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钱选话刚落音,文臣们都是纷纷表示附议。
  可司妇寺卿辛苦却出列提出了异议。
  “娘娘。”辛苦对皇后陛下的称呼,显示了她的特殊。
  “适才钱侍郎提到修史,臣是赞同的。可是为何要修《元史》呢?微臣以为,蒙元不过强盗之属,豪夺中原,荼毒天下,并无一丝功绩,一无是处。这所谓大元,根本就是笑话,不配大唐为其修史。”
  辛苦说的毫不客气,完全就是把“大元”扔到地上踩。
  “辛寺卿此言差矣!”
  大鸿胪李签站起来出列:“皇后陛下,辛苦此言看似有理,却是不合史家规矩,也不合国朝大统。”
  “元廷虽然暴虐,也是以夷狄强取豪夺天下,可毕竟占了中原近六十年,还占了南方十年。当年蒙元一统天下,这也是事实。怎么就能视而不见呢?难道还能隐瞒天下人么?”
  “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要是不修元史,那么后人如何得知中原曾经被夷狄荼毒,又如何引以为戒呢?”
  王恂也出列说道:
  “大鸿胪言之有理。皇后陛下,辛寺卿的话,虽说听着解气,却并不理智。不修元史,那么江北这近六十年,是在谁治下?难道中原这五六十年之事,都是虚幻不成?南方元据十年,也是虚幻不成?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么?”
  辛苦很不服气的说道:“朱温篡位,陛下废了后梁之号,废黜朱温皇帝之号。这就是气魄!我大唐以道治天下,不修元史,行的是华夷之辩的道。为何要瞻前顾后?”
  牟巘摇头:“此言差矣。陛下虽然废了后梁之号,也废了朱温皇帝名号,可陛下并没有删除后梁历史啊。后梁时发生的事,还是记载在史书之中的。”
  “可要是不修元史,那么这些年的事,不就是被完全抹除,一片空白?这如何使得呢?我大唐以道治天下,陛下和皇后数次强调,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才是依道治国之本。”
  太史令姚隧出列道:“臣说句公道话。蒙元虽然暴虐,人神共愤,可要说什么好处都没留下,那就不够实事求是了。”
  “起码,元廷修了几万里的驿道,省了大唐好多功夫。光是这驿站驿道,也不能一笔抹杀。”
  辛苦听到这里,更是不高兴了。冷哼一声道:“太史令此话,当真好没道理。元廷累死了很多百姓不假,可何曾修过一里半里的驿道?这几万里的驿道,难道不是我大唐修建的?关鞑子什么事?”
  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
  辛苦之言,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完全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谁都知道,元廷修了几万里驿道是事实。可是这女子,竟然不认帐!
  蒙元修的几万里驿道,到了她嘴里,成了大唐修建的了。
  没错,说内心话,大臣们当然希望,这几万里驿站是大唐的功绩。可问题是,真不是啊。
  难道煌煌大唐,堂堂朝廷,要当着天下人信口雌黄吗?
  然而,等看到皇后陛下露出沉思的神色,大臣们的反对之言,就只能暂时咽下去。
  看样子,皇后陛下,竟然也认为辛苦说的对?
  难道皇后陛下,也想把几万里驿道的功绩,记在大唐的账上?
  这…不太好吧?
  崔秀宁收回思绪,淡然一笑,“诸卿说的有理。辛苦所言,也不是完全无理。嗯,修史乃大唐文治大事,不可不慎。此事,还是等陛下回朝裁决吧。”
  政治上已经很老练的崔后,决定暂时不讨论是否要修《元史》之事。
  不过,对于修《宋史》和《辽金西夏史》,所有人都是没有异议,那是肯定要修的。
  小太子李征,看着辛苦退下,小脸蛋上露出一丝好奇的神色。
  这辛苦,很是不一样啊。
  她说的话,倒是挺有趣。
  这时,林必举再次站起来说道:“启奏皇后陛下,如今中原植树造林工程,已经全部结束。环卫寺报,北方难民共植树三千万株,各处大山上的小树苗,最少一半栽倒了两河沿岸和荒野之处。”
  “关中,河南,齐鲁之地,从北到南共有三道,也就是皇后陛下所说的防护林。不出十年,中原就会绿树成荫,水土丰茂。”
  “请旨,这闲下来的难民,如何安排?”
