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红楼]彼岸繁花 强推完结+番外 (林一平)


  李尚书激灵灵地打个冷战,信,他太信了。自己凭什么要给别人背锅,让自己在史册上留下骂名、子孙后代断绝了生路呢?
  他当机立断地表示同意摄政王的查账。
  贾政被调去都察院,跟着都察院的官员,开始审察户部的帐。这一查就是三年多。
  这期间发生了不少次,户部帐本被火烧、水浸的危险事件,都被都察院、兵部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的防备给挡住了。而伸手想火烧户部帐本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摄政王关去天牢。
  郝尚书在“徒明帝”第三年的时候,提出致仕。贾赦笑嘻嘻地挽留。
  “郝尚书啊,您离七十岁还有几年呢。都察院都在忙着查户部,你怎么也要等他们倒出手,能给你做离职审计了,才能致仕吧!”
  “摄政王,下官一直在吏部,可没有想户部那样涉及钱财。你有什么好审的?你不要把谁都当成了贪污的官吏。”
  “你不贪污,可你敢说没受贿?没有钱权交易?就说你六十大寿那年,你收了多少万的礼金?凭什么啊?”
  是啊,凭什么?凭着是吏部尚书吗?
  郝尚书气得与贾赦拍桌子,“恩侯,这几十年我待你一直不错的,如今你要逼死我吗?”
  郝尚书还真有与贾赦拍桌子的底气。他曾经给太子和贾赦讲过几年学,也是他俩的师傅之一了。而且就如郝尚书所言,他对贾赦是一直不错的。这三年多,他作为首辅,也是积极调和贾赦和文官的关系,配合贾赦把各项政令推行下去。
  “郝尚书,就是因为您一直待我不错,我才不想您留下骂名的。您如今致仕一走,您没权利了,您当都察院那些人倒出来空不会去查您?致仕就算完了?您儿子孙子以后呢?都察院憋这要立功,您还是把自己抖落赶紧再致仕,以后圣人也好用你孙子不是!”
  得,这是威逼自己了。贾赦如今是一肚子的坏水,可不像读书的那时候,任何事情直来直去的好对付了。
  郝尚书叹口气,为了孙子怎么也得低头了。
  “恩侯,你说,你想达成什么目的,老夫该怎么做吧。”
  “很简单啊。我要吏治清明,我要尽可能减少贪官污吏的存在。”
  贾赦巴拉巴拉把自己的那一套计划一说,郝尚书目瞪口呆。
  “恩侯,你这是要全天下的官吏,都对我恨之入骨吗?断人财路,可等于是杀父之仇啊。你你你……”
  郝尚书你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来,他垂头丧气了好一会儿说:“恩侯,就是你孙子做了圣人,这仍旧是徒家的天下,你犯得着这么干吗?你这是要与全天下的官吏为仇啊。”
  “嘁。”贾赦蛮不在乎。“郝尚书,我要是想讨好这天下的所有官吏,就沿袭庄武帝的旧政就可以了。您做首辅的知道,如果那么下去,大景还能不能再有百年可期。前朝覆灭的旧事,还是您给我和先帝讲的呢。”
  郝尚书点头,贾赦提起他讲过的前朝破灭之事,让他心虚起来。
  “郝师傅,我要那么做,就是坑自己的孙子了。您说我这做祖父的,以后愧不愧啊?要是我辛苦二十年,等‘徒明帝’执政的时候,我这做祖父的,能交给他一个海晏河清、吏治清明、百姓富裕的大景,就像您百年后要给孙子留一个好基业一样。您想想,我说的是不是、对不对?”
  郝尚书的致仕收了回来,他被贾赦说服了。跟着他清理家业,把昔年收到的礼品册子,主动拿去都察院,借着冬季降雪,在京城和江南做了几次拍卖,拍卖所得的银两,郝尚书劝做了善款,赈济雪灾的难民,又在家乡、京畿等地建了数个学堂、慈济院。
  然后,他在春节前最后一次大朝会上本,建议朝廷规定官员收受礼金、礼物,单次不得超过二十两银子,全年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两。超过的数额要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与朝廷,违例或隐瞒不上缴的,按贪污受贿治罪。
  作者有话要说:  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怎么会不明呢——不是贪污就是受贿,只看当政者想不想吏治清明罢了
  …… ……
  推推小朋友的文
  [综英美]《我家兵人说话啦》by一只白白,治愈系软妹养超英兵人日常


第541章 红楼贾母90捉虫
  朝堂上立即如开锅了一般, 交头接耳,喧哗声越来越大。
  没有圣人的朝堂,监察御史看摄政王笑眯眯地看着朝臣议论, 也不出声制止。郝尚书略有些为难,这大景朝可是摄政王之下就是自己了, 一个提议被这么多的人反对,虽是意料之中的,也有些接受无能。
  最后他清清嗓子, 示意监察御史, 在朝堂清静下来以后, 郝尚书开始点名发问了。
  “齐尚书, 你来说说贪污受贿该不该用国法设置数额禁止?”
