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好在当时的南平大司马庞典拉了陈佑一把,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刚过,就举荐他为宫卫军将军。
  经受过一番人情冷暖的陈佑全部心思都放在稳固权位上,庞典也是粗心没想到这一茬,陈佑的婚事继续耽搁。
  然后不到一年,穿越了,南平亡了,又得忙着在新主面前表现,这又拖了一年多。
  不过陈佑本就没有二十四五结婚的想法,尤其是在看到皇子都是在二十七结婚的后,更是打算再过几年再论婚事。
  这年头早婚男子多,晚婚的男子也不少,没找到合适的亲家,这么拖着本也无妨。
  然而冯道却不这么看,在冯道看来,陈家就陈佑这么一根独苗,尤其是之前反了南平王,更是因为怕家族绝嗣,那么现在就不应该拖着,须得早日完婚生子才好。
  而且大家基本上都认为有了子嗣的男人更稳重,这一点对陈佑这个年纪轻轻便居高位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于是,冯道就揽下了为陈佑选择结亲对象的事。
  说实话,来到这个时代,走到这个地步,陈佑是一点也不想着什么先恋爱再结婚。对于他这种人来说,政治联姻反而更合适。
  想来冯道也是相同的看法,所以根本没问陈佑的想法,便自顾自地帮他选择结亲对象。
  只是不知道会选择什么样的家庭啊!
  陈佑揉揉脑袋,叹息一声,将最后一份无关紧要的文书批阅完,便叫来仆役送至兵房。
  婚姻的事情就交给老师去头疼吧,现在重要的还是枢密院改制。
  陈佑不是很清楚宋代枢密院的机构设置,在他的计划中,枢密院分为十房。分别是选阅房、调支房、外间房、内间房、兵籍房、民兵房、外吏房、内吏房、杂务房、牧马房。
  这十房分别负责招募训练新兵、内外防务兵马调动、对外情报、对内情报、兵籍发补文书、各地乡兵团练、各州正兵将校迁补、侍卫亲军及殿前司将校迁补、枢府杂务、养马。
  日后一统六合,还需要再改一次,但现在这些已经勉强够用了。
  原来的枢密院四房中,兵房被拆分为选阅、调支、外间、民兵、牧马五房,吏房拆分为兵籍、外吏、内吏三房。户房撤销,礼房职能并入选阅房。
  就算现在的六位主事全部留任,也得再选至少四位主事。
  杨邠一走,陈佑应该能将魏仁浦拉到自己这边来,一开始就亲近他的孟文翰也可以算上,滕青和卞朗可以争取一下,但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新任主事身上。
  加上原本就依附吴峦的匡国信、曲东海,吴、郑二位至少有两位副都承旨、四位主事。而赵元昌任命的副都承旨是倒向吴峦还是倒向陈佑,这不好说。
  这么一算,陈佑想要掌控枢密院可能难以实现了。
  想了一阵,他放下笔,起身走出书厅,向吴峦的书厅行去。
  敲了三下门板,朗声问道:“吴相公可在房内?都承旨陈佑请见。”
  屋内很快传来一个吴峦的声音:“进。”
  打开房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反身关好门后,再面向吴峦,只见吴峦放下手中毛笔,看向陈佑面色淡然地问道:“陈承旨来寻我所为何事?”
