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戚继光只觉得更恐怖了,自己父亲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武官,天下这样的武官何止数千,秦德威又是怎么做到对平平无奇的父亲都了如指掌的?
  在朝堂混的大佬们,都是这样的怪物吗?
  戚继光不甘心的说:“第二,家父在对倭人战法略有所知,发明了一种阵法,专门可以克制倭人……”
  秦中堂又插嘴说:“鸳鸯阵?”
  戚继光:“……”
  秦中堂继续追问:“还有什么方略吗?”
  在浑浑噩噩里,戚继光就像是个背书机器,莫的感情的说:“彼辈悍勇敢战,又肯听从号令,而且能协作一心,绝对是新军最好的兵源……再加以训练,使用鸳鸯阵……”
  吴承恩同情的看着戚继光,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了注定是这个结局。
  “行了行了。”秦中堂挥了挥手:“到了浙江后,我给你银子,你敢去募兵么?”
  戚继光清醒过来,深吸了一口气,应声道:“敢!”


第八百五十七章 十六岁的花季雨季
  其实秦德威心里并不是没有顾虑,虽说“找到正确的人”就能把事情简单化,但眼前这位戚继光也太小了点。
  历史上那位名将戚继光,也是经过历练才成熟了的,比如说他先被浙江卫所官军坑怕了,才会想到另外去募兵。
  后来又发现一般的雇佣军打不了逆风,军纪也不行,才会又去招募义乌矿工训练。
  而眼前这位戚继光才十六岁,出道的主要动机可能只是为了继承官位而已。
  至于说到的招募义乌矿工,以及练鸳鸯阵等东西,看来也戚继光父辈根据个人经验传授的概念,还没有实操和验证过。
  而且秦德威总感觉,戚继光他爹很有可能是想用这些概念“忽悠”自己,就像是五百年后创业者为了拿到风险投资,用精美PPT忽悠投资人一样。
  不过秦德威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给少年版戚继光一点机会试试看,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再怎么说这也是戚继光,潜力是没问题的,不用开盲盒。只要给机会总能历练出来,总比别的臭鱼烂虾强。
  而且以大明的观念来看,十六岁也可以当半个大人来看了。
  第二,秦德威自己也清楚,不能太指望卫所官兵,所以必须另想其他办法。
  抄历史上的作业还不会抄吗?一个办法就是调广西狼兵过来,另一个办法就是征调义乌矿工了。
  而戚继光和义乌有点关系,义乌也有戚氏家族,这种乡亲关系对于当下时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去义乌招兵用得上这种关系,这也是戚继光另一层重要价值所在。
  用戚继光打仗未必用得上,毕竟岁数太小了,但用戚继光招兵绝对是能用上的。
  通盘考虑完后,秦德威就下定决心说:“本中堂向朝廷保举你,先袭了指挥佥事,并暂调浙江效力!你就跟着我南下!”
  气氛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戚继光就算不想答应也不行了,大人物的“知遇之恩”岂是能随便拒绝的?
  再次行完礼后,戚继光就很知趣的主动站在了亲兵护卫的位置,既显得谦卑又表现了亲近,估计还是老父亲教导的。
  秦德威正要摆出长辈架子,对戚继光问“取字了没有”时,长随张三又站在了门口。
  然后禀报说:“李家侄少爷不知怎得来了,正在外面求见!”
  张三嘴里的李家侄少爷不是别人,正是秦中堂的贴身护卫兼暖床妾室李娘子的侄儿李成梁。
  按道理说,就算从李小娘子变成了李娘子,那也不是正房,称李成梁为侄少爷有点过于抬举了。
  但李家对秦中堂还是有点特殊意义的,是秦中堂经略辽东的重要抓手。
  又比如京师的五百辽东班军,一直听从秦中堂的命令,去杀人放火都可以,这是秦中堂在京师搞政治的最后底牌之一。
  最起码能军兵私用,时常出动数十人做护卫,保证秦中堂在京师招摇过市时不会挨打。
  所以张三嘴里对李家人带点尊称,也是人之常情。
  秦德威闻言则吃了一惊,前两年李成梁跟着他爹回了辽东,怎么现在突然出现在德州?
  随后便吩咐道:“我这里还有正事,让他先去见李姨娘!”
