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不是府尹也就算了,就连这个知府,前面还得加上一个“权”字——权知河南府事。
  据说原本是让永兴军节度留后知河南府的,正好可以趁机取消永兴节度。
  没想到北面传来消息,契丹趁着秋高马肥之时攻燕。根据收到的消息,燕国很有可能撑不住。
  这时候赵元昌刚定下先南后北的基调,北边面对弱小的燕国总比直面契丹要好,当即一面派人联络燕国官员推动燕国向周国求援,一面吩咐边疆备战。
  北面备战需要人了,赵元昌大笔一挥,把等着继承节度使之位的永兴军留后调了过去,永兴节度顺势取消。
  之后,给东北主帅冯晖加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河北都监,总领河北军事,太原节度使焦继勋则兼河阳都监,振武节度使折从远兼河朔都监,永兴军节度留后高良才任河北转运大使。
  总之就是把大河北地区,划分为河北、河阳、河朔三块,三名大将每个人负责一块,但是在必要时冯晖可以调度整个地区的兵马。
  相比于之前传闻调任知府,高良才当然是愿意当这个转运使,负责大军粮草后勤,说不得就能因功封爵。
  但是河南府不能没人啊,赵元昌又不想让陈佑执掌河南府,正巧,多出来一个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更巧的是这个兵部尚书存在感太低,基本上没什么作用。
  于是,林师德就倒了霉,赵元昌召他谈了几次之后,深觉此人可有可无,于是一纸调令就下来了。
  事情定下来当天,历仕数朝的冯道就差人把林师德的生平信息送到陈佑手中。
  久居高位就有这样的好处,京外刺史节度,京中尚书卿监,基本上都能知道个一二。
  九月是个多事的月份,九月初九重阳日,当今官家于广政殿宴请耄老,得知华山有得道大贤、唐皇赐号的清虚处士陈抟隐居,当即遣中官持礼相邀。
  重阳这一天,陈佑登周山。
  而其幕僚韩向阳,则带着陈佑手书,登嵩山,拜访小林寺。
  带着两个健仆一路登上少室山,待知客僧通禀住持,韩向阳自去前殿参观。
  重阳登高,这少林寺游人颇多,既有信众,也有不信之人。
  信与不信很容易区分,信众到了寺庙,哪怕只是进什么庙拜什么佛的泛信之人,也会严肃认真;但不是信众,即便心存着鬼神不可辱的想法,神态上也要稍微轻松一些。
  韩向阳就是这般轻松,这里转一转,那里看一看,显得十分感兴趣。
  陈詹事虽然叫他来劝说小林寺,但就看詹事那不在意的表现,便知此行成败都没什么影响,毕竟周边僧寺不少,没了一个小林寺,还有其它寺庙可以选择。
  当然了,要是能成那是最好,毕竟这也和自己的能力挂钩不是?只不过没有太大的压力,心态放松之下在交流中不容易出错。
  等了没一会儿,一个三十来岁的壮硕和尚在一干僧众的护持下朝韩向阳走来,一路上信众皆双手合十口称大师,而这一群僧众则回礼檀越。
  这和尚身披浅红袈裟,头戴山子帽,显得颇为富态。
  他身边的和尚大多穿着褐衣,没有戴僧帽,就这么露出青色的头皮,头皮上也没有结疤——再过两三百年才会出现点戒疤这种不人道的传戒方式。
  这时候的小林寺还不是禅宗的天下,住持宏泰就是律宗的,他身边的和尚也是有禅宗有律宗,得等到“革律为禅”之后,小林寺才能正式称为“禅寺”。
  嗯,律宗的高僧也可以称为律师,比如律宗的中兴之祖大智律师。
  宏泰来到韩向阳面前,微微抬头看着韩向阳的眼睛,出声问道:“未知先生来此,还请入静室详谈。”
  没有称檀越,是因为韩向阳没有给香油钱。檀越与和尚之间是布施者与受施者的关系,叫你一声檀越施主,那就意味着要你布施了。
  韩向阳此来不知是敌是友,宏泰能称一声先生,还是看在陈佑的面子上。
  当然了,陈佑的面子也不好使,好使的是陈佑手底下抓着的权力。
  穿过殿堂来到一处静室,分了主客坐下之后,宏泰挥手将其余僧众都赶了出去,只留下两个小沙弥伺候着。
  安静了一会儿,宏泰率先开口:“不知道陈詹事叫先生来,是有什么吩咐?”
  韩向阳略一沉吟,决定开门见山:“我来时,见山下阡陌纵横,那都是贵寺土地吧?”
