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东西错得离谱儿,但问题是离谱也要先有谱,不然凭空设想,提到海外,要么是三仙山,上面长着长生草,要么就是九州之外大九州……完全是凭空臆想,更加要不得。
总而言之立国十多年,张希孟喊了多外发展开拓也有十来年了,身为他的最好兄弟,朱英岂能不为了大哥的主张卖力气!
毫不夸张讲,朱英几乎把这事当成他的使命来做了。
大哥是当世圣贤,他说出的东西,绝不可能有错。
就让我这个小弟,替他证明!
也正是这一股劲儿,支撑着朱英开拓了眼界,摸清楚了吕宋的情况,这才有了种甘蔗的动议。
总体而言,对外的探索,成果斐然。
至少大明百姓的知识极大丰富,对海外的情况有了新的认识,还顺带弄回了好些新奇的东西。
但是同样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
且不说花了多少钱,损失了多少艘船……光是人员损失,就相当巨大。
比如说马三宝的父亲和大哥,他们是在一年之前出海的。这一次他们想弄点稀罕物回来,就是土豆!
前面航行,他们发现了这个东西,甚至还吃过。
他们认定了这东西会改变大明。
但是很可惜,当地土人把土豆看成了命根子,严防死守,根本不许伱带出去。
生的土豆拿不走,秧苗也不行,谁敢动,就跟你玩命。
马氏父子也真是玩了命,他们安排了一百二十人,全都配备铠甲利刃,在美洲登陆之后,先是装作贸易,随后果断出手,抢走了几袋子土豆,准备带回大明。
可是他们没有料到,当地土人疯狂攻击,从四面八方杀来。
经过了近一天的搏杀,有四十多位勇士,战死当地。
马三宝的大哥被人俘虏,砍断了手脚,悬挂在树枝上,流尽鲜血而死。
马老爹也受了伤,他们登船逃命,总算跑了出来。
但是由于船上缺药,马老爹伤势恶化,在半路也死了。
带回来的,只有一个装着骨灰的白瓷坛。
了解了经过之后,张希孟也明白了,为什么朱英让小小的马三宝带着土豆进京。
“你的父兄都是英雄啊!”
张希孟伸手揽住了马三宝的肩头,轻声道:“小家伙,你有什么打算没有?以后想干什么?”
“想出海!”马三宝断然说道。
张希孟一愣,“你爹,还有你大哥……你小子还敢吗?”
“敢!我要给他们报仇!”小家伙咬牙切齿,眼睛中冒着火焰。
张希孟一看,果然有几分头角峥嵘,不管如何,就当这小子是未来的三宝太监了……哦,对了,这一辈子小家伙不用挨刀子了。
“你想出海,想要报仇,可不是小事情,你要读书练武,要有一身通天彻地的本事才行……怎么样,要不要让我给你安排几个人教你?”
马三宝翻了翻小眼睛,突然道:“我会武术!”
“哦?真的会吗?”
“嗯!”小家伙像四周看了看,一指墙上的剑,“我会耍那个!”
张希孟欣然把剑摘下来,领着马三宝到了后面的空地,然后将剑递给了他。
小家伙接过宝剑,不慌不忙,先跟张希孟施礼,随即当真舞动起来。
别看孩子小,一招一式,颇有章法,而且干净利落,一看就是军中的路数,张希孟顿时心里有数了,这必是朱英的手笔。
这小子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这番安排,也看出他的用心。
或者干脆点说,马三宝的父兄帮着大明朝,弄到了土豆,仅凭这个功劳,赏个爵位也不为过。
“练的不错。”
张希孟笑着勉励道:“小家伙,我领着你去一个地方,帮你找个师父,顺带着给你安排个同学。”
马三宝愉快答应,他在张府住了两天,张希孟抽出点空,带着他去了城外庄园。
这俩人刚到门口,就发现一个小小的家伙,正坐在石头上,大口大口啃着馒头,在手边还抓着一根大葱。
这个狂野的吃法,和他身上的丝绸棉袄,十分不配,但又莫名和谐。
小家伙正是皇孙朱雄英。
显然,他这样子,是有点不符合皇孙身份的,但是对不起,小家伙已经快一年都没病过了,就连朱标都没脾气了。
或许他们朱家人就是这样,应该放养,越是精细,就越容易出问题。
毕竟老朱那么折腾,都身体倍棒儿,由此可见啊,对这小子,就该这么办。
朱雄英看到了张希孟来了,连忙站起来,小跑着迎上来。
“太师爷爷。”
张希孟一笑,“怎么样,老实写作业没有?你师父给你留的作业怎么样了?”