  这里也没外人,不用为了女扮男装李娘子的身份遮遮掩掩。李娘子是李成梁的亲姑姑,先去见亲人也没毛病。
  张三却又道:“李姨娘说,她做不了主,让老爷你拿主意。”
  于是秦德威就让张三把李成梁带进来,两三年不见,年满十六的李成梁逐渐有了虎背熊腰的魁梧模样。
  秦德威开口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李成梁答道:“爹爹让我跟随辽东班军到京师历练,顺便探视姑父及姑母。
  抵京后闻说姑父已经南下,便紧追着来了。幸亏姑父在德州等了我三天,不然还追不上。”
  秦德威叱道:“你在京师等着便是,追着来作甚!”
  李成梁雄赳赳气昂昂的说:“听说姑父要出兵平倭寇,外侄我也出把力气,挣一份功劳!”
  秦德威无语,你李成梁的专业方向也不是战倭寇啊,来瞎凑什么热闹?
  打倭寇和打北虏是两回事,作战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再说了,你李成梁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有什么用?说白了,不就是想蹭功劳吗!
  所以秦德威不屑道:“挣功劳说得轻巧,你又能干什么?”
  李成梁不服气的说:“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还不够么?”
  秦德威嗤之以鼻的说:“就你还冲锋陷阵?还不是要再派几十个人专门护卫着你?”
  说实话,秦德威真不敢让李成梁去冲杀,万一有个闪失,各方面都不好交代。
  李成梁赌气说:“反正父亲说了,让我来投靠你!”
  秦德威十分诧异,“你不懂事也就罢了,李兄还能跟你一样不懂事?”
  反正秦德威不太相信,李姨娘他哥有多么缺心眼,派这么个半大混蛋来给自己捣乱?
  李成梁气呼呼的掏出一封书信,递给秦德威:“家父写的信件在此!”
  秦德威打开看后,信里内容就是说,李成梁这犬子顽劣不堪桀骜不驯,当爹的实在管不了,所以就让他投奔秦妹夫,请秦妹夫多多教训他。
  于是秦德威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李家大哥写信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南下的消息。
  所以就很正常的写了个信,吐槽一下李成梁难以管教,拜托自己帮忙教李成梁做人。
  如果秦中堂人还在京师,这封信就很正常,这年头投亲靠友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收留个李成梁也不算什么。
  可问题在于,秦德威此时已经离开了京师,李成梁居然也闻着味就追了上来,这可就难办了。
  秦中堂要的是有用的人,真不想带这种拖油瓶。
  于是就指着戚继光,对李成梁说:“平乱只靠鲁莽是不够的,你的修为还不够。举个例子,你看我帐下一亲兵,都能写诗文!”
  李成梁嘟囔道:“难道诗文能杀敌?”
  然后李成梁还要说什么时,秦德威又看到张三在外面晃悠,就顺势把李成梁冷落到一边,喝问道:“又有谁来了?”
  张三就禀报道:“有个分不清到底算什么辈分的太仓王家人,在门外求见!”
  秦德威想了想,估计是王世贞他爹王忬来了,今年开春王忬中了进士后,就回乡省亲去了。
  这是个正经客人,就吩咐说:“速速请进来!”
  之所以说是分不清辈分,是因为王忬和曾后爹是乡试同年,但又和秦德威平辈论交,最后中进士还比秦德威晚,又成了晚辈。
  随即就看到王忬他儿子王世贞溜溜达达进来了,行了个礼道:“参见中堂!”
  秦德威虚扶了一下,然后很奇怪的问道:“令尊呢?”
  王世贞更奇怪的反问道:“家父并不在此,中堂为何又问起家父?”
  秦德威无语,敢情你是一个人来的?确实也是个分不清到底是什么辈分的王家人……
  王世贞解释说:“晚生已经年满十六,算是成人了,故而被放了出来独自游历!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狗大户的独自游历,估计也是带着一帮子家奴仆役,秦德威倒是不担心王世贞的安全,就是下意识的嘀咕说:“怎么又是一个十六岁的来求见?”
  王世贞继续解释道:“晚生沿运河而行,听说中堂驻节于此,生怕错过,便急忙前来拜见。”
  秦德威不以为意的说:“有什么错过不错过的,又不是没拜见过!回去后给令尊带个好!”
  王世贞却又说:“中堂要出将入相,晚生作为中堂衣钵传人,必须要侍奉于左右,襄助中堂平乱大业!”
  秦德威:“……”
  今天是什么日子,让这帮十六岁少年一个个的都跑过来,想着蹭功劳?
  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秦中堂一定能获胜,跟着秦中堂肯定能蹭到功劳?
  而且自己南下是为了平倭寇去的,不是带着童子军搞大游行!
  你王世贞有什么大用?就算是写《金苹莓》也不成啊。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