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还特地沿用了灌夫、萧望之为例。
  这首诗在李元瑷看来简直就是是对梁陈隋唐昏暗的诗坛发出了一声强有力的怒吼。
  这首长安古意或许不算是的名垂千古的佳作,但在李元瑷眼中却充满了高大上的意味。
  这才是他想看到的唐诗。
  自己那个便宜老哥,写的是什么玩意。
  “快,将他请上船来!”
  李元瑷有些兴奋,继续往下看去。
  这诗作最后是做诗人的自我介绍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县人,幼读诗书,十岁时,赴江南跟随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三苍、尔雅以及经史书籍,现今二十有余,愿拜入吴王门下,以微薄之才,效犬马之劳。
  “卢照邻,卢照邻!”
  李元瑷念了两遍这个名字,会意一笑,原来是他。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见过吴王!”
  卢照邻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年轻俊朗,还带着几分的拘谨拘束,甚至有一点点的忐忑。
  毕竟面前的这位是大唐最出名的亲王,自身亦褒贬不一,充满了话题性。
  干谒求仕,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亦是一种冲动。
  他觉得李元瑷能够懂自己,也只有李元瑷能够懂自己。
  李元瑷表情略带严肃,道:“卢照邻?你好大的胆子,借着诗句来讽刺当下。”
  卢照邻正想反驳,这刚要出口,立刻就闭上了嘴巴,默认了。
  换做是别人,他会好好解释,表示自己写的是前朝而非当今。
  然在李元瑷面前,他选择了默认。
  他再赌,赌李元瑷能够理解自己。
  便在他以为自己赌错的时候,耳中却听一声喝彩:“讽刺的好!这才是真正的诗作,什么南朝风气,简直就是狗屎一样,臭不可闻。”
  卢照邻险些吓的一口气喘不过气,颤声道:“晚生前几年随恩师北上长安,与好友游玩吴王所建灞水山庄。见灞水山庄里各处提诗,深受感触。”
  “灞水山庄的诗句,大别于常见诗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晚生大受感动启发。尤其是那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还有那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超脱于宫体诗之外的惊世之作,令晚生大彻大悟。恰逢当时圣人隐退,庙堂之上褚遂良排除异己,方才有此感悟,做此别样的宫体诗。”
  “今日携此诗干谒,便是觉得吴王一定能懂晚生。”
  “懂,当然懂!”李元瑷起身道:“现在是诗坛几乎全是靡靡之音,让人作呕。要的就上这种敢于改变的魄力风格,只有如此,才能令诗坛走出困境,令唐诗绽放光彩。你能做得长安古意这样的佳作,采定是不凡,你跟我一并南下,暂且充当我吴王府书一职位。”
  卢照邻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眼圈都有些微微发红,坚定的道:“愿为殿下效力。”
  李元瑷看着卢照邻,心底生出了一个念头。
  现在是唐诗最昏暗的时刻。
  这种昏暗在什么时候结束?
  李元瑷对于这方面不太了解,但今日见到改变的卢照邻,心底顿时生出一股豪情:既然不知什么时候改变,那就从自己手上改变。
  让远在长安的李世民知道,别一天到晚拿着南朝气味的诗句丢人现眼。
  其实李元瑷不知的是唐诗已经开始变革了,最初的改变再于上官仪。
  上官仪一改宫体诗,自创上官体,尽管未能改变南朝之气,却也如黑暗中的一抹曙光。
  在上官仪之后四个人点起了星星之火,便是李元瑷面前的这个卢照邻还有王勃、杨炯、骆宾王三人。
  这星星之火很微弱,但便如古话说的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火苗点燃了希望,也点燃了陈子昂、刘希夷以及张若虚这三块原野,他们将着火彻底的洒向四方。
  然后嘭的一下!
  在数十年后,在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王昌龄、岑参等等等人的手上爆炸开来。
  唐诗,亦从李元瑷口中的不堪入耳臭不可闻,成为了后世传颂千年的化结晶。
  李元瑷更加不知道的是,他早年为了打响灞水山庄的名号,用了苏轼的一手饮湖上初晴后雨,便如一计强心剂,打在了引领唐诗改革的上官仪、卢照邻的心上,让他们更早的摒弃了没有一抹亮色的宫体诗,开始求变求精,向着饮湖上初晴后雨学习,吸取经验。
  “上官仪便在后边船上,你且去跟他打个招呼,相信你们很谈得来的。”
  李元瑷可不想让卢照邻呆在自己的船上当烛台,将他打发出去了。
  看着卢照邻躬身告辞的身影,李元瑷心底也有一些火热,自己或许不会作诗,但知道会作诗的人啊,将他们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求变求精,还怕唐诗不提前步入盛世?
