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
  同样是崇祯十三年四月,丁毅也回到旅顺。
  他这次从大员回来,一路经过广东,福州,浙江,松江,江苏,山东,丁毅和以前一样,每到一处,都要寻找工匠,医士,但结果让他大为震惊。
  历史上的崇祯十四年,即明年,大明朝到处天灾,米价爆涨,灾民如云,也彻底拉开了明朝灭亡的序幕。
  此时虽然才崇祯十三年,但已经初露端倪。
  特别丁毅这种穿越来的,明显感觉到这次和以前的变化。
  因为这几年阮思青跑这条路时,不停的在收集工匠和医士等,越收越少,越来越难收,因为好收的都被他们过去十年收完了。
  可这次丁毅到广东也好,福建也好,松江也好,突然发现这类人多了起来,大量的工匠,医士都为了生存四处奔波,寻找活下去的机会。
  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粮价。
  丁毅在大员时,朱向阳还喜滋滋的和他说,今年卖了三十万石给福建商人,得到六十万银。
  当时丁毅还SB似的表扬了一下,因为大员的支出可以越来越少了。
  但到了福建和广东后,丁毅才发现,这边的米价已经达到二两五甚至二两八。
  而他回程经过松江时,发现松江连绵大雨,已经好几天,松江粮价也达到二两左右。
  松江府是产粮大区,米价向来稳定在一两左右,从丁毅到大明后,每年都有船队经过松江,巅峰期的粮价才一两四,大部份时间都在一两到一两二之间徘徊。
  而丁毅不知道的是,一个多月后,即五月十三日,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昼夜倾盆大雨,水势骤发,霎时汹涌,不分堤岸,屋宇倾倒。而米价腾踊,斗米至银三四钱,富家多闭粜,民食草木根皮俱尽,抛妻子死者相枕。强横之徒三五成群,鼓噪就食,街坊罢市,乡村闭户人情汹汹。
  仅一个月后,苏、松、湖等地遇大雨洪灾,米价涨到四石一两。
  丁毅无法预知一个多月后的事情,但他这一路过来,已经发现国内米价越来越高,瞬息觉的赵大山在大员卖了三十万石是血亏。
  丁毅一月从大员出发,四月才回旅顺,一路上跑了沿海所有能跑的城市,带回工匠和家属六百多人,医士和家属两百多人,然后分别安排到济州和复州,金州等地。
  四月十六日,丁毅在登州总兵府,召集旅顺,皮岛诸文官,和部份大将,甚至济州钟镇奴,魏继业也到了现场。
  这次主要召集文官和后勤负责人,师级武将,大部份驻守武将没有动。
  登州,莱州,旅顺,皮岛,济州都是先汇报了过去一年的数据。
  登莱两地的百姓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五万,基本恢复到孔有德兵乱之前,其中有十万左右,是近几年的引流移民,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流民更多了。
  登莱两地通过重新丈量,两府共计粮田二百九十万亩。
  这时的税赋标准在去年年底改过一次。
  以前丁毅和明朝一样征数,百姓五升,士绅三斗。
  去年改为税成,即胶州所用的那种。
  “凡田十亩之内,税二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十亩以上,五十亩内,税二点五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五十亩上,两百亩内,税三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两百亩以上开始实行固定税,两百到五百亩,税三点五成,按每亩两石产量计,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五百亩以上,一千亩以内,税四成,若遇天灾等,还可减免。”
  “一千亩以上,两千亩以内,税六成,若遇天灾等,不可减免。”
  “两千亩以上者,税七成,无减免。”
  就是越有钱,亩越多,收的越多,但如果家里有当兵的和吏员,都能减免。
  百姓税赋很低,也很受欢迎。
  因为这边的百姓除了两成税外,没有其他负担和其他税赋,特别是明朝的徭役,曾带给百姓沉重的负担,明朝出徭役都是百姓自己带吃的,还得免费干活,有钱人则可以用钱抵消或让人替代。
  登莱两地则不一样,当地百姓出徭役都由丁毅提供吃,还会有银子,虽然银子很少,但也让老百姓乐意去干。
  丁毅在登莱的很多工程,建水渠,打井,修河道和道路,都是找当地百姓,供吃发银。
  他前期这么干时,有些官吏还不理解,你发动百姓干活,给口吃的算不错了,还要发银?
