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至于普罗大众的利益?抱歉,这个政策是惠及这个行业的,显然你不属于这个行业。
  而国家?岂不闻国不与民争利?
  阎俊臣还是那副能不争就不争的模样,江夏青却不放过刘承泽:“刘相公究竟知是不知,还请给个准话!”
  刘承泽也不理会他,只是神情尴尬地朝冯道拱手:“叫冯公失望了,某亦不知其缘由。”
  “嗯,无妨。”
  冯道点点头,目光转向江夏青:“那就劳烦箬笠再同三司、户部仔细参赞一番,这洛阳,毕竟比不得锦官。”
  “冯公放心便是。”江夏青应了下来,其余两人也没再出声,自此,河南府税改就这么定下了。
  不过江夏青显然不想就这么结束,他顿了顿又开口道:“不过,冯公,我以为,这事还当多试几处为妙。”
  “是吗?”冯道看向江夏青,目光深邃,看不透他所思所想。
  而江夏青亦不退缩,就这么同冯道对视。
  如果只是洛阳一地,显然要让陈佑来负责,出了政绩是陈佑的。
  但若扩大几处,出了政绩那就是他江夏青的。即便不成功,那也是陈佑的经验没办法推广,对江夏青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操作得当或许还能得一个为政谨慎的名头。
  你看啊,本来大家想的是洛阳效果不错就推而广之,但是咱们的江相公不同意,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负责态度,要求扩大税改试行的范围,结果发现这种模式不适合推广全国,避免了损失。
  这妥妥的是良相啊!
  他的这种心思,冯道洞若观火。
  官僚嘛,要学会妥协,不能只顾着一个人吃饱不让其他人喝汤。
  于是,看了江夏青一阵,冯道微微点头:“箬笠此言在理,可向官家进言。”
  说出这话,就意味着冯道会支持江夏青这个想法。
  几位相公之间的谈话,并没有保密太长时间,半天之后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二十日,昭文相江夏青上书请在多地试行改革税法之事,官家令政事堂议定此事。
  当天下午,政事堂四相公两参政商讨了不到半个时辰,这事就定了下来,只是其中细则和具体实行州府还有待讨论。
  这次改革,两税法的基础不变,重点是收税方法、收税范围、税额等重新变一变。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一)
  变是要变,问题是怎么变。
  这就有的吵了,一时半会定不下来。
  这般争论,一直持续到二十六日。
  这一天,京师大风雨,坏营舍,吹郑门扉起,十数步而堕,拔大木数十,震死者六七人,水平地尺余,池隍皆溢。
  天灾之下,一时间大家伙都忙碌起来,救灾的救灾、维稳的维稳、弹劾温仁福的弹劾温仁福。
  最后一条不是开玩笑,京师出事,不论是不是温仁福的错,他身为开封府尹,被弹劾是毫无疑问的,要是没人弹劾他,那才是怪事一件。
  只不过这一波弹劾并没有对温仁福造成任何伤害,甚至没能掀起一丝涟漪。
  因为有人借着这次京师大雨,提出了迁都!
  一时间,纷纷扰扰,或是为国为民,或是为己为家,总之朝堂之上乱成一团。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陈佑的婚礼渐渐近了。
  二十九日,李府女眷来陈府铺床。
  这是自唐时便有的习俗,其实就是先送来部分嫁妆,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帐幔、被褥之类的。
  陈佑也没闲着,将早就准备好的大雁刷洗干净,明天亲迎仪式上要用。
  除此之外,又请傧相们吃酒,重新确定一遍章程。
  不像当初赵元昌的婚礼,一板一眼没人敢闹起来,陈佑的这场婚礼虽要按照礼制来,但一些民间习俗却免不了。
  好在陈佑三品官身,一些不雅的戏新郎的步骤都被省去,但拦门催妆那是怎么都省不掉的。
  为此,陈佑先是找了庞中和,之后又去请了冉益谦,这两个负责对诗。然后是潘美和蒋树,他俩则是为了预备着要挤人,为陈佑开路。
  这时候障车的风俗已经渐渐消亡,但似开封这等中原大城还有些遗留,故而还得备着一队护卫、数车钱物。
  闰五月三十日,休沐日。
  冯吉一大早就跑来帮忙,赵元昌除了赐金赐物之外,还遣了几名礼官来帮衬一番。
  时近黄昏,宾客都到得差不多了,身穿毳冕之服的陈佑自府后家庙出来,拜见冯道。
