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吴三桂两万大军,也被分割完毕。
  吴三桂一听差点眼前一黑晕死过去。
  这就进了趟京城,他突然就变成光棍司令?丁毅这混蛋,吴三桂心里把丁毅全家问候了一遍,但不得不佩服丁毅,这招比崇祯可就厉害多了。
  崇祯当初离间分割丁毅都是一步步来,且没成功过。
  丁毅直接一步到位,把他部下调的支离破碎,到处都是,有人带走五百,有人带走一千,有人带走一万,把他的两万兵马也全瓜分了。
  特别是他最强的家丁部队,全部被带出大营。
  今天诸将进城,都是来向吴三桂感恩告别的。
  当然,其中可能有人还点别的想法,言外之意,若是吴三桂不肯,他们也不愿意接受朝廷调派。
  可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吴三桂看祖进忠就挺开心的,突然升任总兵,另带有一万大军。
  他想了想,确实也有点心灰意冷:“朝廷看重你们,你们都得尽心帮朝廷做事,王爷也不会亏待我,将来我们兄弟,总有相见的一天。”
  他的意思,若丁毅不亏待我,这事就算了,要是亏待我,你们看着办吧。
  当晚几员大将在吴三桂家里痛饮一场,当做别离。
  第二天一大早,祖进忠和徐文虎(高第手下提的总兵)两人,各带一万兵马,共计两万兵马前往陕西和丁毅的兵马汇合,进击四川。
  吴三桂在京城住了几天,各地总兵大将接到圣旨纷纷进京。
  兖州总兵刘泽清、庐州总兵高杰、原凤阳总兵黄得功(现在是马跃为凤阳总兵)、南京总兵刘良佐先后带兵进京。
  刘泽清是知道丁毅厉害,他和丁毅在山东是邻居,所以很知趣,第一时间带着兵马进京。
  高杰和黄得功都算是比较听话的明将,不愿违抗圣旨,也很快进京。
  刘良佐倒是不想进京,但看大伙都进京,也没办法,只好慢慢吞吞,跟在后面进京。
  几人中,刘泽清有两万兵马,高杰有一万五千,黄得功有两万,刘良佐有三万。
  原历史上,这四人同为江北四镇,俱封为伯爵,但这次没这样的机会了。
  四人到京之后,丁毅分别接见了他们。
  接着黄得功领着他的两万兵马往四川去了,同样是去打张献忠,丁毅让他打下四川后,驻守四川,为重庆总兵。
  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三人被留京师,三人部下兵马,俱被丁毅在城外收编,然后老套路,精挑细选,收买人心,发饷三步曲。
  三人的家丁不如辽东家丁,皆被遣散为普通部曲,愿意干的继续留下,换地方,不愿意的拿钱走人。
  其中有人反抗,被诛数百人。
  丁毅从中挑选四万精锐,在蓟镇一带重新训练。
  这样从蓟镇到天津,加上李自成五万降兵,有九万兵马在重整集训。
  五月十四日,在京城中没事干的吴三桂,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四人听到消息,丁毅十万大军围攻西安,李自成死。
  四人当时也是瑟瑟发抖,丁毅在京城附近有好几万兵马,听说旅顺也有数万,没想到在外面还有十万大军。
  五月十五日,援剿东北水师总兵、提督关辽通津淮海江镇水师总兵官黄蜚带二万兵马,在天津登陆,进京。
  黄蜚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但在明末也是拥有大量兵马的一方霸主,并且是抗清义士。
  他舅舅是历史上有名的东江总兵黄龙,这次因为丁毅到了这个世界,黄龙没干到东江总兵,并去三年前病死。
  黄蜚继承黄龙事业,还随了他的姓,在明末时,最多拥有过两万兵马,实力也很雄厚。
  他是抗清义士,也很听朝廷的话。
  丁毅召见他后,命他带兵马沿江入湖广,准备对付左良玉,同时又发饷,拉拢军心。
  因为此时整个大明的拥兵大将中,还有兵马最多的左良玉,一直在武昌,按兵不动,也不进京。
  历史上黄蜚和黄得功联手,大败过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
  这会丁毅也用到黄蜚,因为他手上也有水师。


第767章 拥兵百万
  武昌府。
  去年十二月,张献忠率二十万大军离开武昌,水旱两路往湖南出发,八月攻克岳州(现岳阳)从而打开了南进的大门。