  陈佑暗自撇嘴,也不知这吴峦是故意地还是真的城府不够深,之前都是称呼陈佑的字,自从陈佑暗示不准备依附于他之后,称呼就改成了“陈承旨”。
  吴峦如此,陈佑便也是公事公办的态度行礼道:“回禀相公,下官此来是有要事禀告。”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二)(修)
  在陈佑同吴峦、郑志康交流过后,枢密院改制的消息一下就扩散开来,不出意外地,陈佑被得知消息的杨邠叫过去敲打一顿。
  也不知杨邠是看不清形势,还是利令智昏,现在新帝意欲掌权的征兆已经那么明显了,杨邠竟然还想把持着手中权力不放。
  就陈佑得到的消息来看,杨邠似乎找了刘明,意图联手抵制山陵使出外的规矩。只要刘明这个山陵使能留在中枢,身为山陵副使的杨邠也就不会出外。
  从宋敏贞那里得到的消息显示,杨邠求到了杜太后头上。
  之前赵元盛非但没有改封晋王,甚至还被降为舒侯,让杜太后十分恼火。
  这一次也不知道杨邠说了什么,总之杜太后似是准备内外联合压制新帝。
  陈佑现在是心中惴惴,不知道赵元昌有什么布置,生怕赵元昌在这一轮斗争中失败,自己被踢出枢密院。
  没办法,关心则乱,尤其是他有过一次身后人出事被连累的经历。
  除了这些,还有另外一件小事。
  按道理来说,杜太后向皇帝施压这种事情,身为皇帝近臣的赵普、甘靖宇等人不可能不知道,然而几个人中只有宋敏贞向他提了一嘴。
  联想到自己上一次拖了一会导致赵普没能陪同赵元昌入宫,陈佑不得不把这几个人的心思往阴暗处想。
  赵普也就算了,本身同皇室关系匪浅,如今也官至六品,牧守京城,想要同陈佑竞争一番那是必然的。
  只是甘靖宇、胡承约却不知是何想法。
  把种种疑惑都告诉了冯道之后,陈佑得到的建议就是:做好手里的事情。
  能在那么多皇帝手下身居高位,冯道的能力不问自知,陈佑自忖是拍马难及,虽心里还有些不安,也只得听从建议。
  一辆马车在兵卒护卫之下停在杨府门前,杨邠在仆役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他刚刚从永安陵回来,明日就是十二月一日的朔日朝会,刘明、杨邠这几天几乎整天都待在永安陵这边。
  今天终于在工部尚书、将作大匠的陪同下将整个永安陵转了一遍,确认陵寝顺利完工。
  明日朝会上就会下诏准备太祖出殡事宜,若是陵寝出了问题,哪怕杨邠再不乐意,也得引咎辞职。要是赵元昌狠一点,就算是下令逮捕诛杀他都没人会觉得不妥。
  书房内早已点上灯火,燃起暖炉,杨邠走进书房,脱下厚重衣袍坐到书桌前,仔细翻看桌上的一摞文书。
  这段时间虽然主要精力都放在先帝陵寝上,但枢密院的权力他是丝毫没有放松。在京之时自不必多说,在永安陵的时候,一旦遇到重要事项,他手下的主事令史等就会抄录一份奏状送到永安陵。
  身为昭文相的刘明同他的表现正好相反,似乎是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山陵上,除了日常至政事堂值守,基本上不管政事堂的事。
  一干公文底下放着的是杨邠埋在政事堂枢密院的眼线送来的记录,其实就是这一天两府主要发生了什么事。
  政事堂还是那样,在冯道的主持下一如既往的平稳。
  但是枢密院,在改制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哪怕杨邠同几位主事都面谈一番,也改变不了枢密院的人心已经乱了的事实。
  一想到改制,就不可避免地想到陈佑,喉咙里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哼哼声。
  “相公,汪先生来了。”门外响起仆役的声音。
  杨邠一边整理桌面,一边朗声道:“请汪先生进来。”
  话音刚落,书房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穿着灰色冬衣的男子裹挟着寒气走了进来。
  “相公!”汪姓男子一丝不苟地行礼。
  “平远坐下说话。”
  被称为平远的男子坐到摆在旁边的一把椅子上,看到杨邠脸上罕见地出现了疲惫的神色,便出声问道:“相公在为何事忧心?”
  “不提也罢!”杨邠摆摆手,“那事安排得如何了?”
  提及此事,汪姓男子脸上带了些慎重的神色:“已经取得信任了,随时可以开始。”
  杨邠点点头:“此事还得小心,我等必须摘出去,切不可留下一丝半毫的联系。”
  “相公放心便是,此事是我亲自操办,绝无错漏之处。”
  “嗯。那就等着吧,如果能在中枢解决那是最好的。”杨邠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脸色有些扭曲。
  他自然是不肯坐以待毙的,除了在京中联络,京外也做了一些准备。
  说起来他都有些后悔了,开国皇帝强势也就罢了,没想到新皇帝刚刚即位就想掌控朝局,早知如此还不如支持其他两位皇子。
  只是这种事也只能想一想,若是赵元昌现在暴毙身亡,外藩入京称帝是大概率事件。他这等前朝余孽能保住官位就算是好的了,别想有一丝丝实权。
  杨邠做出的种种努力,无非是想让赵元昌认清事实,继续依靠以杨邠为代表的宰臣治理天下。
  书房内安静了一会儿,汪姓男子突然问道:“相公,枢府改制之事当如何?”
  “此事......”杨邠陷入沉默,好一会儿才道:“此事无法更改,便由他去吧,待我权位稳固,自能腾出手来收拾乱局。”
  十二月一日,帝御崇元殿。
  当着诸朝官的面,正式宣布由枢密都承旨陈佑主持枢密院改制事宜,一应人等皆服从迁补。
  陈佑领旨,当朝上书请立三位枢密副承旨,定为正六品上从五品下。
  不出意外的,赵元昌直接批准了,令政事堂拟旨,至于人选,让陈佑推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