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围亦是一片惨相,来自城内的众人胆战心惊地站在空地上,回头望着他们过去数十年的生活毁于一旦,而东武城边上,一座丘陵已经彻底崩塌,泉水不断从缝隙里喷涌而出。
而远处的天象极丑,遍天都堆满了破絮似的云,夕阳像血一般红。
真是应了《十月》所言: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梁丘贺的儿子才七八岁,被这一幕惊吓过度,趴在父亲背上哭哭啼啼,他妻子也颤颤巍巍,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良人,这究竟是……”
“是地震,也就是百姓常言的地动。”
梁丘贺没有多说,但在齐地儒士看来,之所以会发生地震,是因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而地动的具体原因,按照他们《易》和《春秋》的推演,那可就能说上一昼夜了。
《易经》以日、月、星辰、水、地分别来比拟人间社会的各类群体和事物。比如,以地来比拟处于阴位的社会角色,上位为后妃,中位为大臣,下位为庶民。
上位地震对应后妃不顺从,中位地震对应大臣作乱,若是下位地震,则对应庶民离叛!这些在《春秋》里都是能找到例子的。
梁丘贺暂时无法推断他们琅琊的地震属于哪种灾异警示,反正肯定和上位者不德有关。
“《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视万世之君。自从大将军开西域,对匈奴用兵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春秋》所记灾异尽备!”
他的老师是在朝为官的太中大夫,故梁丘贺对政事十分关注。
就在这时,周围的灾民再度惊呼连连,指着一处地方,梁丘贺转过身,随着他们的目光看去,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里是一年前新修的建筑:孝武皇帝庙!自天子给汉武上尊号立世宗庙后,不仅在长安有庙,汉武帝生前巡视过的四十九个郡国也皆立庙。
琅琊作为海滨圣地,有仙岛传说,秦始皇帝时,徐福就是在此东渡不归。同样喜好求仙的汉武帝自然要常来旅游,他曾三次巡幸琅琊,在琅琊交门宫祭祀蓬莱仙人,登琅琊台观沧海。
而琅琊太守为了讨好新天子混政绩,大兴土木,将孝武庙修得又高又大,俨然成了琅琊最坚固最高大的建筑。
而现在,随着余震不断,孝武庙也在摇摇欲坠,即便有琅琊郡尉不要命地亲自去救,却依然在几度挣扎后轰然倒塌!
一阵尘埃落定后,视野里只剩下一片废墟,用漆涂红的庙门崩裂,寝堂倾塌墙垣歪斜,华丽的琉璃瓦碎了一地,孝武的灵位被柱子砸成了碎片,被琅琊郡尉逼着进去抢救的人,也压死了数十。
琅琊郡尉吓的面色苍白,在庙前稽首告罪不已,于他而言,整个东武城毁灭,人全死光,也比不上一座孝武庙坍塌带来的后果可怕。
连孝武皇帝之灵都无法与地震抗衡么?绝望和恐惧在灾民中蔓延,梁丘贺将哭泣的妻儿抱在怀中,只喃喃道:
“长安朝堂之上,也要来一场大地震了!”
……
PS:推一下鸡叉的仙侠小说《问道红尘》,听说里面的仙子会自己动哦。
第406章 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四月份时,长安还在极力宣扬匈奴遇灾大乱即将瓦解,对北方邻居幸灾乐祸,“匈奴崩溃论”喧嚣尘上,从民间到官府都兴致勃勃,大有今年北上伐匈一举灭亡之势。
而到了五月份时,当关东大地震的消息传来时间,长安朝野一时鸦雀无声,全都懵了。
这场可称之为“壬寅地震”的灾害,波及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国,杀六千余人,主要伤亡集中在琅琊郡东武城,民间屋舍垮塌经济损失不可计数。
你说巧了不巧,去年刚立的孝武庙也是四十九个郡国,虽然地域并不完全重合,但这数字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更糟糕的是,去年刚投入巨资在北海、琅邪修筑的孝武庙,在地震中轰然崩塌!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而祖先宗庙,更是各种祭祀礼仪中的核心,宗庙堕毁,乃是重大的政治事件,皇帝刘询得知后,便身着素服,避正殿五日。
倒是朝堂之上,立刻展开了一场甩锅大赛。
得知关东地震两庙堕毁后,丞相、昌水侯田广明率先发难,上疏称:“山陵崩竭,川谷不流,五谷不植,草木不茂,则责之司空!”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问题是大汉没有司空这官啊!
