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进忠身边的右营游击傅文元当然认识他,知道这人是丁毅的部将。
他低头对祖进忠道:“此人是镇北王部将何大平。”
祖进忠没办法,正如何大平所说,吴三桂都进京了,他们能怎么办?
“开门,开门,准备接旨。”祖进忠无奈道。
接着他赶紧去叫诸将,刚刚太监念的名字,几乎把吴三桂军中千总以上都念进去了。
就在他们摆香案,准备接旨时,营外五百精骑先冲了进来。
诸将都是沙场老将,一看这些精骑就知道是精锐中的精锐。
何大平这五百人,先随王卫忠经历清水泊一役,与满清血战而余生,后随徐敷奏参加了松锦之战,又与满清大战。
这两场大战,他们都是与满清肉搏近战活下来的,可不是普通的铳兵,可谓真正的百战精锐。
这五百精锐进来之后,陆续有好多囤兵,推着一辆辆大车进营。
辽东诸将们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么大车推进来干什么。
等他们诸将集合后,这些大车还没有推完,还在进来,足足进来好几百车。
“辽东团练副总兵祖进忠、参将潘永昌等辽东诸将接旨--”太监尖叫道。
诸将纷纷跪地。
此时大明没的皇帝,圣旨是以镇北王丁毅以监国名义所发,盖的依然是玉玺印章。
这圣旨很长,所说的事也很多,估计诸将也是第一次听到。
首先是提拔了大量的军官。
左营副将祖进忠晋升为成都总兵,率一万兵马入川,和丁毅兵马共击张献忠。
祖进忠听的心里格登一下,不知是喜是愁。
圣旨还说,赏祖进忠京城房子一幢,白银千两,子孙世袭锦衣卫百户。
几乎是这段圣旨说完的同时,轰隆,一辆大车推到祖进忠身前不远处,那囤兵往地上一倒。
哗啦啦,千两白银散落在地。
诸将俱是眼睛大亮,相互观望。
祖进忠则暗暗叫苦,巴不得吴三桂赶紧出现。
太监接着又道,右营参将潘永昌升武昌总兵,带二十亲兵去武昌上任。
游击傅文元为昌平副总兵,带一千兵马去居庸关驻守。
中军参将王嘉谟为青岛副将,带一千兵马驻守青岛港。
中军官张大经为天津副将,带两千兵马驻守天津港。
其余如吴朝忠、吴友贤、吴友谅、吴用仁、吴国柱、方成功、李成功、何起龙、何起凤、巴克勇、白含真、陈太和、陈一经、赵志祥、李可植、孙文焕、猛克图、克什图、血剌出、兀把炭、金哱罗、高孩子、陈梦龙、张其伟、傅天德、申弘抱、郭友龙、朱运成等辽东诸将,俱提升一级,然后调往各地。
有的能带营兵前往,有的是只能带亲兵前往,圣旨中还提到,以后大明不能有家丁,总兵五十名亲兵,副总兵二十名亲兵,不得超过此数。
圣旨读完,祖进忠等人再次对视一眼。
然后祖进忠硬着头皮问:“我们能不能见总兵(吴三桂)一面?”
“当然可以,三天后出发,你们这三天随时能进京见吴总兵。”
第766章 不听话的左良玉
众人大喜,又问:“家丁如何?”
“你们留下数十人转为亲兵,其余全部家丁集合起来,随我们走。”何大平要带走所有家丁:“现在就集合。”
为防他们欺诈,现在就要求集合家丁。
家丁的马具,兵甲,俱与普通军士不一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何大平让他们的亲兵去召集家丁,何大平派出兵士跟着。
此时营中吴三桂不在,诸将没有领头人,没有主心骨,加上刚刚全被提拔,又被赏银,实在一脸懵,完全不知如何处置,只好按步就班,按照何大平的来。
一会功夫,全军家丁两千多人,被集合到一起。
何大平也是微微愣了下,没想到吴三桂军中,家丁居然比重这么多。
吴祖两家多年经营,所有的精锐就是眼前的家丁。
但他们现在和何大平兵马站一起,明显还是差了点意思,仅纪律上面,就差很多。
何大平五百精锐站着一动不动,鸦雀无声。
家丁们乱哄哄的,到处交头接耳。
祖进忠他们都在边上看着,似乎想看笑话。
但何大平一动不动盯着家丁们。
家丁们开始还对他们评头论足,谈笑风声。
看了一会后,发动对面一动不动,也没声音,突然感觉有些诡异。
很多家丁情不自禁也停下来,场面渐渐安静。
等对面安静后,何大平大声道:“按朝廷旨意,大明所有军将,不得再有家丁。”
刚安静下来的家丁们顿时乱成一团,很多人又气又急:“朝廷要解散我们吗?”
