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他在未央宫里,看到一只被供奉在皇榻上,困在精美漆的小蟋蟀,在网里努力挣扎。
  而尚冠里旁的野草里,则有只小蚱蜢,想要跳出这门槛,去更广阔的的世界。
  哦对了,还有那只在昌邑国,尚不知自己命运的呆蛾。
  甚至是将网结满长安、天下,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中的霍光。
  这些人的背后,都有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线的另一头,连在天上。
  他们身在局中不得而知,唯独任弘这只来自未来的小蝴蝶能看见那“线”,可称之为历史惯性,还是……命运?
  任弘数日前未央宫中见到了刘弗陵的另一面,知其欲有作为,今日与刘病已聊深入后,晓其志向,更觉命运无常。
  而任弘自己,才生出一点“是否应该帮刘病已斩断这线比较好”的念想,便猛然惊觉,摸了摸自己的脊背。
  “夏翁,我背后有线么?”
  他还以为,自己是局外人么?
  使命感越强,越自以为是救世主,这根线就栓得越紧啊。
  “君子是真的醉了。”
  夏丁卯也在任弘身边坐下,嘴上提醒任弘勿要再这么贪酒,但还是眯着眼睛在他背后找啊看啊:
  “君子穿的这身锦衣,可是全长安最好的织女做的,一经一纬都缝得这么好,哪有什么茬线。”
  老夏指着那些穿着麻布葛衣,收拾杯盘的仆从家丁,那些随着“大人物”一个决策,便面临生死,被斩断命运丝线的普通人。
  笑道:“他们身上的线,才多呢!”
  ……


第265章 乌合之众
  汉太学在长安西北七里处,紧挨着城墙。
  大汉原本是没有太学的,直到汉武帝继位的第一年,大儒董仲舒上贤良对策:“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但碍于当时窦太后尚在,黄老思想的余响未绝,汉武帝的改革搁置,直到建元四年才设五经博士,迈出了“置明师”的第一步,又过了十二年,才起太学弟子舍,让博士们招收弟子、如弟子,名额也才有可怜巴巴的五十个。
  到了今上继位,尤其盐铁之会后,刘弗陵允许征辟的贤良文学留于京师,进入太学,这个大汉第一校生员才超过了一百。
  儒家是入世的学派,五经无不跟政治紧密挂钩,加上在京师附近,从贤良文学到博士弟子,参政议政的欲望,自然也格外强烈。
  “我拿到奏疏副本了,市井中的传言是真的。”
  四月癸未这天一早,当年盐铁会议的主要辩手,来自中山郡的文学刘子雍,在太学校舍中,神情严肃地告诉了河南郡人恒宽、九江文学祝生等人这消息。
  他念道:“当发三辅、太常徒弛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等十五万人。”
  “再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为吏,皆从军。益发天下七科谪及郡国徭役载糒粮,牛十万,马三万匹,驴、骆驼五万,以运兵弩甲胄,秋后出塞击虏!”
  “竟然不是谣言。”
  祝生有些无法相信:“这当真是大将军准许的?轮台诏后十六年,居然又要重拾孝武时的穷兵黩武了!”
  恒宽也有些泄气,仰头自嘲道:“看来,吾等七年前,在盐铁之会里白辩了。”
  盐铁之会里,贤良文学和以桑弘羊为首的朝中大夫们,争辩的主题之一,就是对付匈奴,就是“武折”还是“怀德”。
  桑弘羊当然支持对匈奴武力征服,肉体消灭。
  而贤良文学多来自关东,没有边塞居民遭到入寇的切肤之痛,却见到对匈开战给关东带来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故认为不如偃兵休士,厚币结和亲,修文德。和亲纳币的钱,肯定没有远征花费的多,只要加之以德,施之以惠,北夷必内向,款塞自至。
  在刘子雍、祝生、桓宽等人看来,当时是贤良文学辩赢了。
  他们提出的伐匈奴三大弊端:第一,文景积累了无数财富,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都因为对匈奴的远征而耗尽,于是朝廷不得不开辟新财源,那便是盐铁专卖。
  第二,盐铁官营流弊甚多,兴利之臣乘机损公肥私,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或许朝廷设想时是善政,落到地方叫大小官吏执行时,就变成了恶政。
  第三,关东不堪战争负担,在孝武晚年动荡不安,六畜不育于家,五谷不殖于野,民不足于糟糠。多有连糟糠都吃不上的百姓揭竿而起,进攻郡县,虽有绣衣使者镇压,但治标不治本,再这样下去就要复亡秦之迹了。
  桑弘羊默然不对,因为这都是战争导致的问题,只顾左右而言他,夸大战争带来的利好,说得好像这些牺牲是值得的。
  而贤良文学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将武帝朝对匈奴的征伐,贬得一文不值。
  将开拓的广袤土地,说成荒凉无用,直说得河西朔方加起来,还没幽州那边战略收缩放弃的造阳数县之地大。
  当时主持会议的丞相车千秋对桑弘羊多有维护,而将贤良文学召至长安的杜延年,以及他背后的大将军霍光,则是儒生们隐隐的支持者,他们可不得将其吹嘘成“周公再世”。
  可桑弘羊倒台后,贤良文学却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非但盐铁没废,大将军还渐渐开西域,击乌桓,平西羌,如今更要举大兵远征匈奴了!
