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尚书刚刚已经听大管家说了一些,只是没有文修说的这么详细,不过,心里却不再吃惊了。在等待文修过来的这段时间里,楚尚书心里,也是千回百转,思索不停。
此时他静静地听完了文修的叙述,沉吟半天才道,“近几日陛下圣体违和,并没有上早朝,至于荣郡王的行文,估计还没到。你们这是日夜兼程的往京城跑,送文书的人却不会这么拼命,肯定是没你们快的。不过,估计着也就是这一两天了,本官要好好想一想,尽量想办法把荣郡王的奏折压下来,然后再做处置。”
楚尚书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对于官场的一些事情最是清楚不过了,尤其是当今圣上的脾气,他更是了解。这种事情,一旦传到皇帝的耳朵里,那文韬可就真的够呛能够活命了。皇帝最是忌讳提起当初的事情,不管是真是假,只要一提起来,就会翻脸不认人的。
“这件事怕是不太好办,关键是当今圣上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事情。唉,韬儿肯定是被人陷害了,他年纪轻,哪里知道这些厉害?再加上有心人故意歪曲事实,只怕是真的不好办呢。你们二人现在这里住下吧,我即刻便去找人,想办法打听一下,荣郡王可有什么行文送回来。”楚尚书此时也想不到太好的办法,就只能先安顿文修他们了。
文修却是摇摇头,“不用了,我们在京城还有落脚的地方。住在这边,怕是不方便,还会给尚书大人带来麻烦。毕竟,顾家跟楚家在明面上,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大人,这件事就得拜托您了,文韬他的性命前程,全在大人的身上。”
“原本我等从家离开时,舍妹还让我们带了信,送给京兆府同知夏大人的。不过,在下怕夏大人也是力所不及,况且万一走漏了什么消息,反而不好。尚书大人,还请您尽快处理吧,不然的话,真的是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呢。”
文修并没有答应留下来,住在楚家,他会觉得各种不方便。顾家在京城虽然没有产业,但是阿禄却在京城的,他们可以住到阿禄那边去,也方便自在。而且,一旦京城里有什么风声,他们在外面,知道的事情说不定更多些。
楚尚书看了看文修,过了一会儿才点点头,“也好,既然你们有落脚的地方,那我也就不强留你们了。这件事,暂时先不要让夏同知知道,目前还没有风声传出来,就是说明荣郡王的行文还没到,此时知道的人越多反而坏事。若是将来事情真的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再想办法找人也不晚。”
“顾家照顾韬儿七八年,这份情谊,不管是林家楚家还是曹家,都会铭记在心的。韬儿是林家唯一的骨血,也是曹家唯一的外孙,本官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一定要救出韬儿来的,这个你们放心。”
楚尚书这话,当然是要让文修安心的,“永安,你送两位小哥儿去他们的住处,记下来地址,以后有什么事情,还得你过去。另外,给他们留下一些银钱,这京城里处处都花钱,两位匆匆忙忙的出来,怕是也没有预备多少盘缠,千万把他们安顿好了才行。”
倒不是这楚尚书冷情,顾家人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他都不肯留文修等人住下吃饭。而是楚家和顾家的关系,实在是不宜被人知道。假若留下文修二人,接下来楚尚书又为了文韬的事情奔波,难免会让人察觉出什么来,那样,事情怕是更不妙了。楚尚书要出手救人,必须隐秘。不然的话,恐怕是没把文韬救出来,反而还要暴露文韬的身世,进而连累到楚尚书了。
对于这些,文修也是明白的,所以刚刚他就没有答应住下来,此时闻听楚尚书这样说,便摆摆手,“我们从家里出来时,带了足够的银钱。再者,舍妹在京城中尚有一些产业,足以支撑我二人的花销。这个就不用尚书大人费心了,还请尚书大人尽力救文韬出来吧。”
“文韬是个有大才的人,才十七岁就中了举人,并且是头名的解元公。若是明年能够参加春闱,中进士也不在话下的,林大人夫妻,还指着文韬将来想办法救回来呢。大人,文韬不光是大人的外孙,更是我顾家的儿郎,在下等着大人的好消息。”
文修说着,便朝着楚尚书再次行礼,然后就跟着大管家,一起从书房里出来,径直离开了楚家。大管家想要送文修他们去找文禄,被文修阻止了。文修把文禄的地址告诉了大管家,然后就跟文福二人一起离开,直接去了文禄的住处。
大管家转身回到了楚尚书的书房,“老爷,这件事你看要不要告诉表小姐和表姑爷啊?”
