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打进入金城郡后,任弘就时常见到,羌人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除了像龙耶干芒那样沦落为奴婢的。普通羌人也常为豪右所徭役,小吏奸商侵夺欺压,怨气日积月累。
  一旦乱起,平日官府士吏对他们的欺压有多重,到时候反抗就会有多大。
  “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任弘若有所思,来到金城郡后他才发现,典属国提供的地图也好,奏疏记录也好,都无法真实反映羌人的详情。如此复杂的形势,若是不亲自在当地走走看看,光在长安和郡城看地图拍脑袋做决定,肯定要出大事。
  “辛武贤眼睛只往外看,却忽略了内部这些潜在的敌人啊,若无朝廷发大兵来,光靠金城郡,绝对无法弹压住。”
  “不过浩星赐的一味绥靖也有问题,越是忍让先零羌,他们就越是猖獗。羌人也是欺软怕硬,眼看大汉不保护小部落,坐视其灭亡,金城郡内部诸羌的向背,还用说么?”
  听说之所以叫金城,是因为西方属金,且希望边境固若金汤,如今看来,还真像极了一口在柴火上的汤釜啊,羌人就是底下的柴。
  他迫切了解羌人的一切,随时让董通国待在身边,问这问那。
  不过在跟在任弘身为作为“护羌校尉从事”的少年辛庆忌看来,这些对话十分无聊。
  ……
  辛庆忌久慕西安侯之名,听说他来做了护羌校尉,便恳求父亲让自己随其北上令居县,辛武贤居然答应了——他虽然相信了任弘愿助他推进战事的承诺,但还是多了个心眼,派亲儿子来跟着任弘。
  护羌校尉手下除了长史、司马由朝廷任命外,还可以自行征辟从事随员,儿子年纪不小了,很快就要步入仕途去长安为郎,也顺便让他跟着任弘历练一番混点资历功绩,不亏。
  辛庆忌不知其中缘由,只是出于少年郎对偶像的仰慕,不过同行数日,光环消散,让辛庆忌失望的是,一路上,西安侯并未表现出不俗之处,哪怕休息时,不是在翻越简牍,就是同董长史聊些无趣的事:
  “这群煎巩羌人是要去冬场么?”
  董通国知无不言:“羌人的习俗是,每年冬天会回到河谷,聚集在一起过冬,住在简单的草木搭盖的屋子或庐落里,燃烧羊粪和木柴以取暖。”
  “因为冬天是最容易发生劫掠的时候,邻近的部落若没积蓄足够的粮食和牧草,便会抢掠邻居,即便同一种类部族,也可能发生战争。”
  “羌人在背风的冬场待到三月份,草开始长时,就烧一烧地,种下庄稼……”
  “种的是大麦,小麦?”
  “小麦。”
  “羌中天寒,宿麦活不了,只能种春麦吧。”
  “确实如此。”
  和后世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这一带海拔不够高,靠东的羌人一般不养牦牛,种的不是青稞,连油菜花都没有,七八月间,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日后西部和南方随处可见的油菜花也是外来物种,称之为胡菜或者芸薹(tái),任弘在白鹿原有种,但不太适应那边的气候,产量一般,只能吃叶子榨不出油。倒是可以在湟中试种,让这个在朝廷许多人眼里的“无用之地”多一种经济作物。
  但前提是要解决此间大患。
  任弘如此想着,却见坐在他们旁边的辛庆忌打起了哈欠,便笑道:“子真莫不是觉得,我尽问些小事?”
  “下吏不敢。”辛庆忌嘴上说不,眼睛里却就是这意思。
  “这可不是小事。”任弘笑了起来,让董通国退下后,对辛庆忌道:“子真可学过兵法了?”
  这是辛庆忌的长项,他骄傲地说道:“在狄道老家时就在学,不论是齐孙子还是吴孙子,我都已烂熟于心。”
  “那你肯定知道兵法上这样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任弘道:“从董长史处,吾等知道了羌人虽然务农,但十分粗放,麦子播下种后便任其生长。四月份,大部落开始分散成单家独户,带着庐落,赶着牛羊到各处放牧追逐水草。一般是沿着河谷往山上走,走到八九月份抵达半山腰,便再回到河谷,如此循环往复……子真,按照这些讯息,若要你袭击反叛的羌部,该挑什么时候?”
  辛庆忌想了想:“夏天?夏天时羌人分散,出兵容易各个击破。”
  任弘却道:“夏季用兵,轻骑山间剿杀,看上去是容易得手,但羌人往林子河谷里一钻,吾等却拿他们没办法,反而使其惊觉。若想一网打尽,就选在秋冬,其聚集在背风山谷里聚族互保的时候动手,还能顺便捕获大批牛羊,使兵不空出。”
  他笑道:“还有更狠的,羌人不是撒了种子就不管么?那便派人抢先割麦,因粮于敌,或者一把火烧了,如此便能使其冬日里陷入饥荒,要么相互劫掠,要么乖乖投降归顺。”
  看着辛庆忌恍然的神情,任弘道:
  “你还觉得了解这些‘小事’没用么?”
