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李明卿却看不出来陈佑所忧心的是什么,反而出声宽慰道:“将明放心便是,洛阳令我已安排妥当,至于那河南县,虽县令非我等故旧,但县丞却是冯公故人之后,诸般行事皆可借力。”
  这就是天官的好处了,西京洛阳城内就两个县,其中一个县令是自家人,另一个县丞是自家人。这要是再被拉坑里去,陈佑也没必要再规划什么千年大计了,回家洗洗睡吧。
  自李府归家之后,陈佑一直在等赵元昌的召见,不过召见没等来,坏消息却等到一个:六月初五,郑州奏,河决原武县界。
  这个河,指的是黄河,意思是黄河在原武县境内决堤了。
  救灾之事自不必说,三司不同户部抢,那就按照以往的规矩来,反应倒也迅速。
  只不过现在的这个交通和通讯状况,从中枢做出决定,到中枢的救援落到实处,最少也得有一个月,在这之前,郑州还是先靠自己吧。
  好在大家都非只盯眼前之人,收到郑州灾情之后,立刻通知沿河诸州巡视河堤,以防决堤之事再次发生。
  救灾的事情定下,立刻就有再次掀起迁都的论战,理由充分无比:都汴梁,河决当如何?
  因为迁都之争,赵元昌连续两天出现在常参朝上,冷眼旁观诸臣争论。
  但是不表明态度其实就是一种态度,联想到之前放出的风声,渐渐就有不少官员察觉到了他的想法。
  眼看支持迁都的越来越多,在六月初九的朝会上,赵元昌当朝宣布即将迁都洛阳,于是再无争论,所谓一锤定音,便是如此。
  之前迁都的风声再大,终究没有成真,大家也就关注一下表示自己没有消息闭塞。
  如今确定下来,随着朝会结束,迁都的消息终于有了它本该有的影响力。
  朝会结束之后,陈佑便被召至延义阁。
  延义阁在简贤讲武殿西侧,是传统意义上的阁楼。只可惜皇宫内不允许存在太高的建筑,即便登上阁楼也没什么好的景色可以看。
  最主要的是,现在还是夏天,在延义阁上,明显没有简贤讲武殿那么凉爽。
  一路登上最高层,陈佑已经是一身汗了。
  此时,阁楼顶层,除了赵元昌,就只有童谣服侍在旁。
  其余宫人奴婢侍卫亲军都在楼下候着,也就是说,这一次算得上是密谈了。
  陈佑若有所思,整理一番仪容后,长揖道:“参见官家。”
  童谣朝陈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赵元昌却不回头,似是袖着手一般站在栏杆旁眺望远处砖瓦高墙。
  “今日大事定下,最迟十日便要下诏,你还要提前几天出发。”
  “是。”陈佑应下,却也心中疑惑,单是此事,没必要把他叫到这里来吧?
  安静片刻,赵元昌突然问道:“将明以为太子六率如何?”
  陈佑一愣,现在也没有立太子啊,怎么突然提到太子六率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二)
  太子六率,说是六率,其实皆分左右率府,也就是总共十二军。
  到唐时,左右率府又分成亲府、勋府、翊府,加上其余诸率府,这就是十六个军,算是一股庞大的军事力量。
  不过,太子六率的编制一直存在,但人却不常有,那些将校职位经常被当做安置人员的虚职来用。
  陈佑正犹疑间,赵元昌自己就开口了:“我会命你担任太子詹事府詹事,你到洛阳之后,要组建卫率,员额暂定八百人。”
  这却是之前没想到的了,詹事府詹事为正三品,统领东宫政令。
  只可惜现在没有立太子,所谓的东宫僚属,大多是加官确定俸禄待遇的,也就是说陈佑手底下其实没什么人。
  而这八百卫率,就更让人疑惑了。
  心知现在不是不懂装懂的时候,陈佑果断问出声:“不知建这卫率,是为了甚事?”
  见他直接询问,赵元昌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脸色更加柔和了:“听闻你在锦官府的书院办不下去了?”
  这话一出,陈佑哪还不知道该是同书院相关?
  只不过突然谈到书院,陈佑只得露出遗憾惋惜的神色:“什么事都瞒不过官家,苏府尹支持府学,我那书院只得离开锦官,今日正好动了念头想迁到洛阳去。”
  “哦?”赵元昌转过身来。
  陈佑分明看到他双手兜着一个冒着寒气的球状黄铜壶放在腹前,他也不嫌冰!怪不得之前看上去好像是袖手而立呢!
  “莫非府学除了经书律算,也开了医科?”
