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说是这么说,实际上三位枢密副承旨都已定好,吴峦、郑志康各推荐了一人,剩下一人是赵元昌选定的,而这三人也都得知自己即将换一个新职司的消息了。
就连十名主事,诸多新增的令史书令史,也都确定了七七八八,这些人暂时没通知。
总之就是现在留下的空位已经不多了。
但其他人可不知道啊!那些在冷衙门坐冷板凳的官员,此时一个个都想着怎样同陈佑拉关系。
等陈佑散朝回到枢密院,早早贴上来的孟文翰就追到了陈佑的书厅中来。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结果定
一进门,孟文翰就毕恭毕敬地行礼:“参见承旨。”
“高才啊,坐吧。”陈佑抬头看了一眼孟文翰,微微点头就算是回礼了。
孟文翰连忙致谢,然后走到一边坐下。
气场这东西说起来玄乎,但对特定的人来说,确实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比如孟文翰只要看到陈佑,就会有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就好似暴雨之前的乌云压城一般。而在三位枢密面前,他感觉到的却是那种如山倾般的威势。
居移气养移体,每个人显露出来的气场都和他的经历息息相关。
陈佑现在虽然因为有了一具年轻的身体而稍稍活泼一些,但从前的经历还是让他看起来有些过于“沉稳”。
正是这种气场和外貌的反差,才让孟文翰这种藏着小心思的人感觉到压抑。
“高才可是有事?”
陈佑一开口,孟文翰立马一个激灵,连忙恭谨道:“回禀承旨,下官......下官......”
下官了好一会儿,孟文翰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陈佑双手摆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神色淡然,目光有神,就这么安静地看着孟文翰。
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孟文翰,只是一瞬间,他就感觉后背满是汗水,一时间更是微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要说陈佑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在现在的枢密院甚至被压制到没有一丝丝权力,换成其他主事过来,最多就是稍稍有些紧张罢了,绝不会像孟文翰这般不堪。
好一会儿,陈佑突然靠到椅背上,放在桌上双手交叉垂到小腹前:“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1】
“是,不,不是。”孟文翰有些慌乱,脸上更是烧地难受。
不过也不能怪他,眼看要到不惑之年了,却还只是一个没有丝毫权力的九品小官。如今突然有一个机会放在面前,换谁都得紧张起来。
看到孟文翰这个模样,陈佑嘴角动了动,眼中露出一丝笑意。
左右现在无事,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收获一个忠心的下属。
如果孟文翰能够效忠于他的话,内间房就可以定下来了。
是的,新的枢密院十房,陈佑最看重的是负责对内情报的内间房。
原先的兵房负责细作间谍之事,可惜因为战乱的缘故兵房的情报工作甚至比不上武德司。当然了,武德司也比较疏漏,收集地多是一些公开的信息,那种深入敌军的细作特别少。
没办法,周国毕竟也才立国四年。
新设立的内间房未来的主要目标是国内各个节度军州,陈佑希望能借着建立枢密院情报网的同时,安插进去自己的人。
借助国家机器可比他个人便捷多了。
等统一天下、削藩完毕,内间房可能会被武德司拿去,到时候或许可以渗透进武德司。当然,那太遥远了,甚至陈佑都不一定能在枢密院待到内间房建设完善,所以他必须寻一个忠心的下属来管理内间房。
有了这个想法,陈佑的声音变得柔和起来:“高才可知道枢府即将改制之事?”
“知道!”虽然不清楚陈佑为什么主动提起此事,但孟文翰总算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珠。
“嗯,你以为现在为何要来这场改制?”
为什么要改制?
孟文翰虽然小心思比较重,但不是傻子,经过一开始的慌乱之后,明白这是对自己的考校了。
仔细考虑一阵后才慎重道:“回禀承旨,下官以为,如今这枢密院太容易为一人所把持了。长此以往,于国不利。”
陈佑眉头一抬,他有些惊讶,不明白既有上进的心思,又不缺目光和头脑,孟文翰为何会当了这么久的闲人?
现在不是探究此事的时候,陈佑点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你认为此次枢府该如何改?”
