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天连忙摇头,“父亲不会的,他没有这个胆子的。”
老朱只是大笑,“你啊,还是太小了,你爹的胆子,比谁都大!”
正在这俩人讨论张希孟胆量的时候,朱标回来了。
老朱怔了一下,忍不住道:“朝政纷繁复杂,你跑来干什么?须知道,国事要紧!”
朱标先是跟朱元璋见礼,随即道:“确实国事紧要,不过父皇这么多年,辛辛苦苦,铲除辜恩负义的文臣武将,是替孩儿拿下荆条上的棘刺。为的是让孩儿更好执掌江山社稷。多年下来,父皇已经是伤痕累累,孩儿居然不知!还请父皇恕罪!”
听朱标的话,老朱竟然心里热乎乎的,这孩子终于懂事了,知道体谅父皇!说的话,全都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不过老朱很快意识到,这不是朱标自己想出来的。
“是太师教你的?”
朱标忙点头,“确实,除了太师,也没人这么了解父皇,体谅父皇了。”
老朱愣了好一会儿,竟用力颔首,感慨万千。
“自古君臣相得,人们常拿唐太宗和魏征为例。但是咱想来,论起君臣之谊,只怕要数咱和太师了。”
老朱突然站起,一手拉住了朱标的胳膊,一手拉住了张承天。
小胖子被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挣脱,哪知道朱元璋的手跟钳子似的,牢牢扣住张承天。
随后他把两个手放在一起,“老大,你记着,日后能保你安坐龙椅的,必是这个小家伙,你对他要另眼相看,把他当成朋友,兄弟,就,就像咱和张先生一样!”
朱标没有什么说的,连忙点头,“父皇的话,孩儿铭刻肺腑,不敢忘怀。”
可张承天却不这么想,他眼珠乱转,不时盯着老朱。
心说我可是跟着你当拱卫司指挥使的,你把我推给朱标,这算什么?明明能跟着大老板,为什么要跟着老板儿子啊?
没有道理!
老朱越看张承天的反应,就越是想笑。
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老大,你四弟朱棣,胆大包天,无所不为。但他最在乎张庶宁,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标一怔,忙道:“父皇,张庶宁张师弟虽然年纪小,但他品格高古,一心推行教化,同情贫苦,四弟在他身上,怕是看到了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吧!”
“对!”老朱笑道:“庶宁那孩子,确实能做老四的一面镜子,让人不至于忘乎所以!老大,你记着,承天这小子也是你的一面镜子。你做不了,不能做的事,他会帮你的。相信父皇的眼光,我朱家江山,想要顺利传承,就离不开他!”
朱元璋这话,已经把张承天抬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承天小子,好好辅佐太子!”
朱标伸出手,笑道:“张师弟,还望你不吝赐教啊!”
张承天面对朱标的手,他瞪大眼睛,绷着脸道:“我可先说好了,现在我还是陛下的臣子,不会帮你什么的。其次,就算我想帮你也帮不了,所以暂时别来找我!”
朱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父皇,孩儿有点相信您的话了,张师弟这样子,真和师父有点相似!”
张承天一惊,我爹?他也这样?
老朱心情大好,“走吧,咱们三个一起吃顿饭……吃完这顿饭,承天小子,你还要去帮着咱打听消息,可不许偷懒。”
老朱又对朱标道:“你也要好好整顿官场,改革官制,想来没有人敢掣肘了!”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
张承天并不怎么欣赏朱标,甚至觉得他有点废物点心。自己都当爹了,又是监国太子,遇到了大事,还要父皇出面,甚至要自己老爹帮忙擦屁股。
为子为徒,都算是不孝。
当然了,像朱棣那种特别有主见的,张承天更讨厌,甚至觉得朱棣是祸胎……反正吧,张承天就觉得谁都那么回事,他才懒得辅佐朱标。
现在的任务就是伺候好老朱,顺便跟着老爹学学本事,再把两个兄弟拉拔起来,让他们以后替自己打天下……
这么一想,我的天啊,还真是够忙的。
朱标啊,你就一边去吧!
张承天蹭了一顿饭,拍拍屁股就走了。
倒是老朱,越发欣然,甚至笑了起来。
“妙啊,真是太妙了。老大,一定记着你爹的话,好好对待张承天,咱要是没看错,这小子日后长起来,没准比太师还厉害!”
