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许久。
冒起宗看着儿子,有很欣慰的感觉,以前冒襄风流,人很浮躁,虽然自觉怀才不遇,可不能踏踏实实的做事。就算之前为掌印都给事中,也反而更加如此。现在去了台湾一年,整个人变黑变瘦,却也变的稳重踏实了。
他拍了拍儿子肩膀,“你今年三十八岁,也终于成熟稳重了,现在这样很好,就在台湾好好干满三年吧,若是到时能争取再转三年知府就更好,年轻人不要急躁,你若能在那安稳六年,真正的干出一番实事来,把一个府做出几分真真切切的成绩,那就是你最宝贵的政治财富的本钱,永远都不会吃亏的。”
“年轻人当追求事业,风花雪月终非正道。”
……
整个正月朱以海都非常忙碌,每天都要接见大批的官员,地方督抚、布按,分巡、知府,都是成批的一起召见。
又得抽空见各方使节。
还要召见统兵将领们,忙的朱以海都上火,满嘴泡,喝水都疼。
偏偏皇后还在跟他呕气,越发让人着恼。
好在文安之为首辅兼首席总理大臣,办事能力确实比宋之普要强,许多事情他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
直到初八,朱以海才有空召见了台湾的一众官员。
听他们做了番仔细的报告,讲了如今的发展,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财政问题,藩社问题等。
有朝廷全面支持政策,台湾的发展其实是飞跃式的,前年台湾的汉移民才总共三十来万,今年已经刚好突破了一百万。
这得益于朝廷的各种政策支持,鼓励大家拖家带口移民,甚至还给安家费,让大家圈地垦荒,提供各种移民贷款。
吸引了许多内陆百姓过去,尤其是福建百姓,福建多山少地,造就福建人喜欢外出闯荡的性子,以前禁海,大量百姓下南洋,甚至去做走私做海盗,早年颜思齐郑芝龙他们经营台湾的时候,就有许多百姓跑去垦荒了。
不过早前就只是去垦荒,青壮过去,基本上不带家小。
而现在朝廷鼓励直接移民落户,甚至还鼓励汉移民与岛上平原的熟藩通婚,连之前荷兰人留下的那些奴隶,也有不少给予了他们自由和户籍。
可台湾的这些地方官员们,却还觉得人口太少了,毕竟设了一个道,下面有四个府。
可一个府现在也才二十来万人,这其实也就一个县的人口。
现在朝廷这边的要求是,满万户人口可以增设一个县,他们都希望能够增加人口,增设县乡。
冒辟疆提出的治台方略,移民、招商、开山、抚藩这几条,朱以海觉得最直接到位。
如今移民的规模慢慢降下来,成本在提升,转而加大商屯确实是不错的办法。
“朝廷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商屯,许他们到台湾承包土地垦荒种植,许他们种植甘蔗、棉花、烟草、茶叶、桑叶等,许他们自由招募雇工或是买奴种植,给予税赋等优惠。”
朱以海没有直接如冒襄提出的那样直接允许圈地商屯,而是跟采矿一样搞承包经营。
允许商民划地垦荒,但需要取得承包执照,以五年或十年为一期,到期可以续租,但垦荒的土地所有权仍是国有,而不是直接垦荒了就是自己的。
这是与民垦的区别,百姓垦荒的地,只要在其限额内就是自己所有,可以办理地契存档,一丁可垦百亩。
但商屯性质的,虽不限额,但商屯为承包租佃性质,没有所有权。但可以保证长租,甚至是优秀租佃权,以五年甚至十年为一期,只要地不荒,就不收回。
甚至新垦荒的商屯地,还可以前期租赋的减免。
这样做也是加个保险,防止台湾的地一下子全被圈占了,以后移民无地可有,豪强如果圈占了大部份的土地,是会有严重后遗症的,所以也不能只顾眼前,必须得放眼长远。
先来的移民,允许他们挑选好地垦荒,给的田额也高,一丁百亩,甚至女子,未成丁的男子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田额。
如果他们能够耕的过来,那么一家能占有几百亩地,实行轮耕,新垦荒地产量虽低,也能有不错的产出。
后面的移民,肯定慢慢的就没有那么多地可垦,到时有田额也占不了那么多地,那也是必然。
就好比内地,尤其是在地稀人多的地方,许多百姓也就几亩地,甚至绝大多数一亩自己的地都没有,只能成为地主的佃户。
人人有地,人人都是自耕农,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最终必然还是金字塔的结构,一二成的地主,占有七八成的土地,剩下八九成的百姓,却都只能是地主的佃户。