  十二月,张献忠在嘉鱼(今湖北境内)沿江一带埋伏部队,大败左良玉的精锐部队。张献忠又在沿途收降官军,编为新附营,军容较前更盛。这时,张献忠控制了湖南全部,及湖北南部,广东、广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为了将来的发展,张献忠决定进军四川。
  今年正月,张献忠率部数十万,据说有六十万,向四川进发,
  张献忠走后,左良玉立马带兵收复武昌。
  收复武昌之后,左良玉按兵不动,经常在组织兵马在武昌各座山头操练,说是操练,其实做做样子,显摆军威。
  今年三月,朝廷崔他进兵湖南,追赶张献忠,为此,崇祯还专门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朝廷又命令给事中左懋第顺路经过时督促他出兵作战,左良玉于是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交了上去。
  但他的奏疏交上后还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就听说北京被李自成攻下。
  得到崇祯自杀的消息,左良玉彻夜未眠,一直在想自己的退路,当时他还以为大明要亡了。
  他的部下也纷纷惊恐,不知如何办好。
  军中有人要往南京去扶持新王,有人想进京师,各种争论。
  但没几天,又有消息传来,镇北王丁毅监国,诏令各地总兵进京。
  丁毅之名在北方很有名气,与建奴百战百胜,从无败迹,但左良玉一直在南方打仗多,也没和丁毅见过面,他只听过,当然不相信。
  老子在江南,还拥兵百万呢。
  此时的左良玉,号称有八十万大军,对外称百万。
  其实他只有前五营数万兵马能战,后五营全是倚附、投降的杂牌,还有更多的裹挟家属和百姓老弱和妇孺。
  左良玉不想进京,更不可能带着这八十万大军进京,这要走到什么时候?
  但有些部下听到消息,纷纷要求进京。
  因为朝廷是让总兵进京,而左良玉部下,这会有三十六营,称总兵的,有二十三个。
  总兵们想进京,估计也是想得到封赏的多,真正肯为朝廷出力的不会有多少。
  副将马士秀说:“哪个不听左公命令要北上,我杀了他!”并在大船上架起大炮截断长江航线,诸将这才平静下来。
  左良玉不想进京,是想静观其变。
  果然,没几天他又得到消息。
  吴三桂高第进京,被?夺兵权,兵马也被支解。
  黄得功带着兵马去四川打张献忠去了,刘泽清等俱被剥夺兵马,成为光杆司令。
  左良玉很快召集诸将:“你们看到丁毅的卑鄙行径了?总兵大将进京,俱被剥夺兵权,困于京师。”
  诸将不置可否。
  部将金声恒问:“朝廷若再来诏令如何?”
  “如何?先皇数次征诏祖大寿,祖大寿可曾进京?”马士秀反问。
  众人这才不言语。
  于是左梦玉决定,就驻武昌,那也不去,看丁毅和朝廷拿他有什么办法。
  他这想法还没几天,朝廷第二次传旨又到武昌。
  这次语气非常严厉。
  丁毅道,已任命潘永昌为武昌总兵,令左良玉刻日进京,否则,以抗旨重罪论。
  左良玉当时大怒,直接拔剑,一剑就把传旨太监给砍了。
  四周众将哗然,俱震惊。
  左良玉捅死太监后,其实自己心里也慌的一比。
  但刚才他不这么做,他觉的自己毫无颜面,丁毅居然敢当众喝叱他。
  大伙都是总兵,你是王爷,我还是伯爵呢。
  你有二十万大军,我有百万大军,谁怕谁。
  左良玉是为了面子,不想在部下面前丢脸。
  可杀了太监后,他又心慌。
  这会他和何腾蛟和袁继咸关系不错。
  何腾蛟是湖广巡抚,袁继咸是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
  当初张献忠走后,是袁继咸去芜湖,亲自劝说左良玉收复武昌的。
  五月十八日,左良玉同时邀请湖广巡抚何腾蛟和袁继咸到武昌议事,两人知道左良玉杀太监的事,但也全部来了。
  “左公。”何腾蛟和袁继咸都很尊重他,大伙刚见面,一个一口左公,亲切的不得了。
  没办法,现在湖广这边,只有左良玉有大军,其余明军皆倚附于左。
  左良玉脸色慌张,装腔做势道:“大事不妙,两位大人救我。”
  袁继咸和何腾蛟奇怪的看着他。
  左良玉捶胸顿足道:“当日京城有传旨公公到武昌,可能语气不善,军中有大将怒而发作,误杀了公公,本公已经将部将拿下处斩,可是京师知道,如何看本公,还以为本公抗旨呢。”
  何腾蛟马上道:“那左公为何不亲往京师,向王爷面述?”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