  问完这一句,赵元昌好似想起了什么,不由就是眉头一挑。
  陈佑仿若没看见一般,只是苦笑道:“官家许是不知,书院开了医科,伤的挡是那些医馆的钱路,没有府衙支持,这医科断然开不下去。”
  “嗯。”赵元昌点点头,“你来时,本草编纂如何了?”
  这句话落在耳中,陈佑立刻就懂了,故而笑道:“那韩编纂说蜀地药方、药物皆收集记录完毕,只等整理完成,就该请旨出蜀采访药方、寻找药物了。”
  “还是该提前寻访,整理可以着小吏来办。”
  要把本草编纂人员请入京的事情就提了这么一句,赵元昌再次转回之前的话题:“你在书院中再开一个兵科,一应院长、教员、生员,我都为你备好,那八百卫率正可用以练兵。”
  陈佑这才明白,自己要养的是类似于模范团的军队。
  之所以院长教员都要赵元昌安排,无非就是将陈佑对这支队伍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降到最低,毕竟借的是陈佑书院的皮,虽然他现在还想不通为什么要借这么一层皮。
  又吩咐了一些关于宫室和税收的事宜,赵元昌转过身去,感叹道:“冯师老了,日后就要靠将明你来为我分忧了!”
  看似只是一句寻常的感叹,落到陈佑心里却引起了惊涛骇浪。
  皇帝说一个臣子老了,要么是那臣子真的做不了事,皇帝很遗憾,要么是皇帝想让那个臣子离开朝堂,再也做不了事。
  很显然,在陈佑职官三品,李明卿天官参政的情况下,赵元昌觉得冯道不适合再当首相了,或许还会在官场上当个吉祥物,但政事堂一定是要退出的。
  陈佑深吸一口气,严肃道:“臣必不负陛下期望!”
  赵元昌满意地点点头,又聊了几句才让童谣送陈佑离开。
  走下阁楼,陈佑忍不住向童谣问道:“童大官,不知官家为何要书院......”
  话没说完,童谣已经知道陈佑想问什么了,四周瞅了一眼,一边向前走一边小声道:“便是某今日不说,詹事日后也会晓得,送去学习的那些人,以后可能主要是治民政。”
  好了,到这里就不用多说了,赵元昌这是想系统培养出知兵的文官。
  要说是一个单纯培养武将的地方也就算了,现在毕竟乱世,没有太过稳固的将门或者军事世家,不会有太大的反抗。
  但是培养知兵文官,不管能不能成,这在武将看来都是在挖自己的根啊!
  哪怕你说文武互转,也挡不住人家觉得自己被割的肉比得到的好处更多。
  也难怪赵元昌要把他叫到阁楼上去谈话了,说不准这个兵学院还得多一两层掩饰。
  当天傍晚,陈佑来到冯府。
  师徒二人坐于桌前对弈,两人棋力相差无几,如今已至中盘,正厮杀地难解难分,每一手都要仔细考虑一段时间方才落子。
  陈佑已经将赵元昌话里隐含的意思转告给冯道了,只是冯道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倒是让陈佑觉得自己白白担心了。
  只是陈佑还存着心事,这七八十手走下来,已渐落下风。
  啪、啪的落子声又响起十多下,陈佑终于叹息一声投子认负。
  冯道看着陈佑收拾棋盘,突然开口:“后日我就请辞。”
  陈佑一顿,随即继续动作,嘴里同时道:“何必这么快?”
  “凡事不拖泥带水,哪怕有不妥之处,也有回旋余地。若是硬要拖到最后一刻,就是真的无法挽回了。”
  冯道都这么说了,陈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问道:“那老师致仕之后还留在开封吗?”
  “至少官家迁都之前,我是得在开封。”
  静了一会儿,冯道又开口了:“这几日我会宴请一些故旧,你跟我一同去。”
  这是要把自己的人脉关系转交给陈佑了。
  若陈佑此时还是个五六品的官员,自然得交到李明卿手里,但陈佑现在已然三品,虽在京外,但洛阳不比其它,直接交给陈佑比从李明卿那里过一趟手要好。
  六月十一,司空、平章事、文明殿大学士冯道上表乞骸骨,赵元昌下诏慰留,言:卿乃股肱,国事不可须臾相离。
  六月十二,冯道再次上表请辞,赵元昌再次驳回,迁冯道为司徒,赐金帛。
  六月十三,冯道第三次上表请辞,这一次终于获批,罢平章事、文明殿大学士。
  紧接着,下制进司徒冯道为太保,册为鲁国公,同时在汴京赐宅邸奴仆。
  这么一尊大神离开了政事堂,昭文相江夏青成为首相。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