朱雄英笑道:“师父说了,小孩子八岁之前是不留作业的,师父人真好!”
张希孟怔了怔,随即无奈笑道:“回头我会吩咐她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儿童……所以,你小家伙很快就有作业写了!”
朱雄英瞬间脸垮下来,“太师爷爷,你不能欺负小孩子!”
张希孟一笑,“我可从来不欺负人,我都是等价交换的……给你留作业不假,但我给你安排了一个小伙伴。”
说着,张希孟把马三宝拉了过来。
俩孩子一见面,差别就出来了。
马三宝比朱雄英大了几岁,但是他的身板块头,可不是几岁的样子……马三宝五官硬朗,鼻子高挺,颧骨突出,身形魁梧,简直能装下好几个朱雄英。
不过朱雄英倒也不怕,反而好奇道:“你会种地吗?”
马三宝愣了一下,随后道:“我可以学!”
“那我教你怎么样?你看看,我这里种了好多蔬菜水果,那边还有稻谷……皇爷爷在弄一个酒坊,他说不能白瞎了葡萄,明年就能酿酒喝了。”
朱雄英还有点社牛,他拉着硕大的马三宝,在院子里绕了一圈,着实狠狠嘚瑟了一把。
这时候老朱也出来了,看到了马三宝,眼前一亮。
“这小子不错,以后必是个壮士!”
张希孟笑道:“既然主公看上了,那不如就收下来,给皇孙殿下当个伴读吧!”
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
土豆绝对是张希孟心心念念许久的东西,突然送到了手里,说不喜悦,那是假的。只不过远没有到惊天动地,激动不已的程度。
甚至朱英资助,完成了环球航行,也没有在大明朝掀起多大的浪潮。
按理说这是比凿穿西域还要激动人心的胜利,怎么就没有任何的动静?完全不合理啊!
庆祝啊,建庙啊,重赏,立碑,封爵……从上到下,全都动起来,这才是应该有的排场。一笔带过算什么?
张希孟倒也是不想这样,实在是他也无能为力。
其实人们常有一种错觉,觉得某些历史事件,改变了世界走向,值得大书特书,完成了壮举的英雄,应该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可事实上,放在历史中,就不免有些出入。
更多的是后人不断拔高,不断挖掘丰富,才让某些事件,有了足够的地位。如果推究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的关注重点,似乎根本不在这上面。
就比如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应该好好吹捧吧!但是对不起,直到哥伦布死,他都以为自己发现的是印度,哪有什么新大陆,他不过是漂洋过海,来到了遥远的东方罢了。
确实,从欧洲向西航行,通过海洋,的确能到达印度,但必须要越过美洲,跨过太平洋,驶入印度洋,才能做到。
而哥伦布只是完成了一小段。
发现新大陆的事迹不断被赞颂,不断拔高,甚至写入教材,让人顶礼膜拜。那是开发新大陆,提供了无穷财富,甚至新大陆上面,崛起了山巅之城,灯塔国度,而这个国度又把持了话语权,有着庞大的文化输出能力。
那么作为一切开端的发现新大陆的行为,才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至于哥伦布,他还真没有觉得有多了不起,他只是想着到印度发财,而且还没有成功,就带着错误的认知,稀里糊涂死掉了。
放在大明朝这边,情况也是好点有限。
完成了环球航行,不过是证明了脚下大地是圆的罢了。
真正关心这事的,只有夏知凤,还有那些爱好天文地理的学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地球是圆的,没错,明天不还要下地干活吗!
难道知道了地球是圆的,就可以不劳而获了吗?
张希孟当然不会觉得老百姓就浅薄,就需要批评……事实上只有新大陆带来的作物,财富,甚至是广阔的生存空间,彻底改变了大明,让人们意识到环球航行的价值。
那时候人们才会重新回看历史,把早年的英雄请出来,大肆纪念,感恩戴德。
虽然这种行为有点事后诸葛亮,但也确实没有办法。
张希孟能做的,似乎只是快点让土豆种出来,展现出足够的价值,让人们赶快意识到,这些开拓者的贡献。
似乎到了那时候,纪念起来,才名正言顺。
当然了,这么重要的时候,肯定要选择大明朝最尊贵的一对农民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