  崔秀宁道:“西苑和黄河,水库不是还没修完么?就让他们参与修吧。总是,不能光吃饭不做事,朝廷那么多的赈济粮食,不能白花。”
  “遵旨!”林必举领命。
  PS:蟹蟹大家支持,现在月票又一次杀入全站百强了,希望一直能稳住。不会忘记加更的,晚安!哦,今天才知道,还有名叫董事长的人,姓董…


第947、948节 文武之争

  政事堂左相崔牧出列奏道:“启奏皇后陛下,长安营建大臣张志纯奏,长安城和长安皇宫,明年二月就可全面完工。张志纯请朝廷准备迁都事宜。”
  长安城和长安宫还有几个月就完工了?文武百官闻言,都是神色振奋。
  六七十万人修建长安工程,已经整整三年了。截止目前,已经耗费钱粮两千万了。
  这还是在大多数劳工都是奴隶,所有材料都不需要花钱的情况下。否则的话,耗费的钱粮最少需要六七千万。
  长安工程不但用工巨大,耗时数年,而且集中了全国最顶尖的建筑工匠三千余人负责各项修建。可谓空前绝后。
  要不是大唐发了很多战争横财,俘获了很多奴隶战俘,是根本没有财力修建长安工程的。
  长安工程,可以说是建立在异族的血泪之上。光累死的南洋和天竺奴隶,就数以千计。
  如今,还有几个月就要完工了。
  工部侍郎出列道:“臣上月去关中,观摩了长安工程。哎呀,当真是气象万千,天下无双啊。大概的工程都差不多了,最后几个月,就是精雕细琢了。以臣之见,更甚先唐长安城矣。”
  林必举笑道:“长安工程虽然还未完全完工,却已经被称为天下第一城。作为大唐天朝国度,足够体面了。”
  “除了长安城和长安宫,郭守敬主持的雍州水利工程,也要快完工了。短短数年,此时的关中已经水草丰茂,山清水秀。就连黄河,也清了很多啊。”
  这些消息,崔秀宁当然早就知道,可是她还是很高兴。
  “嗯,朝廷准备迁都事宜,必要安排妥当。明年二月,朝廷就要搬到长安了。”崔秀宁说道。
  杨汉明道:“皇后陛下,迁都之后,东都洛阳就空出来了。臣请旨,修建东都洛阳。洛阳宫室残破狭小,洛阳城也不复往昔之盛,实在当不起东都之名。”
  崔秀宁蛾眉微皱,“这几年,大唐大兴土木,十万人以上的大工程,就有六个之多,耗费钱粮无数。如今,天下初安,百废待兴,西边还有元军虎视眈眈,再要修建东都洛阳,怕是不利于天下民生。”
  杨汉明奏道:“皇后陛下仁慈,臣等都是心知肚明。可是,洛阳残破,终究还是要修。臣等以为,趁着我大唐还有二百万奴隶俘虏,晚修不如早修。”
  “反正,奴隶就是不做事,也要吃法啊。既然他们总要耗费粮食,还不如别让他们闲下来。要是多少年后再修,耗费的钱粮只会更多啊。”
  “不可!”崔牧出列反对,“杨相国之言,看似有理,其实不然。”崔牧举着玉笏拍拍手,侃侃而谈道:
  “皇后陛下,奴隶们固然不修建工程时也要吃饭,可他们难道不能帮助朝廷种粮捕鱼?难道不能帮助朝廷开矿挖煤?这可都是增加朝廷收益的。他们就是不修宫殿,也不会吃白食。”
  “可要是让他们再修建宫殿,那么朝廷的公田,就少了粮食。朝廷的矿山,就少了矿石。这说起来,难道不也算是朝廷的损失?”
  “眼下,还有几百万北方流民要养。再让那么多奴隶们不种粮食去修建宫殿,那大唐的粮食就不够吃了。所以,臣反对再修建洛阳。”
  林必举也说道:“洛阳的确要大修,可一动就是大工程。臣也反对修建洛阳,起码也要在五年之后。”
  “五年之内,不能再动大工程。”崔秀宁摇头,“大唐要休养生息。就是奴隶,也不能太过苛待。奴隶也是人,总要让他们有活路。”
  皇后既然说暂时不修建洛阳,那就没什么好商议的了。
  崔秀宁继续说道:“今年的新科进士,选拔一些高原地带之人,送到吐蕃为官。朝廷不会亏待他们。凡是在吐蕃为官之人,五年之内一定调回,按政绩,升二到四级任用。”
  这就是一种补偿和优待了。
  吏部立刻记录在案,准备照此办理。
  崔秀宁又道:“眼下最要紧的政事,乃是移民东北四州。杨序虽然收了东北四州,可几乎就是无人区。那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可养民数千万,怎能荒废?移民之事,如今进行的如何了?”
  户部尚书出列道:“臣本就要奏明皇后陛下。移民优待条款一出,越州、赣州、扬州这些人烟稠密之地,申请移民者甚多。至今,已超过百万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