  这已是在挑战贤良文学们的底线。
  祝生原本是对霍光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相信他会如周公一样,开创一个成康般的治世。
  数日前坊间传言散播时,祝生还为大将军说过话,表示大将军如此贤明,轻徭薄赋,绝无这种可能,但今日,却被狠狠打了脸。
  他们当年的努力,口干舌燥的辩驳,真挚称赞大将军为“周公”的感情,都被霍氏今日的作为玩弄了,践踏了!
  “大将军如此英明的人,为何会犯先帝已承认的错?”
  祝生想不明白:“莫非是傅介子、任弘等人贪边功怂恿?那乌孙国被匈奴攻击,任弘乃乌孙之婿,设西域都护府便是他们的主意……”
  “别给大将军找理由,一味维护他了。”
  桓宽却否定了这点:“傅、任虽为边郡大吏,然任弘似非霍氏一党。”
  还是刘子雍直接道出了他的猜测。
  “当年盐铁之议,吾等说过一段话。”
  “今明主修圣绪,宣德化,而朝有权使之谋,尚首功之事,吾固怪之……”
  桓宽是当时的记录者,当然知道是什么,连忙制止刘子雍:“这话不能说!”
  “事实而已,怎就说不得?”
  刘子雍大笑道:“夫人臣席天下之势,奋国家之用,身享其利而不顾其主,此尉佗、章邯所以成王,秦失其政也!”
  “这句话原本是针对桑弘羊的,而今,可以原封不动送给大将军!祝兄,你可以对他死心了。”
  好家伙,这是直接质疑,霍光之所以要对匈奴开战,是因为有野心!
  众人缄默,除了这点,他们想不到还有别的可能,这几年,霍家确实是越发飞扬跋扈了,莫非真是大将军生出了不臣之心?
  “现在怎么办?”
  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一时间,太学一百多名博士弟子、如弟子和贤良文学咸聚于此,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派,平日里斗得很厉害,唯一能让他们团结到一起的,便是废盐铁,止征伐了。
  “只能指望圣天子了,天子还是英睿的。“有人提议道:“上疏吧。”
  “上疏有什么用,恐怕会被尚书台拦下,根本到不了天子面前。”
  “没错,得喊出来,让天下人知晓!”
  “诸位!”
  这次事件里,被伤害得最深的祝生猛地站了起来,提了个主意。
  “吾等不如叩阙!”
  “叩……叩阙?”
  哪怕如刘子雍,也被这个提议吓到了,想要拦住祝生,可祝生正在被霍光辜负的气头上,哪里喊得住,大声道:
  “汝等可知魏相?”
  众人皆答:“济阴定陶魏弱翁,举为贤良,参加过盐铁之议,舌辩桑弘羊,使之默然无对,名满天下,当然知道!”
  魏相是当年六十多个入京的贤良文学里,唯一不止会耍嘴皮子,还有治才的人,官也做得最大。他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在桑弘羊还位高权重时,便曾抓了其犯法的门客,收捕弃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
  不过前几年,因为被当地豪强怨恨举报,下有司审理,结果引发了一次轰动朝野的叩阙事件。
  “当时,河南郡的卒戍在长安治水任都官的有二三千人,听说魏相被捕下狱,便在苍龙阙前阻拦大将军,自言愿意多在军队服役一年,来赎河南太守魏相的罪。”
  “河南郡的老弱者有万余人,也守着函谷关,想要进去给天子上书。”
  此事导致朝廷迫于压力,仔细审理了魏相被告一案,让他无罪出狱,再为茂陵县令,再迁扬州刺史。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