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江楠翻了翻眼皮,突然道:“说,是不是你给他出了什么主意?非要把我的位置拿掉?”
  张希孟大呼冤枉,“夫人,我还指望即养活呢!我那么干,不是自毁长城吗!”
  江楠冷哼,“我不信,反正我这么多年了,我就没琢磨透你的心思!你这人啊,太坏了!”
  张希孟这个无奈啊,夫人的智商什么时候能重回高地啊?
  就在张希孟没主意的时候,朱标还真来了。
  并且带了礼物。
  等落座之后,朱标直接道:“师父,实不相瞒,这一次我是请师娘出山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想请师娘出面。”
  张希孟长出口气,“你可算是来了,快点说吧,你打算让她干什么?”
  朱标嘿嘿一笑,“师父,我思前想后,觉得应该成立一个大明银行,统管所有货币发行事宜,这么大的事情,论起人品、能力,除了师娘,就没有第二个人能胜任了。故此弟子过来,恳请师娘出山!”
  居然是财神的位置,朱标还真是大方。
  张希孟赶快去把夫人请来,和她说了两句,“恭喜你,这回总算是有事干了,而且还是大事!”
  江楠难掩兴奋,仔细听朱标说完,随后道:“你说负责发行宝钞,那不是宝钞局的事情吗?有必要单独成立大明银行吗?”
  朱标忙道:“师娘,是这样的,咱们大明对外贸易越来越多,积累的金银也越来越多,都交给宝钞局不合适,也不能放在国库,随随便便就给花了。再有宝钞局印出来钱,朝廷除了直接采买,发放,也不好用出去。更不能免费交给其他的银行,所以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有必要设置一个总的银行,统管一切,师娘意下如何?”
  江楠认真听着,很快总结出了银行的职责所在。
  “首先,要负责对外的贸易,管理金银储备,负责结算。其次呢,要把印出来的钱,想办法散出去。既然是从我这边拿钱,就要给我付利息,而其他银行又要赚钱,就需要以更高的利息借出去。总而言之,一句话,我需要制定一个基准利率,作为整个贷款市场的核心基石,是这个道理吧?”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甚至还有些惊喜,不愧是师娘,一下子就把关键弄清楚了。
  “这事情果然要靠您老人家了。”
  江楠眨了眨眼睛,又道:“那我的品级俸禄怎么算?”
  朱标一愣,忙道:“弟子的意思,师娘挂东阁学士衔,以三辅身份,提督大明银行。”
  三辅大学士,标准从一品高官。
  江楠脸上露出了喜悦,升一级倒是小事,关键是原来她只能扎金腰带,比起丈夫的玉带差了一级。
  现在终于能光明正大,换一条玉带扎了。
  “不错,这事我接下来了。”江楠大包大揽,丝毫没有客气。
  她能行吗?
  还真别说,就算是让张希孟来,都未必比江楠更厉害。
  她干过度支局提举,当过商业部尚书,这么多年,就跟钱打交道。她太清楚做生意的艰难,也知道商业发展,需要什么。
  这么多年了,中原大地,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贵金属缺乏,时常发生钱荒,偶尔钱不慌了,交子宝钞,疯狂印刷,币值崩盘,老百姓只能以物易物,苦不堪言。
  因此江楠认为,一个稳定合适的利率,非常重要。
  她把前面增发的货币,通通管理起来。
  并且设定了百分之五到八的利率,对于北平等地的工商业发展,拿出了专款,足足两千八百万贯。
  但是这笔钱不是随便给的,必须有实际用处才行。
  比如要修建码头,要建造海船,或者修路,开矿……没问题,只要是正当用处,都给你发钱,至于别的,比如放贷吃利息,那就有点难了。
  江楠要求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随后,江楠又设立一个专项资金,那就是针对海外探险开拓的,个人最高提供一万五千贯,群体最高一百万贯。
  大明要对海外拓展,提供强大的金融助力!