知道枢密院将重新划分十房的,按理来说只有赵元昌、陈佑以及三枢密。
陈佑倒是没有告诉其他人,可是不知道赵元昌和三枢密有没有告知旁人。不过孟文翰应该没有能接触到那君臣四人的关系,否则也不至于在枢密院蹉跎了。
孟文翰低头沉思一阵,开口道:“承旨,下官以为兵房应该析分,户房和礼房应该裁撤。”
听到这话,陈佑眼中闪过一丝惊奇,没想到孟文翰的答案会同自己的计划如此契合。
似是看到陈佑的神情受到了鼓舞,孟文翰咽了口唾沫之后又道:“下官认为最好能分十房!”
“哦?”陈佑盯着孟文翰的眼睛,听着孟文翰说出同自己的计划十分相似的方案,心中不免有些自嘲。
他高估了孟文翰的头脑,也低估了这等底层官吏的人脉网络。
同是九品小官,孟文翰这个守缺主事能接触到的官员层次可比外面的实权县尉高多了。尤其是枢密使直接领导主事,只要枢密透露了一些消息,这些主事想来不难获知。
想到这里,陈佑顿感无趣。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自己来之前,这个孟文翰没人收留了。
耍小聪明无伤大雅,但是这么明显的耍小聪明,简直是在侮辱领导的智商!
孟文翰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后终于停了下来,满怀希冀地看着陈佑。
陈佑摆摆手道:“嗯,就到这里,你先回去吧。”
哪怕手里没人用,也不能用这种的。
看着一头雾水地孟文翰离开书厅,陈佑无奈地摇摇头,或许把张昭调过来?
之后两天,陈佑先是同枢密院官吏一一交谈,之后又同那些候选的主事们谈话,终于确定了包括内间房在内的一干主事人选。
初五,枢密都承旨陈佑上奏请求裁撤现有四房,新设选阅房等十房。
毫无意外地,这份奏章很快获批。
紧接着,一份推荐名单通过递到了政事堂。
主事以下任免陈佑能自己决定,只需要移文吏部开具告身即可。而三位副都承旨,则需要皇帝亲自签发敕命。
推荐名单很快也通过了,初六下午敕命下达,告身发放。
十二月七日,帝以太祖殡不视朝。
一大早,参与山陵事的五人就忙着出殡祔庙事宜。枢密副使郑志康也受诏令一同送葬。
于是,头上没有枢密的情况下,陈佑召开了新的枢密院第一次会议。
第一百九十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一)
这次会议就在陈佑的书厅内召开。
除了陈佑觉得自己在正堂主持会议有些尴尬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参会人员少。
三位副都承旨还在京外未赶回来,十名主事也只到了八位。
十三名枢密院官员,扣除原本的六位主事,七名官员中陈佑举荐的只有一位,赵元昌安排了四人。
其中副都承旨端木业是成德节度判官,成德节度使马青的亲信。外间房主事鞠兴达是从武德司调过来的,这是为了整合情报力量。内吏房主事吴子雄原是锦官府衙一小吏,民兵房主事王敬深是荆南节度使李继勋的部下。
陈佑在请示赵元昌之后,最终选择让梅松担任内间房主事,这使得梅松成为十主事中最年轻的一位,只能说朝中有人好升官。
最让人意外的是孟文翰,本来陈佑都准备把他踢出去了,结果郑志康推荐了他,最后被任命为牧马房主事。
然后就是令史等小吏,每个人都能找到点关系,陈佑为了这些人的分配伤透脑筋。不过内间房和外间房各有一半人是武德使林盛保塞进来的,这是应有之意。
第一次会议,人员还没满,能说的就是各房尽快完成交接开始工作。这一次会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树立以都承旨为主的观念,其余的都是后话。
让陈佑始料未及的是,枢密院旧四房新十房的交接,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变成一团乱麻。正如前些日子杨邠对自己幕僚所说,枢密院改制成了乱局。
这一切自初七下午开始。
太祖下葬之后,山陵使的任务宣告结束,山陵使刘明按照规矩回府待诏,当天下午就上书辞相。
无须多想,似陈佑这等人都知道这是在为罢枢密使杨邠做铺垫。
果不其然,初八上午,制刘明去侍中、昭文馆大学士,归知河南。
紧接着,数名御史弹劾枢密使、山陵副使杨邠在山陵事毕之后没有按制归府待诏,而是自行视事枢府。
不需要杨邠亲自站出来,就有手下官员为其辩解称:山陵使去职即可,无须山陵副使去职。
陈佑对这场争斗的态度是冷眼旁观,专心看顾枢密院,然而事情还是找上门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