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陈凤无语,不是每一个给你添堵的人都算严党的,不要搞这么扩大化!
  再说官僚主义它也有客观规律,并不会因为你秦德威的权势而改变啊。
  不愿意背锅的秦德威越说越气,又拍案道:“德州这些庸官,真当我手里的尚方剑是吃素的?”
  陈凤忍不住劝道:“你是浙江巡抚和浙闽总督,权限也仅限于浙闽二省,真斩不到山东的官员。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想想怎么抢回时间吧!”
  秦德威这样的钦差,虽然不一定规定了明确时限,但如果进程太慢,肯定会被弹劾,甚至遭受朝廷处分的。
  稍加思索后,秦德威叹口气道:“我想过了,确实也不能这样几百人一起行动了,要分成三拨,依次赶路。”
  然后就对陈凤说:“第一拨就是你,充当大队人马的先导,迅速先行南下。到了浙江后,做好一切前期准备!”
  陈凤就问道:“前期准备有哪些?”
  秦德威指示说:“主要有三条,第一,宣示我即将到来的消息;第二条,勘察地址,择定行台位置!”
  陈凤连忙提醒:“杭州本就有巡抚察院。”
  秦德威解释说:“我不一定驻在杭州,其实我更想进驻宁波,临近海防一线。”
  然后又继续说:“第三条,就是广为招纳和征用人才!比如附近常州的唐顺之,江西的罗洪先等人,都请他们来作幕僚。”
  陈凤:“……”
  秦德威说更想把行辕设在宁波,虽然令人意外但还可以理解,可是征调这些人又是什么意思?
  唐顺之、罗洪先等人都是原东宫官属,去年因为拥戴太子,被大清洗了。
  当时你秦德威也没见对这些人有多么青睐,甚至坐视他们被清洗,怎么现在又开始想征调了?
  秦德威又叹道:“这些人其实都是人才啊,而且并非那种只知四书五经的文人。
  在经史文学之外,这些人都有实用的专长,若弃之于野,岂不可惜?”
  陈凤若有所思,莫非秦德威宰相肚里所图远大,这是收取士心之举?罗洪先是状元,唐顺之是会元,名气都不小的。
  但陈凤又产生了新的忧虑,忍不住再次提醒说:“罗、唐等人与我不同,都是名士级别的人物,又都担任过翰苑坊局清贵职务。你这样征用,是不是有点太特殊了?”
  秦德威回应说:“为国取材,有什么特殊的?”
  他当然明白陈凤问的特殊指的是什么,但如今皇帝昏迷不醒,不趁着这时候搞点特殊化,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陈凤别有感慨的说:“我看你这不是征用,而是征辟了!”
  秦德威这些操作,让他想起了古时候的丞相、大将军、三公等角色,可以自行开府、自行选用官属。
  但是在高度君主集权的大明,可不时兴这一套啊!
  秦德威翻了翻白眼:“你想多了,什么开府不开府的,我只是征用幕僚而已!”
  陈凤还是吐槽说:“所以你这样不伦不类的,只能叫幕府了。”
  秦德威:“……”
  你知不知道,隔壁倭国也有一种幕府?不懂就别瞎说!
  陈凤也不再多废话,转头就吩咐仆役去收拾行装,等准备齐当后立刻走人。
  趁着等待的功夫,他又对秦德威问道:“你说分为三拨,后面两拨又怎么安排?”
  秦德威便答道:“因为大队人马沿水路行动太迟缓了,所以我决意只带家丁和小队护卫,脱离大队伍,快速南下,这就是第二拨。
  这样人数较少,沿途供应简单,行动也就更为快速,能比大队人马集体行动更早到达浙江。”
  陈凤有点担心的问:“你这样轻车简从,安全没有问题?毕竟你如今身份不同过往。”
  秦德威答道:“八个家丁,再加十二个护卫,二十人应该足够保证安全了。
  如果沿着运河南下这条路,二十人都不能护得我周全,那大明早就没有太平了!”
  陈凤又问起另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那你先行到了东南后,如果没有大队亲兵压阵,又如何立威?缺了数百亲兵壮大声势,你连督抚的场面都撑不起来啊。”
  对此秦德威仍然早有定计,“不妨!待我从南京再选一批官军充入标营亲兵。
  这样等我到了东南,立刻就有大队亲兵傍身,何愁不能撑起督抚场面?”