田广明也知道这点,于是举了个例子:“孝昭时,太常江德坐孝文帝庙郎夜饮失火免。”
周时的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恰好与太常重合,他的意思是,如今的太常,蒲侯苏昌应该为此事负责。
田广明很希望苏昌能接下这一口大锅,因为算起来,苏昌还是他的老部下。
孝武晚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地方动荡,田广明以酷吏手段上位,被任命为淮阳郡太守,恰逢淮阳城父县令公孙勇与门客胡倩等谋反,假称朝廷绣衣使者督捕盗贼,想要发动兵变杀了田广明。
幸得田广明发觉,将作乱之人击杀,但主谋公孙勇却逃了,跑到附近的圉县,当时县中厩啬夫江德、尉史苏昌一起拘捕了此人。
因为这是破天荒的官吏谋反大案,所以事后汉武将出力的江德、苏昌都封了侯,倒是田广明没混到侯位,只提拔做了大鸿胪,掌握了实权,故江德、苏昌等都依附于他。
如今出了这等大事,田广明不甘就此下台,故希望苏昌能主动站出来分担责任。
苏昌或许是记起好友江德因孝文失火而被废除侯位,觉得此事与他无关,心存侥幸,竟不顾旧主情谊,反咬田广明一口,上疏称: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所以若是阴阳不调,四时不顺,你这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是否要承担一点责任呢?
天人感应已深入人心,出了这么大的事,朝廷肯定要问责大臣,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三公。
而三公之中,大司马大将军暂时无人胆敢指摘,御史大夫杜延年在末尾,天塌下来个子高的顶着,田广明遂成为众矢之的。
而更让田广明绝望的是,大将军这次似也不打算保他,将田广明和苏昌相互攻讦的奏疏一起留中。
叫田广明胆战心惊的是,他的姘头,那个带着儿子来投靠他的受降城都尉寡妇,说早上收到了大将军府送来的礼物——一口近年来长安十分流行的炊具“任氏锅”。
“锅者过也,大将军这是想要我主动揽过啊。”
而若是不从,光是与寡妇通奸一事披露出去,也足够田广明身败名裂,到时候毁掉的,就不止是政治生涯。
田广明长叹,他自从投靠大将军快二十年来,兢兢业业不曾有过,如今却如同用旧的靴子般被摒弃,不由想起了好友田延年因为区区三千万钱,而被逼自刎而亡的下场。
“这地震,为何偏偏就被我遇上了?”
他只能含着泪写下辞程:“广明无能,幸得备员宰辅,奉职不修,不能宣广教化,阴阳未和,灾害未息,咎在陈臣……”
田丞相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丞相没了,侯位只怕也要不保,下半辈子顶多就是个富家翁,书罢,田广明只愤然抬头道:
“大将军,你也太无情了!”
……
五月初,地震消息传来次日,田广明便火速揽过辞相,但舆情并未因此而宣告结束,一股暗潮在长安城的士人中涌动。
经常借故不去上班的左曹杨恽对这股浪潮最清楚不过。
杨恽自从结束军司马的职责后,便为其父守了几个月的孝,而后将杨敞留下的数百金一散而空,统统给了族人,他则奉养母亲,居家著述。
首先是二十年来未得流出的《太史公书》,因为天子喜好此书的缘故,终于能重见天日,杨恽的主动工作便是将其整理公布,时常入宫朝见。只是皇帝与他还是处不来,没有西安侯和张敞在场时,杨恽甚至会与皇帝争吵,常常不欢而散。
除此之外,杨恽还在续写《太史公书》,他想以略显粗略的《大宛列传》为基础,作一篇《西域列传》将五十国都囊括进来,描述其地理和风土人情。同时还应任弘之请,写一篇《西征记》,将元霆元年西凉铁骑的数千里远征记录于简册之上。
平日里,杨恽则亲自下田劳作,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他为秦声,妻为赵女,二人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自得其乐,一副狂士行径。
而这一日,他的朋友孙会宗匆匆来访,将一份手抄的简牍交给杨恽,杨恽读后,不由哑然失笑。
“这群齐学之儒,倒是将我与西安侯玩剩下的事学了去。”
虽然元霆时,上百名贤良文学和太学生叩阙被一锅端,通通流放西域,但并不能阻止新的儒生成批进入长安,以齐鲁人士为主,虽然不再敢公然反对大将军之政,但私底下的评议少不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