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此人是谁?”女子轻声问道。
  “回禀女主,奴婢不知……”
  “女主,他称随从为「将军」,几个随从称他为「刘公子」,此人必出自门阀之家,很可能是刘氏的近支宗亲。”
  “此人出自门阀之家,却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实在难得。”女子黯然低语道:“可惜,姐姐她……若是晚嫁几年……”
  眼看刘闪已经走远,女子似乎回过神,赶紧说道:“不管他是谁,我等速速跟上,尽快弄清楚他的身份。”
  “可是……女主,此行绕道洞庭湖,已经耽搁不少时日,再不返回,恐怕……”
  “你们不必怕,父亲的酒还没喝完。他若是怪罪下来,由我顶着。”
  “诺!”


第362章 隐形危机
  洞庭湖边,五彩的战船缓缓靠岸,十名男子在一阵喜庆的锣鼓声中登上彩船,百姓又爆出一阵欢呼和喝彩之声。
  几人登船后,百姓的欢呼声渐渐停止,三五成群地议论着。
  “这几人真不错!不是祖坟冒了青烟,就是文曲星下凡!”
  “唉……要不是我错过了机会,我恐怕已经是县令了。”
  “去年那批人真幸运!恐怕往后啊,就没那么容易做官喽。”
  “你眼光别那么高嘛,你去年只差了几分。今年再加把劲,就算年底考不上太学,在县府谋个功曹、税曹或户曹也不错啊!”
  “那可不行,我至少要做县令!然后再升任郡守,说不定啊,我以后还能去成都朝中做官。”
  “恐怕要变天喽!”一个男子不合时宜地说道,围在一起的百姓赶紧压低声音,三三两两地散去。
  此人身着锦衣,身旁有六名随从,一看就知道其身份不俗。
  刘闪察觉出一丝异常,于是上前行拱手礼,然后问道:“这位公子,何出此言?”
  此时的刘闪身着灰色汉袍,仅从衣着上看,其地位肯定比不上锦衣男子。
  男子将刘闪上下打量一番,只见他身旁的男子满脸冷竣,又见几个妙龄女子在他身旁,他大致能猜到刘闪的身份不同寻常。
  “这位公子,莫非……你是魏国人,或是吴国人?”
  锦衣男子并未回答刘闪的问题,而是试图套出刘闪的身份。
  “实不相瞒,我乃河东卫氏,行商走船至此,顺道游玩一番。”刘闪随口说道:“敢问公子贵姓?”
  刘闪自称河东卫氏,这确实是一个显赫的门阀之家。
  卫家初兴于名将卫青,自卫子夫被封为皇后之后,卫家从此平步青云。
  曹操为魏王时,卫家的卫凯就在朝中任职,在曹丕、曹叡时期,先后被封为亭候、乡候,执掌朝廷的礼制和文史图籍。
  卫氏的卫觊,受儒学传家的影响,年轻时就学有成就,以才学箸称,尤其以文章而名扬于世。
  卫家现在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其他几个显赫的门阀,但也算得上世人皆知,普通人更是不敢轻视。
  “哦!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卫家公子!失敬,失敬!”男子赶紧拱手行礼道:“我乃太原郭氏,见过卫公子。”
  “郭公子,有礼了!”刘闪赶紧还礼。
  这名锦衣男子自报姓郭,来自太原,这也是一个显赫的望族。
  比如魏国现任左将军郭淮,其族中的曾祖父郭遵,在东汉时就任兖州刺史、光禄大夫;
  郭淮的祖父郭全亦是东汉时期的大司农,父亲郭缊曾任雁门郡太守。
  郭淮能够在魏国军中担任要职,自然是因为他战功赫赫。但是,若郭淮不是出身于名门世家,他连被举为孝廉的资格都没有!就算他能力再出众,也不可能在朝中任职。
  现在的大汉,虽然与魏、吴两国争战不止,但自从相互间开通贸易后,许多门阀世家的子弟,纷纷以商贾的身份往来于蜀中各地。
  这些人,其实并非细作,他们确确实实是为了经商而来。许多的世家望族,就算没人在各国朝中任职,他们也能让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适逢战乱也能屹立百年而不倒,究其原因,其实都出自于他们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敏锐洞察力。
  在与郭家男子简短的交谈中,刘闪能感觉到,自从荆州大部归汉后,大汉已经有了崛起之势,这让魏、吴两国的许多世家非常矛盾:他们既察觉到一丝机会,又察觉到一丝不安。
  在刘闪的认识中,世家,可能也是门阀。但是,门阀不一定就是世家。
  在这里,为了方便地理解郭家男子的「机会」和「危机」,暂时将门阀一起并入世家,以做探究。
  现在的大汉,各郡县的商业气氛十分浓厚,再加上百姓因为种粮,从大汉银行换得许多铢钱,各个经商的世家就从中看到了机会。
  他们深深地意识到,数百万百姓手上有了铢钱,这将是多么巨大的商机。
  若要厘清各个世家感觉到的「危机」,就得从官员的选拔和任用说起。
  自先汉时起,一直到现在,能在朝中、军中任职者,不论官职大小,十之有九都是出自世家望族。
  像邓艾那种,能从平民百姓做起,一步步得到升迁者,恐怕万中无一。
  当然,就算大汉的前丞相诸葛亮,他也并非是「躬耕于南阳」的普通百姓,而是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官吏之家。