  宏泰一听,顿时心生警惕,低声宣了一声佛号,口中道:“我佛慈悲,那些田地皆是贫苦百姓在种,总算能养活了一家人。”
  答非所问。
  韩向阳心中冷笑,嘴上问道:“不知佃租几何?”
  宏泰看都不看韩向阳,手中转着念珠,丝毫没有停顿地道:“我佛慈悲,这租子却是从未收过。只是种地的皆是信众,平日里添一些香油供奉佛祖菩萨,贫道等人也不能拦着。”
  没成想这和尚脸皮这么厚!
  韩向阳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同他争辩,直指问题核心:“贵寺田地如此之多,不知这税赋交在何处?”
  原来是为了钱!
  宏泰叹了口气,低垂眼睑,口宣佛号:“清净之地,却不当沾染世俗。”
  “呵!”
  这一声笑,说不清是讥讽还是嘲弄。
  韩向阳点了点桌子,朗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僧寺道观概不能免,大师以为然否?”
  宏泰深吸一口气,脸上也带了些严肃:“我等虽是世外之人,但天子有令也不得不从。”
  “那好,既然如此,这小林寺内还行不行周法了?”
  话音未落,不等宏泰解释,韩向阳又问道:“若行周法,你这税赋是交也不交?”
  宏泰听闻,面色悲苦:“自然是交的,只是那田地皆是善人家赖以为生之法,实在是......实在是......”


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
  韩向阳没有让宏泰继续“实在是”下去,端起黑陶碗喝了一口,啪地一声放到木桌上,眯着眼睛看着宏泰:“陈詹事知晓贵寺传承悠久,不忍断了传承,所以才派某来商议商议。大师要知道,这河南府可是有百八十座寺庙啊!”
  “呵、呵。”听到这直白的威胁,宏泰脸皮直跳,干笑两声。
  任何传承久远的寺观都会经历多次破落和再兴,小林寺也不例外,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小林寺那金佛、那香油钱,可是有很大吸引力。
  按道理,身为住持,对此应该早就看透,不生悲喜平淡以待才是。
  但宏泰就是不甘心。
  当年会昌灭法后,小林寺破败不堪,他师父行钧受邀住持小林寺,修殿堂、铸佛像,四十余年才让小林寺重又恢复往昔几分声势。
  只可惜宏泰接任住持之后,一来名声没有行钧那么大,二来又经历了两次改朝换代,小林寺颓象再显。
  若是从陈佑之言缴纳田税,小林寺怕是一下就要跌落一个台阶!
  但若是不从,能挡住当然是好,一旦挡不住,只怕又要重演灭法之祸了!
  何去何从,宏泰心中一时难以定夺。
  手中念珠转得更快了,他得好好想想,若是不从,有哪些关系可以用一用。
  宏泰在思考,韩向阳也在思考。
  他却是想到了来之前陈佑说过的话:当初禅宗之内尚有顿悟渐悟之争而分立南北,如今这不同宗派之间也不可能一片和谐,须得令诸教派成众狼争肉之势,才能国家安稳。
  而现在,胡教诸派虽有龃龉,但门户之见却不是很大。
  比如宏泰,他习的是戒律分属律宗;他师父行钧习的是《法华经》,人称法华行钧,分属天台宗;他师祖则号素禅师,禅宗的。
  除了那些各教派衣钵传承的“某祖”,绝大部分和尚教派归属都不是那么分明,平常时候自然也争不起来。
  陈佑没说要怎么才能挑动和尚斗和尚,但韩向阳感觉宏泰似乎不太愿意妥协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朝这方面想。
  如果能让这些和尚认同“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的观点,那么为了消除异端,被取消的那些特权显然就不重要了。
  问题是,该怎么做?
  好一会儿,宏泰终于开口了:“韩先生,不是贫道不想交税,实在是那些田亩收成不好,百姓辛苦一年,不过是仅能糊口罢了。”
  想来想去,还是平民百姓最好用。
  毕竟小林寺田地近万亩,佃户无算,真要是闹起来,河南府怕是承受不住。
  只不过这是一把双刃剑,除非是逼入绝境,否则宏泰也不想用。
  韩向阳回过神来,看着一脸悲苦的宏泰,沉声道:“主持定要不从?”
  宏泰垂首,宣了一声佛号,转了几颗念珠之后才道:“非是不从,只是那地交给百姓,就不是贫道所能随意处置的,不若请府衙遣人自下田收税便是。”
  居心叵测!
  韩向阳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盯着宏泰一字一顿问道:“住持当真做此想法?”
  宏泰心中一突,强压着不安,脸上扯出一丝笑容:“还望上官体谅则个。”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