  要知道这些水渠,水井,河道,道路都为百姓做的事啊。
  但丁毅坚持发银,每人每天一分银,一个月才三钱,根本不多,老百姓有吃的,有钱拿,干活也卖力,效率高,各种工程质量好。
  前两年丁毅在登莱两州为修建水渠,河道,还有大量挖井等,共花了一百万出头。
  如今他们可以看到效果了,现在大明各地开始出现旱灾,而登莱是受灾最小的地方之一。
  登莱有水,老百姓就受灾小,受灾小了,粮田就有产量,有了产量,丁毅就有税收。
  丁毅已经明显到明亡前的各种灾难要到,以后的米价只会越来越高。
  他要囤粮,疯狂的囤粮。


第688章 十人敌
  去年登莱两地在遭受灾害的情况下,还收到田税八十五万石。
  皮岛旅顺统一为二成,近六十万亩田,因为有部份红薯和土豆,实收二十五万石。
  济州岛统一为三成,近四十万亩田,且有大量红薯和玉米,土豆,实收五十五万石。
  至此,去年丁毅在这些地方,合计收粮为一百六十五万石。
  去年登莱两地收商业税银为一百七十万两,旅顺和济州都暂时没收商业税,因为两地的商业也是比较落后,大部份都是丁毅自己开的店,要收就是收自己的钱了。
  去年登莱两地丁毅自己的商业收入,包括销售,矿产资源等,收入为三十八万两。
  旅顺皮岛的盐利,跑商,卖铳卖炮,各种商业销售,包括日本天草四郎送来的银子,全年合计三百三十万两。
  济州商业收入为二十四万两。
  这样去年丁毅在这些地方(大员不计,山东其他地方不计),合计收银为五百六十二万两,粮食一百六十五万石。
  众文武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数据,皆是震惊无比。
  而且据阮文龙说,去年产量因天气原因,麦子又减产了,不然产量还能更高。
  很多人更是从这些数据中看出几个问题。
  一是商业税真的很重要,二是海上跑商很赚钱。
  这也是现在丁毅来钱最快最多的两个大头。
  想想崇祯皇帝以大明一国之力,一年的收入几乎只有丁毅一半,可见大明朝真是到了要亡国的时候了。
  可有人还泼冷水,高兴啥啊,人家郑芝龙坐泉州发发旗,一年收入上千万。
  众人顿时无语。
  丁毅现在收入是多了,但是开支也不小啊。
  阮文龙报完开支,大伙发现还没存下什么钱。
  丁毅现在连大明三镇兵马在内,都算是他的兵,大员那边照样没算,近十万兵马,一年饷银发放近一百七十万。
  所有地方(包括三镇加山东各府)的所有工匠,技术工人,官员,吏员,医生,老师等加起来已经突破四万人,囤兵也超过四万,两者一年支出一百四十万。
  全军各种军械装备打造,衣甲制造,战船打造,火药消耗,战马喂养、伤亡抚恤等开支近八十万。
  这也是他的铁料,木料,铜料都不要钱,直接从日本,朝鲜得到的情况下,不然开支还要翻倍。
  另外在教育,建筑,引流灾民,囤田、水利建设等各项开支上是八十五万。
  还有两府加旅顺给明廷上税六万两。
  就这样,丁毅去年全年净存白银八十一万两,当然,之前他基本每年都有存银,目前阮文龙大概存到三百万两不到。
  丁毅自己听完都不敢相信。
  原本他以为自己已经很有钱了,没想到地盘越大,人口越多,军队越多,消耗也越大。
  他养了十万兵马不到,四万在编人员,四万囤兵,加上其他七七八八,一年开支居然已经达到四百八十多万,接近五百万。
  他赚钱比大明朝厉害,开支也比大明朝厉害。
  这还是他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生产,包括战马,造船木头、牛(牛皮)、羊(羊皮)、海产,水果,粮食等大部份生活物资,和所有矿产自己供应的情况下。
  当然了,花钱这么多,也是因为最近几年他钱多了,所以有点大手大脚,特别是丁毅开始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军械装备提升,这两方向花了好多钱。
  然后,有个好消息是,去年他的粮食自己人用和引流灾民、养马等消耗是八十万石,余粮八十万石。
  所以去年他全年收入是八十一万两银,八十万石粮。
  考虑到现在价粮比较高,以一石二两计,去年利润还是能破两百万两白银的。
  现场诸文武听到有赚,终于还是眉开眼笑。
  听起来去年赢利不少,但这是去年东江镇,登州加济州三地合计的盈余。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