朱标怔住,当真如此吗?不见得吧?
虽然他深表怀疑,但到底没跟父皇废话,而且还把老朱的嘱咐记在了心里。
身为太师之子,不管是张庶宁,还是张承天,其实都不容易。
他们要是想进入仕途,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就会聚集一股强悍的力量,不管文臣武将,甚至是商贾百姓,敢不买太师账的,还真是不多。
张庶宁选择了教化之路,帮助贫苦,并不拉帮结派,毫无疑问,是承袭了张相之德,应该嘉奖。
而张承天,这小子的冷漠淡然,甚至有点高傲无赖,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尤其是接下来拱卫司指挥使之后,更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我连皇太子都不搭理,还会搭理你们吗?
都给我一边去!
张家两个小娃娃都各有特点,倒是让人期待那一对双胞胎了,也不知道他们长大了,又会带来什么惊喜?
反正眼下这俩家伙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大点的喜欢笑,不管看到谁,都是笑呵呵的,脸上像是开了花。至于小的那个,就有点冷脸,每天吃饱了,懒得搭理任何人,包括他爹。
稍微不顺心,就给张希孟来一泼。
也不管是常服,还是蟒袍,都出了尿渍。
张希孟能有啥招,自己的儿子,也不能扔了,对付着过吧!
好在这些日子江楠的身体恢复过来,带孩子的活儿不用张希孟一个人了。
只是没干几天,江楠就受不了了,她想去工作,非常非常想……宁愿对着浩如烟海的公文,也不愿意面对两个光屁股娃娃。
带孩子太麻烦了,打不得骂不得,完全是伺候小祖宗。
当初张庶宁也没这样啊!
“老爷,伱看我是明天回中书,还是今天就回去?”
张希孟给夫人一个大大的白眼,“你就那么着急?”
江楠咧嘴苦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这不是挣钱养家吗!你瞧瞧,现在你带孩子,不去坐班,也不写书。咱们家一点来钱的路子都没有,难道喝西北风啊?”
夫人的话,简直好有道理,张希孟无言以对。
“行,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过有一点,我劝你最后还是稍微等一等。”
“等?为什么?”
张希孟略沉吟,就说道:“接下来的官制改革,太子会主持的,你去了不好!还是在家里等着吧,总不至于把你的位置弄没了!”
江楠点了点头,可情绪不免低落下去。
本着一孕傻三年的规则,她一下子怀了俩,保守估计,也是六年起步,上不封顶。
江楠有点担心,而且越来越担心,生怕朱标把她给忘了。
而且很不凑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担心有变成现实的趋势。
这一次朱标主持改革官制,确实不同于以往。
首先,宰相成为了历史,不设宰相位置。
门下省也被拿掉,中书门下,再度合二为一,号称中书门下,俗称政事堂,或者叫内阁。
内阁设首辅一员,为阁臣领班,负责管理内阁日常事务,颁布旨意,整理政令,主持会议。
首辅之下,可拣选两三人,为次辅,群辅,协助首辅办公。
而后是各部尚书,负责制定具体政务,落实御前会议,内阁决定。
各部尚书之下,设置给事中,统领各部,负责执行。
御史台则是负责监察百官。
到此为止,大明朝的官制改革总算初见端倪。
这一整套体系,其中最关键的变为给事中统领的各部吏员。他们负责日常事务,并不随着尚书变动。
基本上秉持中立,专业的态度,负责各部正常运转。
首辅和各部尚书,以制定政令,监督落实为主。
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原则上不受内阁干预……但是如果首辅执意想削减御史台预算,改变御史台人事,也不是不能成功。
这一套官制,比起当初中书门下分开,要简便了许多,又拆掉了左右侍郎,整体的官员数量,也减少了不少。
基本上和当初张希孟跟朱元璋谈的结果差不多。
所不同的是,整个改革,是朱标直接主导,太子的权威,大大增加。
大多数人都觉得很满意,唯独江楠,她是真的郁闷了。
因为商业部的尚书交给了韩秀娘,原度支局的提举变成了周蕙娘。
反正她的职位是没了。
这算什么?
失业了吗?
生了俩娃,一转头,官位丢了?
“老爷,送我去登闻鼓院,我要去鸣冤!”
看着耍起了小脾气的夫人,张希孟忍不住大笑,“别着急,朱标那孩子不会这么粗心的,放心,会有安排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