第八百一十八章 为了咱们家
  江楠接手了大明银行,足足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银行,纳入了她的掌控之中。其中既有应天银行、北平银行这种庞然大物。也有徽商,晋商开的商业银行。
  其实不管徽商,还是晋商,全都很抵触国家银行,毕竟他们更喜欢钱庄票号那种传统的金融业。
  但是对不起了,面对朝廷的强悍势头,他们根本招架不住。
  朝廷有种充裕的宝钞,雄厚的资本。
  加上较低的利率,还有广泛覆盖。
  一旦真正碰上,他们连半点机会都没有。
  前面粮商的惨败,已经教训了大多数人,跟朝廷作对,不光要倾家荡产,还要死无葬身之地。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一些晋商和徽商也效仿朝廷,组建了自己的银行。
  总而言之,整个大明的银行,都捏在了江楠的手里,俨然当朝的女财神。
  江楠每天早期晚睡,甚至还要加班,忙得不亦乐乎。
  张承天每天看着老娘忙碌,他是眼馋坏了,给老朱当指挥使,一个月能有多少俸禄?像老娘这样,随便设立个专项贷款,就有几千万贯宝钞。
  到底谁更有钱啊?
  张承天满腹怀疑,百思不解……实在是没有办法,张承天只能来找老爹,他要向张希孟来请教。
  “爹,你说在当下的大明,到底谁说了算?谁更有权势?”
  张希孟微微沉吟,“你小子关心这个干什么?”
  张承天道:“爹,这不是显而易见吗!我以后要当官,要掌权,自然是要献身给至高无上的权柄了!不弄清楚谁最大,我怎么制定人生理想啊!”
  张希孟气得笑了,“你就不能跟你大哥学学?”
  “不!不能!人各有志,反正我是不想!”
  张希孟冷哼道:“既然如此,你不是当了陛下的指挥使吗?你还跑来跟我废话干什么?好好伺候陛下去呗!”
  张承天皱着眉头,无奈道:“爹,我原本也是觉得陛下是九五至尊,天下一人。但我发现陛下能动用的钱远不如母亲。他能掌控的人,也远不如……您老!现在这一次官制改革之后,太子声望越来越高。我,我实在是想不通,这个国家,到底是谁说了算……我只能来找您老,请您老答疑解惑。爹,您就看在父子之情的份上,指点孩儿吧!我是真怕自己选错了。”
  张希孟打量着自己的儿子,小胖子也有十一二岁了,这个年纪的朱棣已经就藩了,再过几年,张承天也要从中学毕业,接下来该怎么选择,确实很关键。
  张希孟微微叹口气,“有些话我是不想说的,可你又偏偏问到了,你说我不告诉你,有些不对劲儿,毕竟你也是我的儿子。可我告诉了你,你小子学坏了,我又很为难!”
  张承天听到这话,连忙凑到了张希孟面前,满脸贼兮兮的笑,“爹,不管怎么样,孩儿都要孝敬您老和母亲,又要照顾两个弟弟,还有我大哥,八成也要我帮忙。您老人家就把您压箱底儿的本事,都交给孩儿算了。真的,只有孩儿能继承您老这一套绝学了。”…
  张承天托着下巴,一脸敬仰,简直就差跪下请求了。
  张希孟终于无奈,连声长叹。
  “行了,我可以教你,但是你有多少悟性,就看自己了……我问你,经过这一次改革之后,真正的权柄落到了谁的手里?”
  张承天想了想,“是太子吗?我看也不像啊!”
  张希孟笑道:“你的感觉是对的。这一次之后,朝廷的政务是越发专业,下面有娴熟的书吏文员,外面还有诸如胡俨这种专业人才。他们提供方案,辅助阁臣尚书做出决断。其实真正说了算的,是下面这些人!”
  张承天微微点头,“父亲,既然下面人说了算,那首辅尚书,他们还有什么用啊?”
  张希孟又笑了,“你以为谁说了算,就一定一言九鼎吗?就像我和陛下一样,你说我们俩谁说了算?”
  张承天眉头微皱,“是您老?可我怎么觉得,有些关键的时候,是陛下做决断啊!”
  “这就对了,要是所有时候都是我说了算,君臣关系早就破裂了。”张希孟笑道:“其实没有谁是真正说了算的,双方之间,必须互相尊重,或许妥协。在大多数政务上,我能做主,但是也必须留给陛下一些,让他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君臣和睦,相得益彰。”
  “落到各个衙门里面,大致的情况,也是如此。给事中掌握日常的权力,负责给尚书提供建议,自然是有优势的。但是如果哪位尚书一心要自己决断,甚至不惜和手下人翻脸,拼着官位不要,闹起来之后,给事中也会很为难。”
  “所以一位聪明的给事中,就需要留给尚书足够的空间,让他觉得自己掌握了权力。然后才能舒舒服服,安享权柄!”
  别看张希孟怎么生气,怎么骂这小子,但此时此刻,张希孟算是毫无保留,把最紧要的东西,传授给了张承天。
  谁说了算,这永远都是最关键的问题。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