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必安收敛心神,不再说话,闷头往前赶路。
林夕不是第一次来地府了。她跟着谢必安往前飞奔,突然之间好像穿过了一个无形的阻隔,之后的天空和四周即刻发生了改变。
明月消失了,树木也消失了。原本是秋季的明月高悬的微冷温度,却一下变成了冬季的冷寂了。
身周立即缠绕了无尽的冷炁。
整个天空如一砵子的浓墨泼洒过去,远远近近都是深深浅浅的黑暗。衰草泛着冷萋萋的惨淡灰白色,树木也脱光了叶子,裸在黑暗之中。
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上,有数不清的鬼差,用链锁枷了新鬼,拖着往前急急奔走。身边不时会有提着幽幽鬼火灯笼的鬼吏鬼差们飘过,他们见到谢必安立即停下来行礼。而与谢必安同行的林夕,让这些鬼差们诧异不已。他们一边给白无常行礼,眼神却一边不停地往林夕的身上瞟。
几次之后,林夕也烦了,她轻抬手指在面前罩上一块白纱,抖抖衣袖,身上的衣服化成与普通质地的白布衣服。这般幻化后与谢必安的穿着,协调一致,二人加快速度往枉死城赶。
远处模糊的城池快速地在林夕的眼里变得清晰起来,这城墙看着与人间的也别无二致。只是城墙上挂着的骷髅头骨,把城墙显得阴森可怖了一点儿。沿着城墙是三丈宽的护城河,河里水流寂寂无声。所有向前赶路的鬼差,到了城池附近,都安静地站在离河水有段距离的地方,生怕被推入河中。因那河水非同一般,掉进去就再也没可能浮起来的。
高悬的吊桥,因为子夜降临,开始缓缓下放。谢必安的到来,使得守候在离吊桥最近的鬼差都慌忙地退让出一条道路,让与谢必安先行进城。
在他们的身后,无数个的新鬼在接引小鬼的吆喝下,开始排队,等着进入枉死城。待进城去的新鬼,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在人间活够阳寿。进去后,会被审核一生的功过是非,领取相应的赏罚,并在枉死城里过完阳寿尚余的部分,而后各奔西东。
进城以后,谢必安放慢了脚步,领着林夕往接引司去。他一边走一边对林夕说:“荣国公夫人贾史氏,因前辈子的功德,得投胎保龄候府后嫁入荣国府为国公夫人。”
林夕点头,“荣国公夫人前世功德不浅。”
贾母微微摇头,“上人,谢大人,老身还是功德修的不够,才要拜托你们的。”
林夕微晒,她现在觉得贾母的做法,是没有别人置啄的余地了。个人梦个人圆吧,吃多了嘴欠的惩罚了,还是少评说别人为好。
“国公夫人自谦了。我们也不是免费做事,只要付出足够的功德,没有圆不了的梦。”
“是吗?只要付出足够的功德,没有圆不了的梦?”
炸雷一般的声音,在三人的头顶响起。
林夕停步,谢必安也停住了脚步,二人看向那路边站立的大汉。见他身高体健,气度恢宏,习惯睥睨众生的眼里,流露出迫切的渴望。
谢必安笑笑问道:“观君气度不凡,枉死城里未曾见过啊。来来来,到接引司里详谈。”
这样的谢必安让林夕很诧异。他笑笑解释道:“欲求大道者日益减少,世人多重眼前利益,而不想修来世功德。三千小世界的凡人,被酒色财气迷醉愈甚,导致地府里的十八层地狱,扩了再扩。地府现在也急需有功德的人来支撑,才能够使得天上地下的层次稳固。”
那大汉闻听此言,遂跟在三人身后,林夕屈指欲掐算这是个什么人物。谢必安立即阻止。
“上人,有时候余点悬念,会更有意思的。”
林夕一笑也不坚持。只看那大汉的穿着、气度,也应该是一方霸主般的人物。
到了接引司,贾母在自己许愿的册子上,注入一丝魄力。清亮亮的光华瞬间隐入册子里,而她本身的精神却肉眼可见地萎靡了一点儿。
“谢大人,老身想将每个红楼小世界里的荣国府命运,都改成林夕上人所达到的那般,老身十世所累积的功德可够?”