“除了当兵,俺们什么也不会。”
“这是要逼俺们去上山?”
“别吵,听何将军说完。”何大平身边有人大怒道。
家丁们骂骂咧咧,声音低了许多。
“愿意留下继续打满清鞑子的,转为正兵,每月饷银一两五钱,朝廷包吃,另分田二十亩,免税一成。”
“二十亩田可以选择在驻军处拿,还是在家乡拿。”
这条件出来后,大部份家丁还是能接受的。
家丁也是被主子包吃包养,现在是差不多,朝廷包吃,又有银饷,关键还有二十亩田分。
有人马上问:“战马器甲呢?”
“当然朝廷全包。”
“实拿多少银?”
“一两五钱,一文不克扣。”
“当真。”
“问问王爷的兵马,数十万大军,何曾克扣过一分一文?”
“俺们会驻哪儿?”有聪明的问。
“先驻宁夏,但会几年一换防。”
“能带家属不?”
“可以。”
“俺想留辽东打鞑子。”
“也可以。”
这样的话辽东兵有很多选择,可以在宁夏选择拿二十亩田,也可以在家乡辽东拿。
有些人在辽东有家属,可以把田交给家属经营。
众人议论纷纷,突然感觉这条件还不错,挺不错的,为他们全家都想的很周到。
祖进忠等人开始还等着看笑话,必竟辽东兵都是桀骜不驯之辈比较多,看不起大明其他官兵。
但丁毅的兵马在松锦之战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厉害,加上今天的条件这么好,居然没有人有什么强烈的反对意见。
“没有问题了是不是?”何大平这时看向四周,大声道:“拿银走人。”
大手一挥,有大车推到前面,哗啦啦,大量的银子倒落到地。
“每人十五两,先发两个月饷银,加十二两安家费。”
家丁们大喜,纷纷排队上前拿银子。
拿银的时候,发银的人会问:“知道这银子是谁发给你的吗?”
“朝廷?”有人反问。
“是镇北王,是王爷。”
“多谢王爷。”
每人上去,都会问。
有人会说多谢王爷,有人乐呵呵也不说,还有人不哼声,反正先拿了银子再说。
拿完银子的,骑着马就被带离大营,在外面集合。
然后一部份人会去宁夏驻守,一部份会回辽东前线。
两千多家丁,一上半午就被何大平摆平。
而且是当着祖进忠他们的面发的银。
看到家丁们都没有反抗,老老实实出营,所有吴三桂的将领们都知道,辽东铁骑和祖家军,吴家军,已经正式成为过去。
从此以后,大明只有丁家军,镇北王的兵马了。
发完了家丁,何大平又组织余下的兵马继续发银。
一营一营开始。
因为银子都是大锭大锭的,十两一个,所以何大平表示,先发5月-10月的饷银,多余的一两算奖励。
辽东兵们都听傻了,以前都是克扣军饷,现在不但不克扣,还提前发了六个月的,还有奖励。
同样,发银的时候,何大平一个个问。
谁发的饷银?还先发六个月?
是镇北王。
“以后都是如此,不会克扣。”
以后都是如此,不会克扣,这句话在事后,成为官兵们口口相传的名句,很多人经常念着。
吴三桂大营如此的时候,高第的大营同样如此。
----
五月的京师已经恢复如常,百姓的生活也和往常一样。
吴三桂呆在府上,那里也不出,耐心等着丁毅召见。
等到次日下午时,他部下左营副将祖进忠,右营游击傅文元,参将潘永昌,夷将巴克勇、猛克图、克什图等纷纷来到吴府。
吴三桂大惊,这些人应该在城外军中,为何也进京了?
他一问才知道,就在他进京没多久,朝廷传旨到了京城外的吴三桂和高第军中,晋升各级军官,并有调遣。
副将祖进忠,升任成都总兵,朝廷让他带吴三桂一万兵马入川,要和丁毅的兵马,一起干张献忠。
游击傅文元升任昌平副总兵,带一千人去居庸关驻守,但那边,据说已经有丁毅三千兵马。
参将潘永昌升武昌总兵,到武昌去替左良玉。
吴三桂各部将领都有提升,并每人赏银百两到一千两不等。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