大乱过后,能够重新分配一些土地,缓解一些土地兼并,但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强盛之时,对外开拓,征服新的土地,移民分地,也能让不少百姓获得新土地,成为新的地主或自耕农,但这的前提,也是原土着地主失去土地,沦为奴隶或是佃户甚至是被消灭。
台湾悬于海外,有不少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这块宝地是相当难得的,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就算是台湾,也得面临岛上土着的威胁。
朱以海的少府监名下,有最早上岛垦荒的皇庄队伍,到如今,已经拥有皇家庄园稻田七万五千多亩,甘蔗、棉花、烟草园十二万多亩。
朱以海的皇家庄园是岛内最大的地主,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奴隶、雇工种植,奴隶来自战俘,也有不少原荷兰人留下的奴隶,还有从南洋等地买的奴隶,雇工则有许多是之前招募的流民。
皇家庄园有这么大规模,也与他下的本钱足有关。他一开始就是全力发展,投入血本经营。
皇帝在中原保留的皇庄不多,不与民争地,而对台湾这样待开发的荒岛,却下血本投入,也是为起一个带头作用,虽然对比之下,成本比内地高,但朱以海觉得还是值得的。
他这几年也在台湾划封了大量土地给勋戚官员们,那些获实封爵的,基本上都额外的得到了一块台湾的土地,几百上千亩不等,这些地都是台湾荒地,需要他们自己组织人去开垦种植,也是变相的利用他们开发宝岛。
“冒辟疆的建议很好,”
皇帝称赞了冒襄,然后提出明年皇家少府监将继续带头开发台湾,会加大对台湾矿产、木材等的开发。如今探明了台湾多个金矿铜矿和硫磺矿,明年都将正式前开采。
同时也会在台湾新建木材厂和造船厂,还要在那边建樟脑加工坊,以及鹿皮加工坊等。
“明年朝廷会将福建御营一协驻台湾,另御营水师也会进驻一协,省巡防警备营也将驻台湾一协,还将设屯营一镇,他们的家卷也都迁移落户口台湾,你们要做好准备。”
第727章 封藩永宁寺
“你若继位,如何待你九弟?”
父子俩又一次前去看望张皇后,仍被拒之门外后,朱以海与太子弘甲走在回宫的路上,他直接问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弘甲愣了下,停下脚步。
“近来儿臣常听父皇教诲,说将来驱除鞑虏后,要行分封之制,封建诸藩,屏藩中央。父皇将来传位给儿臣,那时九弟也必然封藩在外,儿臣愿与九弟盟誓,宗藩永续,代代相传。”
朱以海看着认真的太子,这个回答中规中矩。
“你九弟现在还年幼,什么都不懂,但万一将来有奸佞之臣挑唆,使他生出非份之想,那时你又该如何,万一他在封地造反呢?”
“儿臣请父皇为九弟挑选贤德之师自幼教导,若父皇愿意,待几年后,儿臣愿意亲自把九弟带着一起学习,教导他兄友弟恭一家和睦。只要师友贤德,九弟也必不会走歪路。”
朱以海拍了拍弘甲的肩膀,继续前行。
弘甲现在十四岁,他七岁被掳出关,在关外六年,他回来后,朱以海也让厂卫把他这六年在关外的点点滴滴过往都努力收集起来,汇编成册,他详加了解。当初朱以海打算立弘甲为太子,一是因为他是早就过继大张皇后名下的嫡长。
其二是他有坚毅性格。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虽经历劫难,但心中还存善良亲情。他们兄弟俩被掳去关外,老三比他小一岁多,在路上时,老三冻病,发烧说胡话,鞑子嫌累赘,要把他扔掉,但弘甲却泣求留下,他自己弄了个简易的拖架一路在冰雪地拖着老三走。
鞑子只给两人一份食物,他嚼碎含暖了喂弟弟。
这样的事不止一次。
后来到了关外,也还有几次鞑子嫌弃病弱体瘦的老三,要把他扔掉,或便宜的卖掉,弘甲一次次哀求,都是自己照顾老三。
朱以海知晓这些的时候,甚至不太相信这些全是真的,但又派其它人去打探,结果证明这些都是真实的。老三弘椮身体瘦弱,做事也处处不如老大,总挨打受骂还经常没饭吃,弘甲总会维护弟弟,把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替他做事,甚至替他挨打等。
朱以海后来曾经问过弘甲,那时的他也才七八岁,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弘甲说他是大哥,他必须照顾弟弟。
说他们是家人,是兄弟,他是大哥,他不照顾弟弟就没人照顾弟弟了,在关外,他们只能相依为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