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张承天瞬间脸黑了。
  要说还能让他忌惮的年轻一辈,估计也就是燕王朱棣了。
  前些时候,朱棣和徐妙云定亲,如今终于正式成亲的时候。
  而且朱棣还是携着岭北大胜的威风,扑面而来。
  这注定是一场非常隆重的婚礼。
  老朱这边,徐达为首的勋贵,都非常看重。
  朱老四的地位是会越来越高的,而且接下来分封北疆,他也能拿到一大块儿。
  张承天翻了翻眼皮,突然坐到了朱雄英的旁边,冰凉的石头让他打了个冷颤。小孩子的屁股简直是火炉,坐在这上面做算术题,居然不生病,朱雄英这崽子身体是好了太多。
  “殿下,你知道不,燕王朱棣,就是你四叔,他手上有十多万精兵强将,而且他这人野心勃勃,最善于拉拢部下,笼络人心。陛下不用担心他,太子殿下也未必有多在乎。可是到了你这里就不行了,等你长大了,要接过来大明江山,结果向四周一看,全都是燕王的兵马亲信,试问将来的大明,竟是谁人天下?”
  朱雄英瞪圆了眼睛,小小年纪的他,理解起来还有点困难,“皇爷爷说了,大明是大明百姓的天下,天子不过是代百姓治国罢了!”
  张承天翻了翻白眼,“话是这么说,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总要有一个说了算的。殿下,你该想办法了。”
  朱雄英不明所以,张承天继续道:“你该多找几个伴读,要能文能武的,出身不论,什么样都行……有这么一群人,围绕在殿下的身边,跟着殿下一起长大,忠心耿耿,以后殿下也就不用害怕了。”
  朱雄英依旧听不懂,但他对找几个小伙伴,很感兴趣,“就,就是跟三宝哥哥那样吗?”
  张承天想了想,“对,差不多吧!再来几个这样的,殿下觉得怎么样?”
  朱雄英想了想,终于忍不住咧嘴笑了,两个手不停拍巴掌。
  “好啊,就这样,让他们跟我一起种土豆,终于有帮手了!”
  朱雄英喜得没法,又是跑又是跳的。
  只有张承天,略微有那么点尴尬……或许从朱雄英开始,大明皇帝的画风就要崩坏了。
  没办法,朱标小时候,张希孟还要辅佐老朱争天下,对于皇子的教育也没有形成体系,所以朱标小时候还是翰林鸿儒居多,包括其他几个皇子,也都是如此。
  但是这帮翰林官太过混账,把朱标教的没有脾气,把其他皇子弄得野心勃勃。
  老朱干脆一股脑开革,有的还发配去了北平……皇子和公主,多数都送去了学堂。到了第三代,其实就能明显看出来,对于皇家后代的培养,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方略了。
  皇子要学什么呢?
  文韬武略,治国抚民……这话也没错,只不过很难量化,治国这事太复杂了,真的很难说清楚,只能一点点感悟总结。
  相应的,根据兴趣,进行培养,就显得优势巨大。
  比如说朱雄英,他喜欢种田,那就在农学上支持他。
  日后小家伙要是能成长为一个不错的农学家,坐上龙椅,治理国家,或许也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其他的皇子皇孙,有什么独特的爱好,都可以发扬光大。
  比如说爱好木工,做点木匠活,绝对没有问题。当然了,如果想不开,要修长生,炼丹打坐,肯定会打屁股的。
  你这爱好必须要正当。
  至于开个动物园,收集一堆狮子老虎大象……这还要商榷,老朱家需不需要一个动物学家。
  总而言之,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止不住了。
  老朱家以盛产各种乱七八糟的学问家著称,朱家人涉及的领域,足以其他历代皇室汗颜,差距甚至可以有几个数量级那么多。
  朱元璋得知了孙子想找几个帮手之后,立刻来了精神。
  这是好事情,无论如何,都要支持。
  至于选择谁,老朱首先想到了老张家的那一对。但是很快朱元璋又摇头了,那俩孩子还有点小,再等两年吧。
  而且老朱也有点挠头,张家的娃,质量太高,根本不是他能掌控的。
  张庶宁一心办学,推行教化,这就不说了。
  小胖子张承天,过去都认为是虎父犬子,不怎么争气。但是老朱看多了,都有点心惊肉跳。张承天这小子绝对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他有张希孟的谨慎,而且道德底线更灵活,大明朝的这帮二代公子里面,能玩得过张承天的,绝对不多。
  有这俩珠玉在前,老三老四会多厉害,谁也说不好。
  如果急着把他们弄到皇孙身边,人家哥仨联手,还真就不好说了。
  而且吧,张家的后备军同样吓人。
  张庶宁已经和夏知凤定亲了,过几年他们成亲,一个玩教育的,一个鼓捣天文的,这俩凑在一起,那是文理双修,天下无敌啊
  哪怕贵为天子,此时此刻,也要徒呼奈何,培养下一代,有足够好的继承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过去他光是注重数量,忽视了质量,绝对是最惨痛的教训!