  礼部齐尚书见首辅在这样的场合问自己,只能说应该了。但他聪明地加了一句, “郝尚书, 受贿的具体数额划定是多少, 是不是要大家共同商榷?”
  话音消失, 朝堂又喧嚣了起来。
  贾赦等了好一会儿之后, 才把手往下一压, 制止了朝堂上的喧闹。他早就了悟了一件事儿,大朝会就不是议政的地方,只适合把要做的事情散布出去、让朝臣们先心里有数。要讨论什么事情、最终做出个什么决议出来,那只有在六部九卿和那十几个王爷、国公共同出席的小朝会上。
  把朝廷要治理贪污受贿的风,吹到有直接关联的五品朝臣耳朵里之后,贾赦果断地宣布大朝会结束。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人, 顾不得疲累跟在贾赦身后往文渊阁去。这是小朝会的开会地点。
  至于乾清宫是属于圣人的,贾赦从领了摄政王,就没有在那里处理过朝政。太上皇既往喜欢用的养心殿,也和乾清宫一样关闭了。
  贾赦听从母亲的意思选择了文渊阁,反正他不想夺那个帝位了,在那里处理政事都一样。而朝臣对贾赦选择文渊阁,回避养心殿、乾清宫,也都明白他对帝位的回避之心。
  除了南安郡王,谁都对贾赦不往前走那一步感觉不错。就目前这样,没有圣人需要大家三叩九拜的,都认为挺好的。
  等所有人落座以后,贾赦把郝尚书的折子拿在手里,开始表明自己的立场。
  “户部既往五年的帐本,基本审核结束了。李尚书,您来说审核的结果?”
  李尚书羞愧地站起来,把准备好的折子摊开,户部的黄侍郎看着李尚书为难的样子,上前接过折子,自己一板一眼地念起来。
  这个折子是李尚书和他的两个户部侍郎共同写的。
  折子念完后,贾赦问了一句话,“你们户部多次指责兵部的将军领空饷,但庄武帝批给给兵部的兵饷,为何户部要按例扣下一成?这个例是从哪里来?扣下的银子去了哪里?如果没有空饷撑着,士兵就要实打实地少一成月俸。”
  贾赦停停又说,“如果你们扣下的那一成兵饷,退还给了朝廷,你们指责兵部吃空饷是公心。但李尚书,您说说这五年来,各种项目扣下的的、近百万的白银在哪里?”
  谁都知道户部的堂官日子过得舒服,无论是往里的拨款,他们都要按例扣下一成甚至更多。现在摄政王问道他们头上,张口就是累计了百万两的白银,饶是户部这几人都家资不菲,也不敢表态自己能全数退回分到自己荷包里的银子。
  谁都知道户部属于集体贪污,谁都知道户部这样的贪污已经有百余年,是朝廷上下不宣的秘密,但贾赦就这么把事情扯出来,抖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户部全体没脸不说,怎么解决这事儿,才是真正的难题。
  二三十个重臣,都抿紧了嘴巴,谁都不吭声。
  贾赦问李尚书,“这百万两的银子,你们准备给朝廷、给徒明怎样一个交代?如果过得去的话,你们户部再往前的帐本,就不再审察了。”
  这也是母亲反复交代给他的法子。往前追讨五年,属于李尚书能接受的。要是往前十年,从他接受户部尚书去算,他府上消耗的那些,他还不出来,逼死他又能如何?贪官是制度造成的,换谁做户部尚书,不改了制度,也还是任何下拨的款子都剥皮,所有的户部官员按官职分润。
  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收回一笔,然后改变户部“剥皮”的惯例,建立新的下拨款项、审核制度。
  李尚书在心里嘀咕,你那宝贝孙子徒明在哪儿,天晓得。可是贾赦要的交代,他无法、也不敢拖延。
  摄政王选择在小朝会揭穿此事,是给他留脸、给他们户部所有的官员留脸。要是在大朝会上掀开,他得羞愧得立即去死。五年的时间,不查不知道,他所管理的户部,就得了不该的分润银子有百万两。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从进了户部,就按例分得的银子是属于贪污、属于赃款。
  他现在就是当场触柱撞死,污名也要跟着他一辈子了。
  李尚书老脸通红,站起来回答贾赦的问话。
  “摄政王,户部有这些年所有人领得分润的细账,下官按账目追回这些银两缴回朝廷。”李尚书看看所有人的脸色,加了一句,“这些银两,会在上元节之前交回国库。若有不能归还银两的人,按照从朝廷借款,补写借据。”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