  如此陈凤再没有疑问,等行装收拾好了后,就带着十来个人,率先作为先导官走人了。
  随后秦德威也吩咐下去,准备再次挑选十二名精兵强将,连带家丁八人,今天收拾好行李,明天也继续南下。
  至于其他大部队人马,就慢慢在后面移动吧。
  忽然长随张三站在门外,高声禀报道:“门外有个少年人,要求见老爷!”
  秦德威皱眉,瞪眼,大喝道:“老爷我很闲吗?哪有时间见什么少年人!”
  张三赶紧又说:“但那少年人拿着曾老爷的信件!”
  于是秦德威也奇怪了,这又是什么神圣?能劳驾曾后爹写介绍信?便又吩咐说:“先把书信名帖之类的拿进来,让老爷我看看!”
  不多久,张三又回转过来,手里捏着一封文书,呈给了秦德威。
  秦德威此时的工作其实只有等待,左右也是无事,就打开文书纸面看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曾后爹的介绍信,却是一首诗: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看完后,秦中堂久久无语。这首诗那是相当的眼熟啊,自己还没来得及抄袭,就已经现世了?
  再看落款,明晃晃写着“候补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
  这可真是……秦中堂再次久久无语,自己这次出差,王霸之气还没四射,怎么名人小弟就自动来投了?
  想着想着,秦德威忍不住就抬头对张三问道:“这人多大?”
  张三没明白秦老爷关心这个作甚,但还是答道:“看着十六七模样。”
  秦德威很遗憾的叹气,怎么才这么点岁数,只是个未成品少年版的,没法即插即用啊。
  随后还是挥了挥手,对张三说:“先把人领进来看看吧。”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徐文长突然开口道:“这少年并不简单,有点小心机。
  他明明是个武官,却先献上诗词,分明是投秦中堂所好,有意借此引起秦中堂注意,或者给秦中堂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他如果手里有曾老爷的书信,但却不先拿出来,只怕也是想先在秦中堂面前表现一番,然后再献出曾老爷的书信,这样效果更佳。”
  其实对这些小心机,秦德威并不以为意,戚继光虽然是英雄人物但肯定不是傻子啊,在历史上不一样舔张居正吗?
  他就是特别好奇,这个才十六岁的戚继光到底怎么搞到曾后爹书信的?


第八百五十六章 注定的结局
  但凡是穿越回嘉靖年间搞抗倭的人,没有不想收“俞龙戚虎”的,这就叫找到正确的人,就能把问题简单化,穿越者最大的金手指之一。
  秦中堂也不能例外,只是他穿越的年头略早,戚继光直到今年也才只是个十六岁少年,还没正式入仕。
  所以秦中堂先前只琢磨了正值壮年的“俞龙”俞大猷,没去打戚继光的主意,真没想到少年戚继光会自动投上门来。
  目前戚继光跟随父亲,军籍隶属于山东登州卫,距离德州倒是不算太远。
  所以戚继光赶到德州求见秦中堂,从技术上来说难度不大。
  真正有难度的是他怎么拿到的曾后爹的信件,从人情世故角度来说,这才是最关键的敲门砖。
  秦德威与吴承恩、徐文长正说着话,张三就把外面求见的少年版戚继光引了进来。
  秦德威饶有兴趣的抬起头,将这位大明最著名历史名人之一仔细打量了一番。
  只见此人虽然如今还年少,但相貌敦厚端正,看起来像是个武将坯子。
  而吴承恩见到秦老师这样子,忽然开始同情起这位叫戚继光的小哥儿了。
  凭借他与秦老师认识十年的经验,但凡秦老师对某人“熟视良久”时,往往就意味着要开始一段孽缘了。
  戚继光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后,正要说几句奉承话,秦德威却突然先开了口,对戚继光问道:“听闻你是拿着家父的书信来的?”
  戚继光愣了愣,这位秦中堂喜欢主动?大人物接见低层人物,不都应该是拿着架子,轻易不开口吗?
  但他反应不慢,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封文书,躬腰举手递上。
  秦德威将这封文书拿到手后,却看也不看,直接将放在了边上。
  然后又对戚继光说:“其实你根本不需要家父的书信作为中介,你到我这里,只需要报一个名字,我肯定就会接见你!”
  旁听的徐文长有些震惊,秦中堂这话是不是太过了?
  怎么也得是一个名扬海内的人物,最差也要是一个四品以上的官员,大概才有可能做到“报一个名字”就能获得秦中堂接见的待遇。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