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员和其他三镇,甚至济南,和青州等山东各府,丁毅还是花了钱的。
所以,阮文龙马上苦笑,去年大员等地还是亏的。
“娘的。”四周一片骂声,武将们都在骂,文官们摇头。
大员占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是亏。
再按补贴大员和其他地方的算一算,丁毅现在占了这么多地盘,两百多万人口,全年赢利大概一百万出头,算是勉强合格。
关键是,丁毅这几年一直有存粮存银的习惯,存粮是每年都存,然后用新粮换旧粮,吃旧粮存新粮。
现在阮文龙为丁毅存结了两百九十万两白银,登州是保持三十万石,旅顺和皮岛是保持三十万石,济州岛是保持二十万石,三地共八十万石存粮。
丁毅等阮文龙说完后,脸色严肃道:“这次我从广东一路过来,到处天灾和流民,江南等地也出现慌乱,我估计,后面的粮价会越来越高。”
众文官纷纷点头。
“去年我们还占了天津,蓟镇,济南等各镇各府,治下人口其实接近有千万了,将来要是有天灾,老百姓没的吃,我们都是要管的。”
众人再次严肃的点头,现在全山东除了兖州和东昌两府,实际都在丁毅控制下。
加上蓟镇和天津,治下人口接近千万,万一有什么重大天灾,都要他来赈灾的。
当然,这会蓟镇和天津,包括山东各府,的囤田都应该囤了起来,秋收如果不失收,未来丁毅还可以征一笔田税。
“今年的八十万石粮暂时先不要卖。”
以前他们有余粮,会卖掉,保持三地八十万存粮,今年丁毅决定,全部存着,先不卖,这样他手上就有了一百六十万石粮,明年那怕天灾粮荒,他也能应付一下。
阮文龙道:“从我们各地观察来看,今年各地下雨很少,明年很可能出现旱灾,我们要早做准备。”
丁毅点头:“我也这么认为,而且有可能出现蝗灾。”
嘶,四周一片惊恐。
这时大伙就感觉到丁大人的先见之明了,前两年第一次收到上百万商业税,丁毅力排众议,大手笔投入百万两,为登莱两地兴修水利,大量挖井,灌溉农田,当时大伙都觉的丁大人一有钱就开始大手大脚。
事实证明丁毅又做对了。
“旱灾对我们登莱的影响肯定是最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其他地方旱灾,必然会有大量的难民往这边涌。”
“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我决定,今年在浮山所南(今青岛),和莱州两个港口,用来运转难民。”
很多人就会说明末是小冰河时期,小冰河时期,事实上从元朝到清末,都是属于小冰河时期,人家大清怎么没像大明一样?
明朝会亡的终极原因太复杂,也各有说法,但肯定和小冰河关系不是最大。
而明年(崇祯十四年)大旱,肯定也能算一份。
浮山所和莱州在登莱地区的第一线,也在最外围,这次丁毅不打算把人拉到登州再上船。
怕影响登莱内部,因为现在他登莱地区已经能全部掌控,无论什么事都是井然有序,再这么多难民进来,肯定要影响登莱正常运转。
所以丁毅决定把难民们拦在登莱之外。
北部从莱州港走,上船运往济州。
南部从浮山所走(青岛),上船运往大员。
今年的任务是,扩大浮山所青岛港,确保明年有难民时,能从青岛港有序上船。
同时在莱州,浮山所囤集粮食,到时可以煮粥赈灾,稳定难民们的心。
当然,在难民中还要进行筛选,工匠、医士、识字的,单独运送,但也不留登州和旅顺,全部送往大员和济州。
驻守在胶州,平度,莱州的兵马,负责拦住这一线,保证明年没有一个难民能进入登莱州。
明年蝗灾到底有没有,丁毅当然不敢确定,他只能道:“至于蝗灾,我不能肯定,但咱们也要防患于未然。”
“从今年开始,宣传情报部,要大力宣传,蝗虫是可以吃的。”
“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就亲自带头,吃了蝗虫,当然了,他有做秀的成份,但蝗虫的确可以吃。”
“要吃没有变颜色的蝗虫,且有医用价值。”
丁毅当然往死里吹,他总不能说,蝗虫其实也有毒的。