  这不,老四也要成亲了。
  以后他们家的娃娃要是争气,也要弄到身边,好好培养。
  无论如何,咱不能输给老张家!
  只是这话说了好些年,朱元璋却是一直处在下风,压根就没赢过。
  这一次老朱是真的发了狠,必须拿出点真东西了。
  要想让孩子优秀,除了天资之外,好的伙伴也非常重要。
  首先就是挑选一些将门虎子。
  比如朱英的次子、徐达的四子、常遇春的长孙、胡大海的孙子……这些全都在老朱的网罗之内。
  只不过在他们之外,也要有些民间的神童。
  老朱最先想到的就是济民学堂,没有办法,这么多年,江西盛产神童,已经天下皆知。
  除了胡俨、黄观这一波之外,老朱给孙子挑选的一批里面,就有解缙,杨士奇,金幼孜等人,赫然在列。
  另外从复旦学堂那边,也在幼童班里推荐了铁铉,前后送到了京城。
  这么多好苗子进京,万一师资跟不上,把孩子教坏了怎么办?
  等大家伙一看主管教学的,不管是济民学堂,还是复旦学堂,全都老实了。
  这些孩子,全都由夏知凤负责。
  如今的夏知凤,通过地圆学说的发表,已经算是当世最知名的年轻学者,除了天文学之外,她还编写了新的算学书籍。
  而且在夏知凤的新书里,甚至触及到了微积分的概念。
  张希孟认定这丫头能光大自己的名声,还真不是胡说的。
  毕竟你可以不知道国王,不知道宰相是谁,但总要知道牛顿师傅吧!
  由夏知凤教导这些年轻人,绝对是绰绰有余。
  而且老朱都亲自找到了张希孟,“你这个徒弟确实难得,咱打算赏赐点什么……可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张希孟沉吟道:“主公打算怎么赏赐?”
  朱元璋无奈道:“咱给她钱,俗气了。赏赐官职,她还不稀罕。给她封爵,她又没有战功……可这么个人才,咱要是不表示表示,似乎也说不过去。这不,问问你这个师父的意见。”
  张希孟想了想,笑道:“主公,要是这么说,我觉得像马三宝的父亲兄长,还有许许多多,对国家有贡献,又不好封爵的,都应该有所表示……要不咱们弄个大明勋章如何?”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
  张希孟和老朱提到了勋章,这倒不是张希孟闲着无聊,想要往胸前挂点什么……实在是这么多年下来,大明发展到了今天,急需要这么一套体系,激励人心,指引方向。
  譬如说夏知凤这种,在科学上有了巨大突破的能人,要怎么奖励?
  老朱都说了,给钱给官,都不合适,封爵又太过了。
  而且有许多发现不及夏知凤的,也应该赏赐,直接给个伯爵,那样的话,爵位也太不值钱了。
  其实还要一种选择,就是散阶,比如江楠,她就靠着特进光禄大夫的散阶,换上了一品玉带,享受一品待遇。
  只不过这套散阶体系,只是给文武官员设置的。
  如果是个普通人,就不适合了。
  总不能把稍微有点成就的,都算上官吏吧!
  再有很多人,以普通人之躯,侥幸成就大事,这种也要赏赐……总而言之,光靠着官职勋爵,已经严重不够用了。
  所以必须设立一整套勋章体系,来奖励有功之臣。
  张希孟和朱元璋掰着手指头一算,好家伙,需要奖励的人,还真是不少。
  首先大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再造华夏之功,肯定要有所表示。
  在所有勋章的至高位置上,就是华夏英雄这一项。
  张希孟提议,要用黄金制作勋章……这个华夏英雄勋章,正面是山河社稷,背面是万里长城,上面用大红绶带,喜庆吉祥。端庄大方。
  毫无疑问,这个勋章要花很多黄金,用料不菲。
  但老朱还是答应了,“先生,徐达,常遇春,冯国用,胡大海,他们都该有一份,去世的人,也要追授。至于先生,你也不要拒绝,这也是你该得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