  辛庆忌面露欣喜:“如此说来,西安侯问这些时,已经在筹划对先零羌用兵之事了?”
  “嘘。”
  任弘示意他小声些:“此乃机密,要瞒着太守暗暗去做,只有你,我,还有汝父亲知晓,其余人等万可不能泄露。”
  辛庆忌颔首,将这当成了大秘密,而当两个人有了同一个秘密后,便会更加亲近。
  他压低声音,问出了自己的疑惑:“那西安侯此去令居,又是为了何事?”
  令居县是护羌校尉府所在地,任弘手下唯一的武装,两名校尉司马带着的两百亲随骑从就驻扎在那。
  这点人马,浩星赐和辛武贤当然看不上,可任弘现在想在鸡蛋上跳舞,也得有本钱,当然得去装进口袋里。
  除此之外,他前往令居,还有一件极重要的事。
  任弘神秘兮兮地说道:“在令居,有能助我与辛都尉对付羌人的帮手。”
  “帮手?”辛庆忌兴奋了起来,看来西安侯看似闲庭信步,实则从不非无的放矢,韬略都在心中啊。
  “没错,就是以首鼠两端而闻名的湟中小月氏!”
  ……
  PS:第二章 在23点30。


第232章 要离
  辛庆忌知道,在吴越春秋的传说里,公子庆忌为天下豪杰,折熊扼虎,斗豹搏貆,万人之敌也。
  所以父亲便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希望以后能继承家业,勇捷为人所闻。
  但在随西安侯来到令居县后,年轻的辛庆忌却发现,在城门外相迎的护羌校尉司马竟叫“张要离”。
  这是姓名克制啊!
  “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以‘要离’为名,还与我共事。”
  辛庆忌哭笑不得,实在是想不通,要离妻子以事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虽然最后也自刎而死,但他的作为总让辛庆忌觉得不舒服。
  连带着,他对这个面相敦厚老实的张要离司马也无甚好感,虽然张要离听说他是西部都尉之子,总想搭话,但辛庆忌故意离他远远的,在护羌校尉府里就坐时也不想挨一起。
  因为他总觉得这家伙会在自己背后捅刀子。
  令居县的护羌校尉府不大,除了张要离统领着驻扎城中的两百骑外,就只有他们这些追随任弘的僚属了。长史为董通国,辛庆忌和韩敢当则被辟为“从事”,享受比六百石的待遇。
  此外还有西安侯的家吏门大夫游熊猫,以及“私从”身份相随的羌奴龙耶干芒,以及十几个乌孙武士。
  “月氏?手下败将那是乌孙的!”
  乌布虽然在长安学了点汉话,但总是按照乌孙语的思维,习惯性倒装,众人听起来很是费劲。
  他有些得意地说起三代人前,乌孙的英雄先辈跟着昆弥猎骄靡,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乌孙遂居其地。
  一连串的倒装句,辛庆忌直接听傻了,不过张要离却很耐心地与乌布解释。
  “小月氏不是大月氏。”
  张要离道:“早在百年前,月氏王为匈奴冒顿所杀,余种分散,大部西逾天山葱岭,但也有不少羸弱者向南遁逃,翻过祁连山到了南山羌笛,与羌人杂处,称之为湟中胡,也叫小月氏,习俗饮食言语渐渐和羌人一样。”
  “孝武皇帝时,冠军侯破匈奴,取河西地,开湟中后,小月氏便降服于汉,同金城、河西汉人杂居。如今小月氏分布在令居到湟中的地域间,虽然依附于金城县,时常被征募随汉兵战斗,但总是随势强弱而持两端。”
  任弘端坐在厅堂中,复问张要离:“我听说其大种有七个部落,胜兵合九千余人?”
  “然也,四种为支姓小月氏,在湟中,胜兵四千余。三种为狼姓小月氏,保于南山,在敦煌、酒泉之南,胜兵五千余。”
  任弘颔首,赵充国跟他说过,河湟最需要注意的,一是先零羌,因其强盛而对重返湟中念念不忘,另一个就是一度被汉朝当成羌人,封为羌侯的小月氏狼何部,这一部月氏人与匈奴往来密切,敦煌酒泉以南,那位置是……柴达木盆地?
  而狼何部再往北,还有一个“赤水羌”,再往北就到了鄯善境内,任弘打过交道的老朋友若羌部就在那,只可惜隔得太远,唐靡当儿帮不上忙,他只能寻找新的盟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