  “就这么定了!”
  李元瑷下了个决定。
  徐珑有些惊愕的看着自己的郎君。
  李元瑷说道:“今后我们多招募一些卢照邻这样的人进幕府,也不管他们有没有治世才能。有采即刻,不差多些人吃饭。不要求别的,每月,不每周,上缴一篇诗就好。不按时上缴,就扣他们薪俸。”
  徐珑忽然觉得自己的郎君有点像魔鬼,算了,还是不让他知道自己也会作诗的好。
  两个时辰,一晃而过。
  大唐水军已经穿过了长江,堵塞的各类船舶开始有序通行。
  李元瑷因身份泄露,大多船舶选择了让他们通行。
  很快就抵达了扬州码头。
  因为堵塞的时候,吴王李元瑷即将抵达扬州码头的消息已经传开。
  原本迎接荆湖水军的扬州官吏,变成了迎接李元瑷的模样。
  扬州长史亲自登船邀请李元瑷入扬州赴宴。
  李元瑷问了一句:“古神感将军与王度将军是否在其列?”
  扬州长史忙道:“皆在其列。”
  李元瑷心知这宴会就是为了迎接古神感而设的,自己的行踪并没有知会扬州府衙,他们怎么可能提前准备?
  “算了!”李元瑷几乎没有犹豫,直接道:“孤王下江南,身负重担,宴会我就不去了,免得你们过于拘束。你去将娄师德叫来,他一上船,立刻开船。”
  娄师德在江都当任县尉,就在扬州任职,自然不用去洛阳与他们会合,沿途捎上即可。
  娄师德早在码头等候,见李元瑷并未赴约,顿时松了口气,整理了衣着,摸了摸肥硕的肚子,上船觐见了。
  “娄师德见过吴王!”
  李元瑷看着面前这位面圆大耳,矮小肥胖的大胖子,有些意外,想不到这位历史名臣居然是这副模样。
  不过他已经从刘仁轨身上学会了人不可貌相,也不存在轻视之意,笑道:“孤钦点了四大臂膀,今天终于到齐了。”


第232章 三分考卷三种答案
  娄师德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他确信自己完全不认识面前这个贤明远播的大唐亲王,不了解他为何对自己如此器重。
  不过从他拒绝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直接驶船南下,亦可看出这个吴王是个有远见的人,在他麾下干事,也不会亏了自己。
  如果今天这个吴王懵里懵懂,接受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那自己才要好好考虑后路。
  跟着一个完全不知深浅进退的上司,还是大权在握的国之亲王,那太危险了。
  娄师德生性宽厚,最大的优点是心宽持重,最大的缺点是过于心宽持重。心宽持重的都没有脾气了。
  李元瑷还不了解娄师德,不知他心底所想。
  但扬州都督的位子是他亲自辞让的,哪里不晓得轻重?
  扬州虽然位于江北,却是江南军区核心地。
  别看李元瑷手握苏州、湖州、杭州三州兵权,但兵力加起来不过扬州兵马的四分之一。
  苏州、湖州、杭州三州兵权不过是护卫州郡之兵,而扬州兵马却是朝廷掌控江南的军区总部。
  不是一个概念的。
  如果李元瑷掌控江南东道十六州的行政大权,另外有身怀扬州的军镇之权,那他就是江南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了。
  不说亲王待遇,即便是李世民的儿子都远没有这种权利。
  故而李元瑷知道即便自己不自辞,李世民也会找借口将他的扬州都督改为苏州都督的,主动提出来,百利无一害。
  而且不只是如此,李世民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就算再怎么相信自己,也会留一手防范未然。
  如他这样的雄主是不可能为亲情所左右的。
  华夏历朝皇帝,除了唐玄宗干得出来这种无脑放权的事情,其他皇帝都会有所保留。
  扬州都督府都尉王度十有八九就是李世民留的后手。
  李元瑷哪里会蠢到跟王度、古神感这两位手握扬州以及大唐水军军权的将军一同饮酒赴宴?
  这点轻重,李元瑷还是很清楚的。
  身居高位,最忌讳的就是不知轻重。
  “在南下之前,我给了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一个任务,我将从尚书省关于江南近年来的档案记录给了他们,让他们拟定治理江南的方案以及心得意见,抵达苏州的时候上缴于我。现在一样,你也去副船跟他们聊一聊,看一看尚书省的档案。时间有些吃紧,我也不要求你在抵达苏州之前上交。什么时候写好,什么时候给我吧。不过你一直在江都为官,离江南只有一江之隔,对于江南的了解应该更加透彻,期待你的意见。”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