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仙官 (随轻风去)


  想来布政使潘大人、按察使万大人这两位也必有安排,有这三驾马车保驾护航,这省试与县试府试的待遇,可大大不同。
  叶行远心中笃定,更不着急,只自己取茶烹煮,闲坐闭目养神,等着乱哄哄的考生入场搜检结束。
  书中之前说过,省试比之府试主要就是多一道策论。试帖诗与文章,叶行远之前都有了经验,并无压力,倒是策论部分可能影响到他的考试结果。
  省试要考两天,第一日是诗文,第二日是策论,从时间的安排上来看,也可知道策论在这次考试之中的重要性。
  第一日,诗、文的题目都是寻常,叶行远不敢怠慢,细细拟好做了,检查一遍并无遗漏错误,这才换来巡场交卷。眼看日已偏斜,便热了吃食,胡乱填饱肚子,早早休息。
  夜间微凉,又有人悄悄送上被褥,表示自己是藩台大人差遣。叶行远啼笑皆非,怕惹麻烦也怕有夹带,便婉拒好意,只将被子裹紧,一觉睡到天明。
  一早便有人送来热汤,叶行远也不再管到底是谁的吩咐,干脆一概拒绝。他也知道这几位大人必是料定他不会接受的,只是透露个讯息,表示自己随时在此而已,关键之处,只怕还在之后的策论。
  省试中的策论考试,与科考又不一样,因为引动天机,灵力下降,而推演变化,成就虚幻现实,实际的评判已经不是由文章而定,而是由具体施政的纲要为准。
  如果在推演之中,策论能够顺利实施,得到好的效果,这一篇文章自然就能得到好的评价,也就意味着在省试之中的名次不会差。而如果策论在推演之中失败,没有成效或是出现了负面效果,那可就大大糟糕,策论部分,只怕难以得分。
  所以说考中举人之后就能够机会选官,这推演现实的策论考试本身也是一条重要的前提。这代表着中举之人,已经有能力独立处理一些地方事务,施政一方,这与但凭文章的秀才还是两个层次。
  就比如科考之中王学政出题“戍边养民”,如果是省试,在贡院之中叶行远写下文章的同时,勾引天机,便能够推演出边戎的幻境。
  叶行远便要在这幻境之中,以文章之意施法,待时日长久,看其结果。如果确实能够起到作用,便算是策论成功,否则就算是写得天花乱坠,此文仍旧一文不值。
  这与传统科举方式就大不相同了,毕竟这是一个神通自足的世界,出现这种全新的模式,也并不意外,叶行远甚至稍稍有些期待。
  王学政也是早起,昨日诗、文都已糊名上交,他连夜粗粗看了几十篇,未见特别出色的。今早起床便不甚乐意,斜刺里又看见叶行远好整以暇的准备早饭,心中更是不爽,招呼巡场考官,准备下发这次的策论考题。
  “辰时已至,可将考题发下,令众考生琢磨,至酉时收卷,不得延误。”王学政轻声吩咐,一众考官领命而行。叶行远拿到考题,等到锣响,翻转一看,不由心中大喜。
  这一次的策论考题居然是“流民策”。这对叶行远来说,难道不是送分么?
  要知道定湖省中流民作乱,三位大佬束手无策,还是他叶行远单人匹马搞定的,这种实际的经验可是远远超过一众同侪,考别的他或许还担心一下。比这个,就拿他处理定湖省的实务拿出来,不就是一篇大文章么?
  这一次省试倒是顺风顺水,没有人刁难,只有人巴结,连考题都是投其所好,看来这解元真是非我莫属了。叶行远心中大定,但他天性谨慎,难免要多想几层,有备无患,免得乐极生悲。
  省中流民闹出那么大事来,省试以此为题,考流民策也算是理所应当。不过省试考题虽然不是一人而定,但王学政必然有很大的发言权,此人对叶行远可不会有什么好感,会留给他这么适当的题目么?