  诸葛氏本来就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圭,也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8岁丧父之后,曾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前往豫章,此时的诸葛玄,已被袁术任命为豫章郡守。
  当初,荆南四郡刚刚归汉,百废待兴。在没有得到各界名士支持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严重不足。
  此时,刘闪将三百多个完成大学课程的百姓,任命为县治所的官员,暂时缓解了官员不足困境。
  在荆南四郡,这种任命普通百姓为官的作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就比如醴陵县的县令朱熹,他的政绩得到朝中众臣的一致认可,很快就升任长沙郡「假郡守」之职。自先汉立国至今,这种情况绝无仅有。
  任用百姓为官,取得很好的效果之后,刘闪和黄月英「变本加厉」,进一步完善了从百姓中选拔官员的各项流程,各种分类细致的「太学」已经兴起。
  这一举措得到了普通百姓的支持。但是,正是抛弃了先汉的「察举制」,抛弃了「举孝廉」、「举茂才」、「举贤良方正」的官员选拔和任用方式,让各个世家大族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先汉时期暂且不论,就以当前来说,各大世家的存在,对于国家政权来说密不可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家望族的存在,既能载舟,亦能覆舟。
  比如现在的大汉,刘备正是有了糜家的资助,才有钱大量地招兵买马;
  现在的吴国也是靠着「顾、陆、朱、张」四大世家才能苦苦挣扎。
  当然,魏国也是如此。
  当初,曹操始终不敢称帝,这与他「唯才是举」的思想,没有获得世家门阀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而曹丕则不同,他按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官人法」,一改曹操的官员任用制度,很快就缓和了与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
  在这之后不久,就算曹丕篡汉,他也没有受到世家望族的强烈反对。
  现在的大汉,与吴、魏两国不同的是,普通商人以及经商世家的地位空前提高。
  虽然刘闪将关键行业控制在朝廷的手中,但也兼顾了这部分集团的利益。
  在经济方面,朝廷与世家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甚至还同踩一条船,在这方面,自然获得部分世家的支持。所以,大汉各郡县的商业能蓬勃发展。
  但是,各个世家望族并非全部在经商,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
  特别是吴、魏两国的许多世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鄙视经商。因此,这些世家的政治主张被刘闪忽略了。
  现在,大汉的官员选拔方式刚刚兴起,它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支持,却忽略甚至损害了世家的利益。
  这可能会让蜀中,甚至是吴、魏两国的许多世家嗅到了一丝不安。
  通过与郭家男子的谈话,刘闪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这些世家不能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大汉或将陷入又一次危机。
  在刘闪原有的认识中,「世家」就是身份显赫的家族,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接下来与朱熹的畅谈中,刘闪深刻地意识到:这种危机的根源,并非来自于自己担心的「世家」!甚至在各个方面,「世家」还是自己有盟友!
  也就是与朱熹的交谈中,刘闪意识到,自己真正要面对的,自己应该提防的,确实不是「世家」,而是「士族」:「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矛盾,甚至可以上升到「阶级矛盾」的高度。


第363章 青楼的规矩
  「世家公子」之间简短的谈话之后,郭氏男子很快就离开,刘闪却在盯着远去的彩船发呆。
  “刘公子!”向宠靠近刘闪,低声说道:“刘公子,自岳阳楼出来之后,那几个人一直在跟踪咱们!”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