看着他,恍惚明白了什么:“薛阳,怎么了?”
“三哥是不是去镇上了,盖房这么大的事,没个男人看着也不太方便,爹让我过来帮忙的。”薛阳挠了挠头,实话实,特意明了薛老头的意思。
这有人帮忙,还是靠谱的薛阳,张蔓儿自然求之不得。
“那就麻烦你了,工钱跟他们一样。”
对于张蔓儿这样客气的反应,薛阳不太高兴,眉心一簇,眼眸一沉,有些气恼道:“三嫂,你再这么客气,我要生气了。什么工钱不工钱的,一家人算的那么清楚作甚。”
完,他就扛着铲,锄头,气冲冲的往地基那边走去。
张蔓儿看着那抹挺拔的身影,有瞬间的呆愣,片刻之后笑了笑。
这个薛阳,还挺有意思的。
行吧,不要工钱就不要工钱,等他成亲时,备上一份大礼就是了。
偌大的地基,杂草丛生,用石将这些凹凸不平的地方填平,都花了两天时间。
薛川每天依旧去镇上做工,傍晚回来时,就会在新房这边查看进度。
给村民们开的工钱是八十文一天,包晚上的一顿饭,这晚饭过后,薛川就会跟他们讲一下明个的进展。
并将张蔓儿反复修改后的图纸,给他们细细解,要按着上面的样式建造。
至于买土砖,买沙石都是薛川在镇上谈好了,那些铺里的伙计直接送货上门,再由薛阳现场验货,监督后,张蔓儿付钱。
新房在热火朝天中慢慢建立起来,薛川这几天在镇上一有空就出去打听,就为了找个合适的铺。
张蔓儿天天查看新房建造进度的同时,也忙着腌制野蒜跟咸鸭蛋,原本空旷的灶房里,堆满了一坛坛的罐。
为了保证咸鸭蛋的口感,张蔓儿做了两批,一批是速成的,按照端午节那次的方法,十天就能吃。
还一种就是从上山专门挖了黄泥巴,捣碎成粉末,放在瓷盆里,混合着盐水成了一堆黄泥酱,在将一个个鸭蛋放里面滚一层,再搁在罐里,密封后,一个月后就能开卖。
这种方法做出的咸鸭蛋,那可谓是真正的好吃,卖价上自然也要贵一些。
这在家里头一天天忙里忙外,张蔓儿恨不得将自己掰成两份,当两个人来用。
忙完这些,张蔓儿就煮了一锅金银花茶,倒在木桶里,提着就往新房走去。
这天气热,干点活容易出汗,多喝凉茶以防中暑也能解渴,看着这些在高温下干的热火朝天的汉们,一个个光着膀晒的黑黝黝的,张蔓儿暗叹这挣钱不容易呢?
尤其是薛阳,那原本麦色的肌肤,这会都变成了古铜色,少了一抹阳光,多了一抹男人英气。
他率先看到了张蔓儿出现,乐呵呵的跑过来道:“三嫂,你怎么来了。”
“哦,给你们送凉茶过来,以后我每天都煮一桶,你们渴了就喝。”
“好咧,还是三嫂想的周到,那我拿过去了。”薛阳笑着将这桶凉茶提过去,招呼着汉们喝茶。
大家都拿着自带的瓷碗,争前恐后的倒着,那畅饮的架势,颇有几分喝酒的豪气。
张蔓儿打量着新房,不过是几天功夫,原本杂草乱生,坑坑洼洼的地基已被填平,灰色砖头墙都砌了一米多高。
整个大体的新房轮廓,已经有了一个雏形,这么看着,跟图纸上出入也不大。
村里的房大多是黄泥墙茅草顶,盖得起瓦片房的基本都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家富户。
张蔓儿买的这块基地,位置好,又宽阔,再加上不按照村里的规格来,独自设计,自有一套特色,这路过的村民,都会好奇的张望几眼。
薛家的房,看起来挺特色的,是按照城里的房建造的吗?这也太豪气了,得花多少钱呢?
这一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后悔。
老薛家必定是后悔的,某些曾嫌弃薛川穷的,肠都要悔青了。
比如这白巧荷就是其中之一,三天两头往这村口跑,心里装的什么,村民们都心知肚明。
这不,这人就经不起念叨,这刚一,就见白巧荷穿着碎花衣裙翩翩而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