  叶行远想到这一点,精神一紧,字斟句酌的仔细阅读相关材料,连看三遍之后,果然被他看出些名堂来。
  虽然同样是流民,但省试要考的可不像是定湖省遇到的这种情况,如果叶行远生搬硬套,只怕就落入了陷阱之中。一旦差之毫厘,纵然他的方法在定湖省中被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但因为初始条件不同,在推演实施当中,就会谬以千里。
  其实考题所附的史料并不详细,粗粗一看,无非是天旱民不聊生,穿州过县而已,但时间点却是轩辕历两千七百二十八年。
  这个时间点乃是乾朝永正七年,乃是本朝之前两代,距今七百余年,而这永正年间正是乾朝倒数第三位皇帝在位。永正之后,乃是历平,历平皇帝在位仅仅三年便驾崩,乾朝就迎来了末代哀帝。
  永正在位共十四年,勉强也算得国泰民安。在永正七年爆发的流民潮,初时看来只是些小事,只要朝廷适当赈济,安抚民众,也就该平复下来了。
  但历史却并不如人愿,纵然朝廷和各地官府都拿出钱粮赈济,却如杯水车薪,并未在根子上遏制住流民问题。
  而流民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十几年间不曾止歇,最后于西北一地汇聚了百万灾民,威胁京畿!此时乾朝内外交困,在这流民的压力之下,竟然无法支撑,竟想要南迁以避锋芒,弃子民于不顾,终于引起了中原板荡,最后导致改朝换代!
  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现的流民,可不能轻易处置,必须得考虑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流民初起的当地地方官吏,该当如何应对?
  如果没有注意到轩辕历两千七百二十八年这个时间点,叶行远得意洋洋的写自己安抚流民的手段,那肯定就是被人坑了一道。
  “真是坑人于无形之中啊!”叶行远心中吐槽,幸好自己看得仔细,这才不曾落入他人彀中。不过这王学政也真够大胆,居然在这种敏感的时候选这种题,就不怕有心人参他一本,说他借古讽今,内含影射么?
  毕竟七百多年前有流民,现今亦有流民,七百多年前的流民引发了改朝换代,为历代文人所嗟叹。这种时候王学政还敢以此为题,当真只能是如今没有文字狱,读书人地位崇高。
  叶行远不去管他,皱眉思索起来,这道题倒也有趣,值得好好想想。


第184章 幻境幻景
  眼前的景象渐渐变得虚幻,有白色的雾气在贡院之中升腾,周围人物若隐若现。叶行远知道这并非是气象起了变化,而是天机变化,要进入策论的推演空间之中了。
  叶行远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考试,心中颇为好奇,四面张望,只见雾气蒸腾,终于将一切遮掩,等到散去的时候,却已经变了模样。
  他身在一处后衙,脚底青砖,四面白墙,面前桌案上一叠公文,正被微风吹得哗哗作响。窗外日光刺眼,透过小窗,落在地上一片斑驳。
  “这便是策论推演的幻境么?天机变化,竟然如此真实!”叶行远啧啧称奇,他起身绕着面前的案牍转了一圈。发现自己身穿褐色常服,头戴乌纱,已经不是考场中蓝衫士子模样,是七品官员的打扮。
  在幻境之中,叶行远的身份便是一县地方官,此地初起流民,情形不算严重。但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要看他如何处理遏制,将这场可能倾覆一个王朝的变故扼杀在萌芽之中。
  “想不到还没考中举人,倒先体会一下当官的滋味。”叶行远自言自语。若是无心上进,在这种时候抖抖官威,也算是一种体验,心志不坚者有可能就迷失其中。
  不过叶行远心中清楚这是一次考试,他从公文之中抽出一卷,细细查看。只见文中数据翔实,描述真切,竟无一点疏漏之处,与真实一县的公文也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地名、人物都属杜撰,但相关的资料与现状,却完全是真实的。此时就是确确实实的轩辕历两千七百二十八年,大乾皇朝的最后二十年,看上去丰亨豫大,底下却早已暗流涌动。
  平川县,位于西北,因久旱,土地抛荒。百姓流离失所,已经暗中聚集,与周边诸县呼应,准备背井离乡逃荒而去。
  县中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但却束手无策。朝廷虽说下诏赈济,但是却无一毫物资运来,仓中无粮,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虽然在这虚拟的空间之中无岁月,但若是不尽快处理,流民事件自然愈演愈烈,最后就会与历史上一样,颠覆朝廷。毫无疑问,叶行远的考试也就惨败而归了。
  叶行远所做策论的关键,就是要在流民初起之时尽可能遏制。对于省试来说,只要他的法子能够稍微起到一点效果,能够拖延或是扭转一点局势,就足够让他这篇策论有效果了。
  至于力挽狂澜,这本不是举人水平就能做到的。就算是当今朝中大佬面对这种局面,也未必就有妥善的解决手段,终究还得如履薄冰的尝试。
  “时间上......还能来得及。”叶行远看完桌上的公文,对县中的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用朱笔在几个地方圈圈划划,若有所思。
  处理流民,叶行远算是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这个时代的流民,与荆楚流民还有不同之处。毕竟荆楚一带受灾,不过数年,而且周边诸省,勉强还算风调雨顺,并未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