他这话说在别处,或没人信,但他在东江镇这边,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没人会怀疑他的话。
而且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确实吃了。
但靠人捕吃也不现实,所以丁毅要求今年多养鸡鸭,要求所有百姓家里都养。
用不到的话,到时可以卖给咱东江军,能用到最好。
其余灭蝗的土埋,火烧,挖卵等各种方法,都要推广,有什么用什么。
今年先推广,动员,做好准备,万一明年来了,不会手忙脚乱。
他在山东地区有绝对的掌控力,这些布置下去,各地都会认真去做,相信到时,肯定会有成效,即便有损失,绝对能降到最低。
崇祯十三年四月,山东地区全面动员宣传,挖井,修渠,养鸭养鸡,使的整个山东都井然有序的运转起来。
到五月初时,匠作局李忠义来找丁毅,他们按照丁毅的要求,终于造出了最新的十人敌。
之前丁毅让匠作局造万人敌,百人敌,都用来守城。
其中百人敌,就重达三斤,而且因为当时造的是圆形,很难扔远。
所以丁毅一直想造手榴弹或手雷用做野战。
不过最后丁毅画出的图纸是手榴弹。
但引信问题一直没解决。
因为匠作局表示,用纯火药做的引信,会烧的太快,而且会提前爆炸,且手雷又比较小,不适合做出长长的引信。
第689章 田多的好处
丁毅当天来到猪岛,匠作局已经好多人在等着他。
一排新造的十人敌正放在一边。
并且按照丁毅所说的那样,前面用沙袋形成阻挡墙,中间留条路,两边挖了坑。
如果没扔好,可以往坑里跳。
李忠义兴冲冲拿了枚十人敌过来。
丁毅看了脸色微变。
李忠义反应过来,呵呵一笑:“要点火的,点火才有用。”
丁毅尴尬笑笑。
李忠义到了之后,向丁毅手舞足蹈解释。
以前的百人敌,万人敌的引信烧的很快,但那些比较大,引信可以做长点。
这次的十人敌,按手榴弹外形做的。
主要是丁毅为了可以扔远点。
去年有工匠用硝石粉加火药加炭粉一起融合之后,终于发明出烧的慢的引信。
经过多次试验后,确定了合适的比例。
现在这三种材料按一定的比例融合后,做出后世火柴粗的引线,每秒钟大概燃烧一厘米。
李忠义义专门拿过一根引线,长约十寸。
然后点燃。
这时代没有秒的概念。
他们默默数了十下,正好烧完。
略有点慢,丁毅看过觉的有点慢,但考虑到其中有一部份是在火药里面的,也差不多。
他接过一个十人敌。
木头柄为了扔的远,前端是爆炸区,以火药和弹片组成。
当然,现在采用的是点火式,拉开引信盖后,需要点火,再扔出。
外形和手榴弹相似,重约一斤。
明代的一斤,约等于后世六百克。
因为变小了,所以威力也小了很多,匠作局开始称为十人敌。
经过他们试验,爆炸半径大概在五米左右,中间一米才有最大的杀伤力,超过一米基本炸不死人。
但战场上炸炸马和密集的人群,肯定效果不错,吓也把人家吓的半死。
关键这玩意比较轻,每个带十个都可以。
“找人扔一个我看看。”丁毅笑道。
原本他想亲自扔的,但想想现在和水平可不敢说,万一出错,炸到自己就是笑话了。
其实现在就算他想扔,李忠义也不会同意。
这边早就找了人扔给他看。
有个工人站到前面,这十人敌就是他自己做的。
旅顺自己做的东西,自己扔,出了错,炸死的只会是自己。
工人熟练的点火,然后还嘴里发出声音。
“1、2、3”
数了三下后,嗖,扔了出去。
十人敌飞出去足足三十米,落后又好像等了一两秒,砰,爆炸。
“引信是多少的?”丁毅问。
李忠义说是三寸,明朝三寸差不多等于后世十厘米。
“插入火药是一寸。”
“外面有两寸,每寸需三数。”
所以工人们先数三下再扔。
空中飞行要两数到三数,落地后爆炸。
当然,李忠义又道。
普通成年人,大概可以扔到三十米。
力量较大的能扔到四十米。
还有人能扔到五十米以上。
所以扔的越远的,越不能等,不用数,可以直接扔。
李忠义还展现了他们做的引信。
引信长三寸,在一寸处有结头。
原来他们的引信不是直接装在十人敌里的。
战前分开装,战时,拿出引信,打开盖子,插进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