楚尚书摇摇头,“不可,千万不可,这俩人也是咱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西北救出来安顿在城外的。若是此时他们知道,他们唯一的儿子被抓起来了,怕是这两人能发疯。先别说,瞒着别说,我先去想办法。尽量打听荣郡王送回的文书之中,有没有这相关的事情,然后再做处置吧。”
楚尚书说到这,不由得叹气不已,“唉,这一家子也是,眼看着就要团圆了,不成想,又闹出这样的事情来。此事说大就大,说小也小,全都看陛下的一念之间。只是最近几天,陛下这圣体违和,情绪也不好,十分暴躁易怒。这个时候若是真的提起此事,韬儿真的是凶多吉少啊。”
☆、592.第592章 各执己见
文修和文福从楚家出来,一路便来到了位于南城的一处宅子,这里,就是文禄的住处了。京城之地,居住不易,文禄的这宅子,也是最近两年才买下来的,两进的院子不算很大,当时也花了不少银两。
文禄和如月已经在这边好几年了,现在算是正经的安稳下来。如今俩人也有了三个孩子,家里雇了几个仆役,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文修和文福都是曾经来过这边的,所以轻车熟路的就找到了地方。文福上前敲门,里面守门的人一看,知道是顾家人来了,便赶紧的让文福和文修两个进去。另外就朝院子里喊了一声,“老爷,辽东府顾老爷府上的大少爷来了。”
文修一听这热的话,心里就抽了一下子,这都什么称呼啊?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算了,不去管了,啥称呼的都不要紧。
那门房的话音刚落,就见到前院正房里急忙的跑出来了文禄和如月,文禄一见到文修,当即惊喜不已,“公子,阿福哥,你们怎么来了?之前也没听说你们要来啊,快,赶紧进屋说话。”
文禄瞧着文修和文福二人的模样,心中也是有些奇怪,不过却并没有问什么,只是热情的扯了二人,赶紧进了屋子。如月抱着他们家的小闺女,此时也没说话,只是转身去厨房,通知厨娘多预备些晚饭。另外又吩咐了家里的丫头,赶紧把客房收拾出来,预备文修他们住着。
等到文修文福进屋坐下,文禄这才问道,“公子,可是家里有什么急事不成?”文修二人的模样时瞒不住人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俩人这是拼命赶路赶来的啊。
文修点点头,“家里出事了。”说着,就把文韬的事情跟文禄说了,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顾承勇和冯氏也被抓起来的事情呢。
文禄一听,吓得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哎呀,这怎么会呢?二公子绝对不会做出那样的诗来啊,这肯定是有人诬告陷害呢。不行,我得去找安老爷,让他帮忙,出面斡旋一下子。”文禄说的,是安昌盛的弟弟。
文修摇头,“这件事暂时还不能惊动太多的人,我已经去见了楚尚书。如今还不见有郡王从辽东过来的行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将行文压下,这样可以在不惊动皇帝的情况下,想办法解决。”
“不过如今最怕的,就是郡王的行文直接从太子那边走,那样的话,怕是就不好办了。阿禄哥,咱们先别急,稍微等一等,如果不行,再去请安大人夏大人等人出面。”文修对于这些事情也不是很懂,不过既然楚尚书说了他会尽全力,那么暂时,就没必要再牵连其他人。毕竟,文韬是楚家的亲人,楚家绝对不会不管的。
文禄听了文修这么说,便又坐下来,“那也好,楚尚书毕竟是入阁的老臣,人家比咱们有见识的多了,这些事情,还是得听人家的。那公子就安心住下来吧,这样的事情,恐怕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有头绪的。咱们慢慢打听,慢慢想办法吧。”
事已至此,不是谁着急就能解决的事情。文修和文福就这样住在了文禄的家里,等待着楚家的消息,同时,也密切关注着京城的动向。
楚尚书在文修离开之后,就派人出去,找了几个一直都关系不错的人,暗地里打听太子和王相那边对的动静。得到的消息里面,并没有关于辽东荣郡王的,这样,倒是让楚尚书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下。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楚尚书想的那么容易。就在第二天,众人正在一起商议朝事之时,王相突然接到了荣郡王的行文,其上便写了关于文韬的事情。因为皇帝最近身体不算很好,早朝也就没上,都是王相与陈相率领各部的尚书侍郎等人,一同商议处理事情。有要紧的奏章,才会上呈于皇帝。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