谢必安翻着册子计数了一番,然后遗憾地对贾母说:“荣国公夫人,这样的大改变可不是林夕上人改了一个小世界所需要的功德数量。你就是魂飞魄散也不够的。”
贾母伤心之下,气色萎靡的更厉害了。
林夕劝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已经尽力了。”
“唉,上人,老身要是像你那般做就好了。”贾母的语气复杂,充满了惆怅、伤心、不甘、悔恨。
“我是知道了结局,且我在替你圆梦之前,还曾经替太子圆了夙愿。不然哪里会这么容易实现你的心愿。”
林夕这话一说,贾母的神色就放轻松了一点儿。
谢必安劝道:“老夫人要是愿意转世投胎,凭你此身累积的功德,还是能去不错的人家的。若是你不急着转世,你也可以在地府逍遥一段时间。你的后辈子孙给你送的冥币,足够你过上不次于国公夫人的日子。”
贾母点头,“老身还是在地府多住些年,等老大老二吧。或许他们以后的日子拮据,老身还可以帮衬他们等到投胎的时候。”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活着照顾着,死了以后还挂念着。”
谢必安招手叫来一个鬼差,让他领着贾母去城里安置不再赘叙。
贾母离开后,谢必安把贾母注入册子里的魄力光华,分出一缕给林夕。林夕收了以后,直觉这魄力纯粹,不同与自己凝炼的,好像比自己的更纯粹。
“谢大人,这魄力有什么说道吗?”
“这是地府的混元册,任何鬼魂的魄力进入后,都会被涤尽尘埃,变得精粹清纯。上人求长生大道,是不可少了锤炼魂魄。要是多得这样净化后的外来魂魄,对修行也有益处的。”
处理完贾母的事情,谢必安问一直跟着他们的大汉。
“现在可以说说你的事情了。请问你怎么称呼?是什么人?有何梦待圆?又能付出什么样的功德?”
“吾姓子名受德,史称帝辛。”
第544章 殷商离恨2
“你是帝辛?商纣王?”林夕和谢必安吃惊之下, 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是帝辛?商纣王是什么?”那大汉皱着眉头不解地问。
“嘿嘿,嘿嘿。”
林夕和谢必安都有些不好意思。
“谢大人,你来说吧。”
谢必安尴尬, 搓搓手,请帝辛坐下, 喊了鬼差进来上茶。茶是极品的九阴凝珠,对以修炼魂魄为主的鬼修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只是因为这茶生在极地最里面, 每年的产量很少, 能分到谢必安这里的也没有几两。
茶香弥漫, 帝辛比林夕和谢必安还沉得住气。三千年不舍昼夜的修炼, 让他已经快踏入鬼仙之境了。他也是听说了地府有了新政策,才来枉死城这边打探消息的。
添过二遍水了, 茶香也弱了一点了, 谢必安躲不过了只好开口。
“商纣王是周以后的史书对您的称谓。”
帝辛略略皱眉, 面露不快之色。
“吾为帝, 何以周以后的史书以‘王’称吾?”
准地仙的压力, 扑面而来。
谢必安扛不住这压力, 林夕也自顾不暇。她无余力去救谢必安,赶紧开口替谢必安说话。
“帝辛,那是周武王的事儿,与白无常谢必安无关的。您请收了仙力,先放过谢大人,让他细细说给你听。”
帝辛把外放的力量收回, 林夕大出一口气,准地仙啊!她除了渡千年大劫的时候,还头次感受到威胁。而谢必安所受的压力更大,他擦了一把冷汗,心道:“唉,有大功德帝王就是不同啊。”
谢必安的手略略有点抖,茶水都从茶杯里漾了一点儿出来。帝辛嘴角略抽,一道光华打入谢必安的眉心,林夕眼看着谢必安的手抖消失了。
“多谢帝辛。”
“无妨。你把牧野之战之后的事情,细细说给吾。”
“牧野之战后,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的有三十三万,还有有大量的平民。周武王得了天下后,分了朝歌的财富,把殷商的国土分给了众多的姬姓诸侯。”
“杀死了十八万的商人?俘虏了三十三万奴隶?朝歌哪里有这么多人?”
谢必安干笑,“这些都是《逸周书?世俘》记载的。至于真假后世也无从知道的。”
“《逸周书》是史书吗?”帝辛接着问。
“《逸周书》据说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余的部分,编撰成册,是为《周书》的逸篇,故而得此名。这个真假也没法定论的。孔子是晚于您500年左右的学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那个儒家学派推崇周礼,后世因为儒家一家独大二千余年,很多历史事实他们怎么写的,大家就只好怎么认了。至于真相是否湮没了,没证据也没法与儒家辩驳啊。”
林夕面对这急脾气的准地仙怂怂地赶紧补充,她可不想来一趟地府,最后被准地仙虐个七死八活的。
“帝辛,那《尚书》最后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成书,应该是周立朝之后开写的史书。但是由于有秦始皇下了《焚书令》把诸子百家的书籍焚烧了很多,《尚书》的残片中从《牧誓》到《吕刑》被认定为西周的真实史料。呵呵,呵呵。”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