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韩向阳离开,宏泰皱着眉考虑了一阵,叫来一个小沙弥:“你去把宏澄叫来。”
周山山顶,冠上簪花的陈佑抬起手里木杖,指了指山下风光道:“这周山还是太矮了些!”
他身边只有寥寥几人,重阳有假期,书院师生大多出去游玩登山了。
正如陈佑所说,周山还是矮了些,周边的北邙山、嵩山、龙门等,要比周山有趣的多。
跟在他身边的汪弘洋笑道:“今日登周山,明日登嵩山,詹事迟早能到更高峰。”
一语双关,众人一齐说笑两句,洋溢着快活的气氛。
过了一阵,一行人兴尽而返。
走到陈佑那坐落在半山腰的阁楼,二楼刚刚备好酒席,便一同入座。
饮了菊花酒,吃了蓬饵,酒席上的话题渐渐偏向了书院里的情况。
李华宇当先开口:“如今书院学生心思浮躁,长此以往,怕是要荒废了课业。”
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等着听陈佑的回答。
陈佑将口中菜蔬咽了下去,又端起酒盏喝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地开始说话:“辩的多想的多,多思考总比不思考要好。”
另一个司业胡德佑带了些忧虑:“然则我观这些学生,却多是为了辩而辩,狡而少思,有害无益。”
李华宇补充道:“不仅仅是学生,部分教员也有此倾向。此等情形,叫我想起了古时名家作派,实不是什么好事,还望山长拿出一个主意来。”
名家的本质是研究名与实的关系,但流传开来的故事却给人一种诡辩的印象。
总之,李华宇在此时提到名家,绝对不是夸奖,而是在说那些学生开始沉迷诡辩,这当然十分危险!
陈佑沉默了一瞬,随即问道:“你等可知院生所争者主要是何事?”
吵了这么久,什么是好官怀官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吵着吵着,基本上大家都赞同官员应该从庶民的角度来评价。
这样一来,这个问题也就没有再争论的价值了。
毕竟能说的都在课堂上说过了,除非说出花来,否则是吸引不了围观群众的。
是的,目前书院里热衷辩论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杠精,就是想同你吵,一定要吵到你认输。另一种人是喜欢主导局面,享受被拥护的感觉。
杠精终究是少数,而对第二种人来说,吸引不了围观群众的话题都是无意义的,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要找其它的话题。
听了陈佑的问话,汪弘洋等人面皮抖了抖,好一会儿,汪弘洋一脸纠结的说出几个典型的例子:“比如‘煎茶好还是煮茶好’,‘早晨背书好还是晚上背书好’,‘帝舜的重瞳到底是不是真的’,总之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偏偏很多人感兴趣,每次都能吸引一大批人参与争论。”
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
陈佑沉默了,他突然想到自己以前看到过的几场学生辩论。
当年他只不过是县官,去的学校也只是县里面的普通高中,高中学生的辩论会或许会好看,但十有八九是揪着一些没有营养的点来争论。
就像现在书院里的学生一般,要不就是和大家生活比较贴近的,要不就是扯上名人。
怀念一阵往事,陈佑回过神来,见大家都看着自己等待回复,不由笑了出来:“都看我作甚?学生想法多那是好事,总比一潭死水要好嘛!至于诡辩,这样,我有两个提议,你们看看书院能不能接受。”
顿了顿,没人说话,陈佑便开口了:“首先,就是书院组织辩论会,谁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可以每天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甚至同一次可以有好几场同时进行。想要辩论的双方提前申请,书院统一安排,具体规程你们再商量商量拟一个出来。”
围坐在桌边的几人考虑一番后,尽皆点头。
汪弘洋适时开口问道:“不知第二点是什么?”
陈佑拿起筷子敲了一下酒盏:“诡辩之术在于打乱听者的思考方向,只要能把听众的思路引到他想要的方向上去,基本上就赢了,但是最怕的就是实证。”
说到这里,他沉吟一番,想出了一个例子:“譬如白马非马,若公孙龙在此,我等无须同其争论,只需要牵来一匹白马,观其形体似马,观其行止似马,听其鸣叫似马,进而剖其骨肉、观其脏腑、尝其筋肉,皆似马,便是其人如何诉说白马非马,我们也认为这就是马。”
说完之后,陈佑停了下来,留出时间让众人思考。
待陈佑咽下去一块驴肉,又喝完一盏菊花酒,一群人才深以为然地颔首点头。
陈佑笑了笑,接着道:“书院可立下规矩,如若辩论主题涉及实际,申请之后必须提交真实的调查记录,才能开始辩论。就是要他们先去实践,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嘛!”【1】
贾义提出了疑问:“若是两者的结果截然相反,却都真实,这又怎么办?”