  冯道以尊长的身份勉励陈佑传宗继嗣之后,陈佑乘车出门。
  一路上钟鼓齐鸣,热闹非凡。
  关于婚礼是否奏乐,自古便争论不休,历史上到南唐末期才第一次明文规定婚礼可用乐,而北宋皇室更是要等到哲宗大婚时才能奏乐,可谓是凄惨无比。
  好在周国朝堂中没人不开眼要禁婚礼奏乐,上次双王大婚时都奏乐了,陈佑自然也乐见自己的婚礼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一路上不时有人拦在车前,口中说着一些吉利话,陈府准备充分,直接一把铜钱撒出去,而若是小孩,则会得一枚白煮鸡蛋或是红纸包着的糕点。
  李府渐近,陈佑心中突然有些紧张。
  不同于士庶人家一般不怎么遵守繁文缛节,陈佑这一次亲迎和婚礼的步骤有些复杂,他生怕自己哪里出错,留下遗憾。
  不管他怎么想,终于是到了李府门前。
  车马停、鼓乐息,围观闲汉的起哄声中,大门紧闭的李府中一连传出三首拦门诗,乐师适时的来了一阵诙谐的乐曲,引得一阵叫好。
  这要是陈佑,一时半会是对不上来的,幸好他这边还有冉益谦和庞中和,一个说“君子从来不怀金”,一个说“欲退无因进又难”。
  又引得围观众人起哄喊李府开门。
  一来一往对了几轮诗,娱乐了大众,双方十分有默契地收场。
  门外喊着开门拿礼金,门内也将大门打开一条较大的缝。
  都是年轻人,门内接了礼金之后竟然又作势关门。
  这下门外可不依,在潘美、蒋树的带领下一拥而上朝门内挤去。
  这边厢两家亲友玩得热闹,站在门外的陈佑恨不得一脚上去把门踹开。
  好在大家都知道分寸,闹了一阵,终于在围观众人的鼓劲欢呼声中洞开大门。
  冉益谦、潘美等傧相立刻整理衣着,收敛笑容各至其位。
  就在门口拦门催妆之时,府内也在走着礼仪程序。
  出嫁从夫,根据礼制,李疏绮着三品翟衣,等父亲李明卿祭祖完毕,在姆妈、从者的陪伴下走出闺房,来到庭中。
  在亲人宾客的注视下,缓缓走到桌几前,面向南方跪坐。
  身为参政的李明卿也穿着毳冕之服,站在东阶之上,看着即将出嫁的女儿,有些不舍。
  父女之情此时也无法深言,内赞者布下酒馔,指引李疏绮饮食。
  之所以有这么个仪式,一来这算是女儿身为这个家庭一份子的最后一餐饭,二来婚礼持续时间长,先让新娘子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只是即将成亲的激动与出家门的伤感混杂心中,李疏绮实在没多少胃口,简单尝了几口便由着内赞者将酒馔撤下。
  默默转身,先拜西边祖宗神位,再拜东边父亲。
  起身之时,眼眶微红,却是心中酸楚欲哭。
  此时李疏绮出嫁前的仪式已经完成,李明卿犹豫一下,最终没上前安慰,而是走到下台阶,面向西边而立。
  他的夫人,李疏绮的母亲却不管那么多,直接上前握着李疏绮的手,也是红着眼眶轻声安慰。
  外庭那边传来一阵欢呼声,是潘美他们挤开了大门。
  少顷,赞者引着陈佑一行人入内,绕过影壁立在内庭门外。
  紧接着,女方的傧者入内请命,之后出来,肃容询问陈佑这次来是为什么事情。
  陈佑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某受命于庙,以兹嘉礼,躬听成命。”
  这里一般是说受命于父,可是陈佑父亲早亡,这里只能以家庙代替父亲。
  傧者点头入内,大声向李明卿转述。
  李明卿答道:“某固愿从命。”
  这话说完,他跟着傧者走出内庭,看到立于门外的陈佑,顿时眼前一亮,心下想着有貌有才,也不算所托非人了。
  翁婿一番作揖对答,李明卿在右前,陈佑在左后,执雁者跟在两人身后。
  陈佑就这么出现在李府宾客的视线内。
  哪怕早就知晓,但亲眼看到陈佑身上的毳冕,庭内依然响起一阵赞叹之声。
  毳冕者,三品之服,七旒五章 ,佩有紫绶、金银丝线织就的盘囊、黄金装饰的佩剑和水苍玉佩,朱袜赤舄。
  除了几种佩饰之外,三品毳冕同天子祭祀海岳的毳冕相差无几,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此服是何等华贵。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二)
  入了庭中,陈佑眼中再无其它,只有那身着青色翟衣的李疏绮。
  说是青色翟衣,实际上各类花色佩饰繁多,头饰七树花钿,虽此时眼眶微红,一脸伤感,但身上华贵气质不减。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