陈佑哈哈一笑:“如果都是真实的,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甲的观点正确,乙的不正确,但换到了另一个条件,又变成了乙的观点正确,甲不正确。”
说着,他端起酒盏:“就像这杯酒,现在甲乙争论我这酒盏中有没有酒,甲先过来看了,是有酒的。”
他没说完,有人点头,想要听接下来怎么说,也有人一脸恍然,明白了陈佑的意思。
陈佑看了一圈,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杯倒悬,他目光灼灼:“现在乙来看,这酒盏中却没有酒了。”
到了这一幕,已经不需要陈佑再总结了。
等到大家理清思绪,陈佑最后说道:“书院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当学生没能发现其中问题的时候,书院要发现问题并指出问题。如果有学生实践之后发现自己错了,书院也要记录下来并宣传出去。当然了,宣传的时候要有技巧,比如甲和乙同时发现了早上落水不会死,而不能捧一人贬一人。
我们支持学生出现错误之后改正,但是不能责怪学生出现错误,毕竟,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过,若是同一错误再三犯,这也是不能容忍的。
总之,意见是这么个意见,具体怎么做,你们拟一个章程出来,等我看过之后没问题,就照此施行。”
嘉定二年的重阳节就这么过去了,九月十一,整顿完毕的税曹终于动了起来。
首先是税率,按照府衙新发出的《河南府税务令》规定,各种交易,最低收取半成税,最高收取三成五的税。
这些税都是入城税,也就是你进城门的时候,根据货物售价来确定税额,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关税。
这个货物售价,特指在本城内的售价,税曹会不定期检查或者抽访,实际价格低于报价没关系,但若高于报价,陈少尹手里面的兵汉可不是吃干饭的!
陈佑魏仁浦等人也知道,河南府各城商户一定会想方设法逃税,不过既然征求意见的时候没出声,规矩定下来之后又被逮到,那就别管他陈大官人不留情面了。
所谓的征求意见其实就是通过后宅、幕僚放风,一开始陈佑放话要除了米面粮油之外的所有货物都征五成税。
各家女眷同李疏绮一起玩了几次,确定这可以商量,于是就开始有来有往的递话了。
陈佑这边授意税曹拟草稿、第一次改草稿、第二次改草稿......
公门如筛,什么秘密都存不住,每一稿的内容都会落到需要它的人手中。
于是一边通过女眷游说李疏绮,进而影响陈佑,一边接触魏仁浦等人讨价还价。
终于,“陈少尹的幕僚们”收了足够多的“一点心意”,税收额度一降再降,降到一众人等勉强能够接受的程度。
他们心中鄙视陈佑的时候,肯定不知道,这个份额正是陈佑和一干幕僚最开始商议出来的份额。
收到的贿赂全部都投入书院中,至于名声,如果有人去查,就能发现陈佑一枚铜钱都没碰过,都是幕僚干的。
那陈佑知不知情?
呵呵,除非汪弘洋等人背叛陈佑,否则,没有证据的事情,谁知道呢。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阎诤臣一帮人在付出代价之后,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新的商税制度,言谈之间甚至还夸赞陈少尹果然不愧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啊!
这些“民”还不知道,为他们做主的好官正磨刀霍霍准备朝田税下手。
第一刀,砍向的是佛寺,哪些砍得重一些,哪些砍的轻一些,韩向阳正在一家一家筛查。
政事陈佑定下之后,具体执行和之后的监督都交给魏仁浦等人,他除了日常写一写文字,便是在河南府各处转悠,看一看在底层执行中究竟会出现什么问题,记下来考虑该如何解决。
他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真理,那他自己也得在实践中寻求当前的最优选项。只不过,他错误的代价比较大,影响的人也比较多。
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
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不贴合实际就是空想主义。
如果陈佑能整理出一套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理论,他管这个理论叫“封建主义”都没有问题,只是需